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丁字峪金矿区共赋存16条金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或北东向的含金石英脉中。矿石类型为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区内近东西向和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是含金矿化体的主要储矿构造,是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结合物探化探异常等特征进一步圈定有利成矿部位,指导找矿工作。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丁字峪
1 前言
岫岩县丁字峪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Ⅰ级)、胶辽台隆(Ⅱ级)、营口~宽甸台拱(Ⅲ级)、凤城凸起(Ⅳ)、虎皮峪复背斜(Ⅴ级)北翼 的东端[1]。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其次为新生界第四系。自下而上叙述如下:下元古界辽河群(Pt1lh) 根据变质岩石组合和原岩建造特征,可划分为里尔峪组、大石桥组、高家峪组和盖县组。
2矿床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辽河群高家峪组、大石桥组二段、三段以及新生界第四系。高家峪组(Pt1lhg)分布在矿区的北西部,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大石桥组二段(Pt1lhd2)分布在礦区的北东部,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疙瘩状大理岩。大石桥组三段(Pt1lhd3):分布在矿区的南东部,岩性为方解石大理岩。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山间沟谷、河床、河谷阶地及坡地处,由冲积、洪积、坡积及残积物组成,主要有腐殖土、粘土、砂土、砂砾石等,厚度约为1-3m。
2.2构造
矿区内的构造主要是被石英脉充填的小型断裂构造和破碎带,内部充填。数量上以北东向为主,其次为东西向,局部有南北向、北西向。区内共有9条(F1—F9)规模相对较大的断裂,其早期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它们控制了①、②号主要含金石英脉的分布,其次为晚期北东向断裂构造,它门控制了③、④、⑦、⑧、⑨、⑩等含金石英脉的分布。控制⑤、⑥号含金石英脉的断裂规模较小。
2.3岩浆岩
区内除少部分为第四系沉积物覆盖外,大面积出露燕山期黑云二长花岗岩(洼岭岩体)。脉岩为闪长岩脉和煌斑岩脉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不等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斜长石(更-中长石)40%,钾长石(以条纹长石为主,有少量微斜长石)30%,石英25%,含少量黑云母、黄铁矿、副矿物榍石。斜长石半自形板粒(粒)状,粒度0.35-2mm,部分具泥化。钾长石它形粒状,粒度0.35-4mm不等。石英它形粒状,粒度0.2-3mm不等。黑云母叶片状集合体,叶片长0.2-1mm,大部分绿泥石化。黄铁矿半自形-它形粒状不均匀分布,粒度0.03-0.15mm。副矿物榍石菱形粒状,粒度0.2mm左右。闪长岩: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斜长石(更-中长石)55%,角闪石40%,含少量石英、黄铁矿。斜长石半自形板粒状,粒度0.1-1mm不等,普遍具绢云母化。角闪石针柱状或粒状,针柱状者柱长0.15-1.5mm;粒状者粒度0.05-0.35mm;角闪石绿泥石化强烈。石英它形粒状填隙,粒度不大于0.1mm。黄铁矿半自形~它形粒状不均匀浸染于岩石中,粒度0.02-0.1mm。
煌斑岩:煌斑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斑晶由角闪石组成,含量2%;基质由斜长石(中长石)、角闪石、少量石英、黄铁矿组成,含量98%。角闪石斑晶粒状,粒度1mm左右,具轻微的绿泥石化。基质中的斜长石较自形板条状,板条长0.1-0.7mm;角闪石针柱状杂乱分布,针柱长0.05-0.7mm;石英它形粒状填隙,粒度0.05mm左右;黄铁矿星点状不均匀分布。
2.4围岩蚀变特征
矿区围岩蚀变比较明显,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硅(石英)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其中黄铁绢英岩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硅化产出状态有两种:(1)石英呈细粒集合体交代岩石,使岩石硅质增多,硬度增大。(2)石英沿岩石裂隙充填、交代,呈细脉状或网脉状分布。硅(石英)化常与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相伴生,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2.5矿石质量特征
(1)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不等粒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碎裂结构、乳滴状
结构、包含结构、填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块状构造、致密团块状构造、 细粒浸染状构造、细脉充填状构造。
(2)矿石成分
矿石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其它矿物仅
含少量和微量。其中闪锌矿是矿石中最重要的金属矿物。多呈团块状、脉状、不规则状产出,也常见浸染状、星点状、斑点状分布。粒度0.1-10mm不等,常与方铅矿伴生。在闪锌矿中常包裹有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等。闪锌矿占金属矿物总量50-80%。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物的颜色、光泽、形态:金黄色-淡金黄色,金属光泽。不规则粒状、麦粒状、月牙状、小米粒状、树叉状。金矿物粒度:岩金地质勘查规范粒度划分标准,一般将其分为巨粒金、粗粒金、中粒金、细粒金和微粒金。
2.6矿物生成顺序和成矿阶段
丁字峪金矿成矿作用是多阶段的:即成矿物质的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活化迁移富集阶段,岩浆热液活动叠加、改造、成矿阶段。岩浆热液活动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及相互穿插、先后生成的关系,成矿过程可分成二期三个阶段。按内生作用和表生作用及生成的先后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二期。热液成矿期包括二个阶段:即成矿早期阶段为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成矿晚期阶段为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1)矿床成因探讨
本区位于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中部的洼岭岩体东北端,矿区的南部有青城子-石庙子北北东向断裂和西部三家子-孟家岭北东向断裂,含金石英脉就赋存在矿区近东西向与北东向的次一级断裂之中。区内含金石英脉及闪长玢岩等脉岩发育。断裂和岩浆的多次活动,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赋存空间及热液、热源。另外,区域上与岩体接触处的上辽河群地层,是金元素的主要矿源层,可能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矿质。成矿物质沿构造活动强烈地段上升,向构造低压带中运移,当温度至中、低温时,金、银等元素沉淀富集成矿。据此分析,本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2)找矿标志
1、区内近东西向和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是含金矿化体的主要储矿构造。是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
2、围岩蚀变较强地段,在硅化、钾化较强地段的石英脉中,金属硫化物较多则金品位较高。
3、化探异常:具有较强(一般Au>50×10-9)的Au、Ag、Pb、Zn等组合异常。
4、物探异常:激电测量具有较高视极化率异常及或高或低的视电阻率异常。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707-709.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丁字峪
1 前言
岫岩县丁字峪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Ⅰ级)、胶辽台隆(Ⅱ级)、营口~宽甸台拱(Ⅲ级)、凤城凸起(Ⅳ)、虎皮峪复背斜(Ⅴ级)北翼 的东端[1]。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其次为新生界第四系。自下而上叙述如下:下元古界辽河群(Pt1lh) 根据变质岩石组合和原岩建造特征,可划分为里尔峪组、大石桥组、高家峪组和盖县组。
2矿床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辽河群高家峪组、大石桥组二段、三段以及新生界第四系。高家峪组(Pt1lhg)分布在矿区的北西部,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大石桥组二段(Pt1lhd2)分布在礦区的北东部,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疙瘩状大理岩。大石桥组三段(Pt1lhd3):分布在矿区的南东部,岩性为方解石大理岩。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山间沟谷、河床、河谷阶地及坡地处,由冲积、洪积、坡积及残积物组成,主要有腐殖土、粘土、砂土、砂砾石等,厚度约为1-3m。
2.2构造
矿区内的构造主要是被石英脉充填的小型断裂构造和破碎带,内部充填。数量上以北东向为主,其次为东西向,局部有南北向、北西向。区内共有9条(F1—F9)规模相对较大的断裂,其早期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它们控制了①、②号主要含金石英脉的分布,其次为晚期北东向断裂构造,它门控制了③、④、⑦、⑧、⑨、⑩等含金石英脉的分布。控制⑤、⑥号含金石英脉的断裂规模较小。
2.3岩浆岩
区内除少部分为第四系沉积物覆盖外,大面积出露燕山期黑云二长花岗岩(洼岭岩体)。脉岩为闪长岩脉和煌斑岩脉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不等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斜长石(更-中长石)40%,钾长石(以条纹长石为主,有少量微斜长石)30%,石英25%,含少量黑云母、黄铁矿、副矿物榍石。斜长石半自形板粒(粒)状,粒度0.35-2mm,部分具泥化。钾长石它形粒状,粒度0.35-4mm不等。石英它形粒状,粒度0.2-3mm不等。黑云母叶片状集合体,叶片长0.2-1mm,大部分绿泥石化。黄铁矿半自形-它形粒状不均匀分布,粒度0.03-0.15mm。副矿物榍石菱形粒状,粒度0.2mm左右。闪长岩: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斜长石(更-中长石)55%,角闪石40%,含少量石英、黄铁矿。斜长石半自形板粒状,粒度0.1-1mm不等,普遍具绢云母化。角闪石针柱状或粒状,针柱状者柱长0.15-1.5mm;粒状者粒度0.05-0.35mm;角闪石绿泥石化强烈。石英它形粒状填隙,粒度不大于0.1mm。黄铁矿半自形~它形粒状不均匀浸染于岩石中,粒度0.02-0.1mm。
煌斑岩:煌斑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斑晶由角闪石组成,含量2%;基质由斜长石(中长石)、角闪石、少量石英、黄铁矿组成,含量98%。角闪石斑晶粒状,粒度1mm左右,具轻微的绿泥石化。基质中的斜长石较自形板条状,板条长0.1-0.7mm;角闪石针柱状杂乱分布,针柱长0.05-0.7mm;石英它形粒状填隙,粒度0.05mm左右;黄铁矿星点状不均匀分布。
2.4围岩蚀变特征
矿区围岩蚀变比较明显,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硅(石英)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其中黄铁绢英岩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硅化产出状态有两种:(1)石英呈细粒集合体交代岩石,使岩石硅质增多,硬度增大。(2)石英沿岩石裂隙充填、交代,呈细脉状或网脉状分布。硅(石英)化常与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相伴生,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2.5矿石质量特征
(1)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不等粒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碎裂结构、乳滴状
结构、包含结构、填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块状构造、致密团块状构造、 细粒浸染状构造、细脉充填状构造。
(2)矿石成分
矿石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其它矿物仅
含少量和微量。其中闪锌矿是矿石中最重要的金属矿物。多呈团块状、脉状、不规则状产出,也常见浸染状、星点状、斑点状分布。粒度0.1-10mm不等,常与方铅矿伴生。在闪锌矿中常包裹有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等。闪锌矿占金属矿物总量50-80%。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物的颜色、光泽、形态:金黄色-淡金黄色,金属光泽。不规则粒状、麦粒状、月牙状、小米粒状、树叉状。金矿物粒度:岩金地质勘查规范粒度划分标准,一般将其分为巨粒金、粗粒金、中粒金、细粒金和微粒金。
2.6矿物生成顺序和成矿阶段
丁字峪金矿成矿作用是多阶段的:即成矿物质的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活化迁移富集阶段,岩浆热液活动叠加、改造、成矿阶段。岩浆热液活动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及相互穿插、先后生成的关系,成矿过程可分成二期三个阶段。按内生作用和表生作用及生成的先后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二期。热液成矿期包括二个阶段:即成矿早期阶段为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成矿晚期阶段为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1)矿床成因探讨
本区位于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中部的洼岭岩体东北端,矿区的南部有青城子-石庙子北北东向断裂和西部三家子-孟家岭北东向断裂,含金石英脉就赋存在矿区近东西向与北东向的次一级断裂之中。区内含金石英脉及闪长玢岩等脉岩发育。断裂和岩浆的多次活动,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赋存空间及热液、热源。另外,区域上与岩体接触处的上辽河群地层,是金元素的主要矿源层,可能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矿质。成矿物质沿构造活动强烈地段上升,向构造低压带中运移,当温度至中、低温时,金、银等元素沉淀富集成矿。据此分析,本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2)找矿标志
1、区内近东西向和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是含金矿化体的主要储矿构造。是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
2、围岩蚀变较强地段,在硅化、钾化较强地段的石英脉中,金属硫化物较多则金品位较高。
3、化探异常:具有较强(一般Au>50×10-9)的Au、Ag、Pb、Zn等组合异常。
4、物探异常:激电测量具有较高视极化率异常及或高或低的视电阻率异常。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70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