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化学课堂培植学生生涯发展内生力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在新高考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化学教师深耕课堂,将化学学科中富含的营养转化为学生生涯发展的素养,培植学生生涯发展内生力,以化学智慧润泽学生未来,是新高考选考模式下化学教师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涯发展;化学课堂;内生力
  “生涯规划”一词来自career planning,本意为职业计划,汉语翻译时取《庄子·养生主》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构成“生涯”,赋予它更丰富的生涯发展内涵。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在新高考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化学教师深耕课堂,艺术地再现化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之产生一种亲和力,从而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热爱化学,润物无声地启发思维,怡情养性,将化学学科中富含的营养转化为学生生涯发展的素养,实现化学学科内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渗透,培植学生生涯发展内生力,这些成为化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看法。
  一、共情化学史奋斗旋律,铸生涯之舵
  教学天然地内含于教育,因此对教育的理解成为培植学生生涯发展内生力的基础。教育的对象在于人,台湾地区著名教育学家贾馥茗女士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率性修道、修己成人” [1]。如果说“成人”是我们的责任,那么“教”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学科知识,而是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在初中化学“受控的燃燒”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资料卡片化学史内容,运用数字化技术(压强传感器、真空泵)创新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再现波义耳研究燃烧的方法。通过实时直观地观察压强传感器读数,监测玻璃容器内空气含量来引导学生探究燃烧条件(见图1)。
  实验步骤1:向玻璃容器中加入可燃物白磷,抽真空。现象1:白磷没有燃烧。
  实验步骤2:加热玻璃容器。现象2:白磷熔化但没有燃烧。
  实验步骤3:打开止水夹,使空气进入真空容器。现象3:白磷剧烈燃烧。
  实验步骤3中空气进入真空容器一瞬间白磷立刻剧烈燃烧(见图2),这一直观震撼的实验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讨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说明思考的思路。最后,在激情与理性交织的课堂中,教师娓娓道来:“波义耳是化学史上的第一位伟人,他不仅通过燃烧的定性定量实验最先揭示了空气是燃烧的基本条件这一事实,还第一次为化学元素下了明确的定义,使化学发展有了新的起点。恩格斯曾对此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波义耳将‘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主张‘空谈无济于事,实验决定一切’,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凡的成就。”激励学生谱写“岁月为犁,不负韶华”,奋斗的人生才精彩的生涯发展主旋律。
  
  二、涵养化学味学术兴趣,植生涯之源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新高考对于学生来说,选择了哪几门课作为选考科目,意味着将来在学术兴趣、专业选择甚至从事的职业方面很可能与此相关,学生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做出最佳选择。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与诉求,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知识与建构认知的状态和过程中,真正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为此,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如何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化学,原意选择化学专业,尽力对接化学学科内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渗透。
  (一)引诗词歌赋,长兴趣之树
  在讲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时,针对所谓的“周期性”,可设计教学如下:查阅《辞海》可知周期性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就像台湾著名歌手罗大佑歌中所唱“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就像民国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时序有周期性变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否也存在周期性的变化呢?
  教学“乙醇”一课,PPT上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幅明月当空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中,教师引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描写李白的诗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作为开场白,随即问学生:“李白写下的与酒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学生很快答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再追问:“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何性质?在工业上有何用途?如何合成?这些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寥寥数语,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密切了师生感情,巧妙地引入新课。
  (二)编谐音故事,渡兴趣之船
  幽默与风趣是智慧的象征,化学教师应不乏这种智慧。针对学生不易记忆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教师可编成谐音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陕北农村,父女俩赶集,到一服装店,一件新衣服,俺要(3.1)试试(4.4)橙色(甲基橙),吾爸(5.0-8.0)命令穿紫色(石蕊),不中不中,老爸你看,人家82岁(8.2-10.0)老太太(酚酞)还穿粉红色。”讲焰色反应:“做人不要如钾(假)离子,只有在火焰上灼烧,并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才能把他看清。”评讲一判断题:“进入沼气池时应做灯火实验,部分同学竟然选了对……”教师惊讶开玩笑:“都选对了你们竟然还坐在这里?”同学们在大笑中记忆深刻。针对不少学生认为二氧化硅是分子晶体的易错题,可讲解如下:“知道太上老君不能将孙悟空炼化的真正原因吗?古代炼丹炉是煤炭炉,最高温度只能达到1200℃左右,而孙悟空是石猴,主要成分是原子晶体二氧化硅,熔点高达1600℃左右,的确炼不掉,懂点化学多么重要!”
  (三)借网络时尚,筑兴趣之路
  高一讲“氧化还原反应”时,针对氧化与还原是何关系的问题,教师设计:“遇到问题,现在的你们喜欢求助‘度娘’,这会儿我们也百度一下。百度搜索,找到这两个词的相关结果,均约为一亿个,看来氧化与还原旗鼓相当,不分彼此。不过,有趣的是还原页面中,有个还原吧,在还原吧中,我们还看到了一首歌《还原》……”(见图3)   教师:“太直白的话,有肤浅之嫌,作为一节有些枯燥的理论课,我们权当其是一味调料,一笑而过。”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热词“本宝宝”讲“苯宝宝”,介绍实验仪器三口烧瓶、广口瓶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干货”等时尚热词贴近学生生活,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富有化学趣味或哲思的化学图像布置教室(如图4),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三、培育化学学科探究能力,扬生涯之帆
  化学学科中蕴含着许多独特的观念智慧,它们远远超越学科本身而成为人类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为我们认识物质世界提供了独特而重要的视角[2]。如化学不仅从宏观上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描述,更重要的是从微观结构上对其进行解释,以深刻把握物质变化的本质规律。化学教师应广泛借鉴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深耕课堂,引导学生独立式、合作式、实践式、浸润式探究微观世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好奇心得以自由生长,学生面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助推学生生涯发展。
  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教师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教学片断如下(括号内为学生活动)。
  “借助于理性思维我们能否在课堂上看见微观世界的电子转移呢?以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Zn与稀硫酸的反应为例,根据前面所学,它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是,因为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变化,说明有电子转移)(见图5)我们的探究先从宏观可见的现象入手,Zn与稀硫酸反应最显著的现象是什么?(Zn片表面产生气泡)Zn片表面产生气泡能否说明有电子转移?或者反过来思考,有气泡产生的反应是否都有电子转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吗?举例说明。(CaCO3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看来有气泡产生的反应并非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转换视角,让我们把目光从锌片投向溶液中等待已久的H ,看看H 有何变化?(H 得到Zn失去的电子生成氢气)H 会对电子开心地说:‘欢迎你的到来,我可以变成H,再结合成H2逸出溶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要出去看一看。’(会心一笑)借助对反应过程中电子流向的认识,设想如果能用导线将Zn失去的电子引出,使H 能够在不与Zn片接触的地方得到电子,我们是否可以‘看见’电子转移?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实验步骤:1.将稀硫酸倒入培养皿,用镊子夹取一块锌片放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2.将铜丝桥放入稀硫酸中,但不接触锌片,观察现象;3.使铜丝桥螺旋端接触锌片,观察现象。(各小组实驗后交流汇报,略)实验步骤3中为什么铜丝末端U形处有气泡?难道是铜与稀硫酸反应了?(Zn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电子,顺着铜丝桥流向末端U形处,H 在此处得电子生成氢气)铜丝就像单线桥中的桥一样,将电子引向了远处。至于锌片上仍有气泡的原因与锌片不纯有关。同学们,一个简单的实验,叠加我们对微观世界的想象,我们就真的‘看见’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了。(欣然点头)就像人类只能通过肉眼看到山川湖泊、日月星辰这些宏观现象,但是科学家凭借大脑的缜密思维和逻辑推理,建立了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分子、原子层面的微观世界,这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是同学们需要在化学学习中强化的科学思维。(凝神思索)”
  生涯是有目标的漫长旅途,生涯路上师生总是相逢。以深耕课堂的深切情怀,关照新高考选考模式下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学生提供丰富而个性化的化学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以化学智慧润泽学生未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生涯发展,这是新高考改革下化学教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是适应学生健康而个性化发展需要,是成为一名合格“未来教师”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
  [2]唐隆健.超越化学教化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EB/OL].(2014-12-10)[2017-07-1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59/201412/181664.html.
其他文献
2016年,是属于直播的一年,超过500家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每天的活跃用户过亿,创造了一系列的观看神话和网红传奇。一夜间,资本市场、技术平台以及内容生产机构争先恐后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其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运用中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主要有
教师仅仅教授课堂知识永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运用合理科学的课后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及对新知识的预习
11月1日,《深圳市儿童智能手表技术标准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意见征求会在市消委会举行。据悉,该《文件》为国内首个儿童智能手表标准。
通过解读新版标准GB12021.6-2017《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后简称“新版标准”)与旧版标准GB12021.6-2008(后简称“旧版标准”)在标准范围、热效率、保温能耗、待机功
传统礼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品及其包装作为礼文化的传递载体,在传播传统文化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礼文化的挖掘,结合消费者对礼品包装的心理
对于因牙周病造成牙周萎缩使上前牙间隙增宽而影响美观的的患者,笔者在经过牙周病基础治疗后采用烤瓷贴面微创美容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于出行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铁作为目前人们出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其建设关乎人民的日常生活。由于地铁工程的投资量大,对
喇嘛学艺作为乾隆帝将雍和宫改为佛教寺院后的一项重要的喇嘛学习修行活动,是乾隆时期佛教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这一时期雍和宫喇嘛学艺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24册)和《雍和宫满文档案译编》(上、下册)等多种资料,对雍和宫的历史沿革、雍和宫喇嘛学艺的诸相以及原因和历史意义等,第一次依据档案史料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分析与研究。因此,这一研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学科发展都具
自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以石油价格冲击为主线,研究石油价格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利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