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不断革新,致使当代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对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愈发重要,创新思政教育机制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立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意义,并提出现阶段思政教育创新路径,仅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等专科;思政教育
我国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战略规划部署中将就业置于首位,这充分表明我国中央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端重视。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则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继承传统教育思想,顺应时代发展,融合创新出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育路径,从而为全方位民族振兴培养高水平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意义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服务社会、以就业为导向成为高等专科院校教育宗旨理念。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毕业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毕业后有施展技能的地方,不会将所学内容付诸东流、无所用途。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是以发展培养满足社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特性为出发点,从而建立相应技能教学体系。其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符合祖国现代化一线建设过程中所要的专业技能培养,另一方面是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基于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需要以岗位实操能力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等综合能力培养。
与此同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表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进入发展新阶段,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作为“十四五”期间教育目标,促使高职学生素养与技能从量变向质变转换,从而能够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技能优势致力于国家一线建设[1]。而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从事我国一线建设者,其中60%以上人员皆来自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生产经营一线的中坚力量。基于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日益重要,成为培养主力“蓝军”的关键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创业服务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建设打造高素养、高思想、高技能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一)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加大就业导向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以就业服务政策、业务水平、创新就业渠道、服务水平、信息化技术为主题,对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教师实行不同层次、不同批次培训,从而全面提升就业导向型师资队伍专业能力,进而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进程[2]。
第二,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各年级思政教师中进行优秀示范性就业导向型师资评比,从而通选择出优秀教师,进而以过榜样激励弘扬主旋律,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发展。
(二)融入工匠精神
学校可以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讲座,讲座内容应符合当前学生思维认知;讲座形式要具有多样化;讲座主题要涵盖“爱岗、敬业、爱国、诚信”等工匠精神[3]。基于工匠精神思想理念下的思政教育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就业意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与责任感,从而在促进学生就业素质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进而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论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基于此,當代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应依沿袭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实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为当代社会生产服务建设输送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一线技术人员。
(四)立足实际开展课程
由于时代发展、经济体制深化、供给结构转变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我国目前就业种类丰富,因此对就业市场、就业人员、就业单位、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适合新时代就业服务发展的高要求需求。基于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从两方面进行考量,一是需要立足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分析如何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人才支持;二是为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分析如何立足地区优势培养对应专业人才。
(五)丰富就业服务职能内涵
第一,实现区域就业服务联动,即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与区域内企业人才需求、重点项目人才需求、创业扶持等方面相结合,从而在解决区域内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实践机会,进而提供学生就业服务意识。
第二,关注人才市场发展动态。首先,了解区域内各领域企业单位人才岗位空缺情况以及人才需求标准;其次,将就业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最后,成立就业指导培训中心,根据市场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向学生提供专项就业指导,进而为学以致用奠定基础。
(六)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主要有课堂理论教学与课下社会实践两大部分构成,因此,为加强学生就业意识,应优化传统思政课考核方式,从而建议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模式。首先,考核主体应有单一的思政教师转变为思政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用人单位;其次,考核内容应有单一的教师评价增加一项学生自评,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在实习中的综合表现;最后,考核结果不能单一以考核报告为依据应综合考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是新时期背景下,为满足高等专科院校新阶段“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教育目标得以实现而应运而生的新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在社会层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一线建设者素质作用,能够为祖国建设打造出高质量“蓝军”。
参考文献:
[1]高帅. 思政教育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J]. 智库时代,2019(31):107-108.
[2]张国欣.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7):157-158.
[3]窦守强,张艳平,白冰. 中医药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践[J]. 赤子,2019(34):123.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等专科;思政教育
我国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战略规划部署中将就业置于首位,这充分表明我国中央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端重视。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则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继承传统教育思想,顺应时代发展,融合创新出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教育路径,从而为全方位民族振兴培养高水平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意义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服务社会、以就业为导向成为高等专科院校教育宗旨理念。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毕业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毕业后有施展技能的地方,不会将所学内容付诸东流、无所用途。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是以发展培养满足社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特性为出发点,从而建立相应技能教学体系。其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符合祖国现代化一线建设过程中所要的专业技能培养,另一方面是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基于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需要以岗位实操能力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等综合能力培养。
与此同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表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进入发展新阶段,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作为“十四五”期间教育目标,促使高职学生素养与技能从量变向质变转换,从而能够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技能优势致力于国家一线建设[1]。而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从事我国一线建设者,其中60%以上人员皆来自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生产经营一线的中坚力量。基于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日益重要,成为培养主力“蓝军”的关键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创业服务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建设打造高素养、高思想、高技能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一)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加大就业导向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以就业服务政策、业务水平、创新就业渠道、服务水平、信息化技术为主题,对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教师实行不同层次、不同批次培训,从而全面提升就业导向型师资队伍专业能力,进而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进程[2]。
第二,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各年级思政教师中进行优秀示范性就业导向型师资评比,从而通选择出优秀教师,进而以过榜样激励弘扬主旋律,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发展。
(二)融入工匠精神
学校可以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讲座,讲座内容应符合当前学生思维认知;讲座形式要具有多样化;讲座主题要涵盖“爱岗、敬业、爱国、诚信”等工匠精神[3]。基于工匠精神思想理念下的思政教育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就业意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与责任感,从而在促进学生就业素质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进而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论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基于此,當代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应依沿袭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实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为当代社会生产服务建设输送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一线技术人员。
(四)立足实际开展课程
由于时代发展、经济体制深化、供给结构转变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我国目前就业种类丰富,因此对就业市场、就业人员、就业单位、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适合新时代就业服务发展的高要求需求。基于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从两方面进行考量,一是需要立足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分析如何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人才支持;二是为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分析如何立足地区优势培养对应专业人才。
(五)丰富就业服务职能内涵
第一,实现区域就业服务联动,即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与区域内企业人才需求、重点项目人才需求、创业扶持等方面相结合,从而在解决区域内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实践机会,进而提供学生就业服务意识。
第二,关注人才市场发展动态。首先,了解区域内各领域企业单位人才岗位空缺情况以及人才需求标准;其次,将就业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最后,成立就业指导培训中心,根据市场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向学生提供专项就业指导,进而为学以致用奠定基础。
(六)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主要有课堂理论教学与课下社会实践两大部分构成,因此,为加强学生就业意识,应优化传统思政课考核方式,从而建议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模式。首先,考核主体应有单一的思政教师转变为思政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用人单位;其次,考核内容应有单一的教师评价增加一项学生自评,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在实习中的综合表现;最后,考核结果不能单一以考核报告为依据应综合考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创新是新时期背景下,为满足高等专科院校新阶段“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教育目标得以实现而应运而生的新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在社会层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一线建设者素质作用,能够为祖国建设打造出高质量“蓝军”。
参考文献:
[1]高帅. 思政教育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J]. 智库时代,2019(31):107-108.
[2]张国欣.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7):157-158.
[3]窦守强,张艳平,白冰. 中医药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践[J]. 赤子,2019(3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