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 突出富民和谐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门简介
  江苏省海门市,东濒黄海,南依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149平方公里,人口101万,下辖22个乡镇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科技百强县”、“中国明星县”等50多项国家级荣誉,也是全国著名的“科技之乡”、“教育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自2001年以来,连续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城乡统筹,优化城乡质态,突出“发展、富民、和谐”三大任务,全力打造沿江沿海“四大增长极”,全面推进“产业提升、开发开放、富民优先、城市带动、协调发展”五大战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在苏中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达标市, 91.2%的群众满意率和认可率,集中体现了我市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具体表现为“四个明显”:
  一是经济整体素质明显增强。我们始终坚持以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为抓手,不断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全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也从1978年的“一、二、三”格局,逐步转变为现在的“二、三、一”结构,并正快步向“三、二、一”结构迈进。
  二是改革开放力度明显加大。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先导,突出实施大开放战略,努力消除体制障碍,着力提升经济开放度。我市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全市投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收外商投资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三是各项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加大了旧城改造力度,加快了新城区的规划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美化、亮化了城市,完善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配套设施,村级道路率先实现灰黑化、村村通,等级公路覆盖率全省领先,不断改善了人们的居住、出行环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工作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群众文化和体育先进县(市)”,并建成了苏中、苏北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469元提高到2007年的80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87年的1009元提高到2007年的16062元。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与1989年相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8.9%下降到37.8%,下降了2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则由44.4%下降到38.8%。居民消费层次由“温饱型”逐步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成套率已达95%以上,人均居住面积由1989年的9.63平方米扩大到2007年的38.3平方米,并于当年在苏中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达标市。
  此外,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明显得到加强。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营造高尚的道德氛围、健康的社会风气、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以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为目标,广泛开展了市民教育和农村大文化教育,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全面推进“四创一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的提高。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开通了“市长热线”、“市长电子信箱”,密切了干群关系。依法治市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民富和谐、率先建成全面小康达标市方面之所以能取得这些辉煌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得益于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个文明一起抓;得益于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确定符合海门实际的发展思路;得益于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以调整促提高,以改革促发展;得益于全市百万人民凝心聚力干事业,团结奋进谋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市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
  
  始终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坚持强市与富民同步推进,规模与质量同步增长,努力做到好中求快、优中求强,走出一条具有海门特色的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新路。重点抓了三个“转”:
  第一个“转”就是产业布局由“散”转“聚”。坚持把优化生产力发展布局作为牵动全市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加速推进要素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全面增强发展的爆发力和后续力。近年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加快滨江工贸区、海门工业园区、滨海工业新区、灵甸工业集中区“四大增长极”建设,沿江沿海已逐步成为我市最有爆发力、最具竞争力的增长点。同时,大力推进“沿河、沿路”两大新兴经济产业带,通过大力度整合和集聚,促进经济发展由“点状”向“带状”转变,打造我市工业经济新走廊,形成东西乡镇互动、南北两岸联动的发展格局。
  


  第二个“转”就是产业层次由“低”转“高”。重点实施“三大战略”:一是大力实施质态提升战略,调优产业结构。按照“聚合优势,提升档次,增创特色”的思路,优先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先进制造业,通过有效投入,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全市二三产业占比已提高到了92.3%。同时,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逐步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双轮驱动的良好格局。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调大产业规模。按照“大项目——企业群——产业链——产业基地”的思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会战,大力度“招”,高门槛“选”,快速度“建”。成功引进了上钢钢铁、海新船务、海隆港机、世纪天能、联海生物等一批装备制造业、临港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四类高效益项目超过规模以上工业项目的一半。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调强产业竞争力。重点打造“三大平台”,即加大研发力度,打造科技创新的技术平台。专门出台政策,扶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平台,提高研发能力。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4%,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推进产学研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的协作平台。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机制,吸引著名院校、科研院所来海建立分支机构或共建研发机构。目前,全市已有500多家企业与3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成了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共引进、开发各类科技成果40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95%以上。加快基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的孵化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的孵化效应,加速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项目群和高新技术企业群。目前,这两大孵化基地已集聚各类科技型企业400多家。
  


  第三个“转”就是企业规模由“小”转“大”。把培大扶强作为跨越发展的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扶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开展金、银、铜牌企业和纳税大户评比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各类企业你追我赶、争金夺银、竞相发展的热潮。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对获得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重奖。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牌2只、江苏省名牌产品21只,国家免检产品7只;拥有江苏省著名商标14只,被评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并跻身“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同时,加大企业上市的培训和指导力度,目前,全市已有7家企业进入了上市辅导期,今年有望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
  
  二、坚定不移地把致富百姓,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核心环节
  
  坚持把富民优先作为第一导向,特别是把城乡居民增收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来抓、难点来攻,着力构建群众快速、持续、普遍增收新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着力拓宽三条富民渠道,健全一大增收保障机制。
  1.提升产业富民,增加人民群众基础性收入。围绕争创“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强市”目标,按照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农业和质量农业,做大做强“四青作物”、特色瓜蔬、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三大主体,有效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全市亩产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了55%,位居全省第一;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0家,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3万人。
  2.鼓励创业富民,增加人民群众经营性收入。一方面,深入开展“全民创业”竞赛活动,通过示范先行、政策激励、能人帮扶、部门帮办等办法,倡导“干部创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在共同创造财富中分享财富。另一方面,立足我市民间资本积累雄厚,人才资源丰富的现实优势,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把开发民智、培植民力、启动民资作为重要突破口,引导群众树立“以富为荣,以富为能,以富为强”的观念,全面发动群众自主创业。同时强化政策引导,全面落实创业激励措施,进一步强化创业培训,使更多人走上创业致富道路,并涌现了电碳村、螺丝村、红木村、草莓村、书画村等50多个专业特色村。
  3.扩大就业富民,增加人民群众工资性收入。一是坚持城乡联动,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为进一步畅通城镇就业渠道,我市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人力资源大市场”,并以其为核心,建立了覆盖各乡镇、街道社区的再就业网络。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我们进行政府托底安置和落实就业优惠政策,通过开发社区服务岗位,发放岗位补贴,落实就业困难人群的待遇。在就业培训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以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技工学校、职教中心、乡镇成教、党校和农技站为阵地,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促进再就业和提高就业技能水平,努力增强就业人员工资收入。二是突出劳务经济,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一方面,通过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特别是充分发挥海门“建筑强市”的品牌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建筑业有序转移,进一步提高建筑业对群众增收的贡献份额。目前,全市44.8万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人数已超过35万人,转移率达70%以上。其中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分别达13万人和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和15%分别来自建筑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外经劳务,增加劳务人员出境打工机会。我市充分发挥拥有对外经营权公司的主力军作用,开拓占领国际承包工程劳务市场,加快海门外经规模经营步伐;通过鼓励引导,不断壮大外派劳务中介公司队伍,与经营权公司实行挂靠经营,形成海门外经战略联盟,真正做到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共享,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鼓励境外投资和扩大市场开拓区域,不断开辟境外新兴市场。截止目前,境外市场已遍布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累计签约外经合同额8.65亿美元,累计完成外经营业额9.26亿元。
  4.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增收保障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城乡统筹、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社会保险依法扩面征缴工作,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在95%以上。我市还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待遇。不断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建立企业欠薪预警制度,对建筑工程全面实施工资预留户制度,有效防止欠薪事件的发生。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岗位工资水平,同时,把执行工资指导线情况作为评选全市明星企业、金银铜牌企业的重要依据,凡执行不到位的取消评选资格,从而使企业工资分配调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全市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企业工资共决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即以公布的工资指导价与企业人工成本等为协商依据,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形式确定工资分配水平,我市百人以上企业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率达85%以上。
  
  三、坚定不移地把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方略
  
  城市化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主载体,也是推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器。
  1.在城市建设上,着力塑造城市发展新格局。按照“打造新城,提升老城,启动滨江,做美环境,南北呼应,各有侧重”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年”活动,城市发展格局正在实现由“背向长江”向“面向长江”的历史性转变。当前,一个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新海门逐步展现在百姓面前。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新老城区绿化建设力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重点实施“绿环水绕”工程,在城区主要河道两侧建设宽幅度、大绿量的公园式滨河绿地;高标准建设南海路、北京路等绿化景观路,极大提高了绿化覆盖面积。通过改革户籍制度、降低进城门槛、放大名校效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措施,加快人口向市区集聚。
  2.在新农村建设上,全力打造现代农村新形象。我们按照统筹发展的思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协调,做到工作视野向农村扩展,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各类资源向农村倾斜,基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持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去年我市用于新农村建设投入的资金规模达到2.3亿元,比上年净增1亿元,组织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富民强村工程强势推进。我市把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同时专门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二是社会事业工程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建成400平方米左右的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三是路网通达工程全面展开。大力推进农村路桥建设,率先实现灰黑公路村村通工程。同时全面启动了“宽带进村入户”工程。四是环境整治工程成效凸现。构建了农村垃圾处理新机制,开展了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了农村绿化造林活动,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五是新村新居工程亮点纷呈。通过综合运用行政推动、示范带动、政策推动等办法,推进新建户、拆迁户、翻建户、危房户、政策吸引户等各类建房户向集居点集中,建成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六是扶贫帮困工程氛围浓郁。“双扶”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市、镇、村三级干部帮扶工作,使帮扶对象人均增加收入392元。大力开展“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家园”活动,全市共472家企业与246个村结对,实际到账资金1286万元。
  
  四、坚定不移地把和谐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力抓手
  
  按照打造“苏中苏北和谐社会建设的首善之市”的目标定位,我们在全国县级市中首创制定了“和谐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五大网络”,实施了“十大创建工程”,和谐社会构建已经成为海门一张靓丽的名片。2007年9月,中央党校专题举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暨‘海门实践’高层研讨会”,海门的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了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和谐发展上,我们重点突出了社会化帮扶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帮扶工作的制度化、长效化和全覆盖。一是强化政府保障,做到“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对全市困难群众,我们在完善政策,落实资金,确保政策性的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同时,根据当地农民生活的提高,不断完善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慈善救济制度,做到“贫有所济”。开办慈善超市,对低保户进行物品救助;健全慈善基金管理模式,对患有癌症、尿毒症、白血病和因灾因祸的困难群众进行慈善资金救助,我市慈善基金认募金额已经达到1.27亿元,可有效解决上述困难群众的救助问题。三是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做到“难有所帮”。制订下发《海门市全面开展农村扶贫帮困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家园”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全市大力开展“万人帮万户,携手奔小康”活动,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上掉队。
  
  五、坚定不移地把生态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力举措
  
  生态指标、环境指标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改善。我市在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把生态建设作为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推进。一是以环境优美乡镇为重点,加强绿色基层创建。以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为重点,同步推进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宾馆等绿色基层创建工作。二是以化工企业整治为重点,继续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整治。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环境监察管理,强化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常年保持在100%,实施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堆放、转移和处置,确保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率达100%,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收集、清运和处置,确保全市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率达100%。通过坚持不懈的环境管理和整治,我市城市环境质量综合定量考核已经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三是以农村生活垃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置”的农村垃圾处理规范。对全市河道实施分级管理,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四是以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制订完善了乡镇工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工业集聚区外项目的审批,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行整改和关停。五是以城镇污水处理为重点,大幅增加城乡环境设施投入。在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我市启动了“三纵一横”的城镇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加快实施农村区域供水工程,确保每年全社会的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在3%以上。
  (作者系中共海门市委副书记、市长)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0~1904),19世纪美国小说家,出生于密苏里州(Missouri)的圣路易斯市(St.Louis)。1882年,丈夫奥斯卡·肖邦(Oscar Chopin)因病去世,两年后
以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采取实证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特点,阐述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择业观
公共财政在市政建设上的投入萎缩。保增长离不开市政投资,但事实上,国家公共财政在市政建设上的投入正在快速递减。有数据显示,1981年中央拨款占市政投资建设的26.5%,1991年骤降为5%,而到2007年时,这个数字已经变成0.8%。不足1%。    近期,在第七届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以“新挑战、新机遇、新模式”为主题,吸引了500多名水业相关人员参加,共同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家4万亿投资背景下城市
本文认为,为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合作,两岸应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尽早签订两岸民间性的投资保障协议。
词数:514阅读难度:★★★☆☆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Sleeping in a room with too much light has been link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piling on the pounds,a study shows.A
产品名称:1080P 44倍星光级红外超感球机rn产品型号:HIC6821-HX44IR (L)@A-WS-GBrn公司全称: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rn公司网址:http://cn.uniview.comrn一、研发背景rnHIC6821
期刊
2003年12月,近两年一直低迷的中国资本市场再现活力。股票指数大幅上扬,蓝筹股全面走强。基金业绩随之全线飘红。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连接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波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出发,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讨论国际经济因素对一国宏 观税负水平的影响,从而对研究“十五”时期我国宏观税负的确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与经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