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情绪状况评估,并进行临床宣教指导,心理、情绪自我控制方法的培训。结论:有针对性的对慢性结肠炎患者实施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是临床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情绪调治;心理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57-02
情绪因素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精神障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进一步导致肠道运动机能亢进,平滑肌痉挛,血管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肠壁充血水肿。多数患者发病缓慢,反复发作,产生心理负担或困扰,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
近年来,我们对慢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情绪调治和心理护理工作,在临床上取得了初步进展,情绪调治和心理护理工作的作用日趋重要。
1、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的对策
我们根据病情将患者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工作分为治疗前期、治疗期、巩固期及预防护理期四个阶段。
1.1 治疗前期:指患者从入院至情绪调治前这一时期
慢性结肠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在行为或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多疑、抑郁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
工作目标:建立自信,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工作步骤:进行交流、对话、激发、沟通、估计、制定方案。
步骤一。宣教指导:(1)协助患者了解环境,适应环境。(2)科学认识疾病。(3)认识情绪与自制能力对治疗疾病的积极作用。(4)通过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尽可能多地收集患者各方面的信息。
步骤二。估计:整理主客观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列出心理及情绪的初步诊断。
步骤三。制定方案:在列出心理及情绪的诊断后,制定情绪调治和心理护理目标。根据目标做出解决存在的心理及情绪问题的对策,即情绪调治及心理护理的工作计划。
1.2 治疗期:指对患者进行情绪调治这一时期。
工作目标:培养患者的自立能力,即培养患者心态调节和情绪自控的能力。
工作步骤:将方案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
步骤一。培养“问题”意识训练
针对情绪提出一些问题:真正的感觉是什么?是愤怒、是困扰、是忧郁等,是什么原因?真的值得吗?等等,用转换词汇的力量,引导意识使它纳入理性的思考当中,去处理问题。
步骤二。培养“分析”能力的训练
肯定情绪而不与它对抗,通过事情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步骤三。培养“预见”能力的训练
当有某种情绪的反应时,要带着探究的心理去看看那种情绪真正带给本人的是什么?及解决问题的后果是什么?到底怎样做才能使情绪好转?
步骤四。建立“经验”通路的训练
借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拟出处理目前情绪的有效策略、行动方案。
(1)生理状态调节—模仿—自控情绪
(2)内心储忆的调治法
(3)意焦调治方法
(4)性格缺陷修正法
步骤五。立即“行动”的训练
要以振奋的心情拿出行动,最好时机永远是情绪出现时,采取行动。
步骤六。建立“思维模式”的训练把成功顺利处理的经过深印在自己的精神系统中,形成习惯。
步骤七。评价、调整、完善阶段方案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即经过反馈,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以取得最佳效果。
1.3巩固期:指患者病情基本治愈到痊愈这一时期。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情绪调节和心理护理,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情绪稳定。然而,这时期多数患者易出现情绪反复,表现为:不耐烦,急躁,孤独感,急于回归家庭,工作等心态和表现。
工作目标:树立自强不息的理念
步骤一。“习惯”重复训练
步骤二。提高认识(1)持之以恒,巩固疗效的重要性。(2)疾病与生活的关系
步骤三。积极情绪的培养
1.4 防护期:指患者痊愈出院后疾病预防和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
(1)出院指导:季节、饮食、情绪等早期预防。
(2)出院随访追踪:坚持做好随访及院外指导,时间以二年为限。
2、体会
经过临床观察,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大大减轻、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及情志因素的影响,使患者乐观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和预防慢性结肠炎的复发上,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乃健主编《中国肛肠病学》,山东科技出版社。
[2] 黄河浪主编《成功潛能开发核心教程—情绪》,河南出版社。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情绪调治;心理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57-02
情绪因素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精神障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进一步导致肠道运动机能亢进,平滑肌痉挛,血管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肠壁充血水肿。多数患者发病缓慢,反复发作,产生心理负担或困扰,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
近年来,我们对慢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情绪调治和心理护理工作,在临床上取得了初步进展,情绪调治和心理护理工作的作用日趋重要。
1、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的对策
我们根据病情将患者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工作分为治疗前期、治疗期、巩固期及预防护理期四个阶段。
1.1 治疗前期:指患者从入院至情绪调治前这一时期
慢性结肠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在行为或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多疑、抑郁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
工作目标:建立自信,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工作步骤:进行交流、对话、激发、沟通、估计、制定方案。
步骤一。宣教指导:(1)协助患者了解环境,适应环境。(2)科学认识疾病。(3)认识情绪与自制能力对治疗疾病的积极作用。(4)通过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尽可能多地收集患者各方面的信息。
步骤二。估计:整理主客观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列出心理及情绪的初步诊断。
步骤三。制定方案:在列出心理及情绪的诊断后,制定情绪调治和心理护理目标。根据目标做出解决存在的心理及情绪问题的对策,即情绪调治及心理护理的工作计划。
1.2 治疗期:指对患者进行情绪调治这一时期。
工作目标:培养患者的自立能力,即培养患者心态调节和情绪自控的能力。
工作步骤:将方案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
步骤一。培养“问题”意识训练
针对情绪提出一些问题:真正的感觉是什么?是愤怒、是困扰、是忧郁等,是什么原因?真的值得吗?等等,用转换词汇的力量,引导意识使它纳入理性的思考当中,去处理问题。
步骤二。培养“分析”能力的训练
肯定情绪而不与它对抗,通过事情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步骤三。培养“预见”能力的训练
当有某种情绪的反应时,要带着探究的心理去看看那种情绪真正带给本人的是什么?及解决问题的后果是什么?到底怎样做才能使情绪好转?
步骤四。建立“经验”通路的训练
借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拟出处理目前情绪的有效策略、行动方案。
(1)生理状态调节—模仿—自控情绪
(2)内心储忆的调治法
(3)意焦调治方法
(4)性格缺陷修正法
步骤五。立即“行动”的训练
要以振奋的心情拿出行动,最好时机永远是情绪出现时,采取行动。
步骤六。建立“思维模式”的训练把成功顺利处理的经过深印在自己的精神系统中,形成习惯。
步骤七。评价、调整、完善阶段方案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即经过反馈,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以取得最佳效果。
1.3巩固期:指患者病情基本治愈到痊愈这一时期。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情绪调节和心理护理,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情绪稳定。然而,这时期多数患者易出现情绪反复,表现为:不耐烦,急躁,孤独感,急于回归家庭,工作等心态和表现。
工作目标:树立自强不息的理念
步骤一。“习惯”重复训练
步骤二。提高认识(1)持之以恒,巩固疗效的重要性。(2)疾病与生活的关系
步骤三。积极情绪的培养
1.4 防护期:指患者痊愈出院后疾病预防和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
(1)出院指导:季节、饮食、情绪等早期预防。
(2)出院随访追踪:坚持做好随访及院外指导,时间以二年为限。
2、体会
经过临床观察,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情绪调治与心理护理,大大减轻、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及情志因素的影响,使患者乐观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和预防慢性结肠炎的复发上,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乃健主编《中国肛肠病学》,山东科技出版社。
[2] 黄河浪主编《成功潛能开发核心教程—情绪》,河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