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意象 品位情感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可以把意象作为切入点,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关键词意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点:第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前者是鉴赏诗词的“形”,是鉴赏诗词切入的目标和对象,后者则是评价诗词的“神”,“形”藏“神”旨,“神”寓于“形体”。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第一步就是阅读语言,进而把握语言创造的文学形象,这个形象在诗词中一般叫作意象,意象到底是什么呢?
  意象即詩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所以我们要准确的分析出诗歌的内在情感,就必须把握好诗歌中的意象。那如何把握意向,准确的分析作者的情感呢?
  首先,要准确把诗人所描绘的意象一一再现到学生的脑海中,就必须把握和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由于诗人长期以来不断沿用前人的寓意,约定俗成,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含义和情感。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
  例如古诗词中的“春草”这一意象,就含有一种特有的寓意。试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大部分词句都在写“草”,写燎原野火之中,春草再生的力量和欢乐,表现它顽强的生命力;写阳光沐浴下的春草清香弥漫,苍翠明媚。那么送别与春草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诗人化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的名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芳草,绿遍天涯,与远方连成一片,碧草连天,寄托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别亲友时依依这首成名作为例: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惜别的深厚情谊。以春草为意象抒发离别情结的诗句不胜枚举。李煜有《苏幕遮》“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李重元有《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在大量的诗词中,“春草”被认同为一种固定的寓意,李商隐把它总结为“见芳草则怨王孙之不归”。它代表了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了解诗中的意象常常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从而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
  其次,意象的把握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我们知道“文学由意象构成,但这不是说文学中的每个成分(形象)都是意象”(陈涛老师《文字意象论》),譬如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意象。我们在分析时,多以为这句诗中包括了“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和“晨霜”这六个意象,应该说这种提法是不够严密的。其实,它们是六个形象,或者说是六个意象元素。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表现的是漂泊天涯的游子思乡念家之情。全诗情感之所以复杂而流动,是因为诗中有四个意象,四个意象即是四幅画面,第一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传达萧瑟、衰老的心境,由“枯藤”、“老树”、“乌鸦”三个形象形成;第二个意象“小桥流水人家”,展示安恬、温馨的向往,由“小桥”“流水”“人家”三个形象组成;第三个意象“古道西风瘦马,”表现怆冷、瘦惫的感受,由“古道”“西风”“瘦马”三个形象组成;第四个意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呈现的是漂泊者的忧伤和惆怅,由“人”、“天涯”、“夕阳”三个形象组成,这四个意象相对独立,但联系起来又综合成一个总的中心(意味):“秋思”。我们在分析时,就不能说作品中的每个名词都是意象,因为它只是构成意象的一个个元素(形象),所以我们对意象的分析应抓住意象元素所创造的画面,联系其背景通过想象,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通过联想想象,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有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能走进诗歌的意境中,真正体味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留意意象的色调,由意象呈现的色调,推及诗人内在的情感。一般而言,诗歌中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的情感则是高昂乐观;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例如 :2009年福建高考卷 《江行》“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题目要求: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颔联中用“残雪和雁断”这二个色调低沉的意象,来表达漂泊远游之人思乡凄然而又无奈的心情。 “新月”、“潮生”等意象,折射诗人内心深处隐约可辨的归乡希望。从诗句中我们读出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把握住这些景物形象,不难看出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如能明确这一点,抓意象、知情感,那么,对诗句的理解就会深刻的多,记忆也会牢固得多,评价鉴赏能力自然也就会有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以生為本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才能实现以生为本。  关键词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以生为本原则。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
五十六个民族拥有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各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化.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文化的沉淀,经过历史传承、演变、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最经典文化的代表.汉
摘要沉默是高中语文课堂常见的现象。然而语文课堂的沉默不仅与语文教育的本质相悖,而且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只有打破语文课堂的沉默,才能使语文课堂重现活力,文章就如何打破课堂的沉默进行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沉默自主合作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时发现,课堂上除小部分学生较为积极外,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会看书、记笔记,很少有人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有一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而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通过将民间美术运用
越秀·财富世纪广场日成交金额过亿备受追捧大珠江新城核心,撬动金融-商贸-会展-文化四大引擎作为三大CBD之一,珠江新城有着“广州金融总部”的定位,随着广州IFC、广州大剧院
本文分析了当前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种种表现;阐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意义;阐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几点策略.
在新课堂教学中,若能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课前精心构思教案与反复修改,课后加强反思,“三思”而后行,努力改进教学与提升自身素质,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使新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引道和培养初中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现代心理学认为,必须在教学中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高校篮球教学也可以应用这种教学原理,构建一套分层教学模式,提高篮球教学的效率.
摘要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现状如下:师生均在意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活动严重缺乏激情;教学形式僵化陈旧。针对这一现状,应当在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采用创新性策略,才能使学生对这一语文基本技能有扎实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强调朗读的重要地位;师生共同发掘朗读的乐趣,燃点激情;结合朗读教学活动实际,开拓多媒体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创新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