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不同表型的发病特点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不同表型的发病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难治性NERD患者,均行电子胃镜、食管测压和24 h食管动态pH值阻抗监测,并按反流程度与症状相关性分为4个表型组。

结果

共231例患者纳入研究。表型1组患者弱酸反流次数[(86±55)次比(37±8)次、(70±52)次、(31±9)次]以及气体反流次数[(86±76)次比(38±13)次、(58±57)次、(26±10)次]较多(均P<0.05)。难治性NERD患者各表型组间动力障碍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构成比、芝加哥动力分类、气体反流、弱酸反流次数为是否出现反流相关症状的危险因素(OR=3.731、2.452、1.036和1.037,均P<0.05)。

结论

难治性NERD患者不同表型组临床特征不同;女性构成比、芝加哥动力分类、气体反流、弱酸反流次数为是否出现反流相关症状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异位骨化是烧伤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和风险因素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烧伤引起的异位骨化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寻找烧伤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了解到烧伤创面大小、深度、愈合时间等与异位骨化有关,非甾体抗炎药、放射治疗及其联合治疗等可以用于异位骨化的预防,手术是治疗异位骨化的有效手段。
期刊
在SD大鼠植皮模型建立过程中,防止大鼠啃咬及挠抓伤口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约束材料,由颈部的胶片圈与四肢的敷料组成。它起到了很好地防止大鼠啃咬及挠抓伤口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及自体刃厚皮移植整复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8月—2017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大面积烧伤治愈后瘢痕增生伴关节挛缩畸形患者,其中女5例、男3例;年龄8~45岁,平均23岁。Ⅰ期手术切除挛缩部位的瘢痕组织后,用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并行持续VSD治疗。Ⅰ期手术后10~14 d,类真皮组织形成,行Ⅱ期自体刃厚皮移植手术,并继续行持续VS
患者男,27岁,2017年10月3日因热液烫伤躯干、臀部及四肢等多处6 h后收入笔者单位,烧伤总面积约60%体表总面积,深度为深Ⅱ~Ⅲ度。入院后立即给予抗休克、补液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行2次清创植异种(猪)皮手术后,创面愈合良好。入院第12天根据血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使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患者血乳酸水平持续升高,8 d后停用利奈唑胺,口服维生素B1 1周后,乳酸水平逐渐降至正常。该病例主
目的探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产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常规培养传代,取第2或第3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1)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4孔。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2 h;单纯LPS组细胞常规培养1 h后加入1 μg/mL的LP
2018年1月1日,笔者单位收治了1例右大腿皮下软组织感染的44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该例患者多次使用同一针头在未经消毒的右大腿皮下注射胰岛素,且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劳累后出现严重皮下软组织感染,发病时伴发酮症酸中毒,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约1个月,感染仍持续存在。转至笔者单位后,结合患者之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局部B超检查结果,笔者高度怀疑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建议患者进一步手术治疗,但患者明确拒绝,因此继续予
目前已有众多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装置供临床选择,但尿液监测未受到足够重视,传统的手工目视计量、间断测量尿pH值等方法仍在沿用,故笔者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尿袋。该尿袋可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设置单位时间内的警报系统并在硬质塑料计量瓶部分设置了尿液pH值检测区,不仅可以精确监测单位时间内尿量,并且有望实现对于单位时间内尿量异常的报警自动化以及尿液pH值的实时动态监测,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出精确判断,指导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是造成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异质性使得定义不断变迁的同时引发了诸多争议,阻碍了临床和研究中的客观判断。本文就急性加重的异质性、定义的变迁、定义的争议点、是否需要修改定义等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