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霸权移转的当口,为国家民族谋福利,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小国政治家的智慧。
挑剔的外媒
近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显得热络,然而国际关系无论多么精彩纷呈,其本质总在历史逻辑内严谨地运行着。从外媒观点出发点,发现标题越挑剔,文章越刻薄。
德国世界报标题是:“马尼拉与北京的暧昧关系对美国是个危险”。德国法兰克福总汇报:“不可估量(或译古怪反常)”。总汇报第一段:“菲律宾总统将给亚洲带去危险。他的国家的经济在放射线下(暗指就是中国)迷失,因为他勾搭中国。他的动机极其不明。”
英国路透社:“杜特尔特让菲律宾与中国结盟,就是说美国已经输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杜特尔特在中国:习盛赞杜特尔特之行为‘里程碑’”。英国卫报:“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带着‘做朋友,不打仗’的信息到中国”。下面一段小字:“菲律宾总统通过开启旨在修复关系的访问在北京得分也如东道主(指中国)所愿诱惑了美国核心盟友。”
香港南华早报:“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和何故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成行中国”。
今日俄罗斯(RT):“菲律宾的杜特尔特宣告历史性的出访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我是中国人’: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在中国的笨拙魅力攻势。”。美国福布斯:“菲律宾人发出警告当总统杜特尔特访华”。美国纽约时报:“菲律宾总统中国行考验美国关系”。美国华尔街日报:“菲律宾的杜特尔特不计划在访华行程里提出南海争议(下面一行小字是:寻求调整与北京一度紧张的关系。)”
综上所述,德媒无端的焦躁心理和对中国的轻视是显而易见的,颇有道德第一的自我优越感,仿佛教育做错事的小孩。从德国人对中国的尊称(Reich der Mitte,直译:中央帝国)都能感到浓浓的一股偏见。不少德国人公开认为西藏问题未定论,就已经属于赤裸裸的歧视。
做了百年帝国的不列颠,虽沦落到抢人民币欧洲结算中心的地位,但是优雅精明的英国人,还是不排斥冷眼看美国人笑话。说到英国人的精明,伟大的军事家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二战后在盟军监狱里与闪击战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 探讨学术这种事,换做旁人估计是做不出来的。英国人的战略嗅觉总有一种天赋。
被北约逼成瘦熊的俄罗斯自然表示支持。从各个合作事项上,中国作为唯一合作方,这种口头支持也不会不给。
真正的事主东盟对杜特尔特访华最是如释重负,各国都希望南海问题尽快出现转机。之前那位迷信美国的阿基诺三世不仅让中国火冒三丈,还害得东盟各国怕殃及池鱼。现在菲律宾恢复正常,作为邻居的自然很开心。同时有菲律宾示范,自然以后和中国打交道也有了底。
美国媒体的表现最是有趣。几篇文章大致意思是:1.“恶霸”中国不安好心。2.杜特尔特总统造反。3.寄希望于菲律宾人民的民主。再通俗点是:美国绝不接受自己的国家利益成为取悦别人的筹码。
于是乎当杜特尔特访华一经敲定,华盛顿便顿感自己亚太战略支柱岌岌可危,万分光火却不敢多说什么。如反应过激,那么菲律宾更有理由和借口靠中国更近,则美国颓势尽显,笑话百出。如没有反应,那么只能承认自己对核心盟友管控力极其有限,不复往昔。
仅仅不久前的南海仲裁上,美国通过阳谋和故意挑衅赢得足够的舆论战筹码,猛然间杜特尔特访华如一击闷棍,所有筹码掉了一地。美国国内反应极其冷漠。主流媒体甚至觉得这件事不发生才好,捏着鼻子不敢大声指责菲律宾总统。最后连实质性报复也做不出,末了也就只派一艘驱逐舰来南海走了一圈,被中国海军“夹道欢迎”,再“送出”南海。这种类似小孩丢失心爱玩具,却又不敢打架,总有那么一种说不出的委屈。走下坡路帝国的焦躁和不安,跃然纸上,一切的一切充满迷茫和混沌。
杜特尔特的算盘
杜特尔特倒是眼光很好,看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银样镴枪头”,恰如在一轮股市行情的最高点清仓,把美国的亚太利益和大国尊严全部出手,兜售中国。惯于损人利己,占领道义制高点的美国突然被人这么一拿,也实在没什么办法。
认真分析菲律宾总统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的算盘很清楚。借用著名军事学者倪乐雄教授在《从陆权到海权的历史必然——兼与叶自成教授商榷》一文中,援引的法国著名年鉴学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长时段”理论可以清晰地解释国际关系的塑造关系:“同土地相互密切联系的几乎不动的历史……是人同自然界……顽强得仿佛不受时间侵犯的不断重复的对话的历史。”
以“长时段理论”作为出发点,可以得出所有的国际关系问题回溯到历史源头就是土地和人的“对话”,能符合人与土地良性互动那么就能产生良性关系。如果破坏这一关系则必然导致冲突。如果外国作为“人”,参与到菲律宾这块“地”不能带来任何好处,而只有损己的义务,则这种强权关系必定不可维系。菲律宾的转向只能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然中菲本身在历史上有过很好的良性互动(中国的“人”与菲律宾的“地”),而美国在菲损人利己破坏历史规律的代价,发生猝然失势是可以预期的。类似美国尝到苦果的地方还有南美洲。近年中资大举进入的背景就是美国门罗主义故意让当地产业局限在低端而产生大量市场真空。古罗马政治智慧:“让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也做不到,自然下场是不会好的。
回到杜特尔特,如果只想两边占好处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亲近中国,只要不像阿基诺三世一样胡闹。然而杜特尔特却选择以羞辱式的方式公开与美国决裂,这不只是个策略,而是工业和总产值崛起的巨人有足够向心力。在世界霸权移转的当口,为国家民族谋福利,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小国政治家的智慧。
神奇的世界二十年来变化剧烈。国人看国外如乌托邦,外国看国人永远是上世纪80年代。
挑剔的外媒
近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显得热络,然而国际关系无论多么精彩纷呈,其本质总在历史逻辑内严谨地运行着。从外媒观点出发点,发现标题越挑剔,文章越刻薄。
德国世界报标题是:“马尼拉与北京的暧昧关系对美国是个危险”。德国法兰克福总汇报:“不可估量(或译古怪反常)”。总汇报第一段:“菲律宾总统将给亚洲带去危险。他的国家的经济在放射线下(暗指就是中国)迷失,因为他勾搭中国。他的动机极其不明。”
英国路透社:“杜特尔特让菲律宾与中国结盟,就是说美国已经输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杜特尔特在中国:习盛赞杜特尔特之行为‘里程碑’”。英国卫报:“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带着‘做朋友,不打仗’的信息到中国”。下面一段小字:“菲律宾总统通过开启旨在修复关系的访问在北京得分也如东道主(指中国)所愿诱惑了美国核心盟友。”
香港南华早报:“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和何故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成行中国”。
今日俄罗斯(RT):“菲律宾的杜特尔特宣告历史性的出访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我是中国人’: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在中国的笨拙魅力攻势。”。美国福布斯:“菲律宾人发出警告当总统杜特尔特访华”。美国纽约时报:“菲律宾总统中国行考验美国关系”。美国华尔街日报:“菲律宾的杜特尔特不计划在访华行程里提出南海争议(下面一行小字是:寻求调整与北京一度紧张的关系。)”
综上所述,德媒无端的焦躁心理和对中国的轻视是显而易见的,颇有道德第一的自我优越感,仿佛教育做错事的小孩。从德国人对中国的尊称(Reich der Mitte,直译:中央帝国)都能感到浓浓的一股偏见。不少德国人公开认为西藏问题未定论,就已经属于赤裸裸的歧视。
做了百年帝国的不列颠,虽沦落到抢人民币欧洲结算中心的地位,但是优雅精明的英国人,还是不排斥冷眼看美国人笑话。说到英国人的精明,伟大的军事家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二战后在盟军监狱里与闪击战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 探讨学术这种事,换做旁人估计是做不出来的。英国人的战略嗅觉总有一种天赋。
被北约逼成瘦熊的俄罗斯自然表示支持。从各个合作事项上,中国作为唯一合作方,这种口头支持也不会不给。
真正的事主东盟对杜特尔特访华最是如释重负,各国都希望南海问题尽快出现转机。之前那位迷信美国的阿基诺三世不仅让中国火冒三丈,还害得东盟各国怕殃及池鱼。现在菲律宾恢复正常,作为邻居的自然很开心。同时有菲律宾示范,自然以后和中国打交道也有了底。
美国媒体的表现最是有趣。几篇文章大致意思是:1.“恶霸”中国不安好心。2.杜特尔特总统造反。3.寄希望于菲律宾人民的民主。再通俗点是:美国绝不接受自己的国家利益成为取悦别人的筹码。
于是乎当杜特尔特访华一经敲定,华盛顿便顿感自己亚太战略支柱岌岌可危,万分光火却不敢多说什么。如反应过激,那么菲律宾更有理由和借口靠中国更近,则美国颓势尽显,笑话百出。如没有反应,那么只能承认自己对核心盟友管控力极其有限,不复往昔。
仅仅不久前的南海仲裁上,美国通过阳谋和故意挑衅赢得足够的舆论战筹码,猛然间杜特尔特访华如一击闷棍,所有筹码掉了一地。美国国内反应极其冷漠。主流媒体甚至觉得这件事不发生才好,捏着鼻子不敢大声指责菲律宾总统。最后连实质性报复也做不出,末了也就只派一艘驱逐舰来南海走了一圈,被中国海军“夹道欢迎”,再“送出”南海。这种类似小孩丢失心爱玩具,却又不敢打架,总有那么一种说不出的委屈。走下坡路帝国的焦躁和不安,跃然纸上,一切的一切充满迷茫和混沌。
杜特尔特的算盘
杜特尔特倒是眼光很好,看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银样镴枪头”,恰如在一轮股市行情的最高点清仓,把美国的亚太利益和大国尊严全部出手,兜售中国。惯于损人利己,占领道义制高点的美国突然被人这么一拿,也实在没什么办法。
认真分析菲律宾总统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的算盘很清楚。借用著名军事学者倪乐雄教授在《从陆权到海权的历史必然——兼与叶自成教授商榷》一文中,援引的法国著名年鉴学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长时段”理论可以清晰地解释国际关系的塑造关系:“同土地相互密切联系的几乎不动的历史……是人同自然界……顽强得仿佛不受时间侵犯的不断重复的对话的历史。”
以“长时段理论”作为出发点,可以得出所有的国际关系问题回溯到历史源头就是土地和人的“对话”,能符合人与土地良性互动那么就能产生良性关系。如果破坏这一关系则必然导致冲突。如果外国作为“人”,参与到菲律宾这块“地”不能带来任何好处,而只有损己的义务,则这种强权关系必定不可维系。菲律宾的转向只能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然中菲本身在历史上有过很好的良性互动(中国的“人”与菲律宾的“地”),而美国在菲损人利己破坏历史规律的代价,发生猝然失势是可以预期的。类似美国尝到苦果的地方还有南美洲。近年中资大举进入的背景就是美国门罗主义故意让当地产业局限在低端而产生大量市场真空。古罗马政治智慧:“让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也做不到,自然下场是不会好的。
回到杜特尔特,如果只想两边占好处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亲近中国,只要不像阿基诺三世一样胡闹。然而杜特尔特却选择以羞辱式的方式公开与美国决裂,这不只是个策略,而是工业和总产值崛起的巨人有足够向心力。在世界霸权移转的当口,为国家民族谋福利,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小国政治家的智慧。
神奇的世界二十年来变化剧烈。国人看国外如乌托邦,外国看国人永远是上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