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治脱下军装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i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第一次与西方记者面对面。他对《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表示,缅甸改革“绝不会走回头路”。
  这位67岁的总统,原本是登盛上将,军方的第四号人物。2010年,他脱下军装,组建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参加大选。按照缅甸习俗,他的名字前冠以“吴”,不再使用军衔称呼。大选后,登盛将军成为了吴登盛总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标志着长年掌控缅甸政治的军人集团,从幕前退居到了幕后,缅甸政治中浓厚的军方色彩,至少是从形式上冲淡了。
  不过,退居幕后并不意味着军队势力的削弱。事实上,缅甸的变革,包括民盟和昂山素季从解困到参政等等,每一步都离不开军人集团的默许和支持。而假如军方对改革产生惰性或敌意,民主化进程必然堕入困境,甚至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缅甸能有今天,部分开明的军人功不可没。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促成变革,让国家走向正常。”缅甸贝达社会研究机构主任昂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压力催生变革
  在仰光或者内比都街头,“军人治国”似乎并不着痕迹。只是,当车窗贴着深色膜的宝马或奔驰车飞驰而过的时候,其他车辆和行人都会习惯性地躲闪。“在缅甸,私家车贴深色车膜是违法的,宝马或奔驰车更是少见,它们基本都是军队和政府的座驾。”一位当地人如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长年以来,军人集团、民主力量、少数民族武装构成了缅甸的政治生态。其中,军人集团占绝对优势,民主力量经历数十年打压,早已失去抗衡能力,而少数民族武装仅能维持地方割据,无力也无心威胁到军人的执政地位。
  1948年,脱离英联邦的缅甸,在总理吴努的领导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然而,由于社会矛盾和民族冲突日益激化,缅甸很快陷入内战。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吴努政府。从此以后,缅甸便进入了军人执政时代。
  然而,吴奈温领导的政府推行僵化的“社会主义政策”,导致国衰民贫。当局有计划地清洗少数民族,致使民怨沸腾。1988年,缅甸陷入全国性动荡,国防军用子弹对付示威者,奈温政权倒台。同年9月,苏貌将军发动政变,接管政权,废除宪法,解散议会。很快,与军政府针锋相对的昂山素季被软禁了。
  之后,军政府主导大选,想为独裁统治披上民主外衣,但民盟赢得了国会485个议席中的396个,而亲政府的民族团结党仅获10个议席,军政府拒不交权,却提出“先制宪、后交权”政策,继续软禁本应组阁的昂山素季。这个决定,拉开了昂山素季及其领导的民盟与军政府长达二十年的斗争的序幕。
  1992年,丹瑞大将上台,成为军政府最高领导人。
  原中国驻缅甸大使程瑞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曾经三次见过昂山素季,都是在1988年。“她当时很坚持,不同意和中间派谈判,与军队之间已无妥协的可能。我记得,她起初还挺乐观,认为缅甸军人不能长期维持统治。”
  长年的军人执政饱受诟病,致使缅甸在国际上遭受孤立,经济制裁也让缅甸错失发展的良机。面对强大的国际压力和国内的呼声,军人集团最终不得不做出现实的选择。
  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吴登盛总统在承诺民主进程不改方向的同时,也强烈呼吁西方解除对缅甸的制裁。
  “力争国际制裁的解除,是民选政府改革很现实的目的,也是‘前身’军政府的诉求。”原中国驻缅甸大使程瑞声对《中国新闻周刊》如此评价。他认为,多年来主导缅甸的军人集团,很可能受到中东北非一些国家巨变的影响,对于自身统治的前景产生前所未有的担忧,“所以他们主动变革,以此赢得民众的理解和国际社会的谅解。这场缅甸之变,到目前为止,是一场自上而下、有周密计划的变革,没有硝烟和动荡。”
  吴登盛私人顾问奈泽莱特曾坦言,“我们不想在这里也发生‘阿拉伯春天’。”
  
  自上而下的改革
  变化开始了。
  2010年3月,缅甸政府高调宣布将举行20年来首次多党参与的大选。2010年11月,大选如期举行,吴登盛领导的第一大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赢得议会多数席位。2011年2月,吴登盛当选总统。同年3月底,民选政府成立,代表军政府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和发委”)宣告解散,统治缅甸20多年的强人丹瑞卸下军职。
  起初,民盟拒绝进行政党重新登记,抵制大选。“为什么我们不玩这种游戏,甘愿自行解散?就是因为在是否参加大选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掌握主动。”吴念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抵制大选期间,他说的一句“我们可以输掉一场战役,但不会输掉战争”,让世界媒体广泛引用。当时,民盟认为军政府颁布的《政党注册法》“不公正”。
  “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出乎我的意料。”吴念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确实,自从民选政府成立后,缅甸不断传来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2011年9月,缅甸取消大部分互联网审查,解除报禁;10月,政府释放230名政治犯;12月,和平集会与和平游行法颁布,私营学校注册法出台;2012年1月13日,政府再次特赦651名服刑人员,其中包括200多名政治犯……
  这一系列决策,都是由吴登盛为主席的“缅甸国家国防与安全委员”讨论通过、交联邦议会批准实施的。
  这也体现了缅甸政权组织形式的根本变化。原先,全部由军人组成的“和发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内阁成员由“和发委”任免,不须征求民意。如今,议长、总统、副总统需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总统提名的30名部长要获得议会批准。除了按照宪法规定要由军人担任的国防部长、内政部长、边疆少数民族事务部部长之外,其余政府官员,全部是文职官员。
  2010年年底,缅甸官方报纸《缅甸之光》披露吴登盛批准修改《政党注册法》的消息。这次修改为昂山素季和民盟重新参与政治铺平了道路。注册法原来规定所有政党必须同意“保持”2008年宪法,而修改后的条款表述为,所有政党必须“尊重和遵守”2008年通过的宪法。尽管只是个别字眼的变动,但媒体解读称,这意味着包括民盟在内的其他政党可以对2008年宪法提出修改建议。此外,注册法还移除了原先“服刑人员不得加入政党”的限制。
  “从那时起,我们看到了政府一定的诚意,看到了重新注册政党的可能性。所以改变了抵制政策,先进入国会,再一步步对国家政治施加影响力。”吴念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接着表示,“军人控制这个国家很久了。我们也逐渐认识到,这个国家不能没有军人。现在,他们转向民选政府,这无论如何也是个进步,创造了我们合作的契机。”
  
  军方依然强势
  尽管变革巨大,但缅甸的这次转型仍然为军人保留了很大的权力,从而被舆论视为“不彻底”的重要证据。
  “现在的总统是老军人,副总统丁昂敏乌曾是军政府的秘书。还有那些中央和省邦的部长们,有的是前政府官员,有的则是刚退役的军官。”缅甸贝达社会研究机构主管昂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谁说了算,大家都明白。”
  而当今的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也是由军人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转变来,其成员多为“前朝旧吏”。
  根据2008年宪法规定,包括修宪在内的任何重大事项都必须获得75%以上的联邦议员的同意。由于军人在各级议会中拥有25%不经选举的议席,因此,只要议会中的军方代表不同意,任何议案或者国家大政方针就无法获得通过。而凭借军人议员的非选议席加上“巩发党”的多数议席,代表军方利益的提案都能保证获得75%以上的赞成票。
  在民选政府框架下,军人集团如今仍控制着包括议会、政府和武装力量在内的整个缅甸局势,这显示了丹瑞等“老将”对国家的实际把握。甚至有媒体披露,凌驾于政府之上,缅甸还存在一个“最高委员会”,成员包括出自军方的丹瑞、貌埃、杜雅瑞曼和吴登盛等强力人物,其中丹瑞仍是一号人物,而总统吴登盛“屈居”第四。
  有媒体报道称,丹瑞曾多次对军队讲话,要求他们接受改革,不得干政。每周一到周五,三军总司令、副总司令都要来到丹瑞的官邸,聆听意见指示。
  一系列的决策,正是由丹瑞最后拍板。而吴登盛则发挥着枢纽作用,在军队、议会和其他党派之间进行沟通、协调。
  “可以想象得到,缅甸改革必然触及到军人集团的既得利益。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争斗必然很激烈,这就需要一个最有权威的裁判。除了丹瑞,还能有谁能胜任呢?”程瑞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缅甸政府推进民主转型的努力,除了得到国内反对派的回应以外,也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回报。1月初,澳大利亚表示,将把部分缅甸公民从金融和旅游限制名单中删除,但仍保持对缅甸的武器禁运。1月底,欧盟同意放宽对缅甸的部分制裁:取消对总统、副总统、内阁成员和议会上下两院议长的签证禁令,增加对减贫项目的援助等。欧盟表示,如果缅甸继续改革,将进一步放宽制裁——包括武器禁运,以及对木材和宝石等指定行业的限制。
  去年12月,美国表示将放宽对缅甸发展援助的限制。今年1月中旬,美国表示称将全面恢复与缅甸的外交关系。不过,美国继续实施禁止大部分美国公司在缅甸开展业务的规定,并且继续冻结与缅甸军方有关的个人资产。
  新年伊始,昂山素季为一美国媒体撰文:“新政府是带来真正的改变,还是新瓶装旧酒?关于军政府独裁统治的辩论仍在持续。每天都会有人问我,新政府实施的措施,是应该被视为粉饰太平,还是向真正改革的方向前进?”她写道,“经历了23年的独裁统治,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和体会到改变,这时候变化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迫切的愿望已经在2011年世界其他角落的事件里得到体现和强调。”
  从政治聚光灯下渐渐淡出的缅甸军方,背影依然强大。他们背负的历史债务和面临的现实矛盾异常复杂,因而每迈出一个变革的步伐,都显得如此艰难。
  “我们正处在迈向民主的正确道路上。正因为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所以只能向前迈进。”吴登盛说。 ★
  
  缅甸转型大事记
  
  2003年8月,缅甸军政府宣布了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制宪国民大会复会,确定制宪基本原则和细则,完成“路线图”第一步。2007年9月底开始,缅政府在全国各地组织大规模群众集会,支持制宪国民大会和新宪法基本原则和细则,完成“路线图”第二步。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完成新宪法草案起草工作,完成“路线图”的第三步。2008年5月,新宪法草案通过全民公决,完成“路线图”的第四步。2010年11月7日,举行多党制议会大选,完成路线图第五步。大选后90天内将召开联邦议会会议,选举产生议会两院议长、副总统、总统,组成新政府。届时军政府将向新的民选政府交权,最终完成路线图的第六步和第七步。
  但大选筹备进程历经险阻,民主路线图计划的推进也遭遇重重考验。
  2010年10月21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颁布法令,正式启用新宪法《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新国旗和新国徽,国名由缅甸联邦改为缅甸联邦共和国。
  2010年11月7日,缅甸依据新宪法举行了大选,共有37个政党的3000多名候选人和82名独立候选人参加。最后,以总理吴登盛为主席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在选举中获胜。
  2010年11月13日,时年65岁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软禁期满获释。
  2011年2月4日,缅甸议会选举吴登盛为总统,组建新政府。
  2011年3月30日,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解散,政权移交新政府,标志着缅甸完成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的过渡。
  2011年5月,缅甸政府宣布特赦,大规模释放缅甸囚犯,并允许国际红十字会探访缅甸监狱。
  2011年8月19日,吴登盛和昂山素季进行了首次会晤。
  2011年9月16日,缅甸政府宣布开放网禁,撤销对YouTube 、Twitter 以及流亡异议人士主办的“缅甸民主之声”网站的管制,并解除对“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和自由亚洲电台的封锁。
  2011年10月11日,政府宣布大赦,释放651名在押人员,其中包括200名政治犯。
  2011年11月,缅甸修改选举法,取消被判入狱者不能参加政党的“昂山素季条款”,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得以重新登记成为合法政党。
  2011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缅甸,重启美缅两国断绝了50多年的交往。
  2011年12月2日,缅甸政府颁布新法令,允许人民和平示威、游行,允许工人罢工、成立工会。
  2012年1月13日,缅甸释放了651名政治犯,其中包括1988年民主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掸邦民主政治领导人吴昆吞乌、领导2007年民众抗议的僧侣欣甘比拉等。
  2012年1月2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缅甸改革“绝对不会走回头路”,他同时敦促西方国家尽快解除针对缅甸实施的制裁。这是他首次接受西方媒体采访。
  2012年2月5日,联合国人权事务特使金塔纳说,缅甸正在考虑允许外国观察员观摩4月议会两院及地方议会空缺议席补选。这次选举将在4月1日举行。
  (资讯整理:张君荣)
其他文献
2003年7月19日,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左)正在与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交谈、曼德拉的85岁生日宴会现场。曼德拉把宴会地点先在了自己的寓所,除了各界各流纷纷到场外,很多群众也自发前来为曼德拉祝寿。当天,曼德拉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名《纳尔逊·曼德拉——从自由走向未来》的书。这本书收集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著名人士的贺辞。那天曼德拉心情很好,和现场演奏的军队乐手
DSM-4、ICD-10、CCMD-3,在一般人看起来,这是一串难懂的符号,而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它们就是用来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的“密码本”。  “由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版)》,被看做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两大精神疾病诊断体系,”陈彦方提到的这两本书,在精神医学界通常就用上述符号中的前两个来代替;而他自己,就是其中第三
从19世纪向20世纪转折之际,两种最重要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同时诞生。第一种即一般人熟知的弗洛伊德个体心理学,第二种是由两位法国人勒庞和塔德开创的“群体心理学”。这两种心理学,其一着眼于个体心理因素与“异常行为”的关联,其二则专注于“正常”个体聚集成群后发生的可怕的心理变态。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揭示了人类心理中存在着某些不受理性原则支配的强大因素。这两种心理学一度风行于世,形成了一股解构18世
“只有临客了,没座。”尽管得到这样的回答,在北京打工的安徽安庆的范志明还是马上掏钱,买下了这张1月19日从北京西开往安庆的临客车票,这是一张弥足珍贵的票。  为了这张票,范志明连续三天早上5点起来排队。在等待得几乎没有希望之时,他拿到了这张回家的车票。范志明把这张没有座位的票紧紧抓在手里,就像他捧着一年没能见到的女儿的小脸一样。  范志明买到票的这天,是2012年1月8日,也是2012年春运第一天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改革”成为核心词,通篇出现该词语高达70次。  “现实改革中最深层次的矛盾是利益关系失衡,如果收入分配改革没有突破,这种突出的矛盾很难解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将改革的着力点定于收入分配。  当天下午参加《报告》分组讨论时,迟福林表示更关注未来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改革还远
北京近期宣布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这被人们看作是中国开放金融经济的积极信号。在此之前,西方很多金融公司不断催促中国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设立上海自贸区的举动也折射出美国长期施压他国货币政策的历史规律,例如,1973年美国的施压使得日本汇率浮动,而其自身却在1971年单方面放弃了金本位。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来说,货币汇率自由浮动常被金融业界视为外汇交易利润快速增长的最终信号。华尔街对此早已迫不及待。
“三个条例仍在修订中。”  见到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以下简称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问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在国务院法制办的修订进展时,坐在转椅上的他,回头看了看电脑,语气有点无奈。  李勇说,去年3月,民政部便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三个条例”)的修订草案上报至国务院法制办,此后一直未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3月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参与社会的行动能力,而不是关起门来“研究“。以研究型大学这种狭隘的观念谈创新,本身就是对创新的讽刺    南科大的创建,我从一开始就反对。同时感到吃惊的是,媒体和学界对南科大的支持竟是如此之一面倒。这里的是非倒在其次,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真正可怕的地方是,中国的学术界、知识界、乃至媒体,竟是如此思想一致。  我不妨把南科大不该建的理由陈述如下:  第一,中
具有庞大信息库的超级计算机“沃森”有可能成为替人诊断治病的“计算机医生”。它不仅有海量的生物医学信息,而且可以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和医疗领域的专家目前正在对沃森做必要的改进,大约在两年后,“沃森”就有可能“挂牌行医”,成为计算机医生,或者临床医生的助理了    沃森(Watson)是谁?它就是在今年2月在美国益智类电视节目《风险》中战胜最优秀的人类选手的IBM超级计算机。  沃森战胜人脑之后声名鹊
说起非人化,人们一般想到的首先是把人当作低贱的动物,或者根本就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十鬼蛇神。用人卫·史密斯在《非人:为何我们会贬低、奴役、灭绝他人》(中文译本即将出版)一书中的话来说,是把人当作“看似像人的生物——有着人的外形、双腿行走、说着人话、人体以人的方式行事的生物——一但却绝不是人”。  史密斯详细地描述了非人化概念在人类漫长历史中的演变,他在丰富的材料上建立了一种剖析非人化的理论,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