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同测度及格局演化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man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国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即“三生”功能)的耦合协同关系和时空演化特征是优化乡村地域功能、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在明确“三生”功能逻辑内涵的基础上,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局部自相关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及子群分布方法,测算2002、2007、2012和2017年江苏省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以及“三生”功能综合评价值,揭示“三生”功能多维尺度的时空演变和耦合协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高值集聚特征凸显,生产功能时空异质性明显,苏北地区及其与苏中地区交界处生产功能优势突出,生态功能优势地域单元呈现扩张趋势.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多处于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阶段,极弱耦合地域单元占比最低.苏北地区中等耦合地域组团集聚,苏中、苏南地区主要为高水平耦合单元.“三生”功能一般协调地域单元占比最高,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减弱态势.江苏省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两两之间低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持续恶化,多处于失衡协调区和过渡协调区,并未实现空间良性共振.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非均衡性经历上升—降低—上升的演化过程,苏南地区组间差距始终较小.生活功能非均衡程度波动起伏趋势与“三生”综合功能和生产功能相一致,研究期内生态功能的地域非均衡性逐渐减弱.卫生医疗水平和生态环境情况对于提升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具有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舞态即“舞者的姿态”,《汉书·礼乐志》提出“乐有歌容舞态”的说法,表明在娱乐性质的歌舞表演中,强调容貌、身段与歌曲、舞蹈相和谐.针对舞态的构成进行分析,主要有2 类要素构成:其一,舞蹈表演者自身的体态,包括舞台上的表情神态、肢体动作、躯干造型等,可以视为舞态的内在美.其二,舞蹈表演者身着的服装,包括图案色彩、披挂配饰、材质结构等,可视为舞态的外在美.从这一角度说,所谓“舞态之美”,是由舞蹈表演者自身体态构成的“内在美”与舞蹈表演服装构成的“外在美”融合生成的.相对而言,舞态的外在美是一个变量,这是因为在不
期刊
为剖析平原河网区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推动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发展,选取白马湖为典型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及湖泊生态安全综合评估方法(“4+1”评估方法),建立了白马湖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探究了白马湖生态安全水平、时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马湖生态安全状况整体改善明显,生态安全指数(ESI)由2013年的66.70上升为2018年的74.79,达到“较安全”状态,但生态系统内部难以快速调节到平衡状态,水生态
新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与高新科技不断进步的推动下,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水平得以迅猛提升,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也为现代服装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创意设计空间与发展机遇,各种风格、款式的美丽服装层出不穷,在引领全新服装设计潮流的同时对大众服装审美理念带来了巨大影响.表演服装是伴随着现代艺术领域与服装设计行业有效融合、协同发展所衍生出的一种新式服装品类,在当前服装创意设计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较于普通服装而言,表演服装不仅富含艺术创造性,还具有极为独特的功能作用,可以作为艺术表演者思想、情感和精神灵魂的外在表达,
期刊
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土壤污染识别的依据,在环境管理上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展了土壤背景值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在介绍土壤环境背景值内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土壤环境标准制定、农用地土壤可持续管理、污染地块判断、地块关注污染物筛选、地块修复目标值确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表达方式,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可为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土壤环境背景值在管理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不断的增加,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和生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解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全球研究动态和热点,笔者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库,利用Hiscite和Citespace软件分析了1999—2020年间的转基因作物研究文献.结果表明:(1)WOS发文量呈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其中2018年发文量最高,为237篇;CNKI发文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14年发文量最高,为68篇;(2)WOS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为研究区,利用趋势分析法对2000—2019年锡林郭勒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基于10 km×10 km的格网,分别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对其主导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时间序列上,锡林郭勒年均植被覆盖度(FVC)增长0.007,呈整体提高局部减少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上,锡林郭勒FV
近年来,城市环境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城市林木具有滞尘、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的潜力,尤其在发挥滞尘能力作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通过不同研究方法测定城市林木滞尘量,并筛选、排序、分级,优化配置结构,进而探究城市林木滞尘效应机制及机理,但缺乏城市林木滞尘能力的系统性研究,导致滞尘能力评价结果缺乏参考性.如何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使城市林木滞尘效应在多尺度、多维度进行结合、延伸,并使其滞尘效应评价结果更全面可靠、更具有实际意义,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基于前期研究,笔者对城市林木滞尘效应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归
氮素在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农业生产及农产品消费等过程中存在氮素利用率低、损失率高的现象,由此引发一系列氮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全面认识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素的利用效率及其环境负荷特征,有助于寻找削减氮排放的途径.采用物质流分析法构建农业生态系统氮素平衡模型,分析了福建省德化县戴云山地区赤水镇、南埕镇和上涌镇农业生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6年,3个镇农田生产氮素流动通量呈下降趋势,其中赤水镇氮素输入量由2002年的86.40 kg·hm-2下降至2016年的37.19 kg·hm-2.农田生
以广西边疆地区1980、2010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高程(DEM)数据为基础,通过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从“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视角对广西边疆近40 a的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同时探究“三生”空间功能转型及地形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活空间扩张明显.研究期内,生活空间扩大9134.97 hm2,而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分别缩减3899.60和5235.40 hm2,生态和生产空间被生活空间挤压.(2)景观生态风险表现为整体风险程度较低,而部
该研究检测了某大型焦化厂地块土壤中被列入美国环保局优控名录中的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了16种PAHs在该厂不同功能区的垂直和水平含量分布特征,并对其生态风险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厂区16种PAHs总量最大值位于土法炼焦区,为47912.23 mg·kg-1,;土法炼焦区、化产区土壤中PAHs含量较高,以萘为主,且总体来看化产区>焦炉区>煤场>办公区.(3)通过低环(2~3环)和中高环(4~6环)PAHs含量比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