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榻国维基于“瘀血理论”针药相须辨治脂溢性脱发经验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min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有“皮科圣手”美誉的国医大师榻国维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形成了“平调阴阳”诊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他认为包括脂溢性脱发在内的多种皮肤病是由于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致,而病程中瘀血的产生与阴阳失衡互为因果,二者病态的循环是导致多种皮肤病缠绵难愈的基本病机,并可在此基础上演变出瘀与热结、瘀与湿结、瘀毒留恋等基本变化,榻老指出治疗上应以平调阴阳为则,重视从瘀论治的中医思想,灵活予以辨证论治,配合中医特色针灸疗法,针药相须为用,突出中医综合疗法优势,注重整体观及阴阳平衡观的把握,方可高屋建瓴临证不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庚年出生患者的先天运气禀赋与五脏病罹患规律的相关性.方法:对1 386例庚年出生患者出生日期的相关五运六气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庚年出生患者五脏病罹患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脾系>心系>肝系>肺系>肾系,其中心系不寐最多、肾系早泄最少,在主运初运罹患最多、终运最少,客运四运罹患最多、三运最少,主气初之气最多、终之气最少,客气为少阳相火时最多、阳明燥金时最少.庚年出生在不同岁气的患者五脏病罹患规律为:子午之岁>辰戌之岁>寅申之岁,其中庚子、庚午岁罹患肝、心、脾系病在主运三运最多、终运最少,肝系、脾系
文章从《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出发,阐述了二十四气蕴含的八卦、天干、地支、五行、六府、阴阳、洛书等学术思想,从六经的时空关系,阐述了六经欲解时之时辰的理论内涵: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均值壮时而解;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欲解的关键之时分别是亥时、子时、丑时.这种时空关系也是三阴病的不同病理特点决定因素之一.准确理解六经欲解时的内涵可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伤寒论》学术思想,更有效指导临床.
目的:观察小茴香总黄酮(TFFV)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PCOS-IR)模型大鼠性激素、脂代谢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取10只为空白组,余下大鼠采用高脂膳食联合来曲唑构建PCOS-IR模型.将PCOS-IR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300mg/kg)和高、中、低剂量TFFV组(240、120、60mg/kg),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d后,ELISA测血清雌激素(E2)、睾酮(T)、抗米勒管激素(AMH)、25羟基维生素D3[25-(O H)VD3]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
癫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暂时性惊厥发作,伴意识、感觉及情感等方面短暂异常.秦国政教授认为癫痫发作与先天因素、骤受惊恐、脑部外伤等有一定关系,主要病位在脑,与心、脾胃、肝、肾关系密切,病机责之于气血瘀阻引起脑络损伤、脾胃虚损致使清阳不升、血虚生风导致肝风内动,基本治法为活血开窍、益气升阳、养血柔肝,采用通窍活血汤合益气聪明汤加小红参为基础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病”“历节”“尪痹”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医大师刘柏龄教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及结合“肾主骨”思想,采用清热利湿、疏风活络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文章整理分析其医案,已期对治疗本病有所启示.
再发性腹痛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正确判断病因病机对该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汪受传教授治疗儿童再发性腹痛的经验,认为腹痛临证首须辨病,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方可从寒热、虚实的整体角度辨证.治疗重在“理气”,并根据患儿不同证候特点采用行气通络、散寒温脾、消导助运、清胃和中四法,取得满意疗效.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熟地黄-何首乌药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经数据库查找及文献检索,获得熟地黄和何首乌的有效成分,利用STITCH、Drug Bank与TCMSP数据库得到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并构建药物-靶标网络、PPI网络,对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采用MTT实验、ELISA法、比色法和荧光定量PCR实验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研究共筛选出熟地黄-何首乌药对的有效成分28个,对应靶点236个,与AD相关靶点共110个,KEGG
肝囊肿首属中医学“癥瘕积聚”范畴.西医学对其治疗除了手术以外尚无其他好办法.临床上,患者往往因肝囊肿引起各种不适的症状,甚至变生他症.余瀛鳌老师探索性研究辨病辨证论治及其通治法、通治方数十年,凝练60余年临证经验,创制三鸡汤(鸡血藤、鸡骨草、鸡内金)治疗肝囊肿,探讨“调肝化疲通络消癥”治疗肝囊肿的学术思想,为肝囊肿的中医诊治提供经验,为现代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全新的思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分泌代谢器官,一旦产生癌变,则恶性程度高,且术后并发症难除,治疗棘手.中医认为胰腺位于贲门之右、幽门之左,为通利之所,对于胰腺癌术后的治疗,徐景藩认为临床应以“通”字立法,创新性地提出“五通法”,即通络止痛、通管退黄、通腑散结、通阳解郁、通积养正,疗效显著.其在辨治胰腺癌术后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JPHYJD)在体内外抑制胃癌前病变细胞早期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内外分别构建胃癌前病变小鼠模型、细胞模型,使用JPHYJD干预后,观察小鼠胃黏膜组织结构变化及细胞存活情况、检测癌症标志物及细胞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MNNG 150μg/mL),JPHYJD低剂量组(MNNG+JPHYJD 3.75g·kg-1·d-1),JPHYJD高剂量组(MNNG+JPHYJD 15g·kg-1·d-1)和阳性药组(MNNG+VitB12 1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