《蒹葭》中的“单一意境”何以能形成“多元象征”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抒情诗,其清寒邈远的意境大致形成四种象征主题,分别是思慕怀人说、求贤说、企慕情境说、祭歌说。而形成这首诗主旨象征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诗歌本身"朦胧感"的营造;二是别与其他诗歌的独特美学风格。
  关键词:单一意境;多元象征;成因;意象
  孙绍振在《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中对《蒹葭》的解读聚焦到三个问题上,其中第三个问题是“爱情主题的单一性如何制约着象征韵味多元”。他在解读时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但对“为什么”并未展开阐述,这就导致读者会对《蒹葭》中的单一意境如何形成多元象征产生困惑。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蒹葭》飘忽渺茫的意境,总结其背后的多元主题象征,进而探究形成这一特质的成因,揭开这首诗歌的艺术“奥妙”。
  一、“多元象征”具体内涵
  本诗主旨向来以不确定性,多义性著称,宋代文学家朱熹称其:“不知其何所指”。通过总结,主题象征最受推崇的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思慕怀人说,二是求贤说,三是企慕情境说,四是祭歌说。
  (一)思慕怀人说
  《蒹葭》编选于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有三版教材对“伊人”的注释分别为:人教版和部编版注释为那人,即所爱的人;苏教版注释为那人,指意中人。这三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将“伊人”解释为男女所倾慕的对象,且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蒹葭》时也将其主旨定位为思慕怀人。
  (二)求贤说
  《蒹葭》出自于《秦风》。根据《汉书·地理志》对古秦地的记载:"秦地山多林木,其民安居之地皆近于戎秋、修习战备之地,其民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在这样一个逼近戎秋,紧张修习战备之地,君王对于获得贤达的渴望也不言而喻。另外《武王伐纣平语》 卷下中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通过对地缘说的考证,姜太公垂钓之滨正是渭滨,周文王也是在此地拜姜太公为师。秦地的主要河流也正是渭水。由此,将《蒹葭》所描写的“水”解释为渭水也是符合历史依据的。综上所述,《蒹葭》中的“伊人”指的就是姜太公或百里奚之类的贤能之人。
  (三) 企慕情景说
  钱钟书在《管锥编》之《毛诗序正义·四三》提出“可望而不可即,心向往之,却身不能至,这便是浪漫主义的企慕情境”。《蒹葭》中的“秋水伊人”正是形成“企慕情景”的重要意象,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其展示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企慕而不得。除了对爱情层面的考究, 这首诗所展示的情境也是人们普遍拥有的情感和体验。总之,企慕情景意象诗正是对此类“伊人”最好的概括。
  (四)祭歌说
  “ 祭歌说”的提出者白川静认为应还原《诗经》中的诗歌本质,排除错误的故事附会。例如从汉民族的传统习俗中可知,古代社会在相应的季节,会在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而《蒹葭》所描写的正是水边的场景,“祭歌说”相对来说是具有可信性的。第一,《蒹葭》属于秦风,先秦时期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极其看重;第二,根据中国传统,祭祀活动往往都在水滨;第三,《湘君》,《湘夫人》都是祭祀水神的楚辞,而且与《蒹葭》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的特点,也提高了《蒹葭》“祭歌说”的可信度。
  在上述四类主旨中,都有其合理性,也正是《蒹葭》主旨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为这首诗歌带来一种浓厚的神秘色彩。但到底为何这首诗会形成如此特质呢?笔者就此对《蒹葭》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二、"多元象征"的成因
  (一)诗歌本身"朦胧感"的营造
  《蒹葭》具有“飘渺”之风, 清人牛运震称其为"国风之中第一篇飘渺文字,极缠绵极惝恍, 纯是情不是景, 纯是窃远不是悲壮。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 可思不可言。”究其本质这首诗"朦胧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朦胧意象的选取和"一唱三叹"的回环结构,使其有言尽而意无穷之感。
  第一,朦胧意象的选取。《蒹葭》中, 一共有蒹葭、伊人、在水一方三个意象, 蒹葭意象经过“苍苍”、“凄清”、“采采”的不断变化, 可以看到时间的不断推移;经过对伊人意象“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描写, 伊人呈现出缥缈恍惚、若隐若现的状态;通过“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描写,可以看出追寻的艰难和追寻未果、若即若离、似得而非。
  第二,复沓的章法结构营造的朦胧意境是此诗的真正妙处,不仅在于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描写,还在于突破了同类诗歌“一意化为三叠”、“一唱三叹”的章法結构,营造出梦幻的氛围。其实诗意的焦点也就集中在这似在而又不在的渺茫氛围中,明知“近而不可得”还是要走尽,明知可望而不可即,还是要“溯洄从之”、“溯流从之”,在神魂颠倒的奔波中不厌其烦,顽强的追求着。
  (二)别与其他诗歌的独特美学风格
  这首诗歌出自《诗经·秦风》,由于秦人居于周之礼乐故地后,仍保留原有的乐战之习,而且不断的扩充其强毅果敢之气,在诗歌中高赞战争武事,因而《秦风》的尚武特点显著。《秦风》中包含的十篇诗歌基本都是描写战国时期秦国的风土社情。但《蒹葭》一诗因其“高超微婉”的风格而别与其他诗歌,因此在《秦风》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通过与其他诗歌风格对比分析,“企慕情景说”、“求贤说”也就不难理解了。
  复旦大学教授申小龙说过,一个汉字就是汉民族文化的"全息码"。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解读出一部文化史。以此来看这篇诗歌的解读,仅从以上方面分析文本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学研究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理论基础和文学修养,统整多方面因素综合把握文本适切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赵春晓.《诗经·蒹葭》意境解读[J].语文建设,2018(15):34-35.
  [2]莫运平,陈婷.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几个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02):6-9.
  [3]徐彦峰,田亚岐.《秦风·蒹葭》与秦都雍城地理环境研究.
  [4]徐彦峰.“伊人”意象再析[J].华夏文化,2019(01):34-35.
  [5]陈小蕊.《秦风·蒹葭》主题新探[J].文学教育(上),2019(02):38-3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  528231)
其他文献
今年,即将迎来我们伟大中国共产党的100周岁生日。然而100年前的今天,国内军阀混战,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民不聊生,国外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此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如一道曙光劃破黑暗的夜空,闪耀在世界的东方。从此我们的祖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祖国日益强大,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期刊
摘要:《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把魏晋南北朝从历史的夹缝中抽离出来做了专题探讨,并把文史哲打通,以小见大的看到很多同时代的学者看不到的深层次问题。本文在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基础上对于魏晋时期的历史有了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个方面是魏晋交替之季的阶级断层怎样拉开了这个时代乱局的大幕?第二个方面是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是怎么形成形成的原因。第三个方面的认识是魏晋南北朝的乱局是怎样终结的?  关键词:陈寅恪
期刊
“太阳落坡四山黄,犀牛望月姐盼郎,记得那年菊花黄,我送红军上山梁,叫声红军早回转,百姓痛苦记心上,穷人望的共产党,盼望红军回南江……”  巍巍光雾山,高耸云端,群峰叠嶂,云蒸霞蔚,绵亘天际,千里红叶,层林尽染,蔚为壮观。1932年12月,徐向前总指挥率红四方面军1.5万多人,顶风冒雪,突破通江县北部边境两河口,在崇山峻岭中浴血奋战,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点亮了贫苦百姓心中的希望,劳苦大众翻身解放,
期刊
《我的梦想——医生》  医生是非常崇高的一个职业,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大到手术,小到门诊,医生始终殫精竭虑保证人们的健康,不敢有一丝大意。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是很小的一个错误,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当在新闻中见到医生又拯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后,我内心既佩服,又羡慕。但真正让我将医生的职业作为一个梦想,还是因为2019年春节,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那时全国都笼罩在一种压抑、恐惧的氛围中,疑似病例和确
期刊
摘要:在《什么是文学?》的文本当中萨特关于写作结合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进行了有力阐释,而“介入”理论作为萨特思想的关键词之一也在其中有较为充分的说明。本文试图围绕萨特《什么是文学?》这部作品尤其是其中《为什么写作》的相关内容,把握萨特关于作家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观点,从作家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中解读萨特文学服务于社会的介入思想,从人学的角度思考写作作为作家和读者介入现实的手段所包含的意义。  关键词:介入;作
期刊
说李碧华,冷冽、极致、奇情、毒舌似都合宜,但又都缺了几分味道。若偏要以一词概括李碧华的风格,“文妖”倒像是真见了她似的。读她的作品,仿佛书中有一个妖魂——她血肉模糊、啼血带泪,但又冲着你笑,笑得摄人心魄、勾人神魂。你感到头皮发麻、毛骨悚然,但又像中了咒似的不愿撒手。为何这般“中毒”?究其缘由,让读者恐惧而又入迷的上瘾心态来源于作者的“矛盾”写法。  (一)似真似幻,喧嚣后的冷寂。  李碧华总爱写繁
期刊
摘要: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的一部分现象,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中,他认为自己长大了,而事实上有很多时候又处在一知半解中,可以說半成熟,半幼稚,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关
期刊
早在十年之前,应接到《中华姓氏文化》一书的出版邀稿,我写了“陈姓流支拾遗”一文,刊入该书《陈氏卷》中。其目的是把我族“平舆郡” 在陈姓文化历史中作出初步定位,去年成立了“中华义门陈氏文化平舆郡研究会”后,又促成我进一步研读有关姓氏文化的文献,从中得到了几点姓氏文化的点滴启示。  一、什么叫“郡望”  “郡望”是姓氏文化的专用名词,他表示某族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的家族。“郡望”作为家族出身和身份的
期刊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就是时光。每一段时光都像是一个房间,当我们走进其中,凭窗而望,都能看见一道道美丽的红色风景。而党亲手制作的时间之窗,始终散发着红色光芒。  我们小区有个党员叔叔,他总是活跃在奉献的第一线。平时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上下电梯时,如果看到谁提着重物,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都会热心帮忙提回家。平时在小区里,叔叔是义务的志愿者,看到垃圾会捡起来,看到哭泣的小
期刊
一、活动背景  1.活动来源  在“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小手和纸团进行拓印的游戏。拓印过程中,蘸一蘸,按一按,在颜料宝宝的帮助下,它们就跑到画纸上。为了能让自己留下更多的“印记”,大家乐此不疲,感到新奇又好玩。这个有趣的现象立刻吸引了宝贝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我们决定跟随孩子的想法,一起寻找更多的拓印材料,开启了一场神奇的拓印游戏之旅!  2.游戏材料  各种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