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治疗颈椎病所致的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美氏脊椎矫正疗法对12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80例,好转3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用手法治疗颈椎错位所致的颈性失眠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较好。
关键词:手法治疗颈椎病颈性失眠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04—01
颈椎病除可以引起头痛、头晕外,不少患者还有失眠,因颈椎病引起的失眠称颈性失眠。自2002年2月至2009年5月作者对有失眠症状的120例颈椎病者用手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9岁以下4例,20~29岁19例,30~39岁26例.40~49岁30例,50~59岁74例,60~73岁27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12年。有外伤史6例,劳损114例。主要症状:失眠120例,头痛70例,心跳心慌20例,眼部不适29例,耳呜27例,恶心呕吐17例。
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的诊断标准参照潘子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魏征主编《脊椎病因治疗学》、韦贵康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有关颈性失眠的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难入睡,头脑清醒无睡意,颈痛,枕部疼痛,头晕,头痛,心慌心跳,眼部不适,耳鸣,恶心呕吐。②触诊检查:术者双拇指分别置于患者颈椎横突左右不对称或关节突一侧隆起对侧凹陷,在横突或关节突或有硬结及压痛。x-3错位时棘突偏向一侧,该侧椎旁胀满压痛。X线表现:开口位:齿状突居中,cz棘突偏一侧,寰齿间隙不对称,齿状突偏歪或倾斜。c1左右侧块宽窄不一。侧位片:c2呈仰位、侧旋式、倾旋或仰旋式错位。c2.3错位时椎体呈双突、双边影或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或反张。
1.3治疗方法。美式整脊手法:以C2椎移位为例,矫正者弯腰站于患者c。的关节突上,手掌微向无名指侧屈,前臂尽量与床水平,肘部贴近身体。矫正者左手向患者头顶方向牵引,以拉开Cz健侧的关节,右手在患者吐气将尽之时瞬间发力,发力的方向是指向对侧肩膀。美式整脊技术在手法调整脊柱时要求作用点精确到椎体的某个部位(如椎板、横突、棘突等),发力的要求是瞬间速度快、推力小。
1.4疗效标准。依照《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各种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各种症状减轻,颈、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1.5治疗结果。120例中,治愈.80例,好转38例,未愈2例,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8.3%。
2 讨论
2.1失眠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之一,通常以入睡难,辗转反复,烦躁不安,常试图强行控制或默背数字以诱导入睡,然而越紧张就越兴奋,更难入睡。导致白天头重身乏,睡意未解至夜又担心睡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因外伤、劳损、炎症、退行性变、先天发育畸形等可造成上段颈椎错位,出现失眠、头痛、头晕。该症状易于内科病混淆,这些病人往往因查不出内脏及脑部器质性病变误诊为“神经官能症”,而延误治疗,使病程拖得很长。在本组137例中,曾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等有42例。况且,目前放射学对颈椎错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故颇易漏诊误诊。本组病例以:①神经定位诊断,②触诊、检诊定位诊断,③X线照片定位诊断,即三步定位诊断来确诊,可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失眠。
2.2上段颈椎错位可致头痛、眩晕已成不争之事实,产生失眠的机理:当颈椎小关节错位或增生的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交感神经节,导致椎动脉痉挛,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反射地使大脑中枢的兴奋性增高或影响到植物神经次高级中枢一下丘脑的功能而导致失眠。此外,亦可由于颈部肌肉痉挛、僵硬,导致颈曲改变,使颈部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受到牵拉或挤压,造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大脑的供血,使脑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从而中枢兴奋性增强,导致失眠。在第1、2或3、4颈椎横突水平,有颈上交感神经节,其节后纤维进入颈神经,也进入脑膜返支神经内,入椎管后支配脊膜,后纵韧带、椎间关节、关节囊。当c1一3错位由直立或坐位改为卧姿时,上颈段受力点骤然改变,使颈上交感神经节受刺激而兴奋,引至失眠。美氏整脊手法能整复颈椎错位,故对于因颈椎错位而致的颈性失眠,其疗效显著。
2.3龙式研究认为:不同脊椎关节错位,所引起的症状不同。当C1-3错位时,卧床难入睡,头脑清醒无睡意}颈胸交界处关节错位时,出现多梦易醒、胸闷气短、心悸;而胸椎错位时,这表现为夜间突然醒来,多梦,胃肠不适。本组病例是以难入睡,即上段颈椎错位为观察、治疗的。潘之清研究认为:颈椎病是神经衰弱的重要病因;①神经衰弱人群中,80%以上患颈椎病。②颈椎病患者90%以上有神经衰弱的各种症状(而椎动脉型几乎达到了100%)。故认为:防治颈椎病对防治神经衰弱开创了治本之路。
美式整脊矫正疗法治疗颈性失眠与传统手法的对比优势在于它具有科学的X线片分析标准,脊椎移位方向定位明确,手法轻快、精确、安全,疗效确切。对患者副损伤降低,安全系数大,是治疗颈性失眠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手法治疗颈椎病颈性失眠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04—01
颈椎病除可以引起头痛、头晕外,不少患者还有失眠,因颈椎病引起的失眠称颈性失眠。自2002年2月至2009年5月作者对有失眠症状的120例颈椎病者用手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19岁以下4例,20~29岁19例,30~39岁26例.40~49岁30例,50~59岁74例,60~73岁27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12年。有外伤史6例,劳损114例。主要症状:失眠120例,头痛70例,心跳心慌20例,眼部不适29例,耳呜27例,恶心呕吐17例。
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的诊断标准参照潘子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魏征主编《脊椎病因治疗学》、韦贵康主编《中国手法诊治大全》有关颈性失眠的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难入睡,头脑清醒无睡意,颈痛,枕部疼痛,头晕,头痛,心慌心跳,眼部不适,耳鸣,恶心呕吐。②触诊检查:术者双拇指分别置于患者颈椎横突左右不对称或关节突一侧隆起对侧凹陷,在横突或关节突或有硬结及压痛。x-3错位时棘突偏向一侧,该侧椎旁胀满压痛。X线表现:开口位:齿状突居中,cz棘突偏一侧,寰齿间隙不对称,齿状突偏歪或倾斜。c1左右侧块宽窄不一。侧位片:c2呈仰位、侧旋式、倾旋或仰旋式错位。c2.3错位时椎体呈双突、双边影或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或反张。
1.3治疗方法。美式整脊手法:以C2椎移位为例,矫正者弯腰站于患者c。的关节突上,手掌微向无名指侧屈,前臂尽量与床水平,肘部贴近身体。矫正者左手向患者头顶方向牵引,以拉开Cz健侧的关节,右手在患者吐气将尽之时瞬间发力,发力的方向是指向对侧肩膀。美式整脊技术在手法调整脊柱时要求作用点精确到椎体的某个部位(如椎板、横突、棘突等),发力的要求是瞬间速度快、推力小。
1.4疗效标准。依照《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各种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各种症状减轻,颈、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1.5治疗结果。120例中,治愈.80例,好转38例,未愈2例,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8.3%。
2 讨论
2.1失眠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之一,通常以入睡难,辗转反复,烦躁不安,常试图强行控制或默背数字以诱导入睡,然而越紧张就越兴奋,更难入睡。导致白天头重身乏,睡意未解至夜又担心睡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因外伤、劳损、炎症、退行性变、先天发育畸形等可造成上段颈椎错位,出现失眠、头痛、头晕。该症状易于内科病混淆,这些病人往往因查不出内脏及脑部器质性病变误诊为“神经官能症”,而延误治疗,使病程拖得很长。在本组137例中,曾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等有42例。况且,目前放射学对颈椎错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故颇易漏诊误诊。本组病例以:①神经定位诊断,②触诊、检诊定位诊断,③X线照片定位诊断,即三步定位诊断来确诊,可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失眠。
2.2上段颈椎错位可致头痛、眩晕已成不争之事实,产生失眠的机理:当颈椎小关节错位或增生的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交感神经节,导致椎动脉痉挛,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反射地使大脑中枢的兴奋性增高或影响到植物神经次高级中枢一下丘脑的功能而导致失眠。此外,亦可由于颈部肌肉痉挛、僵硬,导致颈曲改变,使颈部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受到牵拉或挤压,造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大脑的供血,使脑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从而中枢兴奋性增强,导致失眠。在第1、2或3、4颈椎横突水平,有颈上交感神经节,其节后纤维进入颈神经,也进入脑膜返支神经内,入椎管后支配脊膜,后纵韧带、椎间关节、关节囊。当c1一3错位由直立或坐位改为卧姿时,上颈段受力点骤然改变,使颈上交感神经节受刺激而兴奋,引至失眠。美氏整脊手法能整复颈椎错位,故对于因颈椎错位而致的颈性失眠,其疗效显著。
2.3龙式研究认为:不同脊椎关节错位,所引起的症状不同。当C1-3错位时,卧床难入睡,头脑清醒无睡意}颈胸交界处关节错位时,出现多梦易醒、胸闷气短、心悸;而胸椎错位时,这表现为夜间突然醒来,多梦,胃肠不适。本组病例是以难入睡,即上段颈椎错位为观察、治疗的。潘之清研究认为:颈椎病是神经衰弱的重要病因;①神经衰弱人群中,80%以上患颈椎病。②颈椎病患者90%以上有神经衰弱的各种症状(而椎动脉型几乎达到了100%)。故认为:防治颈椎病对防治神经衰弱开创了治本之路。
美式整脊矫正疗法治疗颈性失眠与传统手法的对比优势在于它具有科学的X线片分析标准,脊椎移位方向定位明确,手法轻快、精确、安全,疗效确切。对患者副损伤降低,安全系数大,是治疗颈性失眠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