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膜覆盖对畜禽粪便好氧堆肥进程及恶臭气体排放的影响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氧堆肥是处理畜禽粪便的重要途径,但传统堆肥存在效率低和恶臭气体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加快畜禽粪便堆肥进程,减少恶臭气体排放,探究了覆盖纳米膜对提升畜禽粪便堆肥效率的作用机制.设置槽式好氧堆肥发酵实验,通过堆肥过程中堆体物料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和排放的恶臭气体来评估纳米膜对畜禽粪便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覆盖纳米膜能够加快升温,降低堆体物料的pH、有机质(OM)和氨氮(NH4+-N),提高电导率(EC),增强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且NH3、H2S和TVOC的总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8%、100%和61%.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多数酶活性易受温度(T)、EC、OM和C/N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NH3的排放速率与T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TVOC的排放速率与多种理化性质显著相关.覆盖纳米膜能够加快堆体腐熟,减少恶臭气体的排放,是一种无害化、低排放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解决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难题,促进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推动生物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针对钛凝胶(titanium xerogel,TAX)对三价砷[As(Ⅲ)]的吸附容量高(254 mg·g-1)但速率慢的问题,通过浸渍法,将TAX负载到活性炭、海绵及树脂材料制备负载型吸附剂,并评价其除砷性能.除海绵外,活性炭和树脂均能成功负载TAX,其中活性炭基材料的钛负载量在1.4%左右,树脂基材料在5%左右.树脂和活性炭的负载均提高了TAX的除砷速率,且树脂基材料提高的程度更明显.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As(Ⅲ)溶液,树脂基材料(TAX@D201)的吸附速率为0.85 mg·(g
以两类中试反应器(SBR,116.6 m3,活性污泥法和SBBR,64.8 m3,泥膜法)为对象,接种猪场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通过控制DO、曝气方式为主和外加NaNO2为辅的亚硝酸盐调控策略,考察不同反应器在启动一体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combined partial nitritation and ANAMMOX,CPNA)工艺过程中NO2-N浓度对ANAMMOX菌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相同运行条件下,泥膜共生的SBBR更适于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尽管受到NO2-N抑制(100~129 mg·L-1
根据当今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RC)体系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对于装配式RC框架而言,节点通常会成为其结构抗震中的薄弱部分,因此节点的连接性能已经成为影响预制装配式RC框架结构(简称装配式结构)发展和推广的重要因素。装配式结构节点主要包括预制柱与预制梁间和预制柱间连接的节点,前者研究较多,后者对保证结构的整体变形和抗倒塌性能尤为关键,但与其相关的研究偏少。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全装配RC柱间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热解作为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置技术,在我国正逐步推广应用。然而,垃圾热解后的固体残渣,即垃圾炭的处置处理去向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水泥是混凝土制造中主要的胶凝材料,但水泥属于粗放式资源消耗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需消耗大量能源,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如果将垃圾炭替代部分水泥应用于混凝土制备,可以大大缓解当前垃圾处理压力,减轻水泥生产三废排放污染。但垃
为明确城郊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按照网格布点法在南京城郊采集29个样点,测定了15种PAHs的含量.结果 表明,二氢苊(Ace)均未检出,农田土壤PAHs含量为24.49 ~750.04 μg·kg-1,均值为226.64 μg· kg-;高环PAHs与总PAHs空间分布类似,农田土壤PAHs主要以高环PAHs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PAHs与有机质(SOM)、pH、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全氮(TN)无显著相关性,容重(ρb)与低环PAHs极显著相关.源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
通过分析南阳盆地东部山区表层土壤(0~20 cm)样品的As、Hg、Cd、Cr、Pb、Zn、Ni和Cu等8种重金属含量和pH值,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研究,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研究区内土壤Cd、Cu、Cr、Ni、Pb、Zn和As含量相比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呈面状和岛状分布.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且与矿区分布相吻合.除了少数样点的土壤以外,大部分样点未受到污染,Cd的污染最为严重.As、Cr、Pb、Zn、Ni和Cu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表明地球健康状况和预测地球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的地表环境参数之一,可形象地将其称作为地球的“体温”。LST与地球表层的各种资源环境过程密切相关,对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与预测等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地表温度在地-气能量交换与平衡之间的重要性,地表温度的研讨已成为定量遥感领域的重要研究范畴。Landsat-8固有
土壤重金属污染所引发的农产品安全风险日趋严重.以湖南省某典型矿冶区周边农业用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含量,揭示了研究区域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农产品安全风险,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手段探明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研究区土壤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Cd、Cu、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9.12、358、303和185 mg· kg-,pH值范围为4.67~ 7.22,严格管控类别占比达100%;同种农产品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情况不同,重金属含量总体表现为:Zn >Cu >Pb >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我国东部北方和南方沿海地区市售叶类、根茎类、瓜果类、豆类及食用菌5类蔬菜样品中6种有害金属元素(Cr、Ni、As、Cd、Hg和Pb)及5种人体必需金属元素(Mn、Fe、Cu、Zn和Se)的累积水平,并研究了其在不同蔬菜样品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所有蔬菜样品中的6种有害金属水平均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最高限量,居民食用这些蔬菜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但因食用蔬菜导致的无机砷暴露有10-5水平的潜在致癌风险.蔬菜对有害金属和必需金属的累积呈现出明显的同
水稻对土壤中Cd的富集积累能力强,开展稻田土壤Cd污染与安全种植分区研究对于区域土地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庆市某区22个镇同步采集稻田土壤-水稻样品300套,测定土壤pH、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糙米Cd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生物富集系数和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土壤Cd污染状况;结合土壤和糙米Cd污染指数进行水稻安全种植分区.结果 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总体偏酸性,Cd全量为0.09~1.60 mg· kg-,超过风险筛选值的点位占35.0%;糙米Cd含量为0.002~0.808 mg·kg-1,超过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