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品牌带动夏县西瓜产业做优做强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观新鲜亮丽,口感酥沙脆爽、甘甜透香、回味悠长,品质持久稳定——来自山西省运城市的“夏乐”牌“夏县西瓜”享誉全国,深受消费者青睐。
  夏县夏乐精品瓜业协会成立于2015年11月,会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禹王镇禹王村东侧夏乐瓜园。近年来,协会通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建设”科技推广项目, 2019—2020年,政府先后投资34O万元,项目实施面积3500亩,指导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夏县西瓜”强化特色品质、壮大特色产业。从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扎实推进夏县西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科技兴业、助推振兴的显著成就。
  聚焦品种培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夏县西瓜产业在发展中,将育种放在第一位。
  当地为项目区引进试验30个西瓜新品种,购置西瓜优种“华之秀三号”1112袋。同时,当地引进生物有机肥、菌肥、育苗基质和生物农药295.36吨,开展质量管控和生产技术培训720人次,印制夏县西瓜生产技术手册1.5万册,购置耕地机械3台,提升了夏县西瓜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地标产品绿色优质丰产。
  同时,为破解广大瓜农分户种植的堵点难点和后顾之忧。当地打造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划分15个规范化生产片区,建立“片组户”基层服务网络,组建六支专业服务团队,实施科学化组织管理,实施集约化生产经营,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提升品质管控能力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人们开始追求吃得安全、放心。夏县西瓜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多措并举,保障西瓜品质。
  当地通过举办质量管控及生产技术培训班,提升广大瓜农标准化种植自觉性,夯实品质管控基础。严格按照《夏县西瓜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组织种植生产,把生产标准推广应用到栽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落实采摘、分级、装箱三级质保措施,设立质检员、验瓜员、包装员三道质检环节,购置20个测糖仪。
  夏县西瓜实现了可追溯。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执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建立西瓜生产档案,瓜瓜都有标识码,颗颗都有成长卡,各个质量可追溯,健全完善“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安全可追溯、风险可预警、责任可追究”的地标产品溯源体系,确保绿色优质丰产,呵护舌尖上的安全。
  同时,当地通过建设“夏县西瓜地理标志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对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提升智慧生产、营销、监管和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为传统农耕插上科技翅膀
  作为山西省运城市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夏县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将西瓜产业做大做强。
  打造科技型经营主体,深化校企合作,发挥专家科研团队作用,每年组织30-50个西瓜良种、新型投入品试验对比和推广应用。
  坚持标准化栽培管理,培育60个农业科技示范标杆户,组织实施“夏县西瓜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推广转化”等科技试验推广项目,开展西瓜连作“无土栽培、嫁接种植”新技术试验示范活动,持续提升地标农产品质量、品质、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
  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各项标准和规范,认真落实八条质量标准,着力维护产地生态环境质量,努力保持“夏县西瓜”的品质风味独特性。
  应用信息化技术,建设“夏县西瓜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执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地标产品溯源体系,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食品安全链。
  此外,当地开展丰富多彩培训教育活动,培育236名新型职业农民取得初级技能证书,锻造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打响夏县西瓜品牌
  当地采取“合作社+协会+公司+农户+互联网”运营模式,规范使用山西省著名商标“夏乐”牌商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品牌体系。
  通过实施“种植区域、栽培管理、品牌效应、市场销售”四拓展战略举措,着力构建“技术品牌双轮驱动、生产基地全国布局、市场产品周年供应”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夏县西瓜”地域保护范围为核心区域,稳步向本县境内、运城市域、山西省域、国内陕甘滇海等地拓展种植区域;选派技术人员传授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利用当地土地、人力和温差等优势资源,组织指导当地瓜农标准化、规范化栽培管理;由协会严格检验检测后,将达标西瓜冠以“夏乐”商标销往全国各地,有效改变生鲜农产品季节性断档缺位的先天不足,满足全时段、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真正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特色优质西瓜。
  丰富品牌文化内涵
  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注重文化性。夏县西瓜在发展中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创新相融合。
  当地溯源800年前南宋时期的种瓜历史,寻觅典籍中的“红尖瓜”踪迹,探寻“两宫品瓜、钦定贡品”的史实,丰富源远流长的种瓜文脉。总结“西瓜大王田紅卫”创业历程,梳理夏县西瓜发展脉络,推介品牌产品独特优势,表彰奖励30名科技示范优秀会员,建设夏县西瓜品牌文化博览馆,打造西瓜科普文化宣传长廊,生动活泼讲述夏县西瓜甜蜜故事、宣传推介品牌文化、丰富地标产品文化内涵。
  当地通过建设450㎡的夏县西瓜品牌文化博览馆,展示地标产品的深厚文脉、创建历程和发展前景。编辑出版《夏县西瓜品牌文化故事》单行本2万册、地标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册1万本、制作地标农产品专题宣传片和歌曲《夏县西瓜甜》MV,制作品牌形象展示门头和地标标识牌、产品广告牌等,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参加农交会、亚果会展示推介,显著提升“夏县西瓜”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甜蜜事业惠及千家万户
  在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護工程的实践中,夏县夏乐精品瓜业协会聚焦“保持品质、保护品牌”两大目标,把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和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增长模式逐步转化为主要依靠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发展模式,推动特色品质在保持中优化、特色品牌在保护中提升、特色产业在创新中发展;在此基础上,协会乘势而上,着力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夏县西瓜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使其成为广大瓜农科技兴业、勤劳致富的特色产业。
  在地标农产品示范引领下,两年来,协会组织带领全县8个乡镇40个行政村的800多户农民在广袤的绿色田野上干甜蜜事业、做品牌文章,把小西瓜“种”成了大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产业。
  “夏县西瓜”享誉全国。近年来,先后被认证为“山西省著名商标”“中国著名品牌”“中国瓜业行业领先十大品牌”,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食品、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被亚洲果蔬博览会评为“2020年度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是“2020年山西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城十大城市名片”。
  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夏县西瓜”地头每斤批发价格平均比同类西瓜高0.4元,按照平均亩产一万斤算,每亩增收4000元,项目区共增收 1400万元,人均增收2万元、户均增收8万元。2020年当地种植优质大棚西瓜1.6万亩,年产量达15万吨,农业总产值达2.1亿元。涌现出种植10亩以上的瓜农430多户、种植20亩以上的瓜农360多户。带动周边5个乡镇11个村的6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吸纳4000多个农民季节工。今年种植优质大棚西瓜1.9万亩,产销两旺、价格高企,从目前来看,瓜农的收益比去年增长20%以上,增加纯收入5300万元左右。
  社会效益有效提升。培养了职业农民队伍,丰富了夏县西瓜文化内涵,加大了地标产品宣传力度,扩大了品牌文化影响力,提升了智慧农业水平。
  生态效益充分显现。开展“两增一减”绿色食品生产活动,平均减少化肥使用量30%、农药使用量30%,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土壤结构。
其他文献
举办宁夏黄河金岸国际马拉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扩大对外开放、集中展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尤其是展示宁夏沿黄城市带和黄河金岸建设巨大成就、丰富活跃广大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而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国家体育总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10~2013年,吴忠市已先后成功承办了4届宁夏黄河金岸国际马拉松。4届大赛办出了规模、办出了声势、办出了品牌、办出了效应,2011年赛事荣获中国田径协会
期刊
“十三五”时期,我国奶业产业素质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转型升级明显加快,现代奶业格局初步形成,走出了一条创新潮涌、转型振兴的璀璨之路,为“十四五”中國奶业实现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打好奶牛种业翻身仗  “我们通过试管奶牛技术,培育出来的奶牛年产奶量一般会比常规人工授精培育出来的奶牛产奶量高4吨以上。如果不用此项技术,要将产奶量8吨的奶牛的产奶量提高至15吨,至少需要5代以上。”山东奥
期刊
心系灾情,全行全力驰援河南抗汛救灾  7月17日以来,一场范围广、持续久、强度大的极端特大暴雨袭击河南,引发了罕见的汛情灾情,城乡被淹、群众转移、交通瘫痪、通讯中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河南省政府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8月2日12时,全省共有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1453.16万人受灾。全省组织紧急避险93.38万人,转移安置最高峰值147.08万人;倒塌房屋301
期刊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多轮强降雨,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地质灾害,特别是河南多地突遭特大暴雨侵袭,台风“烟花”造成浙江、江苏等多地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严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中国人保将做好防汛减灾摆在当前各项工作的最重要位置,积极践行“承保+减损+赋能+理赔”模式,全力以赴开展防灾减灾和农险理赔工作,努力做到“建在机制中、防在成灾前、抗在最前线、赔在第一时”。  建在机制中:将保险机制融入地方灾
期刊
盐池历史悠久,自古即为边陲要邑,素有“灵夏肘腋,环庆襟喉”之称。  盐池地处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形成了兼容并包、独居特色的文化积淀。  盐池是革命老区,共和国的襁褓和摇篮。红色的土地,淳朴的民风,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谱写过中国革命的壮丽诗篇。  新中国成立后,盐池县回汉各族人民继续弘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负重奋进、加快发展,谱写了气势恢弘的绚丽华章!
期刊
“用18年时间走出了这片大山,决定回来,只用了几天时间。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奋斗,已经有7年。”这是安徽省岳西县响肠镇返乡创业青年方红的真实经历。  一身休闲装、常年扎着马尾辫的方红不爱化妆,但对工艺品的“打扮”却精益求精。  老家响肠镇不仅有柳条,还有茶枝、桑枝、瓜蒌藤、秸秆等作物,方红回乡创业,将这些原材料变为精美的工艺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利用好家乡的天然资源,不仅能圆自己的创业梦,还能
期刊
近日,世界文化遺产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的睡莲次第绽放,水面上幽香浮动,沁人心脾。
期刊
即墨,山东省青岛市市辖区,拥有耕地面积118万亩,海域面积2517平方公里,海岸线183公里。人口121万人。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即墨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年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日照时间2726小时,是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县和青岛市菜篮子基地。  2020年即墨区农业总产值148.5亿元,主要构成是海洋水产养殖、畜牧养殖、高效蔬菜种植和粮食种植。即墨区拥有“生产+加工+科技”的精品农业园区
期刊
进入6月,“中国薰衣草之乡”新疆霍城县5万亩薰衣草竞相绽放,紫色花海香气袭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观赏游玩。霍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群山绵延,河流纵横,土质肥沃。优越的光照、湿度、土壤条件,使这里成为薰衣草生长的绝佳之处。
期刊
6月8日,2021年“全国放鱼日”暨首届长三角区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吳兴区举行。来自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的渔业主管部门代表齐聚在吴兴区义皋村的太湖南岸,放流各类鱼苗约3.9万公斤,以维护太湖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平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