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与充填体间微隙对微生物致龋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l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体外建立经变形链球菌致龋的人工龋模型,评价牙与充填体间微隙大小对微生物致龋的影响.方法 用无龋磨牙制备的牙块和形态大小相同的复合树脂块制作二者间隙分别为0、25、50、100、190及250 μm的6个实验组样本,对照组样本使用粘接剂粘接牙面和复合树脂,6个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个样本,共56个样本经14 d变形链球菌连续培养后切片,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GLSM)检测牙体洞外表面龋损及洞壁龋损的脱矿程度,分别测定龋损最大深度、最大长度、荧光面积及平均荧光量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界面微隙内沉积物与龋损形成情况.结果 CLSM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除2个对照组样本未形成洞壁龋损外其余样本均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洞外表面龋损和洞壁龋损;各组表面龋损脱矿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90 μm组及250 μm组洞壁龋损最大深度[分别为(1145.37±198.98)、(1190.12±290.80)μm]、最大长度、荧光面积及平均荧光度均显著高于0、25、50及100 μm组[龋损最大深度分别为( 205.25±122.61)、(303.87±118.80)、(437.75±154.88)、(602.87±269.1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脱矿程度随微隙增加而加重;而0、25、50μn组洞壁龋损最大深度、最大长度及荧光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牙与充填体间的微隙大于100 μm时提示洞壁龋损有明显进展;微隙的存在是影响牙与充填体间微生物致龋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以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神经上皮脱离为特征的渗出性黄斑病变,占我国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的33.5%.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心搏骤停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病症,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救治.徒手复苏有其局限性,人工按压时可因医务人员的技术差异而影响复苏效果,并可
目的 探讨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肺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规范,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7年5月至2009年10月,518例早期肺癌患者行VATS肺叶切除术中男297例,
目的 探讨难以根治切除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的效果以及二期手术的时机、指征与手术方式.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18例难以根治性切除原发性肝癌TACE后
目的 设计可动态评估A型肉毒毒素( BTX-A)生物学效应演变的动物模型及检测手段,探讨BTX-A剂量与肌肉收缩强度变化的量效关系.方法 SD雄性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9组,每
目的 观察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其与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高表达的关系.方法 制作SD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并对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
胃肠外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外科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直接影响其手术疗效、医疗费用及预后.入院后24~48 h内进行营养筛查与评估,对存在营养风
Stem cell marker LIN28,related closely with SOX2 and OCT4,has been studied as a biomarker for the maintainance of pluripotent cells in several malignancies.Our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总RNA浓度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76例,取血提取总RNA后测定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TSPG)在体外培养的波动性高糖环境下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性干预作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