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读书是一种享受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何老您好!请问您最近在读些什么书?
  何兆武:我现在不读正经书了,因为没有精力做正经事了,都读点闲书,主要是一些回忆录之类的。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所以看着有亲切感。其他的新书就是看报上介绍,某某书怎么样,便拿来看看,不过并不是认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以前作为工作,某些东西你就得认真地看,而现在读书就是作为消遣,看热闹,和以前不一样,不是一种职业性、专业的看,而是一种休闲的看。学术性的看往往有一个目标,比如我要解决个什么问题,或者我要写一篇关于什么什么的文章,现在没有那个功利的目的。
  问:您一生翻译卢梭、康德、罗素等西学经典书籍十余种。在这些书里,您自己最满意哪几种?
  何兆武:谈不到满意。不过这些书里面很多都是自己比较有兴趣的,所以做起来就觉得是一种享受。就好比一个运动员喜欢踢球,那么尽管他踢下一场球来是很累的,但是他踢完了浑身是汗,却觉得很高兴。所以关键是看你的兴趣。
  至于翻译的水平,我可没有严复说的那个水平,这个不能勉强。就像运动员,你不能勉强他一定要打破世界纪录;打不破世界纪录,并不是说他这个运动就毫无意义了。如果你一定要他打破世界纪录,这个就不现实了。
  在我翻译的这些书中,我感觉费力费得多的是帕斯卡的《思想录》,因为这本书里的很多东西,跟我们太隔膜了。因为那个时候还是神学统治的时候,有很多神学问题我们不懂,我们过去也不讲神学,可是他是通过神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所以翻译起来就比较费力。这就比如说,一个外国人研究中国,研究“文化大革命”,他就必须要明白毛泽东思想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到底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我想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是很困难的。
  从技术的角度上说,翻译罗素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他的文字非常浅近,非常清楚明白。不像有些个哲学家,文字非常困难,你摸不清他是什么意思。而且罗素的思想也非常清楚明白。另外他对中国的影响也大,从五四起就有影响。当然每一个学者或者每一个思想家,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罗素在理论上也有他的缺点。
  还有康德也是比较难翻译的。其实,就是他的文字难读,他的思想还是很一贯,很逻辑的。不像当代的一些哲学家,文字倒是很简单,可你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像康德他们这种古典哲学家,如果能仔细看,你会发现他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就是文字别扭。
  问:在您写过的众多历史哲学、文化思考的著作中,您最看重哪几本?
  何兆武:其实,我并没有写过一本正经的书,我的书大都是短文的合集。
  我对历史的理解是,人类的历史有它的普遍性、普遍价值,也有它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强调一方面,忽视另外一方面。比如我们特别强调中国特色,讲什么都把它放在第一位,那你把普遍性价值放在什么地方呢?同样,反过来,你只提普遍性,那大家干篇一律、干人一面,这样也不成。所以,在这两个之间怎样掌握好一个度是最重要的。比如说现在讲中国特色,可一到了盛典的时候,国家领导人都是穿西装、打领带,这就不是中国特色。不过你能说这个不对么?这也不能说不对,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习惯、潮流、风气,大家都是这样。再比如说解放以前,那时候有重要大典的时候,要人们一出来,都是长袍马褂。其实那个也不是汉族的,是满族的、清代的。这是一个风气,一个时代的习惯,不能走向绝对。
  问:现在国学很热,各种书籍和电视节目都很多,您怎么看?
  何兆武:国学热这个事情,在近代中国反复几次了。从清末就是中学西学之争,后来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后来一直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乃至解放后的儒法斗争,一直到现在。我觉得不如把这个观念改一下,不是什么中学西学之争,而是传统和近代化之争。我们要知道,近代化是在传统里面成长出来的,这就好像一个老人,是从青年时候变过来的一样,你不能把青年时代都否定了,没有青年哪有老年呢?所以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从它的过去成长出来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写的方块字,那都是几千年演变过来的,不能说我们现在就不要汉字了。这个不可能。可是另一方面,人类的知识文化是不断进步的,你如果老把老祖宗供在那,认为他是不可超越的高峰,也不行。如果这样的话,就没有进步。因此说,任何东西都是从传统里边演变出来的,所以不能对传统全盘否定;可是又不能永远停留在原来的那个水平上,总是要不断的提高、进步的。
  让我开窍的几本书
  问:您从小就开始广泛地阅读,在您数十年的读书生涯中,您感觉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本书?
  何兆武:我想这里面包括哲学家罗素、康德的著作,历史学家司马光的著作。司马光如果按现代的标准来说,他应当是个正统的守旧派,不过我觉得他有些看法还是非常深刻的。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历代文人都是表扬荆轲了不起,包括最超然的诗人陶渊明也说“其人虽已殁,干载有余情”,他还是同情荆轲的。但只有司马光看到了不同,我也认同司马光的意见。他认为,太子丹是荒唐极了,怎么能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七寸长的匕首上?如果荆轲刺成功了,你就胜利了;他要不成功,你就失败了。这不是赌博么?我觉得他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当代中国的著作,我现在看得很少了,觉得好的还是年轻时候读的书。首先是鲁迅。我之所以喜欢鲁迅,是因为我觉得他是直面地、正面地来看中华民族文化里面的缺点,他有这种勇气,而我们现在都没有这种勇气。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总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对自己也要这样看,既不是全盘否定一点都要不得,可是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缺点。这个很不容易做到。
  另外,年轻时候读的一些武侠小说我现在想来也还觉得有趣。印象最深的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在它之前的传统的《三侠五义》、《施公案》这种小说里的侠客不过是能力较大一点,武功较好一点,但到了《江湖奇侠传》,他就把法术加进去了,有点超人的味道。我觉得作者的文笔很好,写得很亲切。比如写黄叶道人得道那一段,我现在都能清楚地回忆起来。
  问:您觉得有什么好书可以向读者推荐么?
  何兆武:我想首先推荐一本怀特海的《科学与近代世界》。这是一个小本子,是他的讲演集,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特别前边一部分讲历史的,非常有启发。另外还有克鲁泡特金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理想与现实》,这实际上是一部俄国文学史,我也很欣赏。
  中国的,我想蒋方震(蒋百里)的文章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他是军事学家,但文章很好。我上中学的时候,看了很多他的杂文,都非常欣赏。还有他翻译日本人朝永三十郎的《近代“我”之自觉史》,也很好,这本书是讲个人自觉的。在我年轻的时候读到这本书时,仿佛觉得它给开了一个知识的 窗户。当时很多名家都在一个叫做《中学生》的杂志上登文章,给学生做启蒙工作。比如顾颉刚、朱光潜等先生刊登的介绍清初三大家和谈美的文章,都让我觉得自己开窍了一样。因为过去不知道这些东西,而经过他们的介绍忽然看到,就等于人家带你逛公园一样。你发现:啊,原来还有这么一片美丽的风景。
  另外,我觉得梁启超的书也很值得推荐。他的《清代学术概论》,虽然是挺薄的一本小书,而我当时的知识就全从那里来的。这本书就等于告诉你还有一片花园、还有一片美丽的景致。所以我一直觉得实在是应当给梁启超更高一点的评价。因为有两种人:一种人是真正有创造性的,比如说康德;但还有一种人是宣传家,他的真正的哲学思想或者纯学术贡献可能并不算很高,但是他影响大,比如梁启超,包括胡适也是。其实这些人是给缺乏知识的年轻人开辟了新的园地。
  读书就是自己的乐趣
  问:您作为一位爱读书的前辈,有哪些读书经验和读书心得可以与我们青年人分享?
  何兆武:其实也没有什么,非要说不可的话,我想还是兴趣吧。我其实是没有做一个学者的雄心壮志的。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一样,都是好奇,看了书觉得过瘾。也就是说不是很功利地读书,就是自己的一个乐趣,想看,觉得好看。当然也有比如像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这些对西方、对世界来说,都是基本读物的书,那是必须看的。就像你是中国人,就必须读一点孔子、孟子,这也是基本读物。
  至于读其他的学术著作,就是看它有讲得好的地方对你有启发便是了,不能迷信,不能说它字字都是真理。我想看书应当带着批判的态度看,不能带着读《圣经》的那种宗教信徒的态度来看,书里有的地方是讲得好,可是有的地方,你也不必都同意。你应当带着批判的态度,不然人类就没有进步,都停留在原始那个阶段了。字字是真理,那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不是求知。
  西方文化的精华是民主和科学
  问:您一生致力于引进西方思想的精华,那么您认为西方文化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华是哪些?
  何兆武:我想还是近代化的本质: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民主。西方文化的精华也就在科学与民主。
  科学如果要广义地说,是每个民族都有的,2 2=4,这就是科学。但近代科学有些不同,它是有系统的、有目的的、有方法的,它是个大工业。这是古代没有的,古代的都是猜测性的。而中国自身的传统没有民主,它有民本,但谈不上现代的民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最核心的是忠孝。
  我想科学跟民主是有内在联系的,科学只能在民主的条件下才能够发展,专制下就发展不了科学。你看二战的时候原子弹是美国造出来的,希特勒原来也想搞。结果没搞出来,可见没有政治上的条件是不行的。不过民主的实现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科学的发展。比如说一个很落后的农业社会,就不太容易有民主。一定要到近代的工业社会,才会出现近代的民主。
  问:现在后现代思潮强烈地冲击着中国,您怎么看待它?我们又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何兆武:我想中国还没有完全现代化,还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现在谈中国的后现代化,可能有点早。不过每一个时期总有一个反动、反作用。比如工业化太过分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反对工业化。确实,人的追求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我们的生活幸福不幸福,不纯粹是物质上的。如果我们近代化、工业化,仅仅把眼光看在物质财富上面,那就不够了。至于如何治疗现代化带来的病症,这个恐怕还需要慢慢的摸索,没有一个现成的药方。
  问:中国的自然科学在世界上具有了一定的地位,可是我们文史哲方面的学术,在国际学术界地位不高。您看我们的人文学科应如何在世界上获得发言权?
  何兆武:我想还是要多给点学术自由,在学术的领地多给点自由。因为我们过去在学术领域一直是政治挂帅,有些过分,这个不好。现在可以鼓励思想自由,只要不从事职业的政治活动,就不要扣政治帽子。
  当然这里面有个人的努力问题,也有整个社会条件问题。如果整个社会条件不允许你做学术研究,你就不可能搞得下去。又比如现在虽然出版的书多了,不过我觉得,市场性太浓厚了一点,学术性少了一点,市场炒作的更大了一点。当然市场化不可避免,不过不要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
  另外,我想学术的发展也和我们现在的学术制度有关系。比如说现在要求博士生必须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而你如果去写通俗读物的话,它不算学术著作,那么你就毕不了业。所以现在变成核心刊物掌握你的命运,你要发文章就得给它版面费,这等于花钱买广告。这样就谈不上学术性了,只变成一种市场交易。但是,学术研究很多是长期的,得搞很多年。而政策制度却非要求三年内必须出成果不可,这样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再比如说现在的大学教师招聘,第一件事先问是不是博士,不是博士不要。按这个标准。以前的很多人都成不了教授,包括沈从文、华罗庚都不是博士。我不是说博士制度不能要,不过不能搞得这么偏激、这么僵化。
其他文献
本文对国内网络营销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思路。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domestic internet marketing, and put
在疟疾流行区临床诊断疟疾较困难 ,并且不易与其他原因的发热相鉴别。在非疟疾流行区 ,曾至疟疾流行区旅游后的发热病例中 ,有 4 0 %- 6 0 %输入性的疟疾被误诊 ,因该病临床
工业文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工业化的软成果,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以信息化研究与工作为例,讨论了工业文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三个基石,即“基
秦钢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平日里话不多,整天乐呵呵的。星期五下午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我的理想”。我们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发言积极多了,一个个争先恐后,搞得我这个小组
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简单地说,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力量。《辩证看务实办》一书,围绕收入差距、房地产调控、看病费用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科技革命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造将逐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一代人,它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为此,必须适应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要求,
右中叶浸润型肺结核较为少见 ,临床常常以慢性炎症诊治而对肺结核考虑较少。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类肺结核的诊断水平 ,我们对 1996~ 2 0 0 0年经痰细菌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曼氏血吸虫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为肠肌功能亢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生长抑素 (SS)是一种 2 8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 ,胃肠道神经系统
Indeed, Li Kaifu always hopes to see more positive awards for the initial venture capital and internet company, to make the internet industry to be more magnate companies.  In Li’s view, although the
问:编辑同志,您好!最近,“框计算”的概念引人关注。什么是“框计算”?它和“云计算”有何区别?山东读者:沈家明 Q: Hello gay editors! Recently, the notion of “box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