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症状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因而需要加强对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重视。该病容易反复发作,其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彻底、疗程不足等,因而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首先要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可采用持续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在选用药物时要选择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抗生素药物。本文主要分析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症状和临床用药指导,旨在为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症状;用药指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7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25-02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中脓细胞和白细胞增多,是一种儿童期多发病,主要为细菌感染,年龄越小发病症状越不明显,因而临床容易造成误诊,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包括上、下泌尿系感染,病情较重,症状不典型。本文总结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症状及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作出如下综述。1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症状
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是儿童期常见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女性儿童发病是男性儿童的2倍以上[1],因而必须加强对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症状的研究和诊断治疗。目前国内对于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诊断标准为: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在105个/ml,尿常规离心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在5个以上[2]。泌尿系疾病感染包括上、下系泌尿感染,包括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等、肾周围炎、肾积脓、肾结核等。
1.1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会损害肾功能,主要症状为:胃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体温在38℃以上,食欲减退、全身乏力,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其中发热为早期症状,多为持续性高热,此外,肾区域还存在压痛点。上行性感染肾盂肾炎患者通常会膀胱炎,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血行感染患者不存在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出现的呕吐时常见症状,食欲不振、烦躁属于非特异性症状,还伴有腹泻,因而容易被误诊成肠道感染。
1.2急性膀胱炎急性膀胱炎主要为上行性感染导致,部分从肾盂肾炎蔓延而成,多见于女性。急性膀胱炎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每小时排尿会有1-2次,严重者会有5-6次,甚至尿失禁。在患者排尿时会有烧灼感,排尿量较少。在排尿终末会有下腹部疼痛和尿液混浊,严重者会有血尿。
1.3肾周围炎肾周围炎也叫作肾周脓肿,多经血行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肾周围脂肪组织感染。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和持续性高热,上腹部或腰部会出现时重时轻的持续性疼痛,局部会有压痛;发热热型一般不定,为持续性发热。还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全身中毒反应等。
1.4肾积脓肾积脓是指肾实质化脓性感染后形成的脓腔,主要症状为慢性消耗性表现和急性中毒症状,患者会出现发热,早起高热,之后出现不规则热,难以消退;腹部会出现压痛和局部疼痛,严重者腰部可触及到肿块。患者容易出现疲乏、全身无力,甚至出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消耗性症状。
1.5肾结核肾结核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为血行感染,大部分患者呈长期潜伏状态,在体质和抵抗力下降时会出现病灶扩大情况,病灶蔓延至肾内层后会出现泌尿系症状。由于其潜伏期较长,因而多发于年龄较大患儿。患者早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低热,还会出现全身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贫血、面色苍白等症状。局部会有腰部叩痛、钝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血尿。2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临床用药指导
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在确诊后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对于单纯泌尿系感染患者可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治疗,一般治疗1-2周;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和存在反流的患者,可采用持续小剂量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在预防性治疗抗生素的选取时要注意以下原则[3]:①对泌尿系感染致病菌敏感;②尿中含药浓度高,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③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高;④耐受性好,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对肠道的微平衡破坏不大。如果无法控制感染,或存在严重合并症后,需转外科手术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呋喃妥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综合考虑药物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目前一线药物可使用头孢克洛、呋喃妥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在治疗时,对于膀胱炎患者可采用大剂量抗菌药物单疗程治疗;对于急性肾盂肾炎可采用有效抗生素常规剂量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复查尿菌,仍为阳性者可换其它抗生素治疗;对于慢性肾盂肾炎要根据药敏谱选择1-2忠有效抗生素,单独或者联合治疗2周,停药后进行复查,对于尿菌仍为阳性者可采用抑菌疗法,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在睡前排空膀胱后服用1个剂量的抗生素,连续治疗3-6个月,从而抑制尿液中细菌的大量繁殖;对于尿路感染患者要根据患儿的症状对症治疗。患者治愈的标准[4]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每隔2-3天进行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查,连续3次均为阴性,患者出院后每隔1-2个月进行复查,连续6个月均为阴性。3总结
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部疼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并不典型,因而容易造成误诊,因而必须加强对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单纯泌尿系感染患者可采取单纯抗生素对症治疗,对于反复发作和反流患者可采用持续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反复发作,保持尿液的长期无菌,防止尿菌反流进一步造成肾功能损害。在治疗痊愈后要进行定期复查,从而保障患儿的安全。参考文献
[1]樊成.小儿泌尿系感染7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2):164-164.
[2]張宁.试析60例小儿泌尿系感染随访及难治原因[J].医学信息,2013(8):142-143.
[3]刘贵华,赵金胜,孙莉丽,等.小儿泌尿系感染300例临床回顾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8):35-36.
[4]魏雪梅,杨慧,付丹.新生儿泌尿系感染6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153-155.
【关键词】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症状;用药指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7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25-02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中脓细胞和白细胞增多,是一种儿童期多发病,主要为细菌感染,年龄越小发病症状越不明显,因而临床容易造成误诊,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包括上、下泌尿系感染,病情较重,症状不典型。本文总结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症状及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作出如下综述。1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症状
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是儿童期常见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女性儿童发病是男性儿童的2倍以上[1],因而必须加强对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症状的研究和诊断治疗。目前国内对于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诊断标准为: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在105个/ml,尿常规离心尿沉渣白细胞计数在5个以上[2]。泌尿系疾病感染包括上、下系泌尿感染,包括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等、肾周围炎、肾积脓、肾结核等。
1.1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会损害肾功能,主要症状为:胃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体温在38℃以上,食欲减退、全身乏力,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其中发热为早期症状,多为持续性高热,此外,肾区域还存在压痛点。上行性感染肾盂肾炎患者通常会膀胱炎,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血行感染患者不存在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出现的呕吐时常见症状,食欲不振、烦躁属于非特异性症状,还伴有腹泻,因而容易被误诊成肠道感染。
1.2急性膀胱炎急性膀胱炎主要为上行性感染导致,部分从肾盂肾炎蔓延而成,多见于女性。急性膀胱炎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每小时排尿会有1-2次,严重者会有5-6次,甚至尿失禁。在患者排尿时会有烧灼感,排尿量较少。在排尿终末会有下腹部疼痛和尿液混浊,严重者会有血尿。
1.3肾周围炎肾周围炎也叫作肾周脓肿,多经血行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肾周围脂肪组织感染。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和持续性高热,上腹部或腰部会出现时重时轻的持续性疼痛,局部会有压痛;发热热型一般不定,为持续性发热。还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全身中毒反应等。
1.4肾积脓肾积脓是指肾实质化脓性感染后形成的脓腔,主要症状为慢性消耗性表现和急性中毒症状,患者会出现发热,早起高热,之后出现不规则热,难以消退;腹部会出现压痛和局部疼痛,严重者腰部可触及到肿块。患者容易出现疲乏、全身无力,甚至出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消耗性症状。
1.5肾结核肾结核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为血行感染,大部分患者呈长期潜伏状态,在体质和抵抗力下降时会出现病灶扩大情况,病灶蔓延至肾内层后会出现泌尿系症状。由于其潜伏期较长,因而多发于年龄较大患儿。患者早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低热,还会出现全身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贫血、面色苍白等症状。局部会有腰部叩痛、钝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血尿。2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临床用药指导
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在确诊后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对于单纯泌尿系感染患者可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治疗,一般治疗1-2周;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和存在反流的患者,可采用持续小剂量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在预防性治疗抗生素的选取时要注意以下原则[3]:①对泌尿系感染致病菌敏感;②尿中含药浓度高,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③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高;④耐受性好,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对肠道的微平衡破坏不大。如果无法控制感染,或存在严重合并症后,需转外科手术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呋喃妥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综合考虑药物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目前一线药物可使用头孢克洛、呋喃妥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在治疗时,对于膀胱炎患者可采用大剂量抗菌药物单疗程治疗;对于急性肾盂肾炎可采用有效抗生素常规剂量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复查尿菌,仍为阳性者可换其它抗生素治疗;对于慢性肾盂肾炎要根据药敏谱选择1-2忠有效抗生素,单独或者联合治疗2周,停药后进行复查,对于尿菌仍为阳性者可采用抑菌疗法,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在睡前排空膀胱后服用1个剂量的抗生素,连续治疗3-6个月,从而抑制尿液中细菌的大量繁殖;对于尿路感染患者要根据患儿的症状对症治疗。患者治愈的标准[4]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每隔2-3天进行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查,连续3次均为阴性,患者出院后每隔1-2个月进行复查,连续6个月均为阴性。3总结
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部疼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并不典型,因而容易造成误诊,因而必须加强对小儿泌尿系疾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单纯泌尿系感染患者可采取单纯抗生素对症治疗,对于反复发作和反流患者可采用持续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反复发作,保持尿液的长期无菌,防止尿菌反流进一步造成肾功能损害。在治疗痊愈后要进行定期复查,从而保障患儿的安全。参考文献
[1]樊成.小儿泌尿系感染7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2):164-164.
[2]張宁.试析60例小儿泌尿系感染随访及难治原因[J].医学信息,2013(8):142-143.
[3]刘贵华,赵金胜,孙莉丽,等.小儿泌尿系感染300例临床回顾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8):35-36.
[4]魏雪梅,杨慧,付丹.新生儿泌尿系感染6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