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Dome A至晋里兹湾沿岸下降风特征

来源 :海洋学报(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a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我国极地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美国南极中尺度预报系统的存档数据,分析了Dome A至普里兹湾沿岸地区下降风风场的时空分布和大气质量通量,给出了该地区下降风的基本特点.该地区下降风受南极冰盖地形影响强烈,艾默里冰架西侧等陡峭地区风速总体较大;下降风随季节变化较大,冬季的下降风较强.强下降风在前进过程中有绝热增温现象,并给艾默里冰架西部带来近表层升温.下降风风速最大处位于地面以上约100~200 m高度,风速较大地区的下降风在垂直方向上分布较为深厚.下降风在普里兹湾沿岸的表层大气质量通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艾默里冰架西侧的下降风气流较强时,普里兹湾海域有较多的中尺度气旋活动.下降风引发普里兹湾中尺度气旋旋生的过程值得关注,需进一步研究下降风引发中尺度气旋的机理.
其他文献
桑沟湾海域是我国重要的半封闭海湾规模化海水养殖示范区,重金属是一类具有严重危害的污染物,因此,探明桑沟湾表层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季节变化规律,对该区域的海水养殖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在桑沟湾海域布设21个调查站位,分别于2019年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冬季(12月)采集表层海水,调查Cu、Zn、Pb、Cd4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规律、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 显示,4种重金属的含量范围(μg/L)分别为Cu(1.14~ 2.88)、Zn(4.62
通过分析长江河口湿地典型植物根际沉积物柱样(0~ 40 cm)中总汞(THg)、甲基汞(MeHg)及其与粒度、总有机碳(TOC)、还原态硫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沉积物中汞形态特征的影响及主控因子.结果 表明:(1)不同植物(互花米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和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根际沉积物中THg均值为49.9~ 100.9 μg
本文以野生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为受试材料,测定氧苯酮(BP-3)胁迫下龙须菜的快速叶绿素荧光、光合放氧/呼吸耗氧速率及活性氧含量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氧苯酮对龙须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了氧苯酮对水生植物的伤害机理.结果 表明,用5~30μmol/L的BP-3在黑暗条件下处理30h后,龙须菜的呼吸作用不受影响,但光合作用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受到明显抑制.在80μmol/(m2·s)光下,5~30 μmol/L的BP-3可导致光合作用光能吸收与利用的失衡并诱发
海洋浮游植物是全球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它们的生物量主要受到氮、磷、铁等营养元素的限制.磷元素作为浮游植物所必需的元素,在寡营养海域的真光层海水中十分缺乏,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磷元素的缺乏不仅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及物种演替,还对海洋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深远影响.全球变暖加剧海水层化,进而减少垂直混合带来的营养盐补充.面对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浮游植物通过减缓细胞生长、加强磷吸收和储存、分解有机磷、磷脂替代、降低细胞对磷酸盐的依赖等方式,应对海洋环境中的磷限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洋浮游植物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段最大的背斜构造—y构造多年来勘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该文通过对Y构造失利井Y1井、Y4井以及Y2井的分析,从异常高压、包裹体、自生伊利石、碳同位素以及物性、岩相资料中,再次梳理了各种资料中关于诸戍藏要素的相关性,重新认识Y构造的疏导体系、油气充注史、成藏期、流体势等.研究结果认为:Y构造西例逆大断层下降盘对于油气成藏最为有利.
基于已验证的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和拉格朗日粒子离线追踪模块,模拟了潮、风、环流、温盐、波等外界强迫不同组合下苏北海域水面粒子的5种运移路径,通过实际漂流瓶轨迹验证,并进行路径间的差异与对应单强迫流场对比研究,探讨发端于苏北的浒苔运移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浒苔运移路径先沿着苏北沿岸向北运移至废黄河口附近海域,之后向东北方向偏转继续运移,一直到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影响苏北浒苔运移路径的外界强迫主要是风,其次是温盐、波浪、环流,潮流可以引起浒苔在局地的旋转往复运动,不能使其向北远距离漂移.漂
通过对南海台西南盆地南部海域TS6岩芯沉积物样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黏土矿物组合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近19 ka(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物物质来源、输运机制及物源变化特征.物源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台湾河流是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源区,其中台湾西部河流较东部河流贡献更大,珠江也为研究区输送了部分沉积物.由于各源区物质主要黏土矿物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推测研究区沉积物黏土矿物中的伊利石和绿泥石主要由台湾河流提供,高岭石主要由珠江提供,含量较少的蒙脱石由东南部的吕宋岛提供.末次冰消期以来,研究区陆源物质输入量受控
苏北辐射沙洲是分布于江苏岸外的典型沉积堆积体,受长江、黄河泥沙供给和近岸潮流动力的共同影响,发育了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潮滩,沉积物元素可以记录潮滩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在辐射沙洲岸滩采集了3个短柱沉积物岩芯,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采用高分辨率XRF元素扫描仪进行地球化学元素测试,选用XRF信号强度高的14种元素进行聚类和相关性方法提取环境信息,研究过去百年尺度人类活动和海岸环境变化下的苏北辐射沙洲岸滩沉积环境变化.结果 表明,该区典型潮滩剖面岩芯沉积物中Si、Ca、As和Fe元素相对含量较高,且自北向南其含量不断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实现快速准确物种鉴定的工具.本研究采用传统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相结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鱼类浮游生物种类进行准确鉴定,并对部分种类仔稚鱼进行了形态学描述.结果 表明:2016年春、夏季和2017年夏季共获得鱼类浮游生物55种,隶属9目19科.其中鲈形目种类数最多,为35种.鱼类浮游生物在类群上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在种类上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仅有凤鲚(Coilia mystus)、日本缇(Engraulis japoni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海底地形地貌及类型分布特征对指示区域地质构造影响、海平面升降、海洋水动力等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表层沉积物取样等方法,分析了西沙群岛宣德环礁精细水下地貌组合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宣德环礁为残缺型环礁类型,中部为潟湖沉积,礁盘之间形成西沙洲口门、"红草门"、环礁西缺口和环礁南缺口等4处水深超过60 m的深水口门,并首次识别了西沙洲口门;(2)宣德环礁水下地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