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研究和比较谈翻译中“语境”的重要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1]本文以语境为研究视角,以《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为实例,对两个译本进行研究和比较,并从语境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试图为英语世界中霍译本比杨译本受欢迎这一现象做出分析和解释。
  關键词:《红楼梦》;比较;翻译;语境
  作者简介:张悦,女,河北邯郸人,天津外国语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
  一、引言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巅峰,它不仅吸引着一代代国内读者对它进行反复阅读,也吸引着国内外许多著名翻译家向海外译介。我们都知道,杨译《红楼梦》在国内翻译界备受推崇,享有极高的声誉。然而研究者江帆博士远赴美国,却惊讶地发现,在国内翻译界得到交口赞誉、推崇备至的杨译《红楼梦》,与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相比,在英语国家竟备受冷落。[2]造成这个现象有很多,但本文旨在通过具体的例子,单谈语境对翻译的重要影响。
  二、语境与翻译密不可分
  英语名言曰“: No context , no text.”(没有语境就没有文本), 其实也可以说,没有语境就没有翻译。前者指出了文本与语境的关系,后者则说明了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文本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而也只有将自己置于同样的条件和环境下,译者才有可能排除各种可能产生的歧义及存在的模糊,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风彩,译出最佳的文章。[3]文学语言大多含蓄隽永,内容寓意丰富、意象繁多、意蕴深远,语境成了体悟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在翻译表达中,译者需要依靠语境,确定最准确的表达方式。[4]本文中,笔者对《红楼梦》两个译本进行了研究和对比,下面试看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几个片段的翻译:
  三、“语境”重要性在《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体现
  例1:“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能?”
  杨译:“Everyone laughs at me for being foolish. Is there someone else equally foolish?”
  霍译:“The others are always telling me I’m a ‘case’, she thought. Surely there can’t be another ‘case’ up there?”
  原文中林黛玉听到了山坡上有哭泣声,这是她内心的独白。两个译本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对“痴”的翻译。“痴”这个字在汉语中多理解为“不聪慧或头脑愚钝”,但是实际上,林黛玉是公认的才女,但是由于心思过于细腻,多愁善感有时达到痴心的程度。对于这个“痴”字的翻译,杨译本用了“foolish”这个词,根据科林斯词典的解释:“foolish”的含义是“silly或ridiculous”,但如此翻译违背了原文内涵,可见译者并未结合具体的语境内来翻译。在霍译本中,译者用了“case”这个词,虽然也未精准地表达出“痴”的含义,但是却把这句话的核心意思传达了出来,即,林黛玉在别人眼中与众不同的这样一种形象。
  例2:“宝钗听说,便笑道:‘我是为摸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
  杨译:“Again Baochai smiled ‘ Of course, that’s what I came for.’”
  霍译:“‘Oh, is that what I came for?’ said Bao-chai; but she went, notwithstanding.”
  原文中,大家都在贾母的里屋说话,宝钗正在黛玉说着话,宝玉跑了进来,跟宝钗说老太太要摸骨牌人手不够,让她赶紧过去。宝钗听出宝玉是想把她支走,以便和林黛玉说话。虽然她不高兴,可是她端庄识大体,并没有说破,而是笑着反问了这么一句。按照杨宪益先生的译法,宝钗很赞同宝玉的提议而且很情愿的就去摸骨牌了,没有体现出她当时复杂的心理;而霍克斯巧妙的用一个转折词“notwithstanding(尽管)”将薛宝钗当时的心理表现得很到位,这样翻译使得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显然更符合上下文语境。
  四、结束语
  本文以语境为研究视角,通过《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研究和对比,结合实例分析证明了,脱离翻译语境而孤立地选用词语往往会造成错译误译,或弄巧成拙,贻笑大方。[5]对于英语国家中,霍克斯译本认可度普遍高于杨宪益译本的现象,笔者认为,霍克斯对原文语境,较为准确的把握功不可没。毕竟,有翻译的地方就有语境。如若只是埋头苦译,必将导致受体感知出现断层,从而折损了原著的精妙。[6]
  参考文献:
  [1][3]曹阳,论语境和翻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2]江帆,他乡的石头记——《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3.
  [4]芦文辉,文学翻译中语境的功能及作用[J]. 长治学院学报, 2016.
  [5]谭卫国,阮熙春,翻译语境与词语选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
  [6]陈夏临, 异语语境下的翻译策略在比较文学译介学中的运用——以《红楼梦》前 80 回杨宪益与大卫·霍克思英译本为例[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2016.
其他文献
“白日梦想家”(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是一部拍摄于2013年的美国轻喜剧,影片主人公沃特.密提是一名在《生活》杂志工作了16年的胶片洗印经理,他性格内向,腼腆害羞,人生平淡无奇,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同事却不敢开口表白。表面上他像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内心却极度渴望成为别人包括自己崇敬的、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因而时常“走神”做着白日英雄梦。直到有一天杂志需要找到狂野
摘 要:田汉从最初的戏剧文学的试水者到中国公认的现代戏剧“梨园领袖”,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条线,即“Violin and Rose”情结,与艺术和爱情紧密联系。而创作于1958年的历史剧《关汉卿》,是他话剧创作的一个高峰,他一以贯之的“Violin and Rose”情结亦得到进一步体现。  关键词:《关汉卿》;田汉;“Violin and Rose”情结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
课题项目:本文系张家口市2017年度社会科学立项研究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基于胡学文小说创作研究张家口本土作家底层叙事的人文关怀,课题编号:2017137。  摘 要:胡学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非常优秀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关注底层小人物的人生命运,反映小人物在人生路上的艰难跋涉和对生活的抗争、对命运的不妥协精神。  关键词:小人物;人文关怀;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王雅平(1980-),女,回族,河北沙
摘 要:文学性问题在当今大众文化发展时期成为文学与文化发展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由于网络时代文学形式多样,文学作品的数量迅猛增长,文学本身的特殊性渐渐被忽视,以量的多少决定文学成就的现象对文学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这一问题出发,以韦勒克对文学本质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对下文学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解读,从文学的本质入手,对网络时代文学本质的发展进行研究,从而文学以什么样的形式在网络时代呈现,任何文学发展
摘 要:唐朝是继晋朝之后的有一个大一统王朝,疆域最大的时候占据了整个东亚大陆。唐朝的诗人们积极入仕,他们游历、上终南山、温卷、行卷,都是为了入仕。这两个条件相互碰撞,便使得在汉魏时初步发展的边塞诗走入了黄金时代。边塞诗有律诗有乐府,况且古乐府中就有战争诗题目。唐代边塞诗的主题也十分丰富,笔者将就唐朝边塞诗的主题在下文中进行探讨。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主题  作者简介:王倩,内蒙古乌海人,北方民
摘 要:随着语言学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语言学与文学的交叉也早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去研究文学作品,也早已经在国内流传开来。笔者试图运用会话原则理论,来分析著名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安娜·卡列妮娜》中的一些对话片段,以此来展示会话合作原则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用,主要包括作者如何安排人物,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最后进一步帮助读者提升其文学作品的赏析
摘 要:在英国现代文学中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作品非《傲慢与偏见》莫属,这部作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婚恋为主题,深度剖析了五队不同年轻人的婚恋观,将英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闭塞状态下保守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诠释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通过表现主人公对爱情和对人生的彷徨与困惑,向读者展现的是一个时代存在的矛盾。对此,本文对《傲慢与偏见》从彷徨和困惑两个
摘 要:在《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恩萧在自由意志的驱动下弃善从恶,陷入伦理两难,引发伦理悲剧。在其所处的伦理语境中,凯瑟琳面对“选爱情还是选物质”的伦理问题时经过内心善恶的博弈后做出了“选物质”的伦理选择,同时压抑了对自由的向往,又于希斯克利夫重新出现后在理性意志驱动下人性因子得以复归,渴望得到真挚的爱情,导致她做出违背家庭伦理道德的行为而走向悲剧。凯瑟琳伦理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她在内心善恶的博弈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作家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子夜的分析,总结出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特点,创作背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现实主义作品所展示的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  关键词:典型背景;典型人物;现实依据  作者简介:王子文(1996-),女,汉族,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感情和故事线索的梳理,揭示了“鸡毛”的丰富内涵,阐释了如何用情讲故事、重塑中国商业精神以及如何讲好中国创业故事的重要性。  关键词:故事内涵;用情叙事;商业精神;中国故事  作者简介:朱毅(1970-),男,福建仙游人,硕士,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