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图1 《三才图会·衣服》中面衣的复原图。 现代的口罩源自医学,1897年德国医生莱德奇将纱布缝制的口罩在医学手术中推广,有效减少了细菌感染。而历史上,人们为了障尘御寒、遮蔽面容、清洁卫生,也曾使用过类似的“口罩”。多功能“面衣” 自西汉而始,人们为障尘御寒,出行时往往穿戴“面衣”。据汉应劭《西京杂记》卷二“赵昭仪遗飞燕书”条记载,赵昭仪赠予皇后赵飞燕各色贵重服饰,其中就有“金花紫罗面衣”。推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的口罩源自医学,1897年德国医生莱德奇将纱布缝制的口罩在医学手术中推广,有效减少了细菌感染。而历史上,人们为了障尘御寒、遮蔽面容、清洁卫生,也曾使用过类似的“口罩”。
多功能“面衣”
自西汉而始,人们为障尘御寒,出行时往往穿戴“面衣”。据汉应劭《西京杂记》卷二“赵昭仪遗飞燕书”条记载,赵昭仪赠予皇后赵飞燕各色贵重服饰,其中就有“金花紫罗面衣”。推想可能是用细纱织就并装饰金线刺绣的美丽丝织品。
“面衣”一作“面帽”,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冠冕首饰部十四》“帏帽”条曰:“又有面衣,前后全用紫罗为幅下垂,杂他色为四带,垂于背,为女子远行乘马之用,亦曰面帽。”认为面衣是女子乘马使用的障面物,它能将人头部前后包裹,并以四带系后。明王圻、王思义父子《三才图会·衣服》“面衣”条,又据此记载将其复原(图1)。如图可见,面衣状如围裙,两端系带,双目处设网纱。佩戴时既能遮盖住整个面部,又不至于遮挡视线。而对女子而言,面衣还符合遮蔽面容的礼法约束。《礼记·内则》规定:“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用轻薄的罗织物制成的面衣,既能抵挡微尘,又能遮蔽面容、不违礼法。
除障尘遮面功能外,面衣也能御寒。《晋书·惠帝纪》记载,惠帝播越,“行次新安,寒甚,帝堕马伤足,尚书高光进面衣,帝嘉之”。御寒的面衣,想必材料选择上应注重厚实保暖。
此外,面衣还包括饮食卫生的考量,《后汉书·刘玄传》记载:“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裤、襜褕、诸于,骂詈道中。”庖厨之人佩戴绣面衣,虽然过于奢侈炫耀,但不可否认,面衣能够在其准备肴馔时,过滤口鼻空气、隔离飞沫,防止食材污染。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曾记载类似见闻,“大汗召见贵族的仪式”条曰:“在皇帝陛下身旁伺候和备办饮食的无数人,须用美丽的面幕或绸巾将鼻子和嘴掩住,籍以防止他们所呼出的气息触及他的饮食品。”故宫博物院藏旧传五代胡環绢本《番骑图》卷,画中两位头戴顾姑冠、身着长袍的女子,口鼻以巾遮掩,形似“口罩”(图2)。从人物衣着判断,应该出自元人手笔,而女子面部佩戴的巾帕或许就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述之物。
防护却非医用
而在海外,琐罗亚斯德教(一名“拜火教”“祆教”)祭司会佩戴名为“派提达那”(paitidāna)的专用口罩,用以防止其呼吸气息污染圣火。其具体形象可参见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以及大英博物館馆藏文物——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有四尊公元前6世纪后期琐罗亚斯德教祭司金质小像,人物形象除细节上略有小异外,整体造型近似。祭司均头戴小帽、身着长衫,佩戴口罩遮掩口鼻,手持一束“巴尔萨姆圣枝”(图3)。
大英博物馆有两件出自阿姆河宝藏的金质琐罗亚斯德祭司小像,其身着米提亚式长袍,头戴掩耳高帽、手持圣枝,均佩戴口罩(图4)。
入华粟特人遗物中也有表现祆教祭司的图像,如山西太原隋虞弘墓石椁,椁座前壁下栏正中浮雕祭火图像,火坛左右各立一人首鹰身的祭司,均佩戴口罩、手套,一手捂嘴、一手触火坛,小心翼翼地守护圣火(图5)。日本美秀博物馆(Miho Museum)藏北朝粟特石棺浮雕,中有表现粟特人举行葬礼的场景,图中诸人或割耳嫠面、或拱手低头,哀悼逝者,火坛前则站立祭司,同样佩戴口罩主持仪式(图6)。
古人的“口罩”虽有防护功能,却与医学无关。中世纪传染病医生的“鸟嘴面具”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防护面罩。据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姆(Charlesde L’Orme)记述,面具前端状如鸟喙,长约半英尺、内填香料,近鼻处有两孔以供呼吸。耶鲁大学图书馆藏一幅1656年的科隆的传染病医生版画,即可窥见其貌:医生全副武装,衣帽、手套、鞋履均为羊皮制作,鸟嘴面具之上还有防护镜(图7)。尽管装备夸张,但确是在医学意义上的物理防护。
其他文献
1056 年春天,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兄弟三人离开眉山,赴汴京参加科考,并从此走上仕途。在那场科考中,苏轼的文章很出众,受到了当时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本应得第一名,但欧阳修以为这是自己学生曾巩的文章,为了避嫌,只评了个第二名,等最后拆开糊名看,才知作者是苏轼。从一开始,苏轼的人生已有点不顺。 苏轼是一位全才,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一道东坡美食,蕴藏着生活的智慧;一首东坡诗词,传遍大江南北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43岁的黄庭坚写下了一桢《花气熏人帖》: 花气熏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節滩头上水船。 此帖原有识语云:“王晋卿数送诗来索和,老懒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以此可知该帖是黄庭坚为北宋驸马王诜(字晋卿)所写,而给黄庭坚送花的人就是这位王诜。 王诜赠花时,黄庭坚曾答应写诗相赠。但因潜心于儒学及禅学,黄庭坚并不想做这种游乐诗,以至于后
从皇祐三年(1051年)十月左右到京,到至和二年五月离京,不到四年时间,蔡襄往返8000里,行程近两年,待不到四年就得回去,可想而知他是极不情愿的。可是没办法,因为他在开封府没有处理好皇帝与宰相的私事,只能外放。 时间快拨十年,治平二年(1065年),曾经在福建工作6年、后又回京工作4年、位居权三司使的蔡襄,被新上任的英宗皇帝外放,以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知杭州,这一次,他彻底离开京城,而三年后病
积釉青翠,晶莹光润,久观之可以静心。这,便是此次的主角—青白瓷。青如天 明如镜 青白瓷,肇始于五代,成熟于宋代,是南方地区创烧的一类新品种,尤以景德镇所造最佳。其胎体坚致,釉质细薄,迎光透影,釉料中铁元素含量约1%,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青白瓷。 宋元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庞大的青白瓷生产体系,遍布江西、湖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并作为外销瓷中的主要种类
北宋 黄庭坚《行书赠张大同卷》(局部)34.1厘米×552.9厘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北宋 黄庭坚《行书赠张大同卷》(局部)34.1厘米×552.9厘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黄庭坚走到哪里都有人围着转,这得益于他的诗词和书法之名。他与苏轼一样屡遭贬谪,晚年又多病,但索字的人从来不想放过他。屡被亲戚索字 被贬黔州后,黄庭坚自然心情是不痛快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放逐不齿”。这个时
故事看完了,您是否觉得意犹未尽? “宋四家”,这个选题看似“陈芝麻烂谷子”,但我们没有去讨论让他们“聚首”的书法艺术,而是通过一封封流露真情实感的信札,将他们那些因官场失意而长途跋涉、行走天涯的故事贯穿起来,以此剖析他们丰富的内心和有趣的性格。 其实,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出生,到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米芾去世,“宋四家”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仅仅持续了97年。用了近百
任伯年《天中五瑞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挂端午节令画自古有之,古人认为有趋吉避凶的作用。存世的端午节令画从宋元以来就有流传于世,有类似清供的午瑞图、天师图之类。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中“悬画月令”一篇则明确指出:“ 端五,宜真人玉符,及宋元名笔端阳景、龙舟、艾虎、五毒之类。” 节令画中有了“端阳景”一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代文人端午时节的精致生活。清宫中的端午景大多是由皇帝传旨让某些画家绘制的,
有关米芾卒年,众说纷纭。《宋史》中说是49岁(1100年)。多数人说卒于大观二年(1108年),次年下葬于丹徒。米芾有墨迹后的纪年是大观二年,说明当年还在世。蔡肇所撰墓志中说他享年57岁,那便卒于大观元年(1107年),文后补说于大观三年(1109年)下葬。清代翁方纲考订其卒于大观元年,甚至还有人说他是在大观四年(1110年)去世的,诸说不一。也许是故布疑阵,类似曹操、诸葛亮之疑冢。依据米芾的性格
记录人类文明史的最重要手段当属文字。长期以来,在研究古文字变迁中,人们较多地将钟鼎、刻石和简牍作为研究对象,而对铜镜铭文研究的关注似有不足。铜镜始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到了2000年后的西汉初期,才在铜镜上出现了足以征史的文字。 西汉铭文镜问世后的镜铭内容与文字书体,皆呈现出争奇斗妍、绚丽多姿的繁荣景象。其中,西汉早期铭文镜主要分为四类,即带地纹蟠螭铭文镜、带地纹蟠虺铭文镜、花瓣铭文镜以及其
图1 当年王安石读书的“舒台夜月”旧址,如今仅剩一座石碑,不禁令人伤感。 宋朝时安徽属淮南路,安庆市为舒州。舒州当年领五县一监,即桐城县、怀宁县、宿松县、太湖县、望江县和同安监,州治在今安徽省潜山市城区。 宋代的“监”一般指国有大型企业,例如矿山、造币厂、军械制造厂等皆称为“监”。同安监就是宋代的国家造币厂。宋代名相王安石出仕初年曾任舒州通判(相当于副州长)。这两件事本来联系不大,只因一景一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