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的新形势对高师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琴教学应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应把弹奏技术训练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能够通过欣赏教学、理论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钢琴艺术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把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学实习结合起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切忌盲目拔高。
[关键词]高师 钢琴教学
[作者简介]李莉(1961- )女,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音乐学。(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33-02
21世纪是科学向深度发展的时期,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的,我国全面改革“应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下的高等师范钢琴教育,不是培养职业钢琴演奏家的教育,不能套用专业音乐学院的模式。随着教育机制的改革,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培养目标。中国教育的新形势对高师钢琴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这种人才,对钢琴教学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钢琴教学应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相结合
钢琴教学不仅与伴奏、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有着密切关联,还与曲式学、音乐史等学科理论知识有深刻的联系。教师应掌握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把钢琴教学与其他技能训练、音乐知识、音乐欣赏、音乐史、艺术实踐和教学实习等课程乃至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开展钢琴教学、钢琴演奏和钢琴学术研讨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前苏联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海因里希·涅高兹(1888~1964)曾任梯比利斯音乐学校、基辅音乐学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在他成功的教育实践中,很注重从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设法激起学生对文学、美术等艺术学科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他善于借助诗意的语言阐释钢琴音乐文献,激发学生的智慧、想象和创造力,点燃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他以《论钢琴表演艺术》一书,阐释了自己对演奏和教学艺术的精辟见解,丰富了世界钢琴思想的理论宝库。他的教育观提示我们,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对钢琴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钢琴教学中应把弹奏技术训练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相结合
在钢琴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技术训练,教育学生在技术提高上下大工夫,是很重要的。但绝对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弹钢琴的机器,必须明确地区分“技术”和“如何弹好钢琴”这两个概念。只有真正学会如何弹好钢琴,才能找到如何对待技术训练的正确答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技术能力和音乐能力发展不平衡的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对所谓“手走在头脑前面”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其对音乐分析能力和理解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音乐目的进行技术训练,让学生一开始学琴就有旋律的概念,有音乐语言,能很快抓住音乐的性质。对音乐感好但手的技能不理想、技术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就要用一段时间集中解决他们的基本功问题,让他们冷静地进行严格的手指技术训练,逐渐将激情与理智、主观与客观较好地结合起来。
总之,技术是手段,音乐是目的,技术与音乐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这是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只有从音乐表现的要求出发,才能使技术训练有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熟练的钢琴技术,他才能更完美地完成音乐表现。
三、通过欣赏教学、理论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钢琴艺术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音乐欣赏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欣赏学习音乐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对音乐本体的分析,包括对音乐语言、音乐结构、音乐织体等音乐形式问题的理解,也涉及对音乐体裁、样式、风格与流派的了解等,而且还有必要结合时代人文背景、作曲家个案等方面的背景材料来深入分析,以求正确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特别是要对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及审美理想,以及作曲家的创造力及演奏家的表现力进行评价。从广义来说,音乐的演奏、创作与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之上。音乐欣赏、音乐分析的教学是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分析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的有力手段。由于音乐欣赏、音乐分析问题涉及音乐学的诸多方面,如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因此,对于高等师范的学生来说,提高音乐理论修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四、把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教学实习结合起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
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教学实习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研究钢琴音乐艺术中的实际问题,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集中、系统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音乐教学法(包括钢琴教学法)、音乐教学实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学校音乐、钢琴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从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钢琴教学工作和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钢琴教学不要盲目拔高,要脚踏实地
实践证明“拔程度”对于高师钢琴教学来说是弊大于利。其危害在于:第一,盲目拔高违背了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曲目程度贪大贪深,远远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为考试而弹琴,长期只能苦练几首曲目,而在最终的演奏中仍会暴露出技术吃力、音乐表现不胜任的情况。同时,由于弹奏曲目有限,也会影响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音乐的了解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第二,盲目拔高会给学生灌输错误的钢琴演奏和教学观念,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敏锐的音乐鉴别力,缺乏对作品的技术内涵与音乐表现进行钻研的精神,从而直接影响其学习发展的潜力和从事钢琴教学的能力。高师钢琴教学要培养合格的钢琴普及教育师资,必须以专业水准规范教学。高师钢琴教学首先应十分注重基本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树立良好的声音概念。对于素质好、有一定钢琴演奏基础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向钢琴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学生在程度和素质上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高师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大量的教材,要对曲目技术门类和难易程度以及音乐表现的要求心中有数,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训练前景做出正确的预测和估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系统全面地进行钢琴教学。对待每首音乐作品,都需要教师能够一丝不苟地帮助学生尽可能早地弄清楚音乐的内容、意义和其意境的实质,并且能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作品。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学生不仅是能学习到钢琴演奏的技能和知识,也培养了良好的艺术品格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钢琴教育人才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创新教育,即致力于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创新才能有收获,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才能真正克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传统教育多半倾向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革命,必将把教育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钢琴课堂教学中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与主体创造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约瑟夫·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李素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关键词]高师 钢琴教学
[作者简介]李莉(1961- )女,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音乐学。(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33-02
21世纪是科学向深度发展的时期,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的,我国全面改革“应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下的高等师范钢琴教育,不是培养职业钢琴演奏家的教育,不能套用专业音乐学院的模式。随着教育机制的改革,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培养目标。中国教育的新形势对高师钢琴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这种人才,对钢琴教学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钢琴教学应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相结合
钢琴教学不仅与伴奏、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有着密切关联,还与曲式学、音乐史等学科理论知识有深刻的联系。教师应掌握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把钢琴教学与其他技能训练、音乐知识、音乐欣赏、音乐史、艺术实踐和教学实习等课程乃至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开展钢琴教学、钢琴演奏和钢琴学术研讨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前苏联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海因里希·涅高兹(1888~1964)曾任梯比利斯音乐学校、基辅音乐学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在他成功的教育实践中,很注重从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设法激起学生对文学、美术等艺术学科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他善于借助诗意的语言阐释钢琴音乐文献,激发学生的智慧、想象和创造力,点燃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他以《论钢琴表演艺术》一书,阐释了自己对演奏和教学艺术的精辟见解,丰富了世界钢琴思想的理论宝库。他的教育观提示我们,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对钢琴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钢琴教学中应把弹奏技术训练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相结合
在钢琴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技术训练,教育学生在技术提高上下大工夫,是很重要的。但绝对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弹钢琴的机器,必须明确地区分“技术”和“如何弹好钢琴”这两个概念。只有真正学会如何弹好钢琴,才能找到如何对待技术训练的正确答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技术能力和音乐能力发展不平衡的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对所谓“手走在头脑前面”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其对音乐分析能力和理解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音乐目的进行技术训练,让学生一开始学琴就有旋律的概念,有音乐语言,能很快抓住音乐的性质。对音乐感好但手的技能不理想、技术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就要用一段时间集中解决他们的基本功问题,让他们冷静地进行严格的手指技术训练,逐渐将激情与理智、主观与客观较好地结合起来。
总之,技术是手段,音乐是目的,技术与音乐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这是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只有从音乐表现的要求出发,才能使技术训练有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熟练的钢琴技术,他才能更完美地完成音乐表现。
三、通过欣赏教学、理论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钢琴艺术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音乐欣赏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欣赏学习音乐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对音乐本体的分析,包括对音乐语言、音乐结构、音乐织体等音乐形式问题的理解,也涉及对音乐体裁、样式、风格与流派的了解等,而且还有必要结合时代人文背景、作曲家个案等方面的背景材料来深入分析,以求正确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特别是要对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及审美理想,以及作曲家的创造力及演奏家的表现力进行评价。从广义来说,音乐的演奏、创作与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之上。音乐欣赏、音乐分析的教学是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分析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的有力手段。由于音乐欣赏、音乐分析问题涉及音乐学的诸多方面,如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因此,对于高等师范的学生来说,提高音乐理论修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四、把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教学实习结合起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
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教学实习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研究钢琴音乐艺术中的实际问题,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集中、系统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音乐教学法(包括钢琴教学法)、音乐教学实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学校音乐、钢琴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从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钢琴教学工作和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钢琴教学不要盲目拔高,要脚踏实地
实践证明“拔程度”对于高师钢琴教学来说是弊大于利。其危害在于:第一,盲目拔高违背了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曲目程度贪大贪深,远远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为考试而弹琴,长期只能苦练几首曲目,而在最终的演奏中仍会暴露出技术吃力、音乐表现不胜任的情况。同时,由于弹奏曲目有限,也会影响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音乐的了解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第二,盲目拔高会给学生灌输错误的钢琴演奏和教学观念,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敏锐的音乐鉴别力,缺乏对作品的技术内涵与音乐表现进行钻研的精神,从而直接影响其学习发展的潜力和从事钢琴教学的能力。高师钢琴教学要培养合格的钢琴普及教育师资,必须以专业水准规范教学。高师钢琴教学首先应十分注重基本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树立良好的声音概念。对于素质好、有一定钢琴演奏基础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向钢琴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学生在程度和素质上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高师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大量的教材,要对曲目技术门类和难易程度以及音乐表现的要求心中有数,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训练前景做出正确的预测和估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系统全面地进行钢琴教学。对待每首音乐作品,都需要教师能够一丝不苟地帮助学生尽可能早地弄清楚音乐的内容、意义和其意境的实质,并且能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作品。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学生不仅是能学习到钢琴演奏的技能和知识,也培养了良好的艺术品格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钢琴教育人才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创新教育,即致力于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创新才能有收获,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才能真正克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传统教育多半倾向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革命,必将把教育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钢琴课堂教学中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与主体创造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约瑟夫·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李素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