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上有如是调侃:“中国人特喜欢干一件除了伤人其实没啥意义的事——对比。李安奥斯卡了张艺谋莫名奇妙被万人踩踏一顿;邻居家孩子考上好学校了,你莫名奇妙就被父母数落一顿;闺蜜老公赚钱多点,你莫名奇妙就要和爱人吵一架。”
不过,既然大导们有着挥之不去的“申奥”情结,玩同一个游戏,用同一套规则,应该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对比与竞争了吧?好像在茫茫大海中求生的“派”,面对自然的敬畏、生存的挑战以及内心的孤独,都是漫长持久的;李安之睿智,在于深谙用行舍藏之道——当濒临麻木与绝望时,召唤猛虎,唤醒自我。
老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虎
关于“孩子”“海洋”“动物”三元素的组合,大概百分之八十是一部愉悦视听、启迪人心的电影,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总的来说也不例外。在刚刚落幕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上捧得最佳导演奖,全球范围内获得近6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影片的名利双收证明了李安作为好学生的聪明之处——不怕比别人走得慢一些,比别人声音小一点,在所有陈腔滥调上前进一步,结果就是比别人都好一点。
想象遭遇不测、孤筏重洋之时,还有一只猛虎相随,须臾可以吞噬你的生命?一开始我们的主人公少年派(Pi)日夜保持警惕的同时伺机杀死老虎帕克,却最终认识到最可行的生存之道是避免它的饥饿殃及自己。少年派有一场奇幻漂流,故事里的老虎并不可怕,一切可以化敌为友,雨过天晴,可怕的是并没有老虎——影片的最后,在沉船事故调查人员的询问下,已经成年的派道出了另一个故事。两个版本一个梦幻而纯真,一个残酷而血腥,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成年派只是悠悠地反问来采访他的作家喜欢哪一个,“喜欢有动物的那一个”,“现在这个故事是属于你的了,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成年派自然知道生活的真实是什么,但是并不一定要戳穿它——那是一段海难噩梦,和疗救自我的想象。恶并非仅仅是对立面,而是作为真实的一部分永存。
留下真实的虎,也展现意念中的虎
你会不会懂得人会孤独到想象一只虎?
虽然从创作上并没有表现出来瓶颈的迹象,但从《理智与情感》到《冰风暴》,从《绿巨人》到《断臂山》,从《色戒》到《少年派》,跨度之间是否折射着某种内心的不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李安不失自信地坦陈“做电影二十年,以我现在的成绩,我就是再拍十年烂片,还会有人找我拍电影”,既已如此,努力的意义又何在?前进的动力又何在?用改变对抗庸常,李安的选择是寻找虎的力量,去挑战自我。
巨额投资、难产四年的“少年派”,在艰辛拍摄的进程中,确实又在某种程度上重回人生焦虑时期的体验,然而回过头来,李安并不掩饰一种乐在其中的受虐心理。柴静曾经问他,你不怕失败吗?李安老实说,怕,怕才有劲儿。怕,人才会提高警觉。就像那个小孩跟那个老虎漂洋过海,他后来发现说,没有那个老虎,他活不了。没有那种恐惧,没有让他一个惊醒的感觉,他对老虎的恐惧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气神儿。所以那种提高警觉的心态,心理状况,其实是生存跟求知,跟学习最好的状况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也需要一点刺激。我就很怕这样的话,自己惰怠了,很容易陈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当然不希望这样。”
庄周梦蝶,是爱蝴蝶的自由,李安扮虎,却不真的向往原始的生命强力。他只是需要虎,而不想做一只虎。所以当派终于踏上陆地获救的一刻,虎也毫不犹豫地一头跑进了山林——在人的智性中,兽性是永远要被贬斥的。在我们随同派的奇幻漂流中经历了信仰的迷失破灭后,又完成了重建与升华;而李安,也完成了对兽性的重新讲述。
在以论资排辈著称的奥斯卡,以李安为代表的电影人曾经用名不见经传的处女作敲开过奥斯卡的大门。
【影片篇】
罗伯特·雷德福 1981 《普通人》
詹姆斯·L·布鲁克斯 1983 《母女情深》
凯文·科斯特纳 1990 《与狼共舞》
萨姆·门德斯 1999 《美国丽人》
【导演篇】
德尔伯特·曼 1955 《马蒂》
杰罗姆·罗宾斯 1961 《西区故事》
罗伯特·雷德福 1981 《普通人》
詹姆斯·L·布鲁克斯 1983 《母女情深》
凯文·科斯特纳 1990 《与狼共舞》
萨姆·门德斯 1999 《美国丽人》
【男主角篇】
本·金斯利 1982 《甘地传》
杰弗里·拉什 1996 《闪亮的风采》
【女主角篇】
凯瑟琳·赫本 1933 《清晨的荣誉》
雪莉·布恩 1952 《兰闺春怨》
朱莉·安德鲁斯 1965 《欢乐满人间》
芭芭拉·史翠珊 1968 《妙女郎》
路易丝·弗莱彻 1976 《飞越疯人院》
马莉·马特琳 1986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
【男配角篇】
哈罗德·拉塞尔 1946 《黄金时代》
蒂莫西·赫顿 1981 《普通人》
吴汉 1984 《战火屠城》
【女配角篇】
盖尔·桑德加 1936 《风流世家》
卡蒂娜·帕克斯诺 1943 《战地钟声》
梅塞德丝·麦坎布雷奇 1949 《当代奸雄》
伊娃·玛丽·圣 1954 《码头风云》
乔·范·弗利特 1955 《伊甸园之东》
梅木三吉 1958 《樱花恋》
格蒂·韩 1969 《仙人掌花》
塔特姆·奥尼尔 1973 《纸月亮》
安娜·帕奎因 1993 《钢琴课》
詹妮弗·哈德森 2006 《追梦女郎》
不过,既然大导们有着挥之不去的“申奥”情结,玩同一个游戏,用同一套规则,应该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对比与竞争了吧?好像在茫茫大海中求生的“派”,面对自然的敬畏、生存的挑战以及内心的孤独,都是漫长持久的;李安之睿智,在于深谙用行舍藏之道——当濒临麻木与绝望时,召唤猛虎,唤醒自我。
老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虎
关于“孩子”“海洋”“动物”三元素的组合,大概百分之八十是一部愉悦视听、启迪人心的电影,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总的来说也不例外。在刚刚落幕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上捧得最佳导演奖,全球范围内获得近6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影片的名利双收证明了李安作为好学生的聪明之处——不怕比别人走得慢一些,比别人声音小一点,在所有陈腔滥调上前进一步,结果就是比别人都好一点。
想象遭遇不测、孤筏重洋之时,还有一只猛虎相随,须臾可以吞噬你的生命?一开始我们的主人公少年派(Pi)日夜保持警惕的同时伺机杀死老虎帕克,却最终认识到最可行的生存之道是避免它的饥饿殃及自己。少年派有一场奇幻漂流,故事里的老虎并不可怕,一切可以化敌为友,雨过天晴,可怕的是并没有老虎——影片的最后,在沉船事故调查人员的询问下,已经成年的派道出了另一个故事。两个版本一个梦幻而纯真,一个残酷而血腥,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成年派只是悠悠地反问来采访他的作家喜欢哪一个,“喜欢有动物的那一个”,“现在这个故事是属于你的了,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成年派自然知道生活的真实是什么,但是并不一定要戳穿它——那是一段海难噩梦,和疗救自我的想象。恶并非仅仅是对立面,而是作为真实的一部分永存。
留下真实的虎,也展现意念中的虎
你会不会懂得人会孤独到想象一只虎?
虽然从创作上并没有表现出来瓶颈的迹象,但从《理智与情感》到《冰风暴》,从《绿巨人》到《断臂山》,从《色戒》到《少年派》,跨度之间是否折射着某种内心的不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李安不失自信地坦陈“做电影二十年,以我现在的成绩,我就是再拍十年烂片,还会有人找我拍电影”,既已如此,努力的意义又何在?前进的动力又何在?用改变对抗庸常,李安的选择是寻找虎的力量,去挑战自我。
巨额投资、难产四年的“少年派”,在艰辛拍摄的进程中,确实又在某种程度上重回人生焦虑时期的体验,然而回过头来,李安并不掩饰一种乐在其中的受虐心理。柴静曾经问他,你不怕失败吗?李安老实说,怕,怕才有劲儿。怕,人才会提高警觉。就像那个小孩跟那个老虎漂洋过海,他后来发现说,没有那个老虎,他活不了。没有那种恐惧,没有让他一个惊醒的感觉,他对老虎的恐惧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气神儿。所以那种提高警觉的心态,心理状况,其实是生存跟求知,跟学习最好的状况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也需要一点刺激。我就很怕这样的话,自己惰怠了,很容易陈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当然不希望这样。”
庄周梦蝶,是爱蝴蝶的自由,李安扮虎,却不真的向往原始的生命强力。他只是需要虎,而不想做一只虎。所以当派终于踏上陆地获救的一刻,虎也毫不犹豫地一头跑进了山林——在人的智性中,兽性是永远要被贬斥的。在我们随同派的奇幻漂流中经历了信仰的迷失破灭后,又完成了重建与升华;而李安,也完成了对兽性的重新讲述。
在以论资排辈著称的奥斯卡,以李安为代表的电影人曾经用名不见经传的处女作敲开过奥斯卡的大门。
【影片篇】
罗伯特·雷德福 1981 《普通人》
詹姆斯·L·布鲁克斯 1983 《母女情深》
凯文·科斯特纳 1990 《与狼共舞》
萨姆·门德斯 1999 《美国丽人》
【导演篇】
德尔伯特·曼 1955 《马蒂》
杰罗姆·罗宾斯 1961 《西区故事》
罗伯特·雷德福 1981 《普通人》
詹姆斯·L·布鲁克斯 1983 《母女情深》
凯文·科斯特纳 1990 《与狼共舞》
萨姆·门德斯 1999 《美国丽人》
【男主角篇】
本·金斯利 1982 《甘地传》
杰弗里·拉什 1996 《闪亮的风采》
【女主角篇】
凯瑟琳·赫本 1933 《清晨的荣誉》
雪莉·布恩 1952 《兰闺春怨》
朱莉·安德鲁斯 1965 《欢乐满人间》
芭芭拉·史翠珊 1968 《妙女郎》
路易丝·弗莱彻 1976 《飞越疯人院》
马莉·马特琳 1986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
【男配角篇】
哈罗德·拉塞尔 1946 《黄金时代》
蒂莫西·赫顿 1981 《普通人》
吴汉 1984 《战火屠城》
【女配角篇】
盖尔·桑德加 1936 《风流世家》
卡蒂娜·帕克斯诺 1943 《战地钟声》
梅塞德丝·麦坎布雷奇 1949 《当代奸雄》
伊娃·玛丽·圣 1954 《码头风云》
乔·范·弗利特 1955 《伊甸园之东》
梅木三吉 1958 《樱花恋》
格蒂·韩 1969 《仙人掌花》
塔特姆·奥尼尔 1973 《纸月亮》
安娜·帕奎因 1993 《钢琴课》
詹妮弗·哈德森 2006 《追梦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