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转型的新阶段,各省份的地方区域经济也同样亟待转型升级。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是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基地,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校的专业建设问题,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发展和专业淘汰等诸多方面。我国高校经过几轮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一方面,初步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追求齐全,专业规模扩张过快
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目前,尽管有25.61%和41.27%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状况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但认为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的仍达30%以上。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尽管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不少高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争设热门专业。一些高校追求规模,专业越来越多,单科或多科学校向综合性迈进、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与此同时,一批新上的地区级本科高校也趁机扩大办学规模,有些高校一年就上了10多个本科专业,使得高校专业数量迅速膨胀。如2000年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新增新增专业布点数每年均达到2000个以上,其中2004年新增专业布点数高达6156个。由于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短期内不能与所开设的专业相配备,从而导致部分专业教育质量不高,受到人们的诸多非议。
(二)专业布点过于集中,专业结构同质化凸显
由于教育经费所限,一些高校存在功利主义办学倾向,热衷于开设投入少、教学成本低的经、管、教、文、法类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追求“短、平、快”,出现专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和专业布点过于集中现象。以2008年为例,少数专业的布点过分集中,如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会计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布点数均在500个以上,也就是说,在全国本科院校中,有86%的院校设置了英语专业,有81%的院校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院校未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出发实行错位发展,出现了理科院校抢上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文科、艺术院校设置理工等非文科类专业。这种低水平重复设置专业的状况不仅造成同类专业学生多,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而且也影响到学校特色专业的形成。
二、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
以河北省为例,我省各市平均人才密度指数为6.93%,在11个市级经济核心区中,低于该指标的市有5个。即使人才密度指数最高的省会石家庄市也只有8.93%。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在如此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人才闲置的现象,比如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据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我国2007年、2008年就业率最低的两届高校本科毕业生进行的追踪结果显示:在我国高校本科700多个专业中,法学、计算机、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居于失业率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
由此,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发展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完善的专业进退场制度缺失等。总之,与经济社会、特别是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相比,我国高校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步伐仍然相对滞后,专业数量增长与办学质量同步提高等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三、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专业结构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发展与变化十分迅速,个人的职业和岗位变动更加频繁,口径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受教育者未来的职业变迁或工作方向的转移。因此,高校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性和创造性。创造性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个性的培养,对于具有特殊潜质、对未来有着自己特殊构想的人,我们不应当把他同化到249种模式中,而应当以人为本,为其成长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因此,个性化专业的设置、跨学科专业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学校毕竟属于公共事业机构,高校的效益性原则仍要求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以人为本,要全面考虑高校自身的资源,并在其基础上,尽量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满足人的要求。
专业是社会和高校连接纽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优化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构建合理专业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政府应从宏观上加强对高校专业的管理和调控,高校应 准确定位,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信号理论关注就业率,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建立专业进退场制度。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部已经制定出台了相关规定: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指出: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与内涵改造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并特别强调,本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促进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追求齐全,专业规模扩张过快
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目前,尽管有25.61%和41.27%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状况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但认为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的仍达30%以上。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尽管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不少高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争设热门专业。一些高校追求规模,专业越来越多,单科或多科学校向综合性迈进、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与此同时,一批新上的地区级本科高校也趁机扩大办学规模,有些高校一年就上了10多个本科专业,使得高校专业数量迅速膨胀。如2000年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新增新增专业布点数每年均达到2000个以上,其中2004年新增专业布点数高达6156个。由于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短期内不能与所开设的专业相配备,从而导致部分专业教育质量不高,受到人们的诸多非议。
(二)专业布点过于集中,专业结构同质化凸显
由于教育经费所限,一些高校存在功利主义办学倾向,热衷于开设投入少、教学成本低的经、管、教、文、法类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追求“短、平、快”,出现专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和专业布点过于集中现象。以2008年为例,少数专业的布点过分集中,如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会计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布点数均在500个以上,也就是说,在全国本科院校中,有86%的院校设置了英语专业,有81%的院校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院校未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出发实行错位发展,出现了理科院校抢上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文科、艺术院校设置理工等非文科类专业。这种低水平重复设置专业的状况不仅造成同类专业学生多,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而且也影响到学校特色专业的形成。
二、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
以河北省为例,我省各市平均人才密度指数为6.93%,在11个市级经济核心区中,低于该指标的市有5个。即使人才密度指数最高的省会石家庄市也只有8.93%。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在如此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人才闲置的现象,比如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据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我国2007年、2008年就业率最低的两届高校本科毕业生进行的追踪结果显示:在我国高校本科700多个专业中,法学、计算机、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居于失业率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
由此,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发展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完善的专业进退场制度缺失等。总之,与经济社会、特别是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相比,我国高校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步伐仍然相对滞后,专业数量增长与办学质量同步提高等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三、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专业结构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发展与变化十分迅速,个人的职业和岗位变动更加频繁,口径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受教育者未来的职业变迁或工作方向的转移。因此,高校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性和创造性。创造性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个性的培养,对于具有特殊潜质、对未来有着自己特殊构想的人,我们不应当把他同化到249种模式中,而应当以人为本,为其成长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因此,个性化专业的设置、跨学科专业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学校毕竟属于公共事业机构,高校的效益性原则仍要求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以人为本,要全面考虑高校自身的资源,并在其基础上,尽量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满足人的要求。
专业是社会和高校连接纽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优化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构建合理专业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政府应从宏观上加强对高校专业的管理和调控,高校应 准确定位,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信号理论关注就业率,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建立专业进退场制度。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部已经制定出台了相关规定: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指出: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与内涵改造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并特别强调,本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促进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