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一度不被高考中考注重的对联,自从在2004年高考卷里出现之后,在以后几年的中考或是高考中,对联这种古老的语文样式,备受出卷老师的青睐。随之而来,在语文教学中,对联教学更是方兴未艾。
把对联引入语文教学,既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又体现了师生之间思维的能动性和语言凝练性,把语文教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用对联抛砖引玉,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引用对联创设情境,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参与欲望。
如我在教读《醉翁亭记》时,我用多媒体手段,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现在醉翁亭上的一副对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香犹在”,然后导入新课。接着,我针对对联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此联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古今对照中去品味醉翁亭的文化底蕴:
①上联中的“山”是什么山?②“山行六七里”是什么意思?③“亭”指什么亭?为什么可以写成亭影?④从哪里可以看出“不孤”?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学习兴趣陡然提升,积极进入文本,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对以上问题热烈讨论,逐一解答。通过师生互动赏析这一副对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巩固,使整堂课高潮迭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可见,用对联导入新课,别具一格,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对联分析课文,言简意赅,提高学生表达和概括的能力
对联形式简短,语言精炼。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有其高度的概括特征,它以最精炼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因而拟写对联就是炼字炼意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对联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归纳总结文章主题等等,更能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简洁概括的能力。
我在教授《范进中举》时,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表现,以及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后的结交示好,于是我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趋炎附势胡屠户;攀高结贵张乡绅。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胡屠户、张乡绅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态度,使学生对文章里的人物有了鲜明的认识。
再如,我在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一文后,有的学生非常同情孔乙己的遭遇,有的则认为孔乙己的悲剧在意料之中,是他的性格使然,于是我趁机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孔乙己,学生概括为“满口之乎者也,自命不凡终被笑;一生好吃懒做,偶为偷窃定遭难”。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孔乙己悲剧的具体表现,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
可见,如果把对联引入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加快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简洁概括的能力。
三、用对联实施迁移,触类旁通,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怕学,老师怕教”,历来是文言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其实文言文复习,更是热锅炒冷饭——里冷外热,“老师烦,学生厌”。如果适度将对联入课,进行文言文的迁移训练,不仅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更能使学生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改过去古文复习沉闷被动的课堂气氛。
为培养学生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拓展教学内容的能力,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归并,使新旧知识融合,相互渗透,从知识的单一性过渡到综合性,做到知识的串线结网。如《孙权劝学》《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等文,都是劝学、求学方面的,我就让学生收集有关的读书、劝学方面的对联。这其中较好的有苏轼的“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的“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孙中山先生的“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短短几行,寥寥数语,道尽古人刻苦求学之志,更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又如我在复习古诗词时,我根据曹操的《观沧海》设计了“东临碣石观沧海”的上联,要求学生用所学古诗词的内容对出下联,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分别用苏轼《江城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花木兰》,写出“西望星空射天狼”“西下夜朗寄愁心”“西剪窗烛话巴山”“西市鞍鞯赴战场”等下联。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把对联艺术有选择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有趣、实用,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力倡导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把对联艺术引进语文的课堂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教学的领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笔者认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下)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下)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溪岸初中
把对联引入语文教学,既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又体现了师生之间思维的能动性和语言凝练性,把语文教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用对联抛砖引玉,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引用对联创设情境,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参与欲望。
如我在教读《醉翁亭记》时,我用多媒体手段,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现在醉翁亭上的一副对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香犹在”,然后导入新课。接着,我针对对联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此联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古今对照中去品味醉翁亭的文化底蕴:
①上联中的“山”是什么山?②“山行六七里”是什么意思?③“亭”指什么亭?为什么可以写成亭影?④从哪里可以看出“不孤”?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学习兴趣陡然提升,积极进入文本,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对以上问题热烈讨论,逐一解答。通过师生互动赏析这一副对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巩固,使整堂课高潮迭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可见,用对联导入新课,别具一格,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对联分析课文,言简意赅,提高学生表达和概括的能力
对联形式简短,语言精炼。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有其高度的概括特征,它以最精炼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因而拟写对联就是炼字炼意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对联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归纳总结文章主题等等,更能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简洁概括的能力。
我在教授《范进中举》时,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表现,以及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后的结交示好,于是我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趋炎附势胡屠户;攀高结贵张乡绅。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胡屠户、张乡绅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态度,使学生对文章里的人物有了鲜明的认识。
再如,我在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一文后,有的学生非常同情孔乙己的遭遇,有的则认为孔乙己的悲剧在意料之中,是他的性格使然,于是我趁机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孔乙己,学生概括为“满口之乎者也,自命不凡终被笑;一生好吃懒做,偶为偷窃定遭难”。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孔乙己悲剧的具体表现,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
可见,如果把对联引入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加快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简洁概括的能力。
三、用对联实施迁移,触类旁通,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怕学,老师怕教”,历来是文言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其实文言文复习,更是热锅炒冷饭——里冷外热,“老师烦,学生厌”。如果适度将对联入课,进行文言文的迁移训练,不仅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更能使学生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改过去古文复习沉闷被动的课堂气氛。
为培养学生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拓展教学内容的能力,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归并,使新旧知识融合,相互渗透,从知识的单一性过渡到综合性,做到知识的串线结网。如《孙权劝学》《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等文,都是劝学、求学方面的,我就让学生收集有关的读书、劝学方面的对联。这其中较好的有苏轼的“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的“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孙中山先生的“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短短几行,寥寥数语,道尽古人刻苦求学之志,更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又如我在复习古诗词时,我根据曹操的《观沧海》设计了“东临碣石观沧海”的上联,要求学生用所学古诗词的内容对出下联,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分别用苏轼《江城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花木兰》,写出“西望星空射天狼”“西下夜朗寄愁心”“西剪窗烛话巴山”“西市鞍鞯赴战场”等下联。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把对联艺术有选择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有趣、实用,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力倡导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把对联艺术引进语文的课堂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教学的领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笔者认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下)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下)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溪岸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