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爱好满足的需求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爱好者们的说法,爱好不应用来赚钱谋生,不靠提供给人们物质利益而存在。那么,各种各样的爱好又是凭借怎样的魅力吸引众人的呢?大概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许多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或多或少的独处需要
  
  当代人的观念中,似乎交际决定成败。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独处也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对一群杰出的心理健康者做过研究,发现这些成员间有一种奇特的相似性——尽管他们对朋友极其热情善于交际,但是他们都会花掉令人吃惊的大量时间来独处。很多成功人士都强调一条:接受信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独自思考、沉淀,并且做出总结。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留给我们的独处时间已经很少了,这就是很多人觉得虽然信息发达但是脑袋空空的原因——我们只接受信息却没有思考吸收;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假期再长仍然疲累不堪的原因——我们并没有独自享用安静时光。
  好在爱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片独处的天空,这是即使再亲密的关系都无法介入的空间,你完全可以享受其中,真正感受独处的乐趣。
  
  谁都离不了的团体归属
  
  与独处的需求占据着同等重要地位的,是归属感的满足。有研究显示,长期缺乏归属感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之一。作为社会性动物,没有人可以完全脱离群体而存在,因为我们对安全、认可、赞赏等等的需求,都要在团体中被满足,而这也是归属感的内容。
  爱好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团体,它的前提是志同道合,大家关注的东西相同,信奉的准则类似。于是,在这样的团体中我们更容易发挥能量,也更愿意自发地贡献自己。同时,在这里我们也更容易获得赞赏和认可。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因爱好而自发组建的小团体生命力超强的原因所在,比如一些粉丝团体即是如此。
  
  害死猫的好奇心
  
  心态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表现之一,便是保有旺盛的好奇心。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学习与工作是简单重复的单一任务,很难激发其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是一种自发的关注,不能靠外部奖励来促生。但是,爱好却可以自动自觉地引发我们的好奇心。
  比如一位空竹运动的爱好者,看到别人做出了高难度的动作,就会心痒痒地想去学习、尝试,而如果是对空竹毫无兴趣的人,即使看到了顶级空竹表演也不会有好奇的心情和想学习的冲动。所以,如果想激发一下逐渐老去的好奇心,爱好就是最好的途径。
  
  难得一见的高峰体验
  
  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并非简单的狂喜心情所能比拟。在他的研究中,那些感受过高峰体验的对象指出,他们在这类体验中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妙。这恐怕不是谈成一桩生意、所持股票升值就能体会到的。
  然而,很多在爱好中有所收获或突破的人却给出了类似于高峰体验的评价:“当我在书法上又悟到一种新境界时,有种天地顿宽的感觉”,“攀岩到达最顶点时,我觉得自己跟山、风、空气融为一体,生活的烦恼皆在此刻消失”……
  
  对抗逆境的勇气
  
  人们的许多心理需求都靠外部环境来满足,比如有了房子你就会有安全感,有了朋友你就会有归属感。但是,如果有一天,生活让你变得一无所有,还有什么能支撑你走过逆境呢?大画家黄永玉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靠一支画笔渡过。当他的精神遭受巨大折磨,几乎厌弃了生命之时,他用一支画笔在墙上画出美景,帮助自己挨过了困境。
  爱好是否真有如此奇效,能够于逆境中给人勇气和坚持下去的毅力?
  有人就书法爱好做过此类研究,结果显示,书法爱好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均有显著作用。在人格方面,书法爱好组的神经质得分明显偏低;在应对方式上,他们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偏高;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总的健康状况评价上,书法爱好者的得分都比对照组的人要高。从这个实验研究可以看出,一项有益身心的爱好的确能够提供给人精神力量,并且在你最困苦的时候发挥它的作用。
  
  要不要把爱好当工作
  
  人有一好,如有一宝。但有时候,这一宝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迷惘:比如,为什么我见啥好啥,却一样也不能持久?为什么爱好变成工作以后,我的兴趣就大大减退?
  
  网友提问1:
  我从小热爱文学,但大学时却阴差阳错读了系统工程,毕业后进入IT行业。工作两年简直就是煎熬,后来我下定决心跳槽到一家网站做编辑。刚开始乐趣十足,但半年过去了,我的工作逐渐变成了“粘贴+复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我就奇怪了,当年编完程序熬夜也要看小说、写小说的热情哪儿去了?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工作与爱好所承担的意义是否相同?
  之前我们讲到,爱好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求,但是,细心的人应该发现,这些需求多是心灵和精神方面的,涉及物质甚少。而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满足我们生存的物质需求,这一点上,两者的差距已经很大。
  当然,工作也承担着提供归属感、成就感的义务。但是,即使是这些心理需求也多取决于外界的评价——团队认可你了,于是你有了归属感;工作受到表扬,于是你会有成就感。而爱好则不同,它只取决于你的个人感受,只要你乐在其中,即使别人不认同,你也可以获得成就感。
  如果把爱好变成工作,那就意味着对爱好的热情需要靠外界刺激来满足。一旦得不到正性刺激,或者这些刺激的强度不能越来越大,那么,对于爱好的热情就会慢慢消失。当然,也有人能将爱好与工作很好地结合,那么,他在这项爱好上的才能与热情要远远高于常人,如此方能抵消工作的消磨。
  其实,执著于将爱好变成工作,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一个未完成情结而已。因为儿时的某个梦想,或者对某人的强烈崇拜,致使我们多少年后仍然想要成为想象中的那个人,从事完全理想化的职业。然而,当你明白这一切,聪明的你,是不是还要这么做呢?
  
  网友提问2:
  我是性格多变的水瓶座,爱好方面也是如此。小时候,我喜欢画画,还在省里面得过奖。结果没两天,我又迷上了芭蕾舞,直到现在舞鞋还存了小半箱。可惜的是,也没认真跳几天。工作以后,我练过瑜伽、肚皮舞,还专门学习过插花、茶艺,最近又迷上了放风筝。见啥爱啥,可是没有一样能坚持到底。
  爱好颇多却没有一样能坚持到底,这与星座是否有直接关系,尚无法证明。但是,却有研究显示,这一点与性别有关。有人做了统计研究,发现男性在爱好上比女性更加专一,往往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就像这位网友所说,女性的兴趣点比较多,而且也比较生活化。她们常常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从而转移爱好。从这个方面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追逐着时尚潮流的女性粉丝多一些。
  至于爱好经常变化,搞得最终一无所成,这可怎么办呢?就我个人来看,这本身就不是什么问题。爱好本来就是供你修身养性、调节生活节奏、愉悦情绪的,只要此刻享受其中,足矣。而那些最终在爱好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并非最初就设计好靠它赢取什么,而是被兴趣牵引,自发地前进。
  当然,如果同时经营很多个爱好,并且花费一些精力去学习它们,那么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你的注意力势必被分散,很难学好其中任何一样;第二,“一无所成”的感觉会让你失去自信,而一旦你不是怀疑爱好对不对,而是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行不行时,那么,你的内心将遭受巨大挑战。
  
  网友提问3:
  我从小到大没有任何爱好,什么事情都不能让我感到特别的兴趣。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陆地,各种精神需求就像绿色的植被一样,滋养着心田。但是,如果这些植被欠缺或者被破坏,心灵就会开始空白化、荒漠化,最终生机全失。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被称为“无兴趣综合征”。
  这种状态已经不仅仅关乎爱好问题,而是直指个体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度。对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建议如下:
  第一步,从今天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户外活动,但要长期坚持。比如慢跑、踢毽子等。
  第二步,参加团体活动,并且多跟别人交流自己或对方感兴趣的事情。
  第三步,发掘让你陷入“无兴趣状态”的原因,比如工作压力过大、情感问题或者是生涯发展迷茫等等,并且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安全文化理论,深入探讨了煤矿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以期对煤矿企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高效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文化;三三整理;四项技术  管好人的行为首先要管好人的心,管好企业同样如此,对于煤矿这一高危行业来说,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那么,企业的"心"就是灵魂,就是安全文化。什么是安全文化,怎样
期刊
摘 要: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融儒释道多家精神为一家的独特文人,该论文剖析了儒释道精神在苏轼身上的表现,并将其纳入宋朝儒释道融合的大背景下考察,认为儒释道在苏轼身上的融合其实正是宋朝时期儒释道三家融合潮流具体到个人身上的表现  关键词: 苏轼 儒释道 融合  梁实秋说过:"一个道地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品。"①我认为儒释道的融合在苏轼身上体现可谓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概很难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各种相亲交友类节目异常火爆,电视相亲突破了传统的相亲方式,拓展了交友的范围,是现代手段与传统相亲的结合,与此同时,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问题也开始被关注,究竟媒介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和引导社会价值观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就这问题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视相亲 媒介 质性研究 传播学  自湖南卫视推出了婚恋交友节目《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
期刊
摘 要:微博是当下最火的舆论平台,许多既成研究更多着眼于它的积极影响及其微博媒介本身。很少有文章研究微博"围观"行为本身,本文从小处着手,以勒庞《乌合之众》和爱德华.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为理论基础,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之下微博围观的特点,结合新闻事件个案研究,重点分析微博"围观"行为的负面效应,并得出了一些减轻负效应的浅薄策略。  关键词:微博 围观 社会转型 负效应  引言  "围观改变中国!"这是
期刊
摘 要:随着四十年来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忍耐程度逼近临界点,钓鱼岛争端势将成为「不惑之年」后中日关系最为敏感的火药库。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在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以及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使钓鱼岛问题日益复杂化,已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涉及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展的大局。中日必须从二十
期刊
一个夜晚,隔着荧屏,他和我在客厅里相遇,近在咫尺。他说,我听。他比画着,我看。此前,我只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的名字戴着一顶大文博学家的帽子。  在听他说和看他比画中,我大致了解了他的人生:出生官宦世家,从小养蛐蛐、弄鸽子、种花草、玩鹰……整个一玩物丧志的纨绔子弟;后来,母亲去世让他醒悟,不能再辜负母亲纵容背后的殷爱,他开始研究绘画,再后来又随大名鼎鼎的梁思成研究古代建筑;抗日战争胜利那年,年纪轻轻
期刊
王学岭对于书法艺术的爱好,要从孩提时说起。  小时候,他看到报纸上漂亮的隶书标题,就忍不住剪下来,时不时地对着这些字描啊写的,开始了最初的“临摹”。等到王学岭怀着青年人的赤诚和激情应征入伍时,这一手好字便为他赢得了做电影放映员的机会——那是没有电脑的时代中一个极其令人向往的职位。因为,那时的幻灯片和会标全靠手绘,电影放映员除了对艺术的敏感之外,必须有一笔好字!  这之后,王学岭又经历了军校的洗礼,
期刊
爱好不是我的自尊  人物:小武/女/1981年生人   爱好:滑板  青年心理》:你的主业与爱好有关系吗?  小武:我开网店,工作与爱好没什么关系。    《青年心理》: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滑板的?  小武:十五六岁的时候吧。那时候北京特流行玩滑板,有一天我去东单逛街,看见马路边有几个孩子在玩儿,觉得特帅。心想,女孩儿玩滑板应该更拉风吧(笑),于是我就开始学。    《青年心理》:爱好所需的经济投入
期刊
从某种角度来讲,爱好是可自律的成瘾,是有理性的迷恋,是不掺杂功名利禄的忠实追随与探求,是抛却一切诱惑克服所有障碍都要去做的事情——没什么都不能没爱好,因为当生活回归到赤条条的本质,唯一还能陪在我们身边的,只有爱好。
期刊
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也应该有他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了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19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终生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