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微球肝动脉栓塞与手术切除治疗Ⅱb期原发性肝癌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来源 :医学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载药微球肝动脉栓塞(TACE)与手术切除治疗Ⅱb期原发性肝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68例首诊Ⅱ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B组进行手术切除,A组接受Cal-liSpheres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两组复发后均接受TACE治疗.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治疗前后血生化资料、并发症情况和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AFP、TBIL、AST、ALT、VEGF、bFG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和B组累积DFS率、累积OS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DEB-TACE治疗Ⅱb期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与手术切除的效果及预后相当.
其他文献
布鲁菌(Brucella)是革兰阴性小杆菌,主要引起的布鲁菌病(Brucellosis),属于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疾病[1].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初期往往不典型症状较多,容易误诊.
肺癌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治疗,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负面症状,这些症状不是单一存在的,往往是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肺癌患者症状群的概念、理论基础、类型、测量工具及干预方式进行综述,指出目前肺癌症状群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局限于探索症状群的种类等,验证症状群管理有效性的干预性研究较少,方法各异,尚未统一,部分干预措施甚至可能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急需构建更加简便易学、安全有效的干预性方案.
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但目前缺乏静脉溶栓后END病情评估方法及预测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减小及MA值升高提示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血液存在高凝状态,但国内外对血栓弹力图预测脑梗死静脉溶栓后END价值的研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可能有助于预测静脉溶栓相关出血风险,但不能预判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反应及提供治疗指导.血栓弹力图能否成为静脉溶栓后END的预测方法仍需要大规模临床循证学依据证明.本文就血栓弹力图在预测脑梗死静脉溶栓后END的研究进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时期防控措施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和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COVID-19不同防控措施下收治的126例NSTEMI患者,分为非新冠疫情流行组(2019年1月25日至2019年2月25日,非流行组,n=47),新冠疫情一级响应组(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25日,一级响应组,n=42)和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组(2021年1月25日至2021年2月25日,常态防控组,n=37).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两院治疗的15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96例患者直接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57例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然后择期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保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指标水平显
期刊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应用于结肠代食管术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拟行结肠代食管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口服行肠道准备,观察组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整个肠腔清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87%(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0%(23/53)(P<0.05);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S)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82例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一NP方案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NP方案联合E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的疗效和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0.48%)高于对照组(70.00%),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
[目的]探讨组织标本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蛋白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手术后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组织标本中HDAC6蛋白表达情况,比较所有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HDAC6蛋白阳性检出率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HDAC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HDAC6蛋白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Ⅲ~Ⅳ期
[目的]探讨局部可摘义齿(RPD)和短牙弓(SDA)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10年间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本院进行RPD或SDA修复的151例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分为RPD组(n=77)和SDA组(n=74).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OHIP-14)评估OHRQoL,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8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