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杨媛:学校文化建设要有“根”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飞,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兼任全国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朝阳区教育学会理事等。
  杨媛,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德育副校长,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中国教师:随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文化越来越显性化,您是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的?
  刘飞: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所以学校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和学校同时产生,不能说是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学校文化,只是现在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学校文化,重视文化在学校发展、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中的作用,所以它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就学校而言,学校文化就像白开水,我们不能将其理解成一杯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人类每天都离不开白开水,我们都需要,这是对文化的定位。我们不能将学校文化理解成“阳春白雪”,它就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且,学校中的人、事、物所呈现出的情况,其实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反映。比如,教师在和孩子讲话时蹲下来,这是一种学校文化;教师上课时大声训斥,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应该把握住哪些是积极的学校文化并给予发展,明确哪些是消极的学校文化进而予以批判。
  就文化而言,它分内隐文化与外显文化。内隐文化是核心,外显文化是标志,透过学校外显的标志,我们能够初步了解这所学校的核心价值。之前学校的一位领导始终在强调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有钱富搞,没钱穷擦,这就叫文化”。把学校擦得干干净净,其实也是文化。但在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我认为能够更多地通过外显的标志把学校内涵及其所内隐的内容传递得更为充分。因此,要参透内隐文化,明确学校的内隐文化是什么、有哪些,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杨媛:学校不管其外观如何,新或旧,抑或是条件较为落后,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从学校建立伊始,就产生了学校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在学校文化建设层面,更多地会根据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投入大量的精力与物力,让文化氛围更为浓厚,体现出学校特色。我认为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适合区域与学生发展的学校文化。虽然学校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依旧是教书育人,但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在构建学校文化时有所差异,体现学校的底蕴与特色。
  学校文化逐渐显性化,这是说我们之前并未将学校文化提高到如此高的规格,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先决条件,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投资,有能力、有条件建设学校文化。例如,我校作为一所公办国际学校,兼收中外学生,从建校伊始就融合了中外两种文化。随着家长、社会与学生等方面需求的提升,再加上中华文化的传承,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更倾向于为学生创造一些适合他们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总之,学校文化逐渐地显性化,存在一定的社会背景。
  中国教师:当前我们一直在加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那么您认为应站在怎样的高度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刘飞:我认为习总书记的几句话说得非常好,那就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个站位为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做了一个很好的定位。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我们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习总书记的话对学校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给出一个很好的定位。拿我们学校来说,芳草地是一所公办的国际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这一公办的国际学校的定位决定国际化是学校特色,但在推进学校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根”,没有“根”,国际化也会“立不住”。这和学校的内隐文化有关系,学校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其中,中国情怀是前提,中国小朋友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外国小朋友要了解中国,尊重中国的文化,继而热爱中国。实际上,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在育人目标的确立过程中,这很重要。形成这一意识后,部分内隐文化可以在外显文化中得到非常好的体现。如通过开展传统民俗活动,让京剧进校园,踩高跷,让传统文化包括一些“非遗”项目进校园,这可以很好地凸显出中国情怀,让学生更好地确立中国情怀,让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得到很好的结合。
  杨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不能说是当前一直在加强的,而是每所学校在其校园活动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都在贯彻的。现在,虽然我们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但在其尚未提出前,各大中小学都非常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站在什么样的高度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对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教师:就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而言,您认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或者说贵校采取的方式有哪些,效果如何?
  刘飞:学校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体现优秀传统文化,这与整体环境有关。在学校整体环境建设过程中如何凸显文化,这要和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联系起来,能够参与,和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结为一体。我校有一座红色雕塑—“心系芳草”,这是由著名雕塑家郭宝斋先生设计的,古体的“心”字与“草”字合成一体,构成“心系芳草”。透过它,我们可以很好地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小朋友手拉手,将人和雕塑结为一体。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活动、环境设计的一个很好结合。学校走廊中,我们会看到风筝、脸谱等,而且学校会开展“中国周”活动,在国际部实行“一班一主题”,或是中华建筑,或是中国文字,或是中国京剧,借助环境的设计,通过不同主题的学习,透过中国建筑、民俗来了解中华民族,因此,可以说环境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此外,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顾明远先生说过,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优秀文化进校园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路径是依托活动来进行。在学校每年10月的“中国周”活动中,我们会介绍中国的昨天与今天,展望中国的明天。而且,我们还在端午节组织中外小朋友包粽子,中秋节时组织他们赏月。由于北京地区人文场馆资源比较丰富,我们会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场馆,去故宫,到农业博物馆等,进行相关教育。课程是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自主开发相关校本教材,如四大发明、京剧、美术等,可以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梳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课堂与班队会活动也会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非常好的时机。   杨媛:文化不是摆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的,它要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参与。我校会借助国际化的特色,让中外小朋友一同来体验节日文化,这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这很关键。此外,学校非常重视“走进来,走出去”,让学生走到国外去,或者建立拉手校。而且,学校中一些文化设施,有的就是师生共同设计的,并非学校的“一言堂”,这里面有家长、学生、教师的共同参与,有他们自己的感受。而且,在国际部,我们会开展“走进中国的欢乐中国行”活动,该活动也成为他们的一门特色课程。在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会带学生到西安感受古城文化,去山东潍坊参观风筝节,不但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其实也更加肯定了学校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意义,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教师: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师生文化观、价值观、生活观的体现,您认为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凝聚学校师生,从而体现学校的个性与精神风貌?
  刘飞:要想凝聚学校师生,需要明确学校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就芳草地国际学校而言,建校之初就和祖国的外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一所公办的国际学校,国际化是其比较突出的个性与特色。将近60年的办学历程,它到底凝聚了怎样的核心价值来团结芳草人呢?这就是学校的“荣融文化”。第一个“荣”是光荣的“荣”,是欣欣向荣的“荣”。芳草地建校近60年,有着非常光荣的历史,在师生培养、对外汉语与对外交流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我们可以用这一光荣的历史教育学生,芳草地的今天要像芳草一样欣欣向荣,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其在首都基础教育中的位置都可以作为凝聚学生的稳定剂。而芳草地的明天,前景会无限美好,“荣”字本身就有前景无限美好之意。第二个“融”即融合的“融”,我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融合,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基于“荣融”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进一步明晰学校目标,明确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该具备哪些特点,热爱中国,关爱世界,自信乐群,充满活力,充满好奇,从而凝聚学校师生。因此,我们形成“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的典范、中国国际教育的品牌”的办学目标,引领我们在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思考,团结师生。此外,学校需要依靠其具体教育和教学来凝聚与发展师生,基于具体的工作如德育,杨媛副校长的两项比较突出的工作就是幸福教育与带班育人,我们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带班策略中,用幸福教育让孩子了解、感知、共享幸福。因此,学校的核心价值、办学目标、具体教育教学中都可以凝聚师生。
  杨媛:的确是这样的,这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与特点来进行。芳草地作为一所国际学校,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办学理念,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来凝聚中外师生和我们一起来建设学校文化,让每位教师与学生了解这一核心价值,明白它所代表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在建设学校精神文明时,不应仅仅从思想上给予凝聚,更多的是让师生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体现其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学校文化,陶冶他们的情操。再如,我们会组织班队会活动,体现实效性与时代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意义,让师生团结起来。
  中国教师: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学校正常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您认为学校如何在制度文化建设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刘飞:从制度本身来说,中国有中国的制度,西方有西方的制度,两者是不同的,这和中西方的文化有一定关系。我们讲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什么是规矩,即制度,制定制度本身就是立规矩,让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即成方圆。但中国也有一个典故,即“大禹治水,在疏而不在堵”,如何实现疏?以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我们实行流程管理,但要形成制度堤坝、执行制度,需要研究出各种制度流程,这是我国古老传统智慧的结晶。具体到学校工作,我们如何评价班队会活动、如何评价课,这都需要制度给予保证。这可能没有非常具体的条文规定,但教师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课堂上传递正能量等,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与师德规范。虽然在师德、评价指标层面,制度化可以将其相关内容清晰地显现出来,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更主张潜移默化与熏陶感染,并非只是贴一个标签。
  杨媛:制度的意义非常明确,是学校开展所有工作的一个保障,但要说在制度文化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我倒不这样认为。芳草地被誉为是“小小联合国”和“世界小窗口”,我们有教师行为规范要求,代表中国的教师形象,在进行制度建设时更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形成一定的规范要求,而传统文化教育更应是在教育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进行渗透,不应该规定一条或者若干条比较死的制度来限制师生活动。传统文化教育要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如,我们要在美术课、书法课上达成什么样的德育目标,这不需要具体的规章制度,应渗透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实现自然的融入,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应体现在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中。
  中国教师: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往往能够带出一所好的学校,您认为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应具备哪些素质或者能力?
  刘飞: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首先在政治素养上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前段时间网上传的大学生给教师的一封信,我认为写得非常好。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时不能够说与他身份不符合的话,不能说一些挑动民族不和的言论。教师的政治思想决定他的为人。其次,要有学识。教书育人,育人者要先自育,有良好的品德与学识修养,关注传统文化。就校长而言,要关注传统美德与教育哲学。前不久,我和杨媛副校长一直交流对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与充满智慧生生不息的教育哲学的看法,作为一位校长与教师,这应该是他学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再次,校长要有健康的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古人谈六艺,我们谈德智体,这些都很重要。而且心理素质与科学管理是相通的。最后,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时,要从传统文化,从我们老祖宗那汲取管理智慧,如一知一行、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教育管理的知行合一,强调教育管理不能够搞得复杂,要简知易行,易知易从,让大家感觉简单,能够亲近,容易跟从,从而把握教育规律与教育本质。我认为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时,要基于学校的特点,知行合一,尊重规律,把握本质,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   杨媛:我补充一点,那就是校长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校长的文化素养决定学校的整体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这又与身体素养、心理素养不同,这是校长自身文化底蕴的积淀,体现个人的精神风貌,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着全校师生,以身示范。刘飞校长在这方面就给我们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中国教师:教师作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力量,您认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该如何进行教师培训,提升其文化素养?
  刘飞: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训,首先要重视知与行,这很关键。可以说,教师在知的方面是不错的,经过系统的师资训练与教师培训,知道一定的中华传统美德,无论从最初的《三字经》《百家姓》,到沿袭几千年的传道授业解惑,对此,教师有一定的理解认识。关键在于行,所以在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在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时,一百句正确的认识有可能也顶不上一个正确的“行”。因此,在进行教师培训时,我们应把握学校教育中教师言行的点点滴滴,告诉他们该如何与孩子交往,应如何传道授业解惑,即把握知与行的关系,通过“行”来教育。其次,结合学校的特点进行教师培训。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特点是学校进行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培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以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学校特点中最突出的一点应该是和而不同。在进行教师培训时,我们可以让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现状,理解“合”,理解这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追求,是对育人的一种追求,是对学生以目标为导向培养他们的追求。而“不同”则主要体现在要结合各个国家、民族、校区、班级孩子的特点,施以有针对性的教育。再次,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教师接受系统的国学培训,只有教师的国学底蕴根基深厚,才能在与学生交流时深入浅出。
  杨媛: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要形成一定的氛围。在学校创造一定的条件,如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德育研讨的同时,需要教师积极地参与这些活动,通过自学提升自身修养。例如,我校在开展文化周活动时,邀请的专家不能随时跟进,这需要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自行进行辅导。对这些活动,教师并非精通,但却能很好地辅导学生,这在于教师的自学。这是教师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养,其次才是专家的指导,只有通过教师内因起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刘飞:是的,当前信息手段非常发达,我们很容易获得相关信息,关键在于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作为国际学校的教师,既代表中国,又代表中国教师,中国与中国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素养与涵养,如何体现这些素养,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内驱力来吸收与汲取。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幸福是一个人生命最美好的存在状态,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千百年来,追求幸福早已成为人们不懈奋斗的动力之源。我国研究者从1985年开始关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涉及伦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诸多方面。人们谈论或者研究更多的是“老年人”、“农民”和“病人”等这些特殊群体的幸福。20世纪90年代,叶澜教授《让课堂生活焕发活力》一文,拉开了教师幸福研究
最近,“群殴”“虐童”“学闹”“戾气”等负面教育热词轮流地冲击着学校教师,我们在惊惧中有些迷茫、不适:是教师病了,学生病了,还是学校病了,教育病了……总之,这不应该是常用的描述师生关系的热词。  刻意突变,永远是有效的进攻和自卫的武器。此时,拿起《文心》,忆念其中“亲亲热热”的学习氛围、湿润温和的师生关系,时机正好。相信《文心》会对我们身在其中的教育现实来一次反拨。  《文心》,叶圣陶、夏丏尊合作
首先,我对教育家书院的成立,对今天的揭牌仪式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今(天)参会的各位同志,其中有的是老朋友,表示诚挚的慰问!  现就这个题词作些简释。这个题词是我的生活准则和努力方向,今天把它贡献给大家。这个题词主要是三句话。前两句主要是孔子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有时也把它讲为“学不厌”和“教不倦”。子贡对这两句话作了如下的解释:“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
1982年,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出版了又一力作《童年的消逝》,与其《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享誉世界。在书中,尼尔·波兹曼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重角度审视了童年文化现象,提出了一个触目惊心且颇为独特的论断:在美国,童年正在消逝。  童年是人生的起点,一个人的童年不可“再生”。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那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在教育中,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均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家庭和社会,二者对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如家教名言中所说的“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拓宽教育思路,在发挥教师和学校能力的同时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从而营造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位一
由于芬兰学生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国际学生能力测评)中的卓越表现,芬兰教育得到全世界的瞩目,成为中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16年8月,芬兰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此次课改被一些媒体描述为“颠覆性的改  革”[1]。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芬兰此次课程改革只是多次课程改革的历史延续,系统地了解芬兰课改的历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内涵和  精髓。  芬兰自1917年脱离沙俄统治独立以来
松山湖大道是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往东莞市区的黄金通道,被誉为绿色生态休闲走廊景观大道。驾车行驶在这条依山就势的大道上,游者体会到的不仅是现代交通的便利与舒适,更有饱览山湖间“落霞与白鹭齐飞”之美的享受。  据悉,这是松山湖建设者秉承“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开发理念,对生态资源实行保育性开发的成果。坐落湖畔的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承创新文化之底蕴,得自然山水之灵气,在刘建平校长的带领下,取得了可
当前,奥巴马政府把科学教育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优先发展内容,国家科学基金会“学前教育—高中(K-12)探究性研究计划”已经开始资助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教育方案(STEM)的研究,以帮助3~5岁的儿童和儿童教师。[1]虽然美国对学前科学教育的重视并不是新话题,但是奥巴马政府的这些举措却引起了人们对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科学素养形成的重新关注。  一、学前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  学前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的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 ,英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皇家人类学会院士,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国接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学习历史与人类学,获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是著名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在“第四频道”“世界起飞的那一天”系列节目中担任专家顾问。其著述颇丰
一年多前,有记者就中小学教材选文变化的事情电话采访我。我说:“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不在于变几篇课文,而在于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使用能力。简言之,教师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与核心。”同样教《背影》,有人重知人论世,有人重词句揣摩,有人重以读促写。立在三尺讲台上的那个人不一样,呈现出的课堂就不一样。同课异构,正是展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好方式。  一、同课异构,“同”的是教材  公允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