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作家群研究的新样本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x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地域作家群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光明日报》还专门开设了一个“‘作家群现象’笔谈”专栏,邀请各地的评论家对当地的作家群进行研究及评介。在诸多论著及文章中,广西三位青年学人黎学锐、张淑云、周树国的《桂西北作家群的文化诗学研究》一书独辟蹊径,从文化诗学的视角来研究桂西北作家群的发生、发展、壮大,读来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我之前虽然对桂西北作家群关注得不多,但是对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东西、鬼子等小说家并不陌生,知道他们是“文学桂军”的代表性作家,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文学桂军”近年来在全国文坛频频露脸,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让人刮目相看,而桂西北作家群作为“文学桂军”的主力部队,自然厥功至伟。桂西北是广西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三百二十多万,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四,民俗文化相当厚重,这为桂西北作家群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和充足的养料。我自己这些年也在研究民俗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在我看来,一个具有卓越艺术眼光的作家无不关注具有强烈民族性和民间性的风俗生活,并将这些色彩绚丽的民俗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一部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作品无不渗透着具有强烈民族特征和地域色彩的风俗描写,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除了透过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发现和理解富有哲理的思想内涵外,还能从那些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画的描写中获得某种美的享受。从本书介绍中可以看到,不少桂西北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都能娴熟自如地描写民间风俗,从而使得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更加真实、丰富,塑造的典型形象更加立体、生动,烘托的典型环境更加绚丽、多彩,揭示的主题更加含蓄、深刻。比如桂西北作家群近期推出的几部长篇小说,包括东西的《篡改的命》、凡一平的《上岭村的谋杀》、李约热的《我是恶人》、红日的《述职报告》等,都是以桂西北的民俗文化为背景,都是从桂西北丰厚的文化积淀中汲取养料创作而成的,这些作品的总体特征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为依归,以描写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来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形象。这些小说在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中融入了新的时代生活,因此既具有浓郁的桂西北地域特色,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作为一部关于文化诗学与桂西北作家群的专题性研究著作,本书从文化诗学的角度对桂西北作家群的形成原因、发展态势、风格特征、精神气质、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创作前景等进行了具体而又系统的分析研究,对桂西北作家群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体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细致的开掘,在多层面上拓展了桂西北作家群研究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意义。全书正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写桂西北作群经过几十年发展,终于在世纪之交实现强势崛起;第二章主要写文化诗学在西方及中国的兴起过程,并且以桂西北作家群为实例,分析文化诗学研究的地域化转向和民族化转向;第三章主要写桂西北文化场对桂西北作家群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桂西北作家群所共同拥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身份特征;第四章主要对桂西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进行研究,挖掘小说文本的文化内涵;第五章主要对桂西北作家群除小说外的其他文体创作进行评析,分析它们的创作视角及价值;余论部分主要对桂西北作家群近期的长篇小说创作进行分析论述。著者主动与当下的学术前沿相对接,在之前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切入,与其中的部分观点主动构成对话关系,反映出著者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对话意识。全书逻辑线索清晰,浑然一体,读来明了轻松。
  在著者精心建构起的论述框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著者在对桂西北作家群的创作进行分析研究时,既注重纵向历时性的梳理,也强调横向共时性的把握。从历时性的梳理观照来看,著者对桂西北作家群从1930年代到当下的发展脉络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桂西北作家群的崛起历程分为酝酿期、萌芽期、沉潜期、发展期、繁荣期五个阶段,并且以进入文坛的时间先后及主要创作风格为依据,将桂西北作家群分为六个创作梯队,使桂西北作家群体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代际差别。桂西北作家群的这些发展阶段及创作梯队是交错递进、互补互动的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相互促进、发展进步的过程。在共时性的考察把握中,著者以精确独到的比较分析眼光捕捉到了桂西北作家群不同作家在坚持“民族性”及接受“现代性”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接受侧重点并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状况,同时看到不同代际的作家各自所倡导的创作观既存在着共通互涉性又掺杂着间离互斥性。桂西北作家群的发展壮大是错综复杂的过程,前后辈作家之间以及同辈作家之间,共生共存,既互相借鉴又互相反拨。在共生共存、互促互进的过程中,桂西北作家群一步步获得了广大而独立的话语空间。
  除了比较完备严谨的理论著述框架,本书还有许多精彩的贴近文本的细评详析。著者通过对这些具体文本的深入剖析,既能让读者直接感触到活生生的原生态的桂西北作家群的作品,又避免了当下一些文学理论批评常出现的凌空蹈虚脱离实际去进行无根基架构的潜在危险。著者在进行文本分析时并没有拘泥于封闭的文本之中,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从文化的视野、诗学的角度两个层面去获得对文本的历史性与整体性阐释视野。这种历史性和整体性阐释视野让著者在回眸桂西北作家群的发展壮大过程时,能将之纳入纵的继承与横的移植、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双重格局中来进行探索与考究,从而全面把握住了桂西北作家群创作最终必将走向“民族性”与“现代性”相融合的发展规律。
  独立考索与精思善断是本书的又一特色。例如对桂西北作家群创作前景的把握上,著作认为桂西北作家群近期的长篇小说创作并没有在“去地域性”的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作家们在当初有意地“疏离桂西北”之后,现在又悄悄地“回归桂西北”,他们现在的创作是植根乡土与求新求变的融合共存。因为追求文学的“世界性”与坚持文学的“地域性”并不矛盾,相反,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相互统一的,只有坚持文学的“地域性”,致力于本土经验的深刻表达,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世界文学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对桂西北作家们来说,写地域写民族并不妨碍他们对当下时代的关注、对广阔世界的凝视、对复杂人性的刻画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著者以事实和史料为依据而得出的这些细腻深刻的真知灼见是极具启发和创新意义的。
  客观地讲,对一个作家群进行研究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因为有太多作家、太多作品需要去了解、去品读,这对年轻学人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但是著者最终还是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为我们奉献出了这部结构周密、材料丰赡的关于文化诗学与桂西北作家群的专著。可以肯定,该书的出版对学界进一步深入推进桂西北作家群研究将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不知是天生,还是受了父母取名的暗示,项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静”。她在上海大学读硕、读博的那段时间,虽然导师是蔡翔,但也要上我的课,再加上论文开题、答辩等,我应该多次听过她说话,但搜索记忆,居然一片空白。  能想起来的,只是她的“静”。静静地穿过走廊,静静地坐那儿听课,静静地在某个会议的报到桌前给人发材料,静静地听着饭局上的众声喧哗,偶或静静地站起来倒酒,还有还有,就是那永远带点儿无奈的腼腆一笑,
期刊
1919年,吴宓在美国留学,对美国人以及部分新派中国人奉行的“自由恋爱”深表不满,他认为在婚姻问题上,君子应该随遇而安。所谓“遇”即是“境遇”,如中国的“月老红丝”之说,佛教的“前世夙缘”之论。而婚姻受种种境遇之限制,“虽云人生之不平事,然亦真理之所宜然,而正见天道之大公。”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的父母包办婚姻,比诸现代自由恋爱,更具合理性:一是适龄男女可以及时婚配,不致因情欲的压抑而性情异常;二是父
期刊
人的许多行动都将滋养自身,或者败坏自己。人的许多动作、表情、说过的话、写下的字,莫不如此。人的许多行动无论宏大、幽微,皆事关生命的质地。所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式的“桃源”乍现,并非只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世外奇迹,更是深埋在人的众多行动深处的爱欲与真理。只不过,出于各种各样或主动或被动的“功利”考量——衬之以及各种各样所谓的“苦衷”,无数生命早早就被与现世俱来的匆忙与仓皇浸染,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人事过往
期刊
关于作家究竟能不能被“培养”的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实建立了专门培养作家的机构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个机构的命运多舛,在“反右”和“文革”时期被停办;1980年恢复重办,更名为“文学讲习所”,培养出了王安忆等一批优秀作家;1984年定名为现称“鲁迅文学院”,连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都曾是该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学员。作为唯一的国家级作家培养机构,鲁迅文
期刊
自1985年起,在国家电影局的局长工作报告中,正式开始提出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即简称为“三性统一”的对电影作品的评价标准。此后,除历届党代会总书记作的政治报告和历届人代会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未采用过外,这一评价标准不断出现在各级领导同志的讲话和相关文件中,以致发展成为一个对所有文艺类型创作的政策性口号。三十年来,这一政策性口号对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确实值得我
期刊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沈从文从事文学的缘起,如果仅从表层来探究,完全可以由《从文自传》《沈从文自传》《〈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等文章绘出一张完整而清晰的心理图谱。小兵沈从文“时时刻刻为人生现象自然现象所神往倾心,却不知道为新的人生智慧光辉而倾心”①,直到一个转机的出现——经辗转,从思想先进的年轻教员和印刷工人手中得到《改造》《向导》《新青年》《创造周报》《小说月
期刊
自1978年初登文坛以来,伴随着中国当代文学、思想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更迭变迁,张承志在每一个时代转折的延展中,都留下了内在于历史又极具个体独特性的足迹。他是新时期初崛起的第一代青年作家,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却从未以哀伤怨怼的笔调记叙无可挽回的青春,而是坚守“为人民”的创作理念,书写边疆底层生活带来的启示;他是“文革”结束后率先踏足精英学府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新一代学者,却从未将知识困于书斋,而是让
期刊
2016年春节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①在微信圈广泛传播,破败的乡村形象和凋敝的图景成为被广泛传递的文学意象;2015年春节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春节回家到底看什么》(以下简称《博士返乡日记》)②在网络和媒体上造成刷屏效应,引起了在文化界和媒体传播深远的“返乡”话题;这个话题还可以往上继续追溯到2010年梁鸿写作的《中国在梁庄》③和2013年的《出梁庄记——梁庄在中国》④两
期刊
有朋友向我推荐看百色一位女作家陶丽群《母亲的岛》,我就在网上查找,找到后立即就看了。一边看一边琢磨,文字和生活都比较贴切,人物间的纠葛也有生活气息。第一次接触这位年轻女作家的作品,觉得颇有兴味。读到最后,“母亲”出走,顿时让我惊诧和惊喜,这篇小说的结构了得,几乎是从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的短篇那里悟到的。这种悟道,在广西作家中不多见。令我十分兴奋,立即电话给这位友人,予以称赞。  可是事后仔细琢
期刊
自从王朔小说中多写“痞子”之后,在中国,可说“痞子”文学大行其道,几乎沸沸扬扬,铺盖了中国整个文坛。去年,我读了刘云飞主编、漓江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俄语短篇小说精品》(有不少是重读),说实话,整个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昂扬正气,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令人震撼,深感俄罗斯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是个不可战胜的民族。所选的作品,从俄语文学始祖到A·托尔斯泰1987年才出生的孙女,时间跨度近两百年。作品中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