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分娩后6周内出现的抑郁障碍,以情绪低落、易悲伤、担心多虑等心境低落症状为基本特征,也表现为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及出现一些躯体相关症状[1]。由于测量工具、诊断标准的不一致,以及研究设计、样本大小的不同,不同研究结果报道的产后抑郁发病率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外报道产后抑郁发病率为10%~20%[2],国内为10%~38%[3]。患有产后抑郁症的母亲往往会存在认知障碍现象,主要表现有喜欢自罪自责,过度担心婴儿,为失去照顾婴儿的信心而悲观绝望,甚至会导致杀婴和自杀的企图增加[1]。而患有抑郁症母亲的婴儿,由于缺少母亲的呵护,往往表现为认知和社会行为发育障碍,会增加其成年抑郁发生的可能性[4]。产后抑郁症不仅危害产妇自身健康,影响家庭和谐,而且会对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的广泛关注[5-8]。一般认为产后抑郁是内分泌因素、神经生物因素、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仅对其中内分泌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