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条件下和谐校园的构建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kui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校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主要措施有解决校内以贫困生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资助问题、解决校园安全问题以及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和培养学生诚信意识,铸就学生诚信品质等。
  关键词和谐校园 和谐社会 诚信意识
  作者简介:石立春,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07-01
  
  胡锦涛主席曾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各项工作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那就要化解三个矛盾,即是化解人与社会的矛盾,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又包括人与他人的矛盾和人与自己的矛盾。对此,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学校作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否和谐对于整个社会和谐是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构建和谐校园要促进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的和谐,要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要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对此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促进人与学校的和谐,学校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精神和指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切实服务于广大学生;为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学校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和谐学生关系的构建;为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学校应当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为学生处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在工作中应坚持“服务于同学”的工作理念,积极服务于学生。学校加强校园管理,应当注重贫困生的资助、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以及创建校园文化体系等方面。
  首先,以贫困生为代表的校内弱势群体的资助问题。校园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很大的影响。广义上的贫困生是指指大学生弱势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障碍学生群体、生理缺陷学生群体及境遇性危机学生群体。高校贫困生在校园内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校对这些学生的资助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资助工作出现一定的问题,将会对这些学生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资助包括对他们进行物质方面的资助以及精神方面的资助,对他们进行资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这主要包括加强对贫困生的调查审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创新资助制度,提高资助效率以及建立健全特困生资助制度等方面着手。二是积极开展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搭建家校共建平台,这主要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构建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三是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其次,要注重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对于校园内部的和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旦校园内部出现安全问题,这对于校内学生的情绪以及学校工作的开展都将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当前校园消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高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以校园消防问题为例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当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防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违章用电突出,设备急待更新;三是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对此我们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消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氛围以及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
  另外,加强校园管理应当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它具有感染性显著特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关系到人才质量、关系到一所大学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校园能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塑造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高度,以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确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规划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蓝图,通过弘扬校园精神、发展校园传统,促进校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这一目标。主要措施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奠定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具有崇高精神的大学人才以及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形成和谐的管理机制等。
  最后,学校还应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铸就学生的诚信品质,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胡锦涛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此“诚信”已成为“和谐社会”应有的深刻内涵之一。诚信意识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也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但是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校园内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相当的严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诚信缺失、学生经济行为中的诚信缺失以及学生就业行为中的诚信缺失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很大的消極意义。对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学生诚信品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主要措施是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首先全面理解诚信的真正涵义,强化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和谐统一;其次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和谐统一;另外大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校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校园的和谐对于社会和谐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社会的和谐对于校园的和谐在整体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们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构建和谐社会在宏观上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www.gov.cn/ldhd/2007-01/01.
  [2]黄海平.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做好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天津电大学报.2007(12).
其他文献
摘 要 枫桥经验的核心理念是“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枫桥经验”的精髓在于依靠社会力量,就地解决矛盾纠纷,这与人民法院尤其是人民法庭不约而同选择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内涵上恰恰是共通的。本文试在“枫桥经验”的语境下,通过阐述“枫桥经验”与“诉调对接”机制的内在联系,介绍现阶段人民法庭“诉调对接”工作的具体举措,最后提出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枫桥经验 诉调对接机制 人民调解  
摘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市场经济良好运行和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功能是国家从经济的角度对社会公民的生活提供安全性保护。本文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养老现状和医疗现状等角度,围绕如何完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社会
摘要:银行的特殊企业属性和存款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同业竞争的风险,使得银行陷入危机,甚至破产。为避免银行挤兑及高昂的社会成本,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其与央行的最后贷款职能密切配合,形成金融安全网,稳定金融体系。  关键词:银行破产;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制度  作者简介:王菱钰,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要席卷西方国家的次贷危机,进一步向世人表明保护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我国一直没有赋予金融消费者以合法的概念和地位,这就在理论体系和司法实践上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带来了很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合理解决,才能够更好地使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关键词投资基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作者简介:刘佳,烟台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律硕士;孙昂,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摘 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认真贯依法治国的精神,实施法治管理学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关键词 法制教育 高职院校 依法治校  作者简介:景凌凌,法学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民商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22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辅导员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工作队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辅导学生的同时,他们也需要被辅导。文章浅析了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倡导健全辅导员的辅导与培训体系,建设相对稳定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宏利,辽宁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摘 要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彰显公正的需求,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诉讼的现状,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和完善,有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 证人 出庭 新刑事诉讼法  作者简介:周丰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案管中心。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9—286—02  证人证言对刑事诉讼具有重要价值,真实的证言可
摘 要 英国的常备军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其立法从军人身份、军人的权利和义务、军人的保障、战时和平时、实体和程序等诸多方面对军队的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英国作为英美法系判例法国家的最为典型代表之一,其在军事法中对于常备军的各项成文立法、其法案中所显示出的立法技术的成熟程度、国会对于军事立法的重视以及逐年的批准和修改所显示的英国这一国家对于常备军军事立法的重视程度,都是值得我们国家进行学习和借鉴的。  
摘 要 当代中国梦的概念包涵着多重含义,而中国梦之于每位中国人的价值又蕴含在中国梦本身的含义之中。通过分析中国梦在不同层次上的深刻含内涵以及彼此的互动关系,可以发现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国人尊严的充分肯认,而维系这一关系的纽带则在于中国梦本身所蕴含的共享精神。  关键词 中国梦 价值 尊严 共享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165-02  
摘 要 群体性事件是指有一定人数参加的,通过没有法定依据的行为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从行为目的出发,可将群体性事件分为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和维权型群体性事件。本文所探讨的反日游行中暴力行为属于典型的泄愤型群体性事件,试图就此类行为的性质、特征、转化机制加以分析,对其中的一些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如何进行刑法规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求将预防和处置此类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泄愤型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