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尔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同时又是著名的现代化都市,包含着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地名。了解首尔的地名文化不仅能够获从中取大量的自然和人文信息,也能感受到地名文化中承载的文化底蕴与文化魅力。本文主要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首尔地名的特点,重点探讨了首尔地名与汉字的关系,古代城郭建设对现在首尔地名的影响以及首尔地名的变化原因等问题。
关键词:首尔地名的语言、文化特点;地名变化;文化意义
1.首尔地名的语言、文化特点
1.1首尔的地名与汉字关系密切
首尔市的地名中包含着相当多的汉字地名,这些地名大多简单凝练,包含实际的含义; 同时首尔的地名中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固有词地名,具备独特的民族气质。
在1443年世宗大王创立韩文之前,虽然朝鲜半岛的人民也有自己的语言,但并没有用以标记语言的文字,只能用汉字来标记或记述自己的语言,地名的标记也是如此。世宗大王发明韩文以后,朝鲜半岛人民可以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标记地名,固有词地名得到了发展。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统治阶级依然重视汉字,有时还会将一些用固有词标记的地名改用汉字来标记,以便于史书的记录。
首尔的地名所用的汉字大部分为训读,因而地名中的汉字大多包含着实际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地名为音读,如“首尔”这一地名与韩国古代新罗的国号“徐那伐(???)”有关(也有人标作徐罗伐),其中的汉字“徐那伐”只不过是对古代韩语???读音的标注,并不具有实际意思。也有一些地名是音读与训读兼用。如,有一些学者推测,首尔市永登浦区的“汝矣岛(???)”,原来的地名应为“???(你的岛)”。“?”在韩文中是你的意思,故用汉字“汝”来标记,这是训读; “?”则相当于汉语中的助词“的”,在发音上与汉语的“矣”相近,故用汉字“矣”来标记,这是音读。这样一来“???你的岛”就变成“汝矣岛”了。
去过首尔的人基本都会发现,首尔的许多地名都冠以“洞”这一地名后缀。“洞”最早出现于高丽时代的文献中,在当时并非用作行政单位,而是与“里”、“村”等名称一同作为村落的“雅称”,在高丽全境都有使用,而在今天,“洞”已成为韩国的基层行政单位。虽然韩语中有许多行政单位都可以在中国古代行政单位中找到相呼应的对象,如“郡”,“县”,“道”,“州”,“里”,“坊”等(如从秦始行郡县制,下设乡、里;唐行道州县三级制;许多朝代的城市都盛行里坊制),但汉语中却没有将“洞”作为行政单位的史料记录。此外,韩语中表示周边聚落或社会区域的词叫“洞内”,“洞”与“洞内”不无关联。“洞”在韩语中如何演变成为一个表示行政区域的地名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由于中国和韩国都利用汉字对地名进行命名,因此有时会出现地名的重名现象,首尔市有许多地名都与中国的地名重名,如“汉江”。在韩国,汉江是横穿首尔市中部的重要河流;而在中国,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韩国的汉江最早源于韩国的古语,为“大江”之意;百济时期曾效仿中国的汉水,将其称为汉江。中国的汉江即汉水,是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汉水中的“汉”字原指天上的银河,用以形容江水如同银河般璀璨广阔。汉水中游的地区被称为汉中,汉高祖刘邦曾在这里做过汉中王,后来刘邦登基为帝,建立的朝代便称作汉朝,由于汉朝强盛,后世的人多以汉人自称,也有了“汉族”、“汉字”、“汉语”等词的出现。如果真要要追本溯源的话,这些称谓都与“汉水”的“汉”有关。由此看来,汉水对中华民族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首尔还有许多地名与中国的地名重名,如首尔的“南山”、“江南”、“汉阳”等。
在中国,汉阳位于湖北武汉的西南部,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位于汉水(在中国,汉水即是汉江)之北,古人将山南水北称为“阳”,这便是中国“汉阳”的来历。在韩国,汉阳是首尔市的古名。韩国的汉阳与中国汉阳名字由来的道理完全相同,因其位于韩国汉江之北,而被称为汉阳。
在中国,江南在中国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部分地区,在韩国指的是位于汉江南部的江南区。说起中国的江南,我们脑海中可以浮现出小桥流水,莺歌燕舞的景象。而汉说起韩国的江南,我们则会想起鸟叔的那首江南style,想象江南富人区的繁华景象。两国的江南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名片”。
此外,中国和韩国还都有“南山”。在韩国,南山主要指首尔市中心的南山,南山及南山上的首尔塔已成为韩国的热门旅游景点。在中国称为“南山”的山比较出名的就有数十座之多。
首尔的地名与中国地名重名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古代中国与韩国都使用汉字给地名命名的结果。此外,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与中国关系十分密切,在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中国文化较大的影响,这些文化因素同样会影响到对地名的命名,因此形成了首尔的许多地名与中国的地名重名的现象。中韩两国地名的重名现象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2古代城门对首尔地名影响深远
城市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也具有差异性。古代的城市结构与今天的城市结构有较大不同。 古代的城市具有封闭性, 城市由厚厚的城墙包围住(今天去首尔的北岳山和南山等地,依旧可以看到朝鲜王朝时期的城墙遗址),并设城门作为防卫,人们进出都要经过城门, 进入现代社會以后,虽然大部分城墙已经被拆除,只保留少数城门作为历史古迹,但城门对于地名的影响却依然清晰可见。
比如,朝鲜王朝的内城设四大门和四小门。四大门即兴仁之门,敦义门,崇礼门和肃靖门,因其位于城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因此又被人们称为东大门、西大门、南大门、北大门。在今天,东大门、西大门、南大门等地名依然被广泛使用,这些名称已经不单单指代各个城门,而是固化成一个专门的地名,用以指代城门附近一片广阔的地理空间。又如四小门中有一座惠化门(又称东小门,位于首尔市东北部),今天首尔市惠化洞的洞名便取自惠化门中的“惠化”二字。 此外,朝鲜王朝还在村庄设置里门。里门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盗贼,里门在城市周边许多地方都有设置,其中有的里门便固化成了地名,如东大门区的里门洞。
在古代城郭建设对现在地名影响的这一点上,首尔和北京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西直门”、“东直门”、“宣武门”、“崇文门”等原都是北京城各处城门的名称,现在固化下来,成为指代附近一片地理区域的地名。
1.3首尔地名具有儒家价值观的烙印
朝鲜王朝的治国方略“经国大典”明确了朝鲜王朝以儒教立国,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朝鲜王朝推崇儒教的仁义礼智,讲究孝悌忠信,因此以儒家价值观进行命名的地名很多。上文中提到的四大城门(兴仁之门,敦义门,崇礼门,肃靖门)与城中的普信阁共同构成(肃靖门除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之义。此外,从“崇仁洞”,“昌信洞”,“奖忠洞”,孝子洞”等地名中也不难窥见当时社会对于儒家价值观的推崇。韩国历史上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这种影响固化到地名中,形成了众多反映儒家价值观的地名,其中的许多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1.4首尔地名在保留原始韵味的同时,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地名被确定下来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现代社会,区域之间的交通往来变得十分密切,地名对于人们准确定位,实现区域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会出于方便交流的实际需要,对一些散乱、复杂的旧地名作以改动,使之简单有序。比如,作为首尔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钟路一街洞至钟路六街洞,便是整合了当地原先纷繁复杂的地名形式,统一以“钟路*街洞”的形式来命名的。这样命名以后,该地区的地名变得更加清晰有序,容易掌握。
2.首尔地名的变化
首尔地名的变化有很多种情况,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谈首尔地名的变化。
2.1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而改名
每个朝代在掌握政权之后,都会根据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制定自己的一套地名标准和行政单位体系,并对地名作一定的修改。以首尔市的市名为例。首尔古时称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则改称为汉城。日本统治时期又改称为京城。1945年韩国光复以后,将其更名为固有词首尔。尽管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人仍习惯于将韩国的首都称作汉城。2005年,时任首尔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将??的译名改为首尔,并通知中国政府。
2.2因原有地名的意思不好或书写不便而改名
有一些地名中的字,由于意思不好,人们比较忌讳或反感。如地名“回基”,原叫做“懷墓”,是朝鲜王朝燕山君的生母尹妃的墓。这一地名现在称作“回基”。将“怀”怀字改为“回”字,是由于繁体字的“怀”字书写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将其替换为较好书写和辨认的“回”字。 而“墓”字则是因为其意思不好,人比较忌讳、反感,因此将其改换成“基”,因此最终地名变成了“回基”。
2.3避讳中国皇帝的名字而改名
朝鲜王朝,韩国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实行“事大主义”的政策,对中国皇帝的名字会采取避讳的态度。有的地名中的字,由于和中国皇帝名字中的用字相同,因此要“避而改之”。如,景福宫中的“兴礼门”,原叫做“弘礼门”,为避讳乾隆皇帝名字“爱新觉罗弘历”中的“弘”字而改成“兴礼门”。在汉语中,“兴”字和“弘”是相近的意思。又如,将景福宫北边的“玄武门”改称为“神武门”,是为了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中的“玄”字。
2.4将固有词地名改为汉字地名或将其他语源的地名改为固有词地名
前面已经举过改固有词地名为汉字词地名的例子,这里再来谈谈改汉字地名为固有词地名的情况。近代以来,韩国人越发重视起本民族语言中的固有单词,不仅发起了“国语纯化运动”,也为地名“正名”。上面所提到的首尔市市名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在日本统治时期,出现了许多来自于日语的地名。如,日本殖民者把许多地名都改为以“町”字结尾的日式地名。在韩国解放以后,韩国政府重新将地名改成以“洞”等后缀结尾的韩国式地名。
2.5为了使用方便而改名
上面曾经提到,从钟路一街一直到钟路六街,便是处于方便使用的目的,将原来错综复杂的地名加以整合、规划的结果。
3.首尔地名的文化意义
3.1有利于人们透过地名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
地名本身就可以当作一种天然的历史文献,其中包含着与当地相关的重要信息,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风貌和社会历史文化。虽然理风貌和历史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但地名却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活化石”,将其承载的历史地理信息传达给今天的人。
3.2增添了首尔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个城市得以闻名,不仅在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地位,也在于其历史和文化。 首尔市内的地名历史悠久,文化韵味浓厚。首尔市的地名与首尔市的历史和文化融为一体,增添了首尔市的文化底蘊,使人在身处繁华的现代都市的同时感受到城市内的历史文化积淀,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3.3有利于人们考察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现在所使用的地名中,有很多是由古人命名,今人沿用的。古人对地名的命名,反映了古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深度和思维方式。此外,由于首尔市的地名中不乏“寄托文化寓意”的地名,有不少地名的用字中,包含着古人的价值崇尚与人文精神。尤其是朝鲜王朝,以儒教为国教,儒家的社会价值观不仅反映在社会生活中,还渗透在地名中。透过这些地名,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体会儒家文化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
3.4有利于人们透过地名思考区域的历史发展变化
地名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即,一个地名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在某一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地理情况或社会历史文化。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当该地区的地理情况和社会历史文化发生改变之时,地名便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了。比如蚕室本是朝鲜王朝为奖励养蚕而设的“蚕食都会”,但我们今天再去蚕室已经难以见到养蚕人;又如梨花洞,本是由于当地梨花茂盛而得名,但我们今天再去梨花洞,未必能见得到一望无际的梨花。这种变化和反差可以激起人们的思考,将地名与当地现在的实际发展状况加以对比,考察当地的历史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 ????????? ????????
[2]?,????????? ????????
[3]程裕祯,中华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210
[4]????? ???????, ??????? ??? p83
[5]???, ?????????, ????????
[6]????? ???????,??????? ??? p130
关键词:首尔地名的语言、文化特点;地名变化;文化意义
1.首尔地名的语言、文化特点
1.1首尔的地名与汉字关系密切
首尔市的地名中包含着相当多的汉字地名,这些地名大多简单凝练,包含实际的含义; 同时首尔的地名中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固有词地名,具备独特的民族气质。
在1443年世宗大王创立韩文之前,虽然朝鲜半岛的人民也有自己的语言,但并没有用以标记语言的文字,只能用汉字来标记或记述自己的语言,地名的标记也是如此。世宗大王发明韩文以后,朝鲜半岛人民可以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标记地名,固有词地名得到了发展。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统治阶级依然重视汉字,有时还会将一些用固有词标记的地名改用汉字来标记,以便于史书的记录。
首尔的地名所用的汉字大部分为训读,因而地名中的汉字大多包含着实际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地名为音读,如“首尔”这一地名与韩国古代新罗的国号“徐那伐(???)”有关(也有人标作徐罗伐),其中的汉字“徐那伐”只不过是对古代韩语???读音的标注,并不具有实际意思。也有一些地名是音读与训读兼用。如,有一些学者推测,首尔市永登浦区的“汝矣岛(???)”,原来的地名应为“???(你的岛)”。“?”在韩文中是你的意思,故用汉字“汝”来标记,这是训读; “?”则相当于汉语中的助词“的”,在发音上与汉语的“矣”相近,故用汉字“矣”来标记,这是音读。这样一来“???你的岛”就变成“汝矣岛”了。
去过首尔的人基本都会发现,首尔的许多地名都冠以“洞”这一地名后缀。“洞”最早出现于高丽时代的文献中,在当时并非用作行政单位,而是与“里”、“村”等名称一同作为村落的“雅称”,在高丽全境都有使用,而在今天,“洞”已成为韩国的基层行政单位。虽然韩语中有许多行政单位都可以在中国古代行政单位中找到相呼应的对象,如“郡”,“县”,“道”,“州”,“里”,“坊”等(如从秦始行郡县制,下设乡、里;唐行道州县三级制;许多朝代的城市都盛行里坊制),但汉语中却没有将“洞”作为行政单位的史料记录。此外,韩语中表示周边聚落或社会区域的词叫“洞内”,“洞”与“洞内”不无关联。“洞”在韩语中如何演变成为一个表示行政区域的地名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由于中国和韩国都利用汉字对地名进行命名,因此有时会出现地名的重名现象,首尔市有许多地名都与中国的地名重名,如“汉江”。在韩国,汉江是横穿首尔市中部的重要河流;而在中国,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韩国的汉江最早源于韩国的古语,为“大江”之意;百济时期曾效仿中国的汉水,将其称为汉江。中国的汉江即汉水,是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汉水中的“汉”字原指天上的银河,用以形容江水如同银河般璀璨广阔。汉水中游的地区被称为汉中,汉高祖刘邦曾在这里做过汉中王,后来刘邦登基为帝,建立的朝代便称作汉朝,由于汉朝强盛,后世的人多以汉人自称,也有了“汉族”、“汉字”、“汉语”等词的出现。如果真要要追本溯源的话,这些称谓都与“汉水”的“汉”有关。由此看来,汉水对中华民族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首尔还有许多地名与中国的地名重名,如首尔的“南山”、“江南”、“汉阳”等。
在中国,汉阳位于湖北武汉的西南部,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位于汉水(在中国,汉水即是汉江)之北,古人将山南水北称为“阳”,这便是中国“汉阳”的来历。在韩国,汉阳是首尔市的古名。韩国的汉阳与中国汉阳名字由来的道理完全相同,因其位于韩国汉江之北,而被称为汉阳。
在中国,江南在中国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部分地区,在韩国指的是位于汉江南部的江南区。说起中国的江南,我们脑海中可以浮现出小桥流水,莺歌燕舞的景象。而汉说起韩国的江南,我们则会想起鸟叔的那首江南style,想象江南富人区的繁华景象。两国的江南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名片”。
此外,中国和韩国还都有“南山”。在韩国,南山主要指首尔市中心的南山,南山及南山上的首尔塔已成为韩国的热门旅游景点。在中国称为“南山”的山比较出名的就有数十座之多。
首尔的地名与中国地名重名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古代中国与韩国都使用汉字给地名命名的结果。此外,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与中国关系十分密切,在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中国文化较大的影响,这些文化因素同样会影响到对地名的命名,因此形成了首尔的许多地名与中国的地名重名的现象。中韩两国地名的重名现象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2古代城门对首尔地名影响深远
城市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也具有差异性。古代的城市结构与今天的城市结构有较大不同。 古代的城市具有封闭性, 城市由厚厚的城墙包围住(今天去首尔的北岳山和南山等地,依旧可以看到朝鲜王朝时期的城墙遗址),并设城门作为防卫,人们进出都要经过城门, 进入现代社會以后,虽然大部分城墙已经被拆除,只保留少数城门作为历史古迹,但城门对于地名的影响却依然清晰可见。
比如,朝鲜王朝的内城设四大门和四小门。四大门即兴仁之门,敦义门,崇礼门和肃靖门,因其位于城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因此又被人们称为东大门、西大门、南大门、北大门。在今天,东大门、西大门、南大门等地名依然被广泛使用,这些名称已经不单单指代各个城门,而是固化成一个专门的地名,用以指代城门附近一片广阔的地理空间。又如四小门中有一座惠化门(又称东小门,位于首尔市东北部),今天首尔市惠化洞的洞名便取自惠化门中的“惠化”二字。 此外,朝鲜王朝还在村庄设置里门。里门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盗贼,里门在城市周边许多地方都有设置,其中有的里门便固化成了地名,如东大门区的里门洞。
在古代城郭建设对现在地名影响的这一点上,首尔和北京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西直门”、“东直门”、“宣武门”、“崇文门”等原都是北京城各处城门的名称,现在固化下来,成为指代附近一片地理区域的地名。
1.3首尔地名具有儒家价值观的烙印
朝鲜王朝的治国方略“经国大典”明确了朝鲜王朝以儒教立国,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朝鲜王朝推崇儒教的仁义礼智,讲究孝悌忠信,因此以儒家价值观进行命名的地名很多。上文中提到的四大城门(兴仁之门,敦义门,崇礼门,肃靖门)与城中的普信阁共同构成(肃靖门除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之义。此外,从“崇仁洞”,“昌信洞”,“奖忠洞”,孝子洞”等地名中也不难窥见当时社会对于儒家价值观的推崇。韩国历史上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这种影响固化到地名中,形成了众多反映儒家价值观的地名,其中的许多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1.4首尔地名在保留原始韵味的同时,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地名被确定下来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现代社会,区域之间的交通往来变得十分密切,地名对于人们准确定位,实现区域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会出于方便交流的实际需要,对一些散乱、复杂的旧地名作以改动,使之简单有序。比如,作为首尔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钟路一街洞至钟路六街洞,便是整合了当地原先纷繁复杂的地名形式,统一以“钟路*街洞”的形式来命名的。这样命名以后,该地区的地名变得更加清晰有序,容易掌握。
2.首尔地名的变化
首尔地名的变化有很多种情况,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谈首尔地名的变化。
2.1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而改名
每个朝代在掌握政权之后,都会根据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制定自己的一套地名标准和行政单位体系,并对地名作一定的修改。以首尔市的市名为例。首尔古时称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则改称为汉城。日本统治时期又改称为京城。1945年韩国光复以后,将其更名为固有词首尔。尽管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人仍习惯于将韩国的首都称作汉城。2005年,时任首尔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将??的译名改为首尔,并通知中国政府。
2.2因原有地名的意思不好或书写不便而改名
有一些地名中的字,由于意思不好,人们比较忌讳或反感。如地名“回基”,原叫做“懷墓”,是朝鲜王朝燕山君的生母尹妃的墓。这一地名现在称作“回基”。将“怀”怀字改为“回”字,是由于繁体字的“怀”字书写起来很不方便,因此将其替换为较好书写和辨认的“回”字。 而“墓”字则是因为其意思不好,人比较忌讳、反感,因此将其改换成“基”,因此最终地名变成了“回基”。
2.3避讳中国皇帝的名字而改名
朝鲜王朝,韩国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实行“事大主义”的政策,对中国皇帝的名字会采取避讳的态度。有的地名中的字,由于和中国皇帝名字中的用字相同,因此要“避而改之”。如,景福宫中的“兴礼门”,原叫做“弘礼门”,为避讳乾隆皇帝名字“爱新觉罗弘历”中的“弘”字而改成“兴礼门”。在汉语中,“兴”字和“弘”是相近的意思。又如,将景福宫北边的“玄武门”改称为“神武门”,是为了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中的“玄”字。
2.4将固有词地名改为汉字地名或将其他语源的地名改为固有词地名
前面已经举过改固有词地名为汉字词地名的例子,这里再来谈谈改汉字地名为固有词地名的情况。近代以来,韩国人越发重视起本民族语言中的固有单词,不仅发起了“国语纯化运动”,也为地名“正名”。上面所提到的首尔市市名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在日本统治时期,出现了许多来自于日语的地名。如,日本殖民者把许多地名都改为以“町”字结尾的日式地名。在韩国解放以后,韩国政府重新将地名改成以“洞”等后缀结尾的韩国式地名。
2.5为了使用方便而改名
上面曾经提到,从钟路一街一直到钟路六街,便是处于方便使用的目的,将原来错综复杂的地名加以整合、规划的结果。
3.首尔地名的文化意义
3.1有利于人们透过地名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
地名本身就可以当作一种天然的历史文献,其中包含着与当地相关的重要信息,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风貌和社会历史文化。虽然理风貌和历史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但地名却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活化石”,将其承载的历史地理信息传达给今天的人。
3.2增添了首尔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个城市得以闻名,不仅在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地位,也在于其历史和文化。 首尔市内的地名历史悠久,文化韵味浓厚。首尔市的地名与首尔市的历史和文化融为一体,增添了首尔市的文化底蘊,使人在身处繁华的现代都市的同时感受到城市内的历史文化积淀,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3.3有利于人们考察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现在所使用的地名中,有很多是由古人命名,今人沿用的。古人对地名的命名,反映了古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深度和思维方式。此外,由于首尔市的地名中不乏“寄托文化寓意”的地名,有不少地名的用字中,包含着古人的价值崇尚与人文精神。尤其是朝鲜王朝,以儒教为国教,儒家的社会价值观不仅反映在社会生活中,还渗透在地名中。透过这些地名,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体会儒家文化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
3.4有利于人们透过地名思考区域的历史发展变化
地名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即,一个地名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在某一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地理情况或社会历史文化。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当该地区的地理情况和社会历史文化发生改变之时,地名便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了。比如蚕室本是朝鲜王朝为奖励养蚕而设的“蚕食都会”,但我们今天再去蚕室已经难以见到养蚕人;又如梨花洞,本是由于当地梨花茂盛而得名,但我们今天再去梨花洞,未必能见得到一望无际的梨花。这种变化和反差可以激起人们的思考,将地名与当地现在的实际发展状况加以对比,考察当地的历史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 ????????? ????????
[2]?,????????? ????????
[3]程裕祯,中华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210
[4]????? ???????, ??????? ??? p83
[5]???, ?????????, ????????
[6]????? ???????,??????? ??? 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