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表现之“立象尽意”与西方语言本体论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艺术表现讲究通过"象"营造超越形式的"意象"艺术世界。无论是中国古代文论通过"立象尽意"以达到"象外之象"的审美境界,还是书论中的"神彩"论认为"书之妙道,神彩为上",抑或画论中的"传神"论主张"以形写神",均追求超越"象"与语言之外的意境。西方则持语言本体论,无论是列维-斯特劳斯主张艺术乃符号,抑或是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诗,在真理的显现在于语言或深层结构这一认识上达成共识。中西方在艺术表现这一话语言说方式上存在本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意识。
其他文献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并构建PMC指数模型对我国2005―2021年发布的都市圈发展政策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现行有关促进都市圈发展政策的制定效果整体较好,设计较为合理,多数政策属于良好等级;国家级政策在政策倾向指标维度的优势凸显,而省市地方政策在政策内容指标维度的优势凸显;多数政策在“政策主体”“政策领域”和“政策工具”三个二级指标维度方面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现行政策未来优化路径呈现趋同。
采用文本挖掘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21项医药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建立医药科技人才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在21项政策中,优秀、合格以及不良政策分别有6项、13项和2项,PMC指数得分均值为6.46分,总体综合处于合格水平。我国医药科技人才政策基本完善,但尚存不足,从保障激励、政策效力以及政策时效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目的]对我国省级层面的28份分级诊疗政策进行逐一评价,以定量研究的方法客观分析政策优劣,提出促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有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方法]对28份政策文本进行文本挖掘,利用PMC指数模型构建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28份政策中1份政策为优秀等级,25份政策为可接受等级,2份政策为不良等级,无完美等级政策;在政策内容、政策性质、政策目标
<正>增值性评价是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从纵向对比看进步幅度。近年来,笔者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施行个体档案建立、班级数据分析等监测手段,采用增值性评价衡量学生和班级的进步值,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增值性评价的操作过程增值性评价是一个前后对比的过程,衡量的是个体或班级在教学实施前后进步的幅度,
期刊
教学评价是教育中必须存在的一个环节,各个学校需要从教育教学本位出发,思考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在评价中思考,归纳出教育现状,然后针对教育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让教育在评价基础上不断提升效果。基于此,本文从新高考3+1+2模式、县域高中、高中教育、教师以及学生本位出发,对新高考下的增值性评价活动开展现状以及提升增值性评价应用价值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证,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推进社区减负是贯彻中央“真减负,减真负”要求,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文本挖掘建立PMC政策评价指数模型,对我国四大地区10份省级社区减负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发现当前社区减负政策倾向于以工作清单准入、权责划分、集中整治等强制性政策工具实现各类组织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减量。但当前政策时效偏短,政策功能单一,政策对象动员不充分,政策约束与激励失衡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政策执行中的“选择性
<正>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期刊
<正>1 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经济日益迅猛的发展,工业负荷用电量也不断刷新纪录,35 kV单芯电缆在输电线路上应用的比例越来越高。35 kV单芯电缆均有金属屏蔽层,有的35 kV单芯电缆外护套为金属护套(铠装层)。35 kV单芯电缆带电后,会在电缆金属屏蔽层和金属护套(若有)上产生感应电势[1]。三芯电缆虽然每相也会产生感应电势,但是三相电缆绞合在一起,磁力线能互相抵消与平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