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英语的语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境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充分运用现成的语境,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多种方法去创造语境,从而把我们的英语由“外语”变为我们的“第二语言”,让学生的“学习”变为“习得”。
  【关键词】语境学习习得外语第二语言
  尽管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也不能算我们的第二语言。在让学生掌握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主张按习得第二语言的方式来获得,而不是纯粹把英语当外语来学习,甚至是研究。但是把学习变为习得需要的是语境;把外语变为第二语言需要的还是语境。所以语境是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和发展英语综合语用能力的重要环境和基本要素。作为英语教师,在充分利用社会大语境进行教学时,怎样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境,才会让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感觉是轻松地“习得第二语言”呢?
  一、坚持用英语教学英语(英英教学法)。
  英英教学法是指用英语教学英语而不是用母语教学英语。英英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学英语提供最直接、最优越的语境。因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掌握语言的根本过程。在这过程中,“听”是“输入”的主要来源;“说”是“输出”的主要渠道。“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输出”的效果;只有“输入”越多、越好,“输出”才会越多、越好。所以,“输入”——“听”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多听,教师首先要纠正那种认为“只有做听力测试题才是练听力”;“只有听录音才是练听力”的错误观念。坚持用好课堂用语,尽量多说英语,尽可能地用英语组织教学,少说母语,甚至在课堂上不说母语。这样,老师多说英语,学生才能多听英语,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语言中的“输入”问题。
  实际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仍然用中文上英语课,认为这样直截了当,简单明白。其实,这样教法势必导致“满堂灌”、“抠语法”、只讲语言点,重形成、轻内容;重语言知识,轻语言技能和能力等旧教法的使用。用这些教法来教JEFC/SEFC教材等于是“穿新鞋,走老路”,是不可能教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加大了英语学习的难度。笔者从教十多年,基本都是使用英英教法,如能注意以下几方面,效果其实不错。
  1、坚持不懈,长期使用。
  开始时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一定就能随心所欲地表达好自己;学生也一时难以听懂教师所说的全部。但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久而久之,教师、学生都会习惯。
  2、多用媒体。
  媒体可以创设最直观的教学语境也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在新授课时,Presentation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许多复杂的交际语言都可以通过教学挂图、简笔画,幻灯等媒体来简化。另外,对于一些需要用大量的语言描述来提供的语境,或用大量的语言来讲解的知识点,媒体的运用同样可以使之简单明白,一目了然。例如,have/has been to 和 have/has gone to 的不同用法。如能借助简笔画,幻灯片、实物等媒体,再加上恬当的语言提示肯定比单纯用语言讲述效果好得多。学生也不至于掉进那种“大”英语的迷雾之中(这是英英教法的大忌)。
  3、口语化。
  英英教学时,应尽量避开那些文诌诌的书面语,多用口语,使语言简洁、明白。例如,可以不用“I beg your pardon!”而用“Repeat it please!”;“Say it again,please!”。可以不用“Speaking is not allowed here 。”而用“Be quiet,please!”。这样学生易懂,课堂气氛会较轻松、愉快。
  二、设计以情境为特色的课堂教学。
  在设计教学课时,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ness),采用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task-based approach),同时在课堂上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以便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练英语,用英语,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这样,英语的学习便可以始终置身于语境中,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习得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如We were playing chess in the classroom, when our headmaster came in. What shall we do ?或者设置“突如其来的提问”,如Oh, My god ! My wallet ! Where is my wallet? How can find my wallet ? 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局限于一种。他们可以随意说出能想到的情况,如果说不出的教师可以提示。也可以通过pairs或groups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之间还能互相纠正错误。当然,也可以连珠炮式地提问,或者在连锁操练中学生任意提问。
  2、创设思维情境。
  思维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课本中内容或其它实物创设便于学生展开联想的情境。如故事续尾。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时,教师可在结尾处设置悬念,就象我们读古代章回小说时经常读到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种方法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便于他们展开联想,打破思维定势。
  3、创设真实的情境。
  主要是要求学生利用所经历的事情,用英语来表达。如跟外宾交谈、交易会、校运会、NBA球赛、去工厂、农场参观等,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前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认真观察,仔细体会,然后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述出来。也可以采用电教手段。如植树一棵,带领学生先实际操作,然后录下来,通过电视播放,再配上录音。或者带领学生一边观看动画,一边给动画配音。这样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印象深刻。
  情境创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数不胜数。目的是通过情感的陶冶,发挥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他们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从而轻松习得英语。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谈在《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学科整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本课学科整合内容包括用地理知识明确交战双方,运用语文能力了解战争经过,运用政治眼光评判人物及
“有感情地朗读”是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使“有感情朗读”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初读,强调情感的酝酿和储备  有的教师觉得初读部分太过“平淡”,不易出彩。往往在学生初读一、两遍课文后,便开始引领学生进入朗读的“最高境界”──有感情地朗读。只读几遍课文,学生对文本内容还不怎么熟悉,读课文还处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
课堂教学是对中职学生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学科更能有效地承担起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职校
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意义深远。然口语交际作为新的教学项目,在语文课堂上已经实施了将近五年,不少教师对它还是一知半解,还站在它的边缘,远未深入核心,尚未识得真容。实践中不得要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现就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大家商榷。  一、课堂上应该呈现历练的过程,能看到学生口语表达层次的提升。  我们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专家曾
语文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本文通过朗读教学、鼓励说话、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这三个方
以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FPTM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条件下制备三氟丙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材料,并深入研究三氟丙基修饰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激发思维动机、多媒体运用等手段,使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具体到英语学科就是要整合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