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凸显教师引领价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uz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课,对现在的独生子女开展此类课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传统课堂要改变已有的教学观念,摒弃一切“包办式”、“走过场式”的教学。以学定教,改变教学观,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手工缝制是现今学生真正需要的基本技能,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缝制,还要把掌握的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发挥手工缝制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以学定教 教师引领 手工缝制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教无定法”,但是“教学有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性,确定教学方式。“教”不仅是由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更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作出教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切合学生需要。不给学生过多干预,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此时就会到达“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他们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切入主题,对手工缝制进行有价值的研究谈几点看法。
  一、激起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观
  每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启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当然事先有一个大致范围,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确定,每每在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致很高,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在确定小主题的过程中,学生也是随自己的兴趣选择,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教学效率才有可能提高,“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也许连碰都没碰过针,所以兴趣肯定很浓厚。但我们不能就此任之,因为如此任之,学生的兴趣只能说暂时的。所以,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要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缝制一件小作品,并把自己在缝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感想记录下来。问题如下:你是怎样穿线的?是怎样打结的?又是如何裁剪材料及用什么针法缝制的?这样事先就可解决一些最基础的问题。
  二、从关注“教”到关注“学”,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当下,是使课堂教学高效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讲少练多,多以学生尝试探索、学生自学为主,在自学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教师考虑的问题从“如何教”到“如何教学生学”。这如同汽车进入高架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
  (一)学生尝试,教师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手工缝制活动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如先将学生在家做的作品事先展示给全班学生观察,然后根据学生带回的问题和感想展开讨论和交流。讨论可以是自由式的,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式的。说说作品都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大致上应该怎么做,做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等等。紧接着就让学生尝试操作,让学生在尝试中摸索,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面对挫折,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才能使学生真正成长。
  (二)引导分组,开展合作交流。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学生自愿结合时,针对该组成员的人数、性别及活动能力等方面做适当调整,力争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每小组确定组长三至四名,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和组长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各组成员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就可能造成某些成员对教师和组长的要求听到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做,影响合作活动效果。在学生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当好参谋,如果有的学不愿意参加,则要询问其原因,并就其问题进行解决,还有学生跟别人的意见不同时,我就教会他们如何沟通。
  (三)适时点拨指导,引导进行有价值研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强化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尝试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使自己缝制的作品有价值。我们的教学从生活中来,也要应用于生活。如三年级下册的《劳动与技术》创意手缝,学生除了要缝制收纳盒外,还可以让他们自己缝制钥匙包、卡片包等,要防止学生缝制的东西一无用处,纯粹是玩玩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长久保持下去。
  【案例分析】: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会了穿针,打起针结和打止针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缝一缝纽扣。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纽扣拿出来,四人一小组,看看自己带的纽扣和别人的一样吗?
  生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师:是呀,不同的纽扣有不同的作用,那缝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四人小组练习缝纽扣,老师适时指导。
  三、提高认识,改变教学策略
  有这样一个常识,司机的认路能力非常强,哪怕只是偶尔走过一次的线路,他都能记得怎么走,让我们这些坐车的人非常佩服。如果把过去课堂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比喻的话,那教师就是司机,而学生就是乘客,在司机的带领下,乘客又怎么能把知识顺利理解掌握呢?
  首先,学生“先学”做到目标明确,比如做一做收纳盒,这个收纳盒有什么作用?学生回家准备好材料,废旧的布、针、线及需要装饰的图案。教师“后教”也要做到明确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学生学会学习。其次,让学生动手做,教师巡回指导,看到学生不会的时候给予演示。“先学”中可以适当提问、点拨、启发、诱导。“后教”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句话,先学后教,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开动脑筋,教会学生实际运用。
  其次,如何让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发展是课堂教学的重心。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动脑筋,但对不同学生、不同学情,我们要因材施教,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让学生在自学互助中不断发展、提升。因而,对于优等学生要重在引导他们勇于挑战书本,超越自我,在家里帮助妈妈制作小布垫,如何让小布垫变得更漂亮;对于中等生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们,合理赞赏他们,让小布垫精致一些;对于学困生首先要理解他们,能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要创造条件激励他们,也可以请动手能力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完成作品。等学生对缝制的小玩意有一定基础了,适时在班级里举行手工大比拼,看谁做得最漂亮、最实用。要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在“先学”中得到体验,在“后教”中取得成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信心。
  四、挖掘作品,引导学生感悟自己的价值
  我们学手工缝制法并不是玩,也不是为了一时兴起,而是为了生活所必需的经验而学习。所以课堂上掌握了手工缝制这一基本技能后,要学以致用。也就是说要延伸学生的兴趣,挖掘自己作品的价值,让学生体验自身的最大价值。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如对优生要超越自己,使自己缝制的作品更完美,而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只要把需要缝制的作品完成就可以了,从而充分发挥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总之,以学定教,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采取最优化手段,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06).
  [2]国赫孚,邢成凯.综合实践活动育人价值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0,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数学人教版的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数学学习中?作者认为应以兴趣为主导,散发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人教版 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关乎教学的成败。若学生对一门学科毫无兴趣可言,那么之后的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可说是艰难的。下面我以初中数学人教版为例,谈谈兴趣对学生
摘 要: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水平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与水平。作者通过对温州大学瓯江学院17位2010级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英语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水平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诸如英语词汇拼写、语法和标点使用错误,以及词不达意、不知所云等问题,这些错误与问
摘 要: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正遭受着人类空前绝后的肆意蹂躏、随意践踏。而绝大多数人竟然丝毫未曾意识到这一切。大量血淋淋的残忍现实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呵护地球,迫在眉睫。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感受自然魅力、目睹自然灾害之后,触发内心深处强烈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环保意识 触发  人们不禁要问:绿洲或荒漠,只在你的一念之间,这不是危言耸听吗?绝对不是。人
高中历史课该讲到什么程度,是我讲《1787年宪法》时产生的疑问并思考至今。讲本课之前,我通过网络参考了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有的老师给学生补充了大量课外资料,课堂容量很大。我认为这种思路是对的,在高中课堂上拓宽学生的视野非常有必要,毕竟课本内容有限,通过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改革要求用课本来教,并不只是教课本,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补充或删减内容。但是教师补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动词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梳理了中考英语动词的知识点,且展示了动词在中考中的考点分布及动词重难点部分的解题思路,最后总结了英语语言学习的本真模式。  关键词:中考英语 动词 考点分析  一、 动词在英语中的重要性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什么是动词?表示动作中状态的词称为动词。如果将英语比作人,那么动词就是人体中的骨骼,起到了整体支撑的作用,其他知识点就是血肉,由此可见动词在英语
摘 要: 为了促使学生整合信息,积累素材,提炼主题,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设计了知爱、懂爱、关爱三个环节的内容,阐释了《让世界充满爱》这一活动的主题。通过引导、启发、述说、练笔、拓展等方法,营造氛围,唤醒良知,激发情感,书写或者述说感悟,提高语文素养。《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效果良好。  关键词: 知爱 懂爱 关爱  【活动准备】  1.在一二单元中找出表现“爱”这一主题的课文。  2.请用一
摘 要: 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小学生缺乏积累,惧怕写作文;教师刻意拔高、不计来源等原因导致小学虚假作文的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作者从身边的实例入手讨论了虚假作文存在的原因和虚假作文如何转变为抒写真实作文的点滴经验。  关键词: 小学虚假作文 症结 对策  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
教学的依据不是教材,而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四条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可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是教师要进行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尤其是核心概念的教学。美国的布鲁纳曾说:概念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核心。因此,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策略,如以学生储备的知识构建核
摘 要: 在2016年5月4日至6日参加了盐城市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作者作为阜宁县代表上了一节课,本节课课题为《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在活动后的研讨上话题的焦点和很多老师的疑问都集中在信息技术课堂是注重教学生掌握技术还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达成共识是既要注重技术传授又要注重学科素养的养成,技术是基础,而学科素养的养成是最高境界,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同时要想不再传授技术
摘 要: 当英式“欢乐教育”碰撞中式“勤学教育”,会擦出怎样的“爱的火花”?最近,BBC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下文简称为《中式学校》),引起了国内外人们的极大关注。5位中国教师自信满满地来到英国一所中学,用中国式教学教50名英国学生。然而,“中式教育”在英国的学校表现得明显“水土不服”。糟糕的课堂纪律、大声喧哗、嚼口香糖、泡茶、罚站等,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教育环境中,导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