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分析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方法,最后点明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工业设计;个性化
一、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
大力培养卓越人才是新时期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较薄弱,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一段差距[1],特别是卓越人才还较缺乏。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我国目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有300多所,每年有几万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从数量上讲是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但由于卓越毕业生相对较少,让社会感到工业设计人才的稀缺。一是要想培养卓越人才,就要有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2]。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卓越工业设计人才的首要目标。因此,要建立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变。二是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培养卓越人才需要因材施教。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因材施教,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迈上卓越人才的基石。可见,对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实施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方法
1.在分析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置要求时:一是主要针对我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以调查问卷、访谈法等方式对我校已有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进行反馈调查,分析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满意度和总结他们对课程的建议;二是以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其他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三是通过专家访谈的形式,走访企业、设计公司及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及设计人员,了解他们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和要求。
2.在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时:一是基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修订的平台,建立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二是通过学生的实地调研与学校教学专家的访谈,了解演讲、讨论、答辩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了解导师制和设计项目引入的实施可行性;三是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3.在完善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手段时:一是采用调研、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完善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重新制作;二是问题式、讨论式或探究式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性应用;三是调查法探究导师制与项目合作机制试行的可行性,并采用实验法进行试行研究。
4.在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考评机制时,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定性的考核指标量化,做到考核机制的完善。
5.在开创产、学、研共享平台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搭建引导学生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进程的良好平台。
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内容
1.确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目标。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将因材施教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及教学环节中。将适应学生个性化發展的卓越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工业设计服务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
2.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置。一是课程设置要求。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教育部关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又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课程设置要求如下:一年级课程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二年级课程是学习设计思维方法和各种设计技能,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及研究,并培养创新思维;三年级课程是学习设计方法并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开拓创新能力,完善分析及研究能力;四年级课程力争做到产、学、研结合。二是课程设置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可以带来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实践则可以将理论融会贯通。理论学习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环节更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及应用,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发展。虚拟设计课题、科研项目参与、设计竞赛、校企合作等都是进行设计实践的重要手段。三是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和专业设计的课程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不仅要充分考虑工业设计专业多元化的特点,而且更要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课程设置要多元、要符合学科前沿、要紧密结合设计实践,让学生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潜质,向卓越设计人才的方向大步迈进。
3.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一是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专业基础课在本科一、二年级开设,是对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应采用研究性、研讨式等教学理念,倡导具有研究特色的传授式课堂教学。教学应是从原设问题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激情等个性化特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体会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师应加大对问题提出、问题背景、问题进展的讲解力度,鼓励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和结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和进行设计。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鼓励学生构建自己的工业设计知识框架,让学生以探索式的态度自己去开拓知识,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提供及时、恰当的评价与指导。二是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专业设计课是系统学习设计理念和方法、完善设计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专业设计课教学应以小课题研究或者项目综合设计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在这些课题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和造就综合的设计能力。然后,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4.采用个性化的学生考评机制。一是要提升和完善考评方式。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及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要不断提升考评方式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可以通过笔试、面试、小论文、课堂理论演讲、当堂设计方案讲解、设计快题作业等多种形式来对学生的综合实力进行考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发挥特长,又能取长补短,最终实现个性化的发挥。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考核。对学生的考评要贯穿于日常学习的整个过程,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每个学习细节中的个性发挥。全程考核可以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5.开创开放共享的产、学、研平台。与同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打造高水平的产、学、研平台,并相互开放和共享平台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入发展,为培养卓越人才打造资源平台。对学校而言,共建高水平产、学、研平台,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学校的人才、科技创新及研发的优势,激发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对企业而言,可使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形成科技攻关合力,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从而建立见效显著的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波.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9):60-62
基金项目: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课题编号:16G030)。
2.审批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课题名称《以工程应用为牵引的“三海一核”特色人机工程课程建设研究》,编号:JG2016YYB10。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工业设计;个性化
一、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
大力培养卓越人才是新时期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较薄弱,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一段差距[1],特别是卓越人才还较缺乏。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我国目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有300多所,每年有几万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从数量上讲是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但由于卓越毕业生相对较少,让社会感到工业设计人才的稀缺。一是要想培养卓越人才,就要有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2]。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卓越工业设计人才的首要目标。因此,要建立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变。二是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培养卓越人才需要因材施教。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因材施教,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迈上卓越人才的基石。可见,对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实施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方法
1.在分析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置要求时:一是主要针对我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以调查问卷、访谈法等方式对我校已有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进行反馈调查,分析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满意度和总结他们对课程的建议;二是以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其他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三是通过专家访谈的形式,走访企业、设计公司及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及设计人员,了解他们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和要求。
2.在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时:一是基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修订的平台,建立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二是通过学生的实地调研与学校教学专家的访谈,了解演讲、讨论、答辩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了解导师制和设计项目引入的实施可行性;三是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3.在完善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手段时:一是采用调研、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完善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重新制作;二是问题式、讨论式或探究式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性应用;三是调查法探究导师制与项目合作机制试行的可行性,并采用实验法进行试行研究。
4.在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考评机制时,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定性的考核指标量化,做到考核机制的完善。
5.在开创产、学、研共享平台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搭建引导学生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进程的良好平台。
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内容
1.确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目标。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将因材施教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及教学环节中。将适应学生个性化發展的卓越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工业设计服务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
2.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置。一是课程设置要求。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教育部关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又要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课程设置要求如下:一年级课程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二年级课程是学习设计思维方法和各种设计技能,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及研究,并培养创新思维;三年级课程是学习设计方法并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开拓创新能力,完善分析及研究能力;四年级课程力争做到产、学、研结合。二是课程设置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可以带来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实践则可以将理论融会贯通。理论学习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环节更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及应用,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发展。虚拟设计课题、科研项目参与、设计竞赛、校企合作等都是进行设计实践的重要手段。三是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和专业设计的课程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不仅要充分考虑工业设计专业多元化的特点,而且更要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课程设置要多元、要符合学科前沿、要紧密结合设计实践,让学生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潜质,向卓越设计人才的方向大步迈进。
3.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一是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专业基础课在本科一、二年级开设,是对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应采用研究性、研讨式等教学理念,倡导具有研究特色的传授式课堂教学。教学应是从原设问题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激情等个性化特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体会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师应加大对问题提出、问题背景、问题进展的讲解力度,鼓励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和结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和进行设计。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鼓励学生构建自己的工业设计知识框架,让学生以探索式的态度自己去开拓知识,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提供及时、恰当的评价与指导。二是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专业设计课是系统学习设计理念和方法、完善设计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专业设计课教学应以小课题研究或者项目综合设计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在这些课题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和造就综合的设计能力。然后,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4.采用个性化的学生考评机制。一是要提升和完善考评方式。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及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要不断提升考评方式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可以通过笔试、面试、小论文、课堂理论演讲、当堂设计方案讲解、设计快题作业等多种形式来对学生的综合实力进行考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发挥特长,又能取长补短,最终实现个性化的发挥。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考核。对学生的考评要贯穿于日常学习的整个过程,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每个学习细节中的个性发挥。全程考核可以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5.开创开放共享的产、学、研平台。与同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打造高水平的产、学、研平台,并相互开放和共享平台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入发展,为培养卓越人才打造资源平台。对学校而言,共建高水平产、学、研平台,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学校的人才、科技创新及研发的优势,激发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对企业而言,可使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形成科技攻关合力,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从而建立见效显著的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波.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9):60-62
基金项目: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课题编号:16G030)。
2.审批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课题名称《以工程应用为牵引的“三海一核”特色人机工程课程建设研究》,编号:JG2016YY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