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你好”,“我不需要”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迪生名言: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被删的下半句:
  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近日,有很多名言的后半句被发掘了出来,
  其中很多都对其原意有了颠覆性的解读,
  这一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当我看到这些名言的真实面目时,
  一种失望与愤怒不禁在我心中生起。
  诚然,这些肆意剪裁的人们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本着“我为你好”的目的痛下杀手,对此行径我只想说一声——“我不需要”。
  于我而言,这断章取义的阉割本身已有两宗罪——“失真”与“缺德”。为达到特殊目的而剪裁,将原意整得面目全非是为失真;慕于爱迪生和孔子等大家的影响力,空借其名而擅篡其意,是为“缺德”。
  试想,那些正在被爱迪生以汗水激励着的、正在朝卢梭口中所说的自由奋斗着的、以及那些正在恪守圣人教诲三思而后行的人,你从背后拍拍他们的肩膀,把这些名言的原意拿给他们去看……无需再,斯可矣!
  以上幽默的假设是整句名言被还原出来对那些对所谓“名句”笃信不疑之人的影响,但这同时也是裁剪者挥刀而下的因由所在,他们并不希望由于名人的真实思想阻碍了人们去辛勤努力,去渴望自由,而三思后行。对于他们最初的本意,还是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然而我真心不认可这种直截了当一刀切的做法。当年的明太祖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曾将《孟子》一书修改得面目全非。当年之事与现今之境相比较,哪怕如今这些人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又何异一种于变相的,逐步的曲解之术呢?
  拿去碍眼的,摘掉志怪的,放眼望去尽是灿烂可人的。这便是为何同学在课堂上闻听某些言论时便觉滑稽而哄堂大笑的原因了。当人们为真相,或是一种更为客观真实的论证所信服时,那些被支离扭曲的理论便只会成为一个个笑柄。
  为何不可以辩证讨论的方式来得出最终的看法呢?再者说来,使人们一开始便接触到爱迪生完整的那句话,是会令我们从此一蹶不振,还是会让我们在一根筋努力的背后更注意到一些思维方法以及对灵感的重视;直接了解卢梭心中对自由的理解,是会让人从此放弃自由,还是会让人们在追求自由之前对自由有更深的思考,懂得自由的绝对与相对之分;同理,闻得“斯可矣”之时,我们真的会自此任性蛮干,还是会明白谨慎和效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呢?难道一定要以断章取义的方法来教育后人,在他们眼前挡上一块梦幻的幕布,待到这布被撕开,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在盲人摸象,进而不得不重新进行一次痛苦的价值判断么?
  切莫这样对我好,我可真的不需要。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我无法回答是不是因为那个缘故,使我从小就立下了长大要当一个穿“道道服”工人的志愿。事情发生在钢铁元帅升帐的岁月里,小高炉星罗棋布,城里砸锅炼铁,农村出现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后立法时代”背景下的立法学面向西方哲学大师尼采曾言,“没有任何制度有可能建立在爱之上”。[1](p.387)迄今为止,从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一最近,李姐正在热心招募亲朋加入去塞班岛的旅行团,我刚好进入她的视野。我算计着多一个人可以多分担一部分费用,再说多一个人多一张嘴,就可以多出很多奥妙玄机。女儿刚好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善莫大焉我调侃自己:“你经常见义勇为,是在还你前世欠人的孽债吧。”也是相信人世有轮回的说法,这天,我抢到一张穿越前世的入场券,眨眼,来到清代咸丰年间泉城的一座监狱,看
西班牙一只名叫卡洛的狗,七年来一直在西班牙加的斯一间医院外守候他的主人出院,但它的主人在七年前已经心脏病发,在这家医院逝世。  卡洛不知道它的主人永远不会再出现,还是它知道,但是它希望奇迹会出现,因此七年来风雨不改在医院外徘徊?贾西亚·马奎斯有一篇短篇小说,名叫《你滴在雪上的血痕》,一对金童玉女般的新婚夫妇从马德里到巴黎度蜜月,年轻的太太被玫瑰刺伤了左手无名指,沿途不停滴血。到了市中心,丈夫送太太
有人问一位大师,何谓“舍”?大师说:舍=人+干+口。意思是,若想让别“人”为自己“干”活卖力,就要给别人一“口”温暖的饭吃。那么,又何谓“得”?这人又问。大师继续答:得=双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她是我的小学老师。四年级暑假一开始,祖父带我到县图书馆借了一大摞书。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一边一本又一本地啃着一边开始拿笔编起故事。故事的素材源于外婆家,可惜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