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窝头会馆》是由刘恒编剧、林兆华导演的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其主演有何冰、宋丹丹、濮存昕、杨立新、徐帆等,一线的专业演员阵容强有力地支撑起了这部既波涛汹涌又温润细腻,既如歌如泣又波澜不惊的历史巨作。通过对1948年一座老北京的大院里几户普通人家水生火热的生活现状、坎坷曲折的人物命运、复杂扭曲的人物关系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彼时社会世态的缩影。乱世之下,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国民政府的爪牙肖保长的横征暴敛下,会馆里的底层人物苑国钟、田翠兰、金穆蓉等身负苛捐杂税的重担,为求生存而穷形尽相,迫于在沉重的生活压力,小市民们怀揣着求生的欲望一步一步突破尊严、道德、伦理的底线。
关键词:《窝头会馆》 群像 困境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162-02
一、知识分子的人物群像
剧中的两个代表性的读书人形象,一个是73岁的前房主,清末“举人”古月亭,另一个是现房主苑国钟的儿子,左翼大学生苑江淼。古月亭自卖掉窝头会馆以后,就仗着买卖契约上的文字游戏免费地赖住在会馆里,他是窝头会馆从前清到民国,再到解放前夕进百年历史的见证者。这个读书人在经过中国社会近百年的动荡、混乱、沧海桑田以后,早就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当看见田翠兰与金慕容打架、苑国钟与田翠兰奸情暴露、肖鹏达将家底偷出来欲带周子萍私奔时,古月亭所做就只是发出看热闹的笑声,这种不痛不痒、无动于衷的“笑”实则带有极强的悲剧主义色彩。再看苑江淼,当田翠兰主动与苑江淼交谈关于“冲喜”事件其父亲苑国钟的良苦用心时,他以“时间不早了,得回房读书了”为借口来逃避话题。当周子萍告诉他同学们看了他的读书笔记,很受启发时,苑江淼无奈地回复:“我一定继续——好好读书”。其实这就充分体现了所谓读书人的劣根性,苑江淼就是1948年中国社会的所谓读书人、知识分子的缩影。苑江淼的角色设定是一个病痨子,是一个明明在最青春、最应该去闯出一番事业的年纪却饱受病痛折磨、随时可能死亡的人。可当苑江淼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他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沉醉于读书,逃避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远离给他带来痛苦而他却没有能力抵抗、改变的现实生活。苑江淼最不屑的就是父亲像乞丐一样讨来的房钱,可是当肖保长以各种各样荒唐的理由来讨要不义之财时,苑江淼在不可能听见的情况下,却选择做一个“聋子”。他能影响的只有疼爱他的父亲,所以他把父亲当做出气筒,他在现实堡垒中所遇到的种种怨气尽数向他可怜的老父亲发泄,甚至剧情的最后父亲为了保护他而丧命。反观其对于横征暴敛的肖保长的态度,苑江淼默许了肖保长对于劳苦大众的压迫,他在强权面前无力地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苑江淼与古月亭虽然只是个体,他们却是在中国近代复杂、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中所谓读书人、知识分子的群像,他们“绣口一吐便是半个中华”,可他们在乱世的迫害之下、在残酷的现实之下只能低头,他们的疲软懦弱、不堪一击就像是一种痨病,病毒渐渐腐蚀、侵占人的肉体,使人变成一个软弱无力、濒临死亡的废物。然而,故事的最后,编剧刘恒还是改变了这场原本彻头彻尾的悲剧,他将希望重新赋予在这些读书人身上。苑江淼所谓的读书其实是偷偷在房间里书写关于“革命”标语,通过周子萍作为中间人,以“借书”“还书”的形式默默地参与了革命。其次,在苑国钟的死亡事件中,古月亭与苑江淼都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古月亭劝说肖鹏达要毙就毙了自己的父亲,不牵扯无辜的人,苑江淼试图将父亲从肖鹏达的枪下移开。他们不再逃避现实的苦难,重新介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主动承担起了解救无辜人的责任,主动承担起了拯救乱世的重担。
二、人民的掘墓人其实是人民本身
在窩头会馆里生存的贫民本质上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底层人物,他们本应该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度日,可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却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究其根源是这个“吃人”的社会?是风云变幻的社会政权?还是横征暴敛的国民党爪牙?答案都是否定的。当周玉浦向苑国钟解释“信仰马克思”的含义时,苑国钟连忙以一种撇清关系的姿态说:“您什么也没说,我什么也没听见。”当肖保长将国民党入党申请书拿来给窝头会馆里的人签字时,周玉浦认为如果填完表格后能免捐,那就填,横竖不过一张纸。所谓入党即决定奉某种信仰为自己终身的奋斗事业,而周玉浦无所谓的做法无异于将自己的信仰踩在脚底。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生不灭、永恒不朽的,而肉体只是短暂虚幻的,并不是人的本质。因此,一个人若是无所信仰、无所追求,则不过是一个半只脚伸进棺材里的活死人罢了,徒留肉体,毫无灵魂。可悲的是,窝头会馆里的大多数人都是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的活死人,他们无知、沉默,以为只要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过日子,不惹是非,灾祸就不会无端降临。孰不知正是这种愚昧的状态残害了他们的身心,使得他们毫不作为、逆来顺受。真正摧毁了人民生活的其实并非是政治的变革、社会的动荡或是统治阶层的黑暗腐化,真正应该受到抨击和批判的正是愚昧无知的人民本身,人们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窝头会馆里的每个人都把院子当成“保护伞”,任院子外面如何风云变幻,院里的人自“岿然不动”,表面上这是一种“明哲保身”做法,实际上却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正是这种不作为的消极态度,才使得窝头会馆“烂透了,里里外外都烂透了”。
三、金钱之下变态扭曲的父子关系
剧中一共有两对父子,一是肖启山与肖鹏达,二是苑国钟与苑江淼。肖保长与肖鹏达的父子关系以金钱为纽带,不像是父子,倒像是两个做买卖的生意人,所有的仁义道德烟消云散,徒留利益的勾心斗角,儿子最终为了利益向父亲举枪。二肖之间的冷漠无情并不是单向的,父亲对于儿子的态度也直接与利益挂钩。当肖鹏达刑满释放来窝头会馆来找周子萍时,正在收捐的父亲对于儿子的态度是服从的、纵容的,而当儿子将家底全数卷走欲带周子萍私奔时,肖启山丝毫不顾及父子亲情,立马翻脸不认人,与儿子上演了一场违背伦理道德、叛离人性的金钱之役。在金钱与欲望面前,二肖父子双双沦为彻底的失败者,人性的自私、贪婪、冷漠、邪恶喷薄而出。苑国钟与苑江淼的父子关系虽与二肖截然不同,却也是一出和着血的悲剧。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源于二十年前那段尘封的往事——原先暂居在窝头会馆的赤党韩先生被抓,临走将320块现大洋托付给苑国钟,苑国钟在大半年寻赤党接头人未果后,将大洋占为己有,买下古月亭甩卖的窝头会馆。这件说不清道不明的陈年旧事成为了横亘在父子之间永久的隔阂,造成了父子关系难解的困境。最终父亲为拯救儿子,倒在了黎明前的枪声之中,临终之前,父亲惦记的依旧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着窝头给儿子治病。苑国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剥削者,他嘴上虽贫而心里厚道,善良软弱而视钱如命。为了钱,他收房租时死乞白赖;为了钱,他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掴一耳光;为了钱,他用牺牲的革命者的钱财买下这个会馆。但他有什么办法呢?没有钱他的生活无法维持,他的儿子就会丧命。可是,拥有着“新思想”的儿子根本无法苟同父亲的做法,自视清高的他轻蔑并疏离了一切为他着想的可怜的老父亲。《窝头会馆》中的两对父子,不管如何竭力反抗,始终无法躲避金钱的暗礁,无法抗拒金钱的考验,无法摆脱生命的纠葛。没有金钱和欲望,人就不成为人,而人从其为人那天起,就无法摆脱金钱和欲望的折磨,任何的抗争都无益于改变这种处境,这就是窝头会馆里的所有人物乃至全人类永恒的困境。
《窝头会馆》与《茶馆》在叙事结构、表达方式、主题意蕴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其审美精神存在本质差异。《茶馆》在一个切实的政治框架中展示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其“埋葬三个旧时代”的主旨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与社会现实性。而《窝头会馆》所揭示的人类困境是本质的,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抗争而找到答案,更不是通过世俗政治或道德伦理可以解决的。所以从整体精神上来看,《窝头会馆》更是一部诉说生命悲歌的悲剧,蕴育沉重的生命叩问与强烈的警示意义。话剧的最后,以婴儿出世的啼哭声与开往新中国的火车作为光明的暗示,不管这个困住几代人的窝头会馆现在是多么黑暗,总归会有光明到来的那一天,在这个最暗的夜,那抹最亮的光正在冉冉升起。
关键词:《窝头会馆》 群像 困境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162-02
一、知识分子的人物群像
剧中的两个代表性的读书人形象,一个是73岁的前房主,清末“举人”古月亭,另一个是现房主苑国钟的儿子,左翼大学生苑江淼。古月亭自卖掉窝头会馆以后,就仗着买卖契约上的文字游戏免费地赖住在会馆里,他是窝头会馆从前清到民国,再到解放前夕进百年历史的见证者。这个读书人在经过中国社会近百年的动荡、混乱、沧海桑田以后,早就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当看见田翠兰与金慕容打架、苑国钟与田翠兰奸情暴露、肖鹏达将家底偷出来欲带周子萍私奔时,古月亭所做就只是发出看热闹的笑声,这种不痛不痒、无动于衷的“笑”实则带有极强的悲剧主义色彩。再看苑江淼,当田翠兰主动与苑江淼交谈关于“冲喜”事件其父亲苑国钟的良苦用心时,他以“时间不早了,得回房读书了”为借口来逃避话题。当周子萍告诉他同学们看了他的读书笔记,很受启发时,苑江淼无奈地回复:“我一定继续——好好读书”。其实这就充分体现了所谓读书人的劣根性,苑江淼就是1948年中国社会的所谓读书人、知识分子的缩影。苑江淼的角色设定是一个病痨子,是一个明明在最青春、最应该去闯出一番事业的年纪却饱受病痛折磨、随时可能死亡的人。可当苑江淼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他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沉醉于读书,逃避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远离给他带来痛苦而他却没有能力抵抗、改变的现实生活。苑江淼最不屑的就是父亲像乞丐一样讨来的房钱,可是当肖保长以各种各样荒唐的理由来讨要不义之财时,苑江淼在不可能听见的情况下,却选择做一个“聋子”。他能影响的只有疼爱他的父亲,所以他把父亲当做出气筒,他在现实堡垒中所遇到的种种怨气尽数向他可怜的老父亲发泄,甚至剧情的最后父亲为了保护他而丧命。反观其对于横征暴敛的肖保长的态度,苑江淼默许了肖保长对于劳苦大众的压迫,他在强权面前无力地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苑江淼与古月亭虽然只是个体,他们却是在中国近代复杂、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中所谓读书人、知识分子的群像,他们“绣口一吐便是半个中华”,可他们在乱世的迫害之下、在残酷的现实之下只能低头,他们的疲软懦弱、不堪一击就像是一种痨病,病毒渐渐腐蚀、侵占人的肉体,使人变成一个软弱无力、濒临死亡的废物。然而,故事的最后,编剧刘恒还是改变了这场原本彻头彻尾的悲剧,他将希望重新赋予在这些读书人身上。苑江淼所谓的读书其实是偷偷在房间里书写关于“革命”标语,通过周子萍作为中间人,以“借书”“还书”的形式默默地参与了革命。其次,在苑国钟的死亡事件中,古月亭与苑江淼都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古月亭劝说肖鹏达要毙就毙了自己的父亲,不牵扯无辜的人,苑江淼试图将父亲从肖鹏达的枪下移开。他们不再逃避现实的苦难,重新介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主动承担起了解救无辜人的责任,主动承担起了拯救乱世的重担。
二、人民的掘墓人其实是人民本身
在窩头会馆里生存的贫民本质上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底层人物,他们本应该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度日,可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却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究其根源是这个“吃人”的社会?是风云变幻的社会政权?还是横征暴敛的国民党爪牙?答案都是否定的。当周玉浦向苑国钟解释“信仰马克思”的含义时,苑国钟连忙以一种撇清关系的姿态说:“您什么也没说,我什么也没听见。”当肖保长将国民党入党申请书拿来给窝头会馆里的人签字时,周玉浦认为如果填完表格后能免捐,那就填,横竖不过一张纸。所谓入党即决定奉某种信仰为自己终身的奋斗事业,而周玉浦无所谓的做法无异于将自己的信仰踩在脚底。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生不灭、永恒不朽的,而肉体只是短暂虚幻的,并不是人的本质。因此,一个人若是无所信仰、无所追求,则不过是一个半只脚伸进棺材里的活死人罢了,徒留肉体,毫无灵魂。可悲的是,窝头会馆里的大多数人都是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的活死人,他们无知、沉默,以为只要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过日子,不惹是非,灾祸就不会无端降临。孰不知正是这种愚昧的状态残害了他们的身心,使得他们毫不作为、逆来顺受。真正摧毁了人民生活的其实并非是政治的变革、社会的动荡或是统治阶层的黑暗腐化,真正应该受到抨击和批判的正是愚昧无知的人民本身,人们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窝头会馆里的每个人都把院子当成“保护伞”,任院子外面如何风云变幻,院里的人自“岿然不动”,表面上这是一种“明哲保身”做法,实际上却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正是这种不作为的消极态度,才使得窝头会馆“烂透了,里里外外都烂透了”。
三、金钱之下变态扭曲的父子关系
剧中一共有两对父子,一是肖启山与肖鹏达,二是苑国钟与苑江淼。肖保长与肖鹏达的父子关系以金钱为纽带,不像是父子,倒像是两个做买卖的生意人,所有的仁义道德烟消云散,徒留利益的勾心斗角,儿子最终为了利益向父亲举枪。二肖之间的冷漠无情并不是单向的,父亲对于儿子的态度也直接与利益挂钩。当肖鹏达刑满释放来窝头会馆来找周子萍时,正在收捐的父亲对于儿子的态度是服从的、纵容的,而当儿子将家底全数卷走欲带周子萍私奔时,肖启山丝毫不顾及父子亲情,立马翻脸不认人,与儿子上演了一场违背伦理道德、叛离人性的金钱之役。在金钱与欲望面前,二肖父子双双沦为彻底的失败者,人性的自私、贪婪、冷漠、邪恶喷薄而出。苑国钟与苑江淼的父子关系虽与二肖截然不同,却也是一出和着血的悲剧。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源于二十年前那段尘封的往事——原先暂居在窝头会馆的赤党韩先生被抓,临走将320块现大洋托付给苑国钟,苑国钟在大半年寻赤党接头人未果后,将大洋占为己有,买下古月亭甩卖的窝头会馆。这件说不清道不明的陈年旧事成为了横亘在父子之间永久的隔阂,造成了父子关系难解的困境。最终父亲为拯救儿子,倒在了黎明前的枪声之中,临终之前,父亲惦记的依旧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着窝头给儿子治病。苑国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剥削者,他嘴上虽贫而心里厚道,善良软弱而视钱如命。为了钱,他收房租时死乞白赖;为了钱,他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掴一耳光;为了钱,他用牺牲的革命者的钱财买下这个会馆。但他有什么办法呢?没有钱他的生活无法维持,他的儿子就会丧命。可是,拥有着“新思想”的儿子根本无法苟同父亲的做法,自视清高的他轻蔑并疏离了一切为他着想的可怜的老父亲。《窝头会馆》中的两对父子,不管如何竭力反抗,始终无法躲避金钱的暗礁,无法抗拒金钱的考验,无法摆脱生命的纠葛。没有金钱和欲望,人就不成为人,而人从其为人那天起,就无法摆脱金钱和欲望的折磨,任何的抗争都无益于改变这种处境,这就是窝头会馆里的所有人物乃至全人类永恒的困境。
《窝头会馆》与《茶馆》在叙事结构、表达方式、主题意蕴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其审美精神存在本质差异。《茶馆》在一个切实的政治框架中展示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其“埋葬三个旧时代”的主旨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与社会现实性。而《窝头会馆》所揭示的人类困境是本质的,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抗争而找到答案,更不是通过世俗政治或道德伦理可以解决的。所以从整体精神上来看,《窝头会馆》更是一部诉说生命悲歌的悲剧,蕴育沉重的生命叩问与强烈的警示意义。话剧的最后,以婴儿出世的啼哭声与开往新中国的火车作为光明的暗示,不管这个困住几代人的窝头会馆现在是多么黑暗,总归会有光明到来的那一天,在这个最暗的夜,那抹最亮的光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