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体育活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共知,中小学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首先,体育教学与日常其他课程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情感体验。学生可以在运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在体育教育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对自我会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能力高低、修养好坏、魅力大小等),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校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再次,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手势、表情、身体,随着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会产生亲近感,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同时,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服从教师、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最后,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身体健康只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应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使其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培养学生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心态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优柔寡断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腼腆、胆怯的学生可让其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篮球、足球等项目;对急躁、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自负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运动,如健美操、技巧、跳高、跨栏等项目。
3.教学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有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变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自己选择,以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与健康标准》要求。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一、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首先,体育教学与日常其他课程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情感体验。学生可以在运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在体育教育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对自我会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能力高低、修养好坏、魅力大小等),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校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再次,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手势、表情、身体,随着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会产生亲近感,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同时,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服从教师、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最后,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身体健康只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应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使其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培养学生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心态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优柔寡断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腼腆、胆怯的学生可让其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篮球、足球等项目;对急躁、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自负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运动,如健美操、技巧、跳高、跨栏等项目。
3.教学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有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变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自己选择,以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与健康标准》要求。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