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头部增强CT和头部增强MRI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价值的对比

来源 :分子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与探讨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几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与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32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及头部增强MRI影像资料,分析18F-FDG PET/CT联合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联合头部增强MRI对肺癌分期的影响;比较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头部增强MRI 3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价值;比较18F-FDG PET/CT与头部增强MRI,肺癌脑转移瘤漏诊组与未漏诊组囊变、水肿表现的差异.结果 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这两种组合检查方法在检出肺癌脑转移瘤方面,对肺癌分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58,P0.05);漏诊组、未漏诊组出现囊变率为31.70%(13/41)、41.67%(10/24);漏诊组、未漏诊组出现水肿率为56.09%(23/41)、54.17%(13/24).结论 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检查均能够提高肺癌脑转移瘤的检出率,对精确判断肺癌分期,掌握脑转移瘤详细情况,降低脑转移瘤的漏诊率有重要作用,检出价值最高的是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联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该院心内科的120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取常规内科治疗的6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将加用尼可地尔的6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内皮素-1、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内皮素-1、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94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则施行腹腔镜手术,观察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手术、肛门排气、创面愈合、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IL-6、TNF-α、CRP、CD8+较对照组低,
目的 探究香连金黄散水煎液湿敷在湿热证急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湿热证急性湿疹患者共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配合炉甘石洗液进行外用清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配合香连金黄散水煎液湿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瘙痒评分、皮损面积、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为(7.52±1.19)d,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2,P<0.05);观察组瘙痒评分为
目的 浅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估丁苯酞治疗大脑中动脉(MCA)主干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侧支改善能力.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单侧MCA主干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TCD检查,再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 观察并对比在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中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甘露醇的清洁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肠镜检查的180例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以采用的不同清洁肠道药物为分组依据,将85例采用甘露醇的患者归入对照组,将95例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耐受度.结果 研究组的肠道清洁度(97.89%)高于对照组(8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39).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1%)低于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涉及对象为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控制质量、氧化应激指标以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TNF-α、IL-6以及CRP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0.104、0.028,P>0.05),治疗后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记录各患者入院时间后设置组别为基础组和联合组,每组47例.基础组行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增加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机体损伤情况、并发症及不良情绪.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有效率(93.62%)比基础组(74.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0.011).用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I指数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目的 通过调查低体重新生儿围产期相关指标,了解围产期相关因素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相对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该院150名低体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13名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归为非BPD组,37例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归为BPD组.通过医院登记信息系统填报和收集新生儿和母亲的人口学和健康类相关信息.结果 BPD组的胎龄(28.1±1.6)周,显著低于非BPD组(29.0±2.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8,P=0.018),BPD组的极低出生体重的比例为
目的 探讨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来该院儿科就诊的6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配法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输液、退热、止咳、化痰以及阿奇霉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评价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症状转归时间、用药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比对照组(73.33%)高,其用药后产
目的 比较分析柴胡与赤芍、醋柴胡与白芍配伍前后的药效学效果.方法 选择169只小鼠(2020年1月—2021年1月)作为该次分析的比较样本,向其机体注射醋酸让腹腔产生疼痛与炎症表现,对其药物镇痛效果以及抗炎效果展开具体的观察.结果 醋酸止痛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在柴胡剂量是16 g/kg、32 g/kg时,没有观察到显著的镇痛效果与抗炎效果,然而醋柴胡剂量是16 g/kg、32 g/kg时,柴胡醋炙以后能获得显著的镇痛效果.在赤芍剂量是32 g/kg时,动物扭体次数显著性降低,其柴胡与赤芍参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