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暑假,既喜又忧。喜的是,工作二十年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忧的是,贷款20万元,对于一个单职工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
  昨晚在电话中,母亲先问了我儿子的情况,当我说“改了不少,小升初除英语外,语文、数学都是90多分”时,她笑着说:“改了就好,我们望他成龙呢!”后来问了买房情况,当得知借贷20万元,似乎吓了一跳,惊讶、叹气道:“天伟,那么多,你难哪!”我没接话,母亲欲言又止。问起她的身体,她说:“贫血、腰椎痛,老毛病,七十多岁的人,医不好了。天伟,你有空回来记得给我买点药。”放下电话,一家三口面面相觑。快睡觉时,儿子问:“爸,我奶是向你要钱吧?”我说:“也许吧。小星,明早我俩回趟老家。”妻子没反对,却低声说:“你这个月的工资没发,装修的工钱还差3000元,得先去我大哥家借呢。”妻子的大哥一家在县城租房卖菜,日子过得艰辛,已答應借5000元。母亲的电话如一枚炸弹让我的心翻江倒海,一夜无眠……
  县城距老家有二十公里,前几年修通柏油路,公交车开通,也就40分钟的路程,可我很少回老家。教高中,工作忙是现实,周末忙家访、备课、批作业、改卷已是家常便饭,加之自小对读书写作深入骨髓之爱,更是丢不开。父母在老家单独吃住,大弟务农管粮食,我和小弟在单位管经济(我负责母亲)。每次回老家,我都要给父母几百块钱,而他们总要推辞半天才收下,让我尴尬——父母啊,你们的儿子不是老板,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婚前供两个弟弟读书我基本没积蓄啊;你们不知道儿在城市的难处,喝口水、上个厕所都要钱!父母也不容易,一年四季清茶淡饭,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父母都已年逾七旬,父亲高小文化,身体还硬朗,劳动之余手不离卷,尤其爱看名人传记、健康之类的书籍;母亲是文盲,斗大的字认不得几个,连电视也不喜欢看,近十年冠心病、腰椎痛、贫血等一身的病,药不离身。然而带孩子、养鸡猪、种山地,眼睛睁开就有做不完的活,常常是背着星星起床,顶着月亮回家。接他们到单位,他们怕给我们添麻烦,总说不习惯,十天半月就走了。二老走时,我买好药,还硬塞给母亲几百块钱。但母亲有时趁我上街就回去了,钱也不要,害得我内疚几天。
  一大早,天阴沉沉的,空气湿漉漉的,好像要下雨。妻喜滋滋地到新房监工,一再叫我们快去快回,晚上去大哥家拿钱。我叫醒儿子回老家,随手带上几本父亲爱看的《党史博览》杂志,到一心堂用医保卡为母亲买了200多块的药,到街上买了50块的水果,到邮电所取了《都市时报》汇来的100元稿费,最后才乘上了回老家的客车。
  坐在车上,儿子因昨晚玩电脑过度,才上车就趴在我怀里进入了梦乡。我心事重重:还房贷,养父母,供儿上学,是三座大山哪,何时才能喘口气?
  回到家,父母惊喜,连连说:“回来也不事先打个电话。”侄女倒茶,弟弟磨刀杀鸡。吃过午饭,弟弟、弟媳到镇上纸厂打工去了。父母要去玉米地锄草,我想前往,母亲说:“你近来忙装修够累的了,休息一天,你爹我两个五点就回来。饭我会煮的,你好好休息。”父母走了之后,儿子、侄女看电视、打扑克,我躺在沙发上看侄女的图书《唐诗选》,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梦见母亲被蛇追,幸亏父亲跑去相救……吓醒还心有余悸,走出屋外,已是太阳偏西。
  母亲背着一大背猪草汗流浃背地回来了,满头白发上汗淋淋的,如秋冬衰草上的露珠、雨水,令人心寒;父亲还在地里“力尽不知热”。母子一起煮饭,我挑水、劈柴,母亲淘米、炒菜。几月不见,母亲很高兴,话很多。我知道“老来怕孤独”,光送送钱就叫孝敬父母是远远不够的,可就是回家少,唉……当说到又有几个老人离世时,我难过吃惊,他们大多是我父母的同龄人。沉默片刻,我说:“现在吃穿不愁,地就别种了。”母亲说:“不行,趁还动得起,要为你们减轻负担。”无言以对,心在流泪……
  晚上六点钟,全家到齐,洋芋丝、炒苦瓜、凉拌黄瓜、青椒炒火腿、清汤鸡、淡煮青刀豆,一桌子的菜,儿子夸好吃。弟弟不会喝酒,却陪我喝了一杯杨梅酒,他说是专门为好喝酒的大哥泡的呢!吃完饭,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400元钱,100元给侄女,300元给父母,他们推辞了半天才收下。
  晚饭后,从家到车站有五六百米,十多分钟的路程,母亲拎着一袋青包谷送我们。一路上,母亲再三叮嘱孙子要好好读书,并安慰我说:“天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要坚强,注意节约。”到了一转弯处,母亲看看四周无人,停下低声说:“天伟,这几年我卖猪、卖板栗攒下一点钱给你买房子。”我大吃一惊,好像听错了。母亲接着说:“我知道你很难,妻子没工作,又要养我。妈身体差,就这点能力,一定要收下。”随即递给我一个用小手帕叠成的包。我推辞再三,当看到母亲急得要哭的样子,不得不含着泪收下。三个人没再说话,只有脚步声和我心的哭声。
  车刚刚驶出五百米,天空飘起了雨。伸头向后望去,母亲还站在风雨中目送,她渐渐变小,一个转弯就看不见了,我的眼泪来了,泪光中仿佛闻见她清理猪圈后身上的臭味,看见她被猪咬伤的手指,听见她背着一麻袋板栗爬坡的呻吟声……
  回到家拿出钱,妻子吓了一跳,连连说:“想不到,想不到,及时雨啊!装修钱不用借了!”打开手帕,钱有丝丝霉味,或许是在箱子摆放时间长了的缘故,厚厚三沓,5元、10元、100元,整整4000元哪!我不知道一身疾病的母亲是如何攒下来的?是感冒舍不得打针省下的?是卖老母鸡省下的?还是卖青包谷省下的?
  清点百元票时,我的眼睛呆了:其中有一张好面熟,有我上学交学费时写的名字(怕我收到假币),这是我清明回家时给母亲的呀,怎么又回来了?
  放好钱,妻子打电话给大哥家,说“钱不用借了”,我喝了两杯水,打开电脑,想第一次为母亲写篇散文,才写下题目“送钱”,泪水就溢满眼眶,今晚又得失眠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第一次踏上那片土地,去的时候自然会把古港和我所探访过的其他古镇做一比较。古镇都有一条水渠,蜿蜒穿过仿古的砖瓦;古镇都有以前大户人家遗留下来的宅子,大门紧闭,绿瓦青砖;古镇都有一个兴旺的寺庙,烧香的打麻将的饭后调天侃地的人络绎不绝。那么多那么多的相似,却又有最大的一个不同——黄埔古港相对其他的古镇,却显得那么的新。  就像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弄堂一样,对黄埔古港的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
期刊
舟楫游弋、渔歌回荡的傍晚,我在岛屿上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后,坐上好友家的小渔舟乘风犁浪,往鲤鱼岛而去。那是一座隶属乌屿的的荒岛,奇特而又神秘,好友吹嘘道:“每逢风雨交加之夜,小岛会缓慢漂移。”  小舟在波浪中前行,摇桨摆渡对于从小就随大人打鱼的好友来说,自然是轻车熟路的事儿。江心的沼泽地里,密密麻麻地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蒿草,微风拂动,像是洛阳江为自己立起的一道绿色屏风。此时,几只白鹭在涂滩上时而俯首觅
期刊
进入久负盛名的中南百草原,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竹海……飞奔来眼底。不高的、大大小小的山,上上下下绿荫成林,连绵起伏。  马尼拉草坪的小草碧绿碧绿的,郁郁葱葱,放眼望去平平整整,像一张地毯。  静湖、涌泉湖,像百草原的两只眼睛,清澈透亮,洁净似冰,凉意如雪,定是山间泉水,涓涓细流,潺潺而下,汇合而成的吧?  黄浦江源——西苕溪、溯源河的水流中,夹杂着一沉一浮应时凋零的花瓣、落叶,有些浮在水面,像
期刊
江月卫先生《我的单位叫文联》一文(见本刊2015年第11期),说出了笔者的心声。  笔者先后两次在湖南省郴州地区文联工作。第一次是1979年,地委决定恢复地区文联,组织上把我从地委办公室调到那里去当专职副主席。主席由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祖新同志兼任,地区文化局局长马东亚和湖南省湘昆剧团团长李历青两位同志兼任副主席,可见。地区文联的级别是不低的。当时只有3个编制名额,而且没有调齐,实际只调来了我和古华
期刊
我是学文学出身的,也写过一些东西,但是这些年离开文学干别的去了。所以见到还在做文学的朋友,我一方面非常地佩服,另一方面确实感到惭愧,觉得自己当了逃兵。蒋建伟主编安排我来跟各位交流,我诚惶诚恐,不知讲什么好。最近我正好有一个机缘,读了一点唐宋八大家的东西,对散文有一点感想,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当下的散文是非常广的,凡是不好归到诗歌、小说、戏剧里面,也不好归到实用文体里面的东西,都可以叫作散文。但
期刊
今天我最想讲的一个话题,就是“把世界流逝的每一分钟,变成你自己的”。  我跟大家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今天来这里我就想,无能在任何地方,就是在我所在的杂志社也好,在其他杂志社或其他地方也好,我一定不能被麦克风、被这讲台、被周围的人群,把我蒸发掉,那就完蛋了。因为被麦克风、讲台等蒸发掉,我就不是我本人了。所以,我要说一个人,活在这世上,就是要活得像他自己,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话题:把世界流逝的每一
期刊
不知为什么,我从骨子里喜欢下雪天,彻头彻尾地喜欢。小时候,就莫名喜欢雪花长发斜斜地飘着,落在黑发梢上黑睫毛上,喜欢脚下的雪“咯咯吱吱”的笑声,喜欢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海。雪花铺开长毯,密匝匝拥裹着城市村庄,像是一场无言无语轰轰烈烈的爱情。一场小雪来,一场大雪过,就是一场飘飘漫漫的好心情。爱屋及乌,因为雪,也从心底喜欢了萧索的冬天。  四季分明的北方,下雪下得最过瘾。一场大雪纷飞,可以大到没法骑自行车,
期刊
一  我很小的时候,一个绿草如茵的季节,父亲放牧白色的老驴归来时,抱回一只土黄色小驴驹。小驴驹在褪去胎毛之后,逐渐还原了它母亲独特的白色,方圆百十里独一无二,活脱脱一位白雪公主。  父亲分房另住时,小白驴被当作一件重要的“家当”随了父亲。从此,小白驴就成了我们新家中的一员,成为我们最好的玩伴。我们小孩之间还有闹别扭的时候,相互好长时间不理不睬,而小白驴对我们一视同仁,谁也不得罪,永远是一个心胸开阔
期刊
从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到四季长夏的海岛,转而又去拥有十万大山的贵州。这马不停蹄的跨年生活虽说极富动感,但毕竟鞍马劳顿,终不免疲劳之感。這一次,是赴江西广丰的铜钹山,吉人天相,竟有小雨陪伴,疲劳顿消也,不亦乐乎。  通常,乐长远足者却不喜欢雨天,一见天色阴霾,小雨淅沥,便觉得出不逢时,行不顺畅,不胜惆怅。然而不然,乐雨者我竟喜遇广丰辽阔的爽雨,十分兴奋。此之行,有雨做伴,观山景,看水色,是苍天对洒家的
期刊
走近唐群英  从白衣港向北而行数十里,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田埂路,绕过一口碧绿清亮的大水塘,便来到唐群英故居——湖南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三吉堂。这里,背靠平整如枕的红薯岭,面对气势磅礴的龙形山,视野开阔,三面环山,风景如画。屋后古树参天,茂林修竹,如同一把大围椅将一栋青瓦白墙的民居环抱于怀中,山水环绕,藏风聚气,古朴幽雅。门口上方挂着“是吾家”横额,两旁配有一副对联,笔迹苍劲有力:  是足下青云起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