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物象,载情寓理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ef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笔沙龙”活动将要开始了,课代表赵心竹向大家预告:“今天的神笔沙龙,我们要探究记叙文如何写出新意。”
  田海第一个开口发言:“我最怕写记叙文了,从小到大写感恩,写完老师写爹妈,写完爹妈写同桌,根本写不出新意。”正在这时门开了,鲁老师走了进来,说:“老师今天就教大家一个写记叙文的高招儿。”
  鲁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沙龙的主题——巧借物象,载情寓理。大家在下面轻轻念出了声。鲁老师指着“巧借物象,载情寓理”问道:“谁能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谈谈你对这八个字的初步理解呢?”大家默不作声。鲁老师说:“那我们先来看陈卓玥同学的这篇文章。大家找找看,这篇文章的亮点在哪儿。”
  爷爷的帽子
  陈卓玥
  每逢春节,我都会回到乡下爷爷家。爷爷总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顶大黑帽,就是爷爷的“标配”。帽子的外层是细密而光滑的貂毛,一直延伸到了帽檐,两耳的部位做了特殊的护耳造型。记忆里,细碎的雪花在风中飞舞。雪花渐渐成片、成团,像天空寄给大地的明信片,卷入村头的芦花荡,再也看不见了。爷爷在前面开路,我跟在后面。我总得昂起头,才能看到那顶落了雪花的黑帽子。后来,我随父母定居广东。南国的天空罕见飞雪,在外的游子也不常回老家。
  又是一个飞雪季节,我再次回到老家。天空又飞着碎雪,细碎的雪花时不时飘散几粒在我头上。爷爷果然又戴着那顶黑色帽子。我猫着腰偷偷转到爷爷身后,迅疾地跳了起来,摘下爷爷的大黑帽子,转身一路飞跑,帽子里还存着些许温暖。爷爷在我身后追着,“悦悦,快把帽子给我!”我一路笑着跑得更快了,一不留神,帽子脱了手,飞到了路边湿漉漉的草丛里。爷爷赶紧跑过去,弯腰一把将帽子捡了起来,左看看,右看看,又用手掸一掸。“倒是没什么,就是打湿了,烤烤就好。”爷爷边说边拈下几根草渣,又轻轻拍打帽檐。爷爷这近乎慎重的举动有点吓着我了。我站在不远处想:爷爷怎么就这么看重这顶帽子呢?当我再次望向爷爷时,那顶黑帽子又回到了他头上。
  一晃好些年过去了。那片落雪的芦花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鱼塘。干净整洁的“村村通”公路取代了泥泞的乡村小道,披着银装的小瓦房也成为了泛黄照片的一部分,湾子里的九户人家陆续搬走了,那古老又破旧的泥瓦房不久也会被夷为平地。甚至于,年年冬天天空都会飘散的晶莹雪花也很难再见,或许偶尔还能看到一场薄雪,但薄雪覆盖着的一切,似乎已经在悄然改变。
  后来的一个冬天,爷爷生病住院了,在开着暖气的病房里,爷爷仍戴着他那顶黑帽子。我忍不住问:“爷爷,为什么打我记事以来,您的这顶帽子好像就一直戴在头上呢?莫非有什么宝贝藏在里面?”爷爷半倚在病床上,笑了:“对啊,这里面藏着黄金呢,还真不少!”我瞪大眼睛看着爷爷。爷爷取下头顶的帽子,用手指轻轻摩挲着,帽子上的貂毛已失去了曾经的光泽,护耳的部位也不再饱满。爷爷轻轻叹口气,说:“这是你妈生你那年,我和你奶奶第一次去深圳,你爸特意给我买的呢。”说着又摸了摸那顶仿佛真的藏有黄金的帽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暑假,我回了趟爷爷家,又发现了那顶黑色帽子,它被放在衣柜的一个单独的格子里。我想终有一天,这顶帽子会和飘雪的芦花荡、消逝的村庄一样湮灭在时间的洪流中,但有关这顶帽子的记忆、帽子里的“黄金”,一定会长长久久地烙进我的基因里。于是在我的故乡栖息地,也便永远留存着一个戴着黑色貂毛帽子的老人,一串无忧无虑的笑声,一个如梦似幻的村庄。
  【作者系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1805班学生】
  發现力·思维力
  读完陈卓玥同学的这篇文章,大家都艳羡地赞叹起来。随随便便一篇周记就能洋洋洒洒写这么多,而且写得这么生动,不服不行啊!
  赵心竹率先发言:“读完这篇文章,第一感觉是,真实。尤其是写爷爷,写老家村庄,写流逝的时光,我们都能读到很丰富的情感层次,不是单一的,而是厚重的,隽永的。”
  “而且这么丰富的情感只借助一顶帽子就彰显出来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写爷爷奶奶,可以写一件和他们的生活,和彼此的情感密切相关的某一件物。”王小珊恍然大悟。
  叶潇阳说:“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帽子这一物象非常具体,要是我会画画,就能立刻把它画出来。帽子不仅有质感,与帽子相关的情节也非常有质感,细节描写非常细腻。比如‘我’失手扔掉了帽子,爷爷捡帽子、戴帽子的一系列动作,都很传神,凸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鲁老师听完几位同学的发言,总结道:“大家讲得特别好。大家总抱怨写来写去,很难写出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究其原因,是我们缺乏发现力,而发现力的缺乏究其根本,还是我们的思维力不够深刻。普普通通的一顶帽子,就可以承载这么丰富的情感,就可以蕴含时间与失去、变与不变的哲理。除了大家说的亮点外,和这顶帽子相关的一些乡村典型意象的选取也是非常成功的。比如芦花荡,比如乡村的雪,主要物象与次要物象一起,营造出哀而不伤的乡愁之美。”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品赏完陈卓玥同学的这篇文章,如果我让大家写一篇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如何巧借物象?大家思考一下:你准备写谁?你发现了什么物象载体?有哪几件事与之相关?”鲁老师看着若有所思的同学们问道。
  沉思了一会儿后,沙龙的氛围活跃了。
  冉雨悦抢了“鲜”:“小时候爷爷奶奶带我比较多,我决定写奶奶对我的爱。因为我是个吃货,所以选择的物象是奶奶做的韭菜盒子。我会写三个与韭菜盒子相关的场景:一是小时候奶奶亲手做韭菜盒子,其乐融融的场景;二是写奶奶今年春节做韭菜盒子,盐放多了,有点物是人非的场景;三写我跟着爸妈去大酒店吃到了韭菜盒子,给奶奶带了一个回去。”
  王沁旗听着忍不住咽口水:“我搜刮了一番,决定写我的爸爸。我选择的物象不是具体的物,是他的鼾声。爸爸是消防队员,我决定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对爸爸打鼾的嫌弃,然后写借着灯光发现他累得连鞋子都没有脱,然后仔细描摹爸爸的鼾声,在鼾声中展开回忆,进行对比。最后写惊醒了爸爸,爸爸跟我道歉,我对他说,醒着的爸爸是很多人的守护神,打鼾的爸爸是我的守护神。”
  “我想写的物象估计你们都没想到。”景婷站起来说,“我想写我的乡下外婆,每年初夏她都会在门口的杏树上摘杏子。杏子金灿灿的,糯糯的。她经常摘一塑料袋,小心地扎起来,让我带到学校吃。陈卓玥是借爷爷的帽子写亲情,写乡愁,我想通过奶奶家的杏树写乡愁。”
  不知不觉,沙龙活动已接近尾声,鲁老师做了小结:“生活很真实,一个发卡,一枚顶针,一朵栀子花,一个菜篮子,一条围巾,都可能涌动着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就看我们的发现力够不够,就看我们能不能调动已有的写作经验,去呈现与物象之间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情。”
  天色渐暗,同学们收获满满地结束了沙龙,往家走去。
其他文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本该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招聘广告逐渐统一了样式,变得千篇一律。招聘启事在所谓“范文式”的框架下失去了个性,变得呆头呆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不可否认,当招聘启事采用“范文”格式后,对于写作者而言,更容易操作,效率确实提升了不少;对于应聘者而言,条件和待遇一目了然,可以迅速做出判断。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需要在庞大的文字群中一眼提取出相关的重要信息,而“范文式”的招
期刊
现在,网上流行表情包。【领起句总共9个字,要言不烦,直抵目标。】对方一本正经地劝你,你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给他一个表情包,表情包含蓄而丰富,就让他去慢慢领悟吧;对方表扬你或是批评你,何必绞尽脑汁,苦苦寻觅回敬的言辞,给他一个表情包,岂不省事?【选择典型事例,形象地描绘使用表情包的情态,展现表情包流行的现状,为议论张本;“就让他去慢慢领悟吧”“岂不省事”二语模拟当事人的心理,形象逼真。】  表情包
期刊
“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早已成为深扎中国人心底的传统性别审美标准和性别气质。但近几年,一些男明星在服装、发饰乃至举止上逐渐“女性化”,这引起了剧烈争议,甚至不少人群起而攻之,以“有伤风化”“不男不女”“娘炮”等字眼作评。  然而阳刚就只属于男性、柔美就只属于女性吗?恕不敢苟同。你且看,1907年一个苍凉的凌晨,秋瑾利落的打扮与笔挺的男装,悲戚的轩亭口,一声“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响彻历史长
期刊
农村的新年,非常长。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很乖,把供品都分给我们吃了。  可說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
期刊
【编者按】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一。深刻,无疑是指思想要有深度。所谓思想,通俗地说,就是会思考,有想法。人的思想有深有浅,说一个人肤浅,就是说一个人单纯天真,看问题看人只看到表面,看不到深处看不到本质,思想有深度便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关键点,看到重点中的重点,看到更深層次的重点,等等。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表情包”是一种
期刊
记叙文是以人、事、景、物的记叙和描写为主要内容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语言一般都要求生动、形象、具体,以收到真实感人的效果。而同学们在写作记叙文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枯燥、词汇贫乏、陈词滥调、毫无新意等。因此,在写作记叙文时,锤炼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一、善用修辞,化平庸为神奇  1.运用修辞,增添文章魅力。  修辞一般指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常
期刊
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常常期望付出便有收获,行动便有成果。  于是,当“你丑你横穿”“你横穿马路,家人医院等你”等“直白”警示牌立在路口的时候,横穿马路的行为便立刻大幅减少了;于是,当“被撞死翘翘”等粗俗的且含有诅咒成分的警示牌出现在眼前时,人们便止住了前行的脚步。  不可否认,这些“直白”警示牌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诅咒、谩骂式的标语口号能让违反相关规定者心里有所顾忌,戛然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个名为“夸夸群”的神秘组织突然爆红。在这里,不管你说点啥,只要后面加上“求夸”二字,立马就有一大波赞美之词喷薄而出。没有仇恨,没有教训,只有鼓励和表扬。和谐的“夸夸群”迅速扩展到各大高校,还实现了商业化。有些人认为,“夸夸群”流行表明年轻人渴望被认可的心态,但情绪不能依靠别人,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
期刊
大多数人都喜欢被夸奖、被褒赞,这也是近来“夸夸群”流行的原因之一。然而,面对“夸夸群”中某些言谈虚夸不实、极力吹捧的现象,我只想说:赞美,要适度。  “适”,为适当、适合之“适”;“度”,为程度、限度之“度”,这二字便交织迸发出新的火花——“适度”。何为适度?就拿“夸夸群”来说,只要求夸,即使对方是身世背景甚至性别都一概不知的陌生人,都会被一大波华而不实、溜须拍马的赞美之词“刷屏”。有些为了收益而
期刊
我写民间生活的漫画中,门上往往有一个王字。读者都不解其意。有的以为这门里的人家姓王。我在重庆的画展中,有人重订一幅这类的画,特别关照会场司订件的人,说:“请他画时在门上写一个李字。因为我姓李。”这买画人把画当作自己家里看,其欣赏态度可谓特殊之极!而我的在门上写王字,也可说是悖事之至!因为这门上的王字原是端午日正午用雄黄酒写上的。  我幼时看见我乡家家户户如此,所以我画如此。豈知这办法只限于某一地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