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视域下的城市发展:以开埠前天津为中心

来源 :史学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业社会,城市一般都是基于政治和军事因素而形成的。城市首先是政治或军事中心,其次才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也就是说国家是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不同的城市,或者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和市场作用的大小又不尽相同。另外,国家因素如果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就会极大地促进城市的发展。明初以驻防城堡发展而来的天津卫城凭借漕运和盐业的独特区位优势促成了基础市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场在卫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但卫所管理体制却严重制约了市场力量,成为城
其他文献
1889-1892年伊朗恺加王朝统治后期暴发了一次全国性的传染病疫情。这次疫情表现出输入型与本土型多种烈性疫病相互交替、叠加暴发的特点,造成了极高的感染率和病亡率。此次疫情全国性大流行是伊朗对外商贸及人员往来密切、恺加王朝治疫举措成效不显著、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及其生存环境恶劣、对瘟疫缺乏科学认知等多重因素的结果。疫情期间伊朗国内还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运动,这并非是历史的巧合,伊朗民族主义者将殖民者和宗教少数派污名为瘟疫传播者,进而为其发动抗议运动提供了绝佳的历史契机。在抗议运动中不仅神职人员和世俗知识分子的领
[摘 要]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持续关注的内容之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命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问题探讨引发了对艺术生产问题的探究,成为新时期“艺术生产”中国之旅的学术语境。围绕艺术生产论与艺术反映论、意识形态论的“本质”论争,强化了艺术生产研究的学理辨识。伴随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艺术生产思想被大规模介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史坛不可忽视的学术现象,引起众多非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关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看法或评论,虽角度不一、看法各异,却可看出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所持的不同观点和态度,更可以从中一窥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1932年成立的上海商人救国协会,并非论者所说之典型假托商人名义的团体,而是具有宽泛意义的商办爱国团体。在其存续不长的时间里,该团体围绕抗日救国宗旨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并创办会刊《商人救国》,广为宣传国难中商人的使命与责任,以及商人救国的途径。会刊《商人救国》改名为《商人公论》后仍号召商人坚持抵制日货,振兴国货,而且更加关心政治问题,甚至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发挥了“商人喉舌”的积极作用。
全面抗战时期出现的“回归传统”思潮,加上改善社会风气、缓解教育问题的现实需要,促使六艺教育思想应时而生,并具有“虽古而新”的特征。战时六艺教育思想的内容涉及救国教育、建国教育以及军事教育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张力,成为活跃的思想资源。国民政府将其纳入战时教育体系中,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和理论反思。战时六艺教育思想的出现与隐没,揭示出文化演进过程中的古今联动,其所带来的深刻思考,为今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历史智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进入高校,在大学讲台上讲授唯物史观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个现象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民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得以不断扩大学术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尚未明确形成的20世纪20年代。
明代北京鼎建,北京成为国家首都,南京作为陪都,这是明朝国家治理的一次重大决策,也是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重大传承与调整。在中国古代建都史上,秦汉大一统王朝奠都长安,自隋至唐末,长安成为统一中国的首都达322年;继元朝之后,自明永乐至清末,北京成为统一中国的首都达490年。全国大一统格局是中国历史区别于西方历史的主要特征。中国都城独树一帜,在全球凸显了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中华文明。本文以“内”与“外”为观察点,考察明永乐帝鼎建北京,及其如何谋划南北大一统对全国实行有效治理,又如何以北京作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
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否坚定,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调研七所高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认同、践行和培育情况可知,必须从理论、
明初,中琉宗藩关系正式确立,为了保障贡使往来的正常进行,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闽籍三十六姓舵工、水手和通译等移居琉球,帮助其提高造船和航海技术.清初以后,原三十六姓的存留者
期刊
研究南宋中期的历史,无论中央政治,还是地域社会,乃至思想、文学,位至宰相的周必大,都是一位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而《宋史·周必大传》则是研究周必大的最为基本的文献之一。然而已有一定研究积累的周必大研究,对《宋史》本传的研究则尚付阙如。其实,包括《宋史·周必大传》在内的正史列传,通过史臣的甄别取舍,在某种程度上说,内容要比出自私家的碑传更为可信和丰富。在重视发掘新史料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基本文献的解读。透过解读《宋史·周必大传》,一个承平时代的士大夫的不平凡作为得以清晰浮现。其所关涉的各种事相,也为解码南宋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