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物语,兀自盛放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沁张着对自然万物好奇的双眼,用敏感纤细的直觉感知世界;以个人的情感释放与天地相融为使命,在神话与宗教中获取灵感,赋予不同材质以新生。
  她四岁学画,从此,“囤珍集宝、以手造物;引爆能量,花开荼蘼。”
  “小小橘色的火焰” 个展 798 艺术区 墨念女塾
  “尽纳万象” 艺术展览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夏日好梦计划” 艺术展览 成当代艺术中心
  中国北京·2019
  彼岸归来,半年三展。
  徐沁带着她的“变色龙”系列毛毡作品《变色龙》《调色练习》《聚众做梦》以及《海之卷》《果实》登台亮相。这些斑斓梦幻、复古奢靡、超现实的纤维艺术作品令观者长久驻足,啧啧称奇,媒体与策展人纷纷将关切与好奇的目光投射到这个将变色龙当作生活记录载体的大眼睛、娃娃脸的橘色卷发女孩身上。对话徐沁,走进她的创作世界,聆听她的手造物语。
  重构纤维之美,感知生命体验
  纤维装置艺术作品《变色龙》,徐沁历时三个月创作而成。通过长期观察蜥蜴神秘奇异的形态,对变色龙及其生活环境充满想象的构建,将自己多年来辗转各地求学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融汇其中。观“变色龙”系列作品中的这组《聚众做梦》,独处时的蜷缩匍匐,无助寂寥,群聚时抱团依偎,舐犊情深。手臂屈伸,指引、祈求,抚摸、渴望,情感与期盼在指尖流淌,似应答神灵的召唤,似万千情愫欲说还休,又如深不可测密码有待解锁。该作品材料来自徐沁多年留学生活中的贴身衣物和各种纤维物品,不同材质和色彩的运用,形成了她向外界表达自我面貌和袒露内心、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独有方式。徐沁说这个系列将一直延续下去,随性随意,触物生悟,由心而发,从无定式。如同曾经附着在身体上的衣物纤维,如日月照耀江河,海水涤荡砂砾,又或者行走途中所见所遇的自然景象与人间百态,印在脑海中成为创作中点滴记憶,它们在光影交错中与不同属性的材质碰撞、升腾,成为一幕幕带着创作者思想和态度的故事,在她所构建的主题场景中上演困惑矛盾,冲突跌宕,激发出“美”的无限能量与可能。
  《海之卷》的创作,源于徐沁自幼对自然万物挥之不去的崇敬情结,有象征人类从大海中索取资源最为原始、直接的捕捞器具,接通人类与自然互动的媒介的网,也有意味着人类从自然中索取的能量和物质的羊毛,还有象征孕育生命和母性包容的牡蛎,从而构建了一个人与海洋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故事。作品中有她对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的探讨,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自然对人类的包容。
  包容并蓄,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从中央美术学院家居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徐沁进入旧金山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央美鼓励学生往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旧金山艺术学院的教学侧重商业性、专业性,偏向以求职为目的,注重人格与发展为导向,强调被教育个体的独特性,且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却又趋向团队协作,优势互补,放大自己最擅长的,一起创造独一无二的的价值。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的体验与训练中,使徐沁在家居设计师、工业设计师、首饰设计师、纤维艺术家、古董玩具收藏达人等多重跨界艺术家身份之间自由切换,在职业与个人爱好之间找到平衡。
  关于未来
  谈到未来计划,会否结合曾经学习的家居设计理念、工业设计元素,创作更大的作品,做一些更要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的装置作品时,徐沁说:“设计有设计的专业要求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满足他人的诉求,考虑商业性与市场需求,而艺术表达是自由的,对我而言更是自我表达和直觉反应。在做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我甚至不会考虑他人感受,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对我来说不是考虑作品呈现的第一需要,第一需要永远是忠于自己。”
  童心不泯
  在近期展出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仿佛总能看到有一双充满好奇、梦幻的孩童般的眼对未知世界所进行的探索和表达。当问及随着年龄增长,走向更宽阔的舞台,会否用成人视觉穿越舒适区做更大胆的人性探索时,徐沁说:“孩童对于世界探索的表达才是人性中最原始和最无畏的方式。而且我在处于孩童阶段看到和体会到的世界是最瑰丽和奇妙的,一切都是充满朦胧想象,即便是死亡的动物我都相信它是睡着了。我认为‘成人'和‘儿童'是不应该分开讨论的,而是紧密相连的,我重视的是其中的变化。从儿童到成人之间成长的矛盾对我个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觉得体现这种矛盾和变化是我关于人性的另一种探索。”
  故乡与创作
  当问及在海外求学和工作越久,故乡印记是否会愈加清晰,会不会不自觉地将这些融入作品中,徐沁道:“每一段时光给我留下的印记都会留在作品中。不会因为是故乡就有特别的眷恋或者情怀。正是我在不同城市的不同经历形成了我现在的面貌,这也是我做《变色龙》作品的初衷之一。如果有合适的机缘,我很乐意带着我的作品回故乡参与艺术交流。”
  重回校园
  在被邀参与的为期三个月的“夏日好梦计划”大型艺术系列展览结束后,徐沁将返美进入罗切斯特理工首饰设计专业攻读她的第二个硕士学位。从校园到车间,从田野到染坊,从展厅回校园,一路走来,那些曾经给予她灵感与女性力量的艺术家都会让她思考如何通过纤维艺术诠释将矛盾转化为美的作品。
  尝试突破,迎接未知
  徐沁在创作过程中尝试突破创作瓶颈,收获战胜自我怯懦时的畅快,将令人感动的生命力量逐一纳入记忆的宝盒中珍藏。期许在下一个灵感降临之际,这些美妙的瞬间被她手中的魔杖点中,在作品中摇曳生姿、兀自盛放。
  【徐沁的微博:@徐沁QuinXu】
其他文献
近日,我欣读魏怀亮的参展“怀初心化天下——全国名家邀请展暨怀化市中国画学会成立美术作品展”的《山野秋韵》和《紫气东来》的花鸟写意画,被画中独特感悟审美、契合自然生命、花鸟情趣传神、境界物我两忘的意境而叩击心扉,油然产生震撼、敬佩之情。  艺术的本质是用艺术手段体现人类文明不同阶段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艺术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花鸟写意画中,书写的意识、书写的笔墨、书写的形式表达和节奏感,几乎可以说是作品的
期刊
《歙州砚谱》记述的主要是宋代龙尾砚的相关情况,内有“状样”一节专门记载当时当地流行的砚式。其中有“月样”砚,即形如月亮的砚,并且还分为月样、方月样、新月样三种,这是当时比较多见的砚式。作者唐积是挑选了他认为比较“雅”的砚式记录的,月样砚名列其中,当属宋时雅砚之一种。  其实月样砚这种砚式在宋以前即已出现。北宋陶谷《清异录·文用》有一条记录毛笔的“宝相枝”里同时提到了月样砚:“开平二年,赐宰相张文蔚
期刊
何绍基嘉庆四年(1799)出生于道州东门村,其父何凌汉嘉庆十年(1805)殿试高中一甲三名进士。次年,八岁的何绍基跟随母亲自道州迁居北京。据其日记与年谱所载,从十七岁开始,他先后十一次回湖南应考,其中道光元年(1821)秋初,他與三弟绍祺归应湖南乡试,发榜未中后,第一次回到故乡道州。  何绍基最后一次回故乡是同治元年(1862)正月,六十四岁的他正主讲长沙城南书院。此番归乡他写下《正月廿三日于桐轩
期刊
2019年10月18日,朋友从上海朵云轩拍卖会预展发来一张落款“锺叔河”的对联,问我有无兴趣。我发给作家王平,拜托他请锺老确定一下真伪,答案是否定的。  2014年我出版《抱朴求真》文集,曾经请锺老为我题字,那次他专门做了一首诗勉励我,诗曰“写字即写心,作书如作人。培基能廣厚,态度自从容。”据老先生自己说,为了能给我题字,他专门去买了一枝毛笔。诗写得朴实却有深意,一如他的书法,散淡自然而不造作,最
期刊
刘衡先生乃不折不扣的文化人。  所谓“文化”在当代已经泛用甚至有滥用之嫌,但反映在刘衡身上不是,他的骨子就是文化铸就。刘衡忽略那些循规蹈矩的无趣生活,善于在平凡生活中发现持久而散发出人性美的时代之光,他藐视那些养尊处优的假道士,善于在瞬间的闪光中捕捉永恒的历史之像。从他的创作、研究到生活状态,很难将刘衡归类到什么专业方向,尽管我知道他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但如果还继续沿用诸如职称评定、公务员考核等
期刊
摘要:在数字化的时代,民族地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要结合本土传统文化,多渠道研究民族文化内涵及外延,将湘西苗画引进课堂,探索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多元途径。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信仰。专业创作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实现苗画元素的提取与设计等多种可能性,构建苗画数据库,把储备文化资源和创新利用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湘西苗画 高师美术教育 创新融合  一、湘西苗
期刊
第一次知道游寿这个名字,还是在2005年。  那时,省图新馆试开馆,我在三楼的图书阅览室看书,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室内,问工作人员:“您这儿有《游寿书法集》吗?”  “有。”  那位工作人员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大开本硬壳红面的书,上面写着“游寿书法集”五个大字。  游寿?书法?  自以为对书法还算了解的我,却从来没有听过“游寿”这个名字。  以前,我所知道的当代书法大家只有启功、刘炳森、欧阳中石等,游寿这
期刊
对于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上海油画家俞云阶先生,肯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本书作者陈光龙选取艺坛“考古”人物——俞云阶为写作题材,这个不仅是俞云阶艺术的幸事,也是梳理近代上海美术历史的一件好事。  俞云阶这位现实主义的画家,其作品的本身就是一部城市、乃至中国油画艺术发展中有过的历史。由此,阅读陈光龙先生的著作《勇猛精进——俞云阶的油画艺术》(陈光龙,男,安徽省繁昌县人,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
期刊
初见方韶,觉得他就是那么一个隽逸而散淡的人。一袭白色的衣衫,随风飘裹,像一朵白色的云。他的面容,气定神闲,是超世的;他的笑语,和悦真诚,又是近世的。开车时,别人别了他的车,他不气不恼,从容腾挪,仿佛是推了一手太极;停车时,他招呼着看车的大伯,随性地多给了几张钱,又像是一个济世的施主。  但他其实是一个艺术家,准确地说,是一个歙砚的雕刻家;更准确地说,他就是一个艺术家,但却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所
期刊
喜欢读画,就是读,觉得不能只是欣赏,要读才能真的入画,真的品味其中之妙,这就是所谓的读画者也。读而有记,于是成此。  走进高更的春天  此际,虽然寒风冻雨,让我们仍然感受到冬天的威风,但我们似乎已经聆听到了春天的跫音。是的,春天已经不远了。我们欣赏这幅高更的油画《春天》,走进他艺术的世界。  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与塞尚、梵高同为世界美术史上著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他的艺术对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