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青花瓷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city_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人曾问我:“周杰伦喜欢收藏青花吗?他唱了一首歌,就叫《青花瓷》呢。”我说,周爷玩不玩儿瓷器,我哪儿知道呀?但那首歌我听过。真唱得不错,幽咽婉转,还真唱出了点儿“青花”这“万花之花”的韵味。而且我非常欣赏其中的两句歌词“你隐藏在窑里烧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别说我一个玩“瓷片儿”的了,就是拉坯举火的烧窑人都未必能有此深刻感悟。如果再把青花瓷和爱情融合在一起,就更令人视其为“娇柔易碎,唯恐呵护不及”之美器了。
  
  青花瓷于元朝最辉煌
  说起来咱们中国的青花瓷器历史很悠久,唐宋时期就已初现端倪,却没有发展起来。我以为原因有二:一来是烧造技术上的原因。青花瓷的着色剂是二氧化钴,在原料提纯上可能要求挺高,不大容易鼓捣出个“样儿”来。其二,我以为与上层建筑和文化背景有关。纵观中国的陶瓷历史发展,自唐代开始其大致脉络如是:大唐——“多彩”,大宋——“理性”,大元——“辉煌”,大明——“典雅”,大清——“斑斓”。而青花瓷器正是大元时期,在江西景德镇创造出的辉煌。在这儿我斗胆说句不太尊重祖宗的话,如果中国陶瓷严格按照宋代“理学”的要求和品位延续下来,今天的人们恐怕很难接受“青花”(英文称之为blue and white “蓝加白”)这种带着些“庙堂之色”的瓷器——怎么说呢,瞧着多少有点儿丧气不是?但值得庆幸的是,元明时期青花瓷器首先被皇家认可了,皇上说好谁敢说不好?于是没人敢再提这“丧气”二字,而是美誉为“贵气”“雅致”。几百年来,国人不仅接受它,并将它推向极致。尤其是人们在拍卖会上知道了它的价格后,更是把一件上好的官窑青花瓷,直接当作财富的象征。
  青花瓷既然如“横空出世”般地辉煌于元朝,那么最珍贵的青花瓷,当然就非“元青花”莫属了。您还记得不?2005年在英国的佳士得拍卖会上,著名的元代景德镇窑“鬼谷下山青花罐”被拍出了将近2.5亿人民币(实为“两亿三”,加上佣金我估摸着约合“两亿五”了吧)。了得吗?是“二亿五”不是“二百五”!我有个酷爱青花瓷的朋友,他说他虽无缘与“鬼谷子”谋面,更无财力参与竞拍,但作为中国青花瓷的忠实尊崇者,仅仅是听到了这个震人心魄的消息,竟然就激动得热泪盈眶了。要我说,这才真叫“眼儿热”呢!
  自打这个天价瓷器面世,一时间“满城尽谈元青花”,青花瓷的知识,被极大地普及了。其实要较起真儿来,这“元青花”让人们真正认识它并没有多少年,更令我辈汗颜的是,鉴别出“元青花”瓷器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个洋鬼子——
  
  一对“元青花”瓷瓶的“流浪史”
  元朝末年,郭子兴、朱元璋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父老兄弟们正在与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的官军展开一场拉锯战。战争进行得异常惨烈,直杀了个山河失色、日月无光。主战场之一就是江西一带。此时的大元帝国已经顾不了昔日曾设制过“浮梁磁局”的那一方“饶州(即景德镇)瓷土”了。正所谓国将不存,窑器何珍?所以,不论是对朝廷还是对老百姓来讲,这里都是名副其实的重灾区。人们背井离乡,四散避难,田园荒芜,瓷业凋敝……
  这天,一位家住与景德镇相去不远的玉山县的地方乡绅,哆哆嗦嗦地抱着一对费了大气力才托人烧好的瓷瓶子和一只瓷香炉,带着家眷老小去庙里上香,祈祷神灵保佑他一家人在这个战乱频繁的倒霉日子里能躲过劫难。他仰天叹息:“唉——实在是不舍得抛下家产,跟着难民的屁股后头四处要饭去,得嘞!这些个瓷器就是为庙里诸位老人家定烧的供品,还望神灵护佑则个。”这个抱着瓷瓶子进庙磕头烧香的乡绅,名叫张文进,他供奉的这对儿瓶子很有特色,叫“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而且在瓷器上还烧出了一段铭文,文曰:
  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阖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该铭文中提到的“星源祖殿”和“胡净一元帅”,大概都属于道家的神了。元朝末年,道教似乎已经深入到了江南地区的广大民间,尤其是这位“胡净一元帅”也叫“胡大帅”,是位可以护佑人们财产不被劫掠的、类似财神的“神勇将军”。铭文中落下的时间是“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即公元1351年4月的25或者26日,为元顺帝的统治时代。去南宋灭亡72年,离元朝灭亡还剩下不到16年的时间。然而这“胡大帅”是否保佑得了张文进先生的财富和一家老小?不得而知。但是,老张头儿贿赂给“胡大帅”的那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却作为旷世之宝被流传了下来。
  1929年的某月某日,有个中国福建籍的旅英华侨古玩商人叫吴赍熙。这主儿在自己的“第一故乡”走亲访友的时候,闲逛北京智化寺,见供在那里的一对青花瓷瓶煞是好看,于是就买了下来并送往琉璃厂古玩铺出售,用作回英国的盘缠。不承想那古玩店的掌柜看了之后说:“不收!”这位吴先生提到“这对瓶子上面可是有款儿呀,这不——‘至正十一年’。说不准是元朝的呢!”不提则罢,一指明有“元代”的“纪年款识”反倒坏了菜,叫那些古玩店的玩儿家们给讥笑了一番,皆呼:“元无青花,此乃国人之定论也!”就这么着,宝贝就被当成赝品给打发了。这事儿说起来实在是令人扼腕,岂知日后蜚声海内外的旷世国宝曾经就在咱自家门口“转腰子”,最后竟被当成破烂给拒绝了。这个吴赍熙也不含糊,说是“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一跺脚就把这对瓶子抱到了他的“第二故乡”——英国去了。将此物卖给了一个叫大维德的商人,就是著名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伯西瓦尔·大维德中国艺术品基金会”的“帮主”。
  不久,此宝贝让英国学者霍布逊(R .L .Hobson)给发现了。霍布逊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古代陶瓷学专家,他首先对瓶子上的那个“至正十一年”的年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此他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成熟的中国青花瓷器,不是像书中记载的“起源于明代”,而在元朝时于景德镇一带就已经烧造成功并普遍使用了。然史书中却对此多无记述,个中原因大概有“朱明之后屏弃元朝旧物”的情绪上的偏执。于是,霍布逊先生得出结论并速就论文一篇,曰《明以前的青花瓷器》,发表于一个叫《老家具》的刊物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英国人霍布逊的这篇文章,看作是历史上人们对元青花的第一次明确的认识。但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加上霍先生的论述又相对简单,所以未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无人问津此事。
  时间不知不觉滑到了1952年,一个名叫约翰·亚历山大·波普的美国人,进入了现代所有关注元代青花瓷器研究者们的视线。波普,美国佛利尔博物馆的馆长助理,也是一位中国陶瓷学的专家。这位年轻的学者,在认真地研究了当时已经藏入大英博物馆的带“至正铭文”且高大精美的“青花龙纹象耳瓶”之后,开始频繁地往复伊郎和土耳其两国,以这对儿“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作为理论的基石,从1612年沙·阿巴斯国王遗留下来的,现存于伊朗阿德比耳寺的中国瓷器和十六、十七、十八世纪土耳其苏丹所收藏的,现存于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撒莱宫的大批中国瓷器中,共筛选出了72件极有代表性的青花作品。它们大多器身高大,瓷器的绘画使用进口钴料,瓷器的釉色深沉,图案繁复、纹饰致密,给人以端庄雄浑的感觉。波普以这些瓷器为依据,系统而又科学地向人类展示了“至正型元青花瓷器”。并于1952年和1956年分别撰写了《十四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博物院所藏的一组中国瓷器》和《阿德比尔收藏的中国瓷器》这两本著作。就此,在这位波普先生的“严谨的学术行为”的倡导下,人类第一批成熟的青花瓷器被从明朝青花瓷器中“剥离”了出来,时间定格在“元代中后期”。于是,这对儿飘洋过海的“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子,就被想当然地称作“大维德花瓶”,也是“元青花至正型”的标准器物。波普先生在将上述元代青花瓷器命名“大维德花瓶”和“至正型器”的同时,也亲切地称呼它们为“赍熙型器”。看来他是十分感谢和怀念那个能让西方人率先把玩到“大维德花瓶”的始作俑者——吴赍熙公。同时,从这时候起,一股收藏和研究元青花的热潮开始了,其余温至今不见衰减,这才有了将近50年之后,就是在前边刚提到的2005年7月,在英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2.3亿元天价的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这么个“天字第一号”的亚洲艺术品。
  
  多少年来人们在谈论、鉴别甚至炒作元青花的时候,记住了首次从民间往外倒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那个吴赍熙,记住了最早认可元“至正”年号的英国人霍布逊,当然更记住了那个创立“至正型器”学说的美国人波普。但不知道我们是否怀着一份敬仰之心,同样能记住那位当年在战乱之中,自费烧制瓷瓶并送往“星源祖殿”去祈求平安的张文进公?如果不是他老人家将自己的“名讳”和时间大胆地烧刻在了那对被公认为旷世之宝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上,也许我们今天对“元青花”这么个名词还是停留在一头雾水之中。所以有人曾满怀感激之情地提出来:就“元青花”而言,张文进堪称“一代瓷人”。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其他文献
走进朝阳区东三环光华路口的西北角,就是咱北京城CBD核心地带有名的“嘉里中心”大厦。现如今这座富丽堂皇的“嘉里中心”又高又气派,大厦门前更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而行色匆匆的路人大概很少会知道,以前这块地界儿曾是一片宽阔的厂房。也许更没有多少人会想起,这里就是当年北京城那个火得不能再火、牛得不能再牛的北京雪花冰箱厂的旧厂址。20多年前,就是在这片北京城东三环路边的土地上,北京雪花冰箱厂以年产量二
一个饭店小小的勤杂工,为了追到心仪的女孩,一路打拼为厨师。但未来的岳父母却嫌他厨艺一般不愿嫁女。他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冒着生命危险,开始练习空中抛菜刀、肚皮切肉等绝活。  最终,他真的成为一个身怀“飞刀”绝技的神厨,并被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海内外电视台纷纷邀请他做节目。他的爱情梦想实现了,他却选择做回普通的厨师……    为爱情打拼成厨师  1994年,21岁的退伍小伙儿陈子宝进入
随着电视剧《金大班》的热播,旧上海百乐门舞厅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有人说不到百乐门你就不知道上海滩,你就不知道沪派文化,你就不知道十里洋场。根据顾也文先生《交际舞趣谈》所记,2002年新百乐门在上海的静安寺商圈重振雄风,高5层的大楼实行恢复性改建,4楼是当年最出名的金光舞厅,现在仍作交际舞厅,百乐门终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以新的面貌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其实,我们也不能把旧百乐门说得一无是处,说它就是乌七八
微波通信传输技术作为光纤通信的补充,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较其他通信手段,具有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抗人为干扰、地形适应率较高等优点.本文于技术介绍方面重点分析传统
我是个正儿巴经的北京人。据说,祖上是随满清从古北口入关的汉八旗,尔后我们家就居住在海淀水湖,有家谱记载,我是第十代了。  我的奶奶是满族人。我小时候和奶奶一起生活,在饮食习惯上受奶奶影响颇深。我们家焖扁豆、炒蒜苗,甚至炒白菜丝都不放酱油而是放酱。春天,西葫芦、新蒜下来了就做“糊塌子”(现在不同了,什么时候都有西葫芦,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了);大白菜下来了,就吃“包”,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包”,就
在北京不怕开车、就怕修车,眼瞧着修理厂冲你“刷刷”下刀子,疼得你拳头攥出汗来,还得高声言谢。日子久了,许多心眼儿活泛的就开始找自己信得过的便宜修理点,或者干脆是信得过的修理工。一年下来省个万儿八千的,玩似的。  那几年,我那辆已经9岁高龄的老“富康”,三天两头就会闹出点毛病,颠颠地给专修厂(学名“4S店”)送过去,让人家毫无商量地点走你几张儿、十几张儿“老人头”。我问修理工,你们的月薪应该在6万以
郑晓华,1963年出生于浙江缙云。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在欧阳中石教授指导下攻读书学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文艺人才百人工程”,为九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秘书长。2
通过对粉粒物料运输车罐内滑料板出现开裂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开裂问题主要是滑料板结构、焊接工艺缺陷、人员操作等原因引起,为此制定了一套解决方案,设计出核心部件“恒压装
近日,有关演员侯耀华涉嫌代言虚假广告的事,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据悉,根据中国广告协会发出的通报,著名演员侯耀华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0个虚假产品广告,涵盖面之广、形式之多样,令人惊愕。难怪即将收侯耀华为徒的著名相声大师常宝华都忍不住要说“我都要批评他,他做得不对。”对此侯耀华声称“不排除有人滥用我的名义做广告。”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侯耀华苍白辩解  使自己处境更复杂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