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微任务”设计 强化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效果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it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做好课堂整体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生间和小组间的交流、激励、互动等作用,使“小组合作”成为学生自主、自发、自律和自学的常态学习形式。同时,将学习任务细化,在大任务、中任务、小任务比较明确的前提下,分解、细化若干的“微任务”,使学生通过无数“微任务”的成功实现,激发兴趣、增强信心、积累知识,为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的中任务、大任务目标打好基础。本文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微任务”的作用、设计流程及设计原则,以创新“微任务”设计,有效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成果。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初中;“微任务”;小组合作
  
  采用多种方式,强化并提高英语学习的教学效果,这是全体学生的迫切愿望,是每一名英语教师的责任,也是适应新教材“突出语言运用、全面发展个性能力”特点的具体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育学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章兼中先生曾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利用学生小组合作方式,有目的地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细化教学任务。一是将学习形式细化:在做好课堂整体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间和小组间的交流、激励、互动等作用,使“小组合作”成为学生自主、自发、自律和自学的常态学习形式;二是将学习任务细化:在大任务、中任务、小任务比较明确的前提下,分解、细化若干的“微任务”,使学生通过无数微任务的成功实现,激发兴趣,增强信心,积累知识,为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的中任务、大任务目标打好基础。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极不适应现时期思维活跃、知识面宽、沟通渠道多的初中学生,必须改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力量整合在一起,教师作为指导者,发挥客观促进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以这一理念为基础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经过实践证明是成熟有效的。在小组合作的英语学习进程中,以教师课堂和课外指导为前提,在大任务、中任务、小任务的框架内,创新微任务的设计,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在生活的氛围中学好外语,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的关键。
  小组合作是学习的组织形式,微任务实现是学习的内容主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生活化、真实化、任务化,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实践证明这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任务无处不在。教师的责任和技能表现在如何将大任务科学地分解、细化为中任务、小任务和微任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只有科学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设计好微任务,使知识、能力居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当的微任务环境中不断尝试,不断实践,才会使由于基础差、信心不足等原因不能参与小任务、中任务的学生,有兴趣和信心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微任务”的作用
  1.“微任务”为全体学生提供“支架”
  通过微任务设计,将较大的、难度较高的任务加以分解,细化为一个个学生较易完成的、通往较大任务实现目标的“支架”。
  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有这样的定义:“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层层引导,逐步深入,这是“支架”的作用,也是“建构主义”理论早已充分论证过的。无数的微任务,通过这种支架建构的作用,引导和推动学生一步步上升,一层层提高,不断接近并最终达到复杂的学习任务的顶点。
  2.“微任务”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不
  同的学习机会
  一个班级的学生,除性别之外,还存在学习成绩、理解和记忆能力、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如何使差别较大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这对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微任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鲁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均以此套教科书为例)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9的一堂综合探索课中,笔者从学生兴趣和教学进度需要出发,设计了一个“美食猜猜看”活动,作为这一课时中的小任务。由于主要练习听力,个别听力不太好的学生容易走神,所以在课堂中笔者为这部分学生加上了一个“听音画配料”的微任务,即对美食配料英语单词和相应的图画进行选择搭配,正确选择三种配料也能得分。这样,听力不太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形象提高学习成绩;与此同时,通过熟悉相应的英语词汇,强化读音和听觉。在这种有针对性的微任务激发下,课堂教学活动有了更多的“支架”,教学任务得以逐步落实。
  3.“微任务”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可
  操作性
  科学设计微任务,可以解决任务型教学运用层面上存在的两个问题,即任务型教学的简便实施以及任务型教学的效率机理。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小组合作模式下的任务型教学,会经常发生课堂时间不够用的情况:还有三四个小组没有展示,下课铃就响了。其实,教师在设计一个大的、中的、小的任务活动时,可以同时设计一两个易于操作、可增可删的微任务,是否使用它们视课堂进度情况而定;如果时间紧张,可让某些小组只展示微任务的完成情况,不必展示最终结果;部分微任务也可以安排作为课外学习交流。这样,课堂操作就灵活易行了。
  二、“微任务”的设计流程
  1.课前“微任务”
  (1)知识记忆任务。朗读和背诵相应的单词、课文,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是成功完成课堂任务必要的知识储备。针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各层组员的朗读和背诵标准可以有所差异,但必须以能够进行展示为最低标准。
  (2)信息收集任务。根据单元功能项目,指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英文信息材料。初级标准,要指导学生能够从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中直接收集信息,比如街头巷尾标牌海报的英文缩写,各种英语贺卡、明信片等。高级标准,则要指导学生借助于报章杂志、互联网络、电视节目等,必要时辅以英汉字典等工具,间接收集更多的信息。这种课前微任务,既可为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打基础,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环境中英语信息的敏感性,使学生养成敏锐、主动地获取信息的习惯,增强善于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逐步发展学生自主加工处理和整合提炼信息的学习能力。小组中各层组员可按自己的强项分工合作,收集完成课堂任务所必备的信息资料。
  (3)与上一次课衔接的任务。上一次课时,按整体的设计流程也安排了微任务。教师要指导并要求学生,独自或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在本次课前掌握上次课微任务的完成情况,与本次课内新的微任务做好衔接。
  2.课内“微任务”
  (1)任务分解。即:将大的总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前后呼应、由易到难、层次递进的微任务。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Review的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系列微任务:
  微任务1:调色板。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水彩颜料和调色板,教师布置任务,并在黑板上板书下列内容:
  blue ? = green
  ? red = pink
  white black = ?
  ? yellow = orange
  blue ? = purple
  black blue = ?
  让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色彩调配的实验,并让学生通过组内小组对话的形式来简述调配的过程和结果。此任务旨在复习和巩固已学的颜色词汇,扩展学习其他相关词汇(如light,dark等),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色彩认知的敏感性。
  微任务2:Survey:How many colors are there in your pencil-box?
  指导学生分小组,观察文具盒内的物品及颜色,然后小组成员间通过对话的方式交流观察过程,说明观察结果。
  微任务3:Survey:What color do you
  like?
  指导各合作小组,互相观察并表述其他任一小组各位成员的毛衣数量或上衣颜色,表述自己所喜欢的颜色。
  通过这三个微任务,逐步递进,完成了这一单元 Activity 4中的总任务。
  (2)任务整合。一个大的任务无论分解成多少个中任务、小任务和微任务,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完成总任务。因此,在设计每一个微任务时,都要为这一最终目标而服务。如果各个任务之间有重复性,就应该在不影响完成总任务的前提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任务进行整合,使之更简捷、更易操作,也更省时。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Unit 1的教学时,有一个“梦想未来”的任务型活动。最初笔者将其分解为“谈谈过去”“说说现在”和“想想未来”三个微任务。但由于在这一任务之前的另一个“我的父母”任务型活动中,学生们已经进行过一般过去时的复习,没有必要再重复一次“谈谈过去”的微任务。因而,笔者将其进行整合,成为最终的“我的现在”和“我的未来”两个微任务。
  3.课后“微任务”
  课后微任务可供教师创设“知识延伸”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的舞台牢固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在六年级上册教学任务中,可以设计很多动手创作的微任务,如自制英文名片、卧室环境设计、“我的一家”文图结合等。这些任务都可通过教室板报、墙报等展评,有条件的还可通过网络手段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更广泛的交流。
  三、“微任务”的设计原则
  《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教学的任务设计提供了六点指南,这也是英语教学微任务设计的六项重要原则:①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②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③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④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综合发展;⑤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⑥活动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我在设计微任务时还注意另外三个方面,即:①微任务应使学生逐步具备完成总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能力,引导他们由易到难地完成总的教学目标;②微任务应具有针对性,使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③微任务设计应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无论是总任务还是微任务的设计,都需要我们殚精竭虑与奇思妙想。只有这样,任务才更易操作,活动的效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才能更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 刘振伟.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新华教育研究,2009(2).
  [3] 张冠文.利用思维状态规律,优化英语课堂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3).
  [4] 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
其他文献
尊重读者与用户的主体地位,以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为目标,体现图书馆服务的人文情怀,使以读者和用户为本体现在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全过程中.本文就专科医院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方面
本文结合现有经济发展体系、国企现有经济制度、当今思想政治内容要求、国有企业现实状况详细的阐述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
仓储活动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内科学与否,对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库存和成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会产生直接影响。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
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发生一些故障,从而缩短了其使用寿命,基于此,学校的计算机维护人员就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计算机维护技术的问题展开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消耗也是与日俱增。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生产已经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的竞争程度激烈。这就对电力企业自身提出了明确的
阐述了开发试卷分析与评价智能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功能——以难度、区分度、未及率等因素为指标,对比专家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综合难度、题型结构、与教
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一般需要了解腹痛开始的部位、疼痛部位转移情况、疼痛放射部位和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原因、伴随症状,以及是否有外伤史、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对学生语文学习和精神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统编小学语文高年级教科书的编排中,此类文本往往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更凸显其重要性。相比于以往的单篇的零散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地产行业和物业管理行业也在高速发展。而物业管理公司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诸多的困难和压力,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何尽快提高物业管理水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狭窄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头颅GE-MRA检查的120例患者,根据有无脑血管狭窄将患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