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艘自主建造科考破冰船交付使用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7月11日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突破。
   “雪龙2”号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该船按照“国内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模式,由芬蘭阿克北极有限公司承担基本设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开展详细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造。
   “雪龙2”号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设计吃水7.85米,设计排水量13996吨,航速12~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能以2~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
   笔者了解到,“雪龙2”号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该船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采用国际先进的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并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同时,“雪龙2”号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科学考察,进而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
   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透露,“雪龙2”号交付后,将正式加入我国极地考察序列,开展船载科考设备调试等工作,计划于下半年和“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共同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其他文献
“2019海外赤子服务山西扶贫攻坚暨项目对接”活动日前在山西大同大学启动。本活動分为海外人才对接、天镇县健康义诊、天镇县农业服务、天镇县技能提升宣讲四个版块,37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了活动。他们将与山西省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洽谈对接、讲座研讨、技术指导等活动。   与此同时,山西省人社厅还组织62位医疗、农林、畜牧和技能提升方面的高级专家将在天镇县开展扶贫对接活动,确保扶贫扶智、精
期刊
摘要: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威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如何理解正当防卫权,对防卫的当与不当的界限如何把握,在司法实践中却仍有一些误解和困惑。特别是最高检发布的数个正当防卫的典型案例,对我们启发很大。因此,有必要对正当防卫及其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才有助于我们
期刊
8月30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张郭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宽阔平整的道路、排列整齐的房屋和房屋外墙上绘制的宣传画。“如果不是孙书记,我们村不会是现在这样!”在张郭村,每个提起孙喆的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为这个接地气、肯实干的帅小伙点赞。   2015年7月,运城市直工委的科级干部孙喆主动请缨到平陆县张店镇张郭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任职3年多来,他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与帮扶工作队、村支“
期刊
张雨彪,榆次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数控加工技术专家,20年如一日扎根于生产技术一线,潜心钻研机械加工技术,从一名普通机床操作员工成长为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和操作的多方位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他技能突出、精益求精、甘于奉献,用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向周围的同事们展示着一个新时代工匠的风采。  他时而用手托住下巴,似乎在思考着难题;时而眉头紧锁,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扑哧一笑,似乎解开了所有难题。无论机床
期刊
2018年6月27日上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能动系系主任姜培学教授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教职工党支部和能动研四党支部师生一行10余人,登门拜访了工程热物理所创始人王补宣院士。   尽管当时已经年逾九旬,但是王先生依然精神矍铄,见到师生一行后激动不已。大家纷纷向王先生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和工作情况,王先生认真倾听并不时与同学们亲切地进行交流。当得知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将继续投身于工程热物理的相关研究和工作,
期刊
夏春,中国一冶集团一个普通的科技创新工作者;一个拥有66项发明专利、117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大户”。在施工现场,当师傅们看到他这个徒弟用新设计的工艺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时,师傅们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爱动脑筋的徒弟,也愿意教他一些高层次的放样、制作技术。初展新翅的他,在施工现场也渐渐得到了项目部领导的认可,有时候碰到难解决的问题大家都会找夏春商量,夏春也总会拿出不一样的新办法解决问题 。   按照当时
期刊
王补宣院士曾经回忆,在西南联大求学时,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师生的生活也是异常艰苦。當时同学们住的宿舍是32人一间的茅草房。房间很狭窄,放上16张双层床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空间了,大家都把不多的行李塞到床底下,或者堆到床头上。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书桌是不可能放得下的。而且,即使有空间,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也不可能给每位同学都提供书桌。那时候,他们常常是8个人把各自的箱子堆起来,放上木板、图板,用作
期刊
科学导报讯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由该院数字土壤团队领衔实施的“我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及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2005~2019)”,已完成覆蓋我国全域的1:5万土壤图籍编制和土壤科学数据库构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完整和精细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记载,能以1公顷为单元提供全国各地多项土壤科学数据。这使我国价值千亿元的宝贵土壤调查成果得到永久性保存,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传播应用,使我国在海量土
期刊
7月15日,记者从山西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国控集团”)获悉,由金山磁材公司與同济大学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首条国产磁浮直线驱动示范线”,于7月6日在山西太原开工建设。   去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山西国控集团与同济大学国家磁浮中心签约上述项目,这是高性能永磁材料在直线驱动物流传输领域的产业化示范推广。   磁浮直线驱动技术是新型轨道交通领域具有前瞻性
期刊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科技工作的逻辑起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党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对这一基本观点的发展和完善。进入新时代,因应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并多次强调了“三个第一”,即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三个第一”,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