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青春可以重来?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nying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编给的题目,让大家畅所欲言,做一期“沙龙”。私下和同事们交流,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的确,这世上恐怕很少有人会给自己当下的状态打满分,人生总有许多遗憾,假如青春,乃至人生可以重来,想必人人都会对自己过去的一些选择,做点修正。而做这一类题目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对自己一段生活的一次总结,而总结的目的,又是为了展望未来,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越变越好呢? 题图,车丽军
  青春是个奢侈又廉价的消耗品 夯石
  作为一只尚不够老的鸟,回望自己的青春时可能会更加尴尬一些。在本该激情四溢的时候我好像一直循规蹈矩着,青春之鸟并未青睐于我,头上有一块天,名叫天花板;在本该斗志昂扬的时候我好像先天缺乏某种激素,总是不能参破某些门道,脚下虽有路,崎岖而不达。直到青春不再,人之将老,我却在本该遁世养生的时候跃跃欲试,急切地在心底里呼唤着青春,渴望与之牵手,甚至看“青春”的眼神都是浑浊而痴迷的。老当益壮与老不要脸也许只是语境不同而已。
  人,若不能尽可能呈现向善向美、求真求实的自己,青春也好迟暮也罢,只不过是一个生理和时间范畴的问题。遗憾、莽撞、错失,仿佛是世人最喜欢栽赃给青春年华的三样东西。每个人的青春都注定要经历相同的风景,同样也会错失不一样的风景。
  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青春的舞曲也是自己谱写的。推倒重来的想法只是痴人说梦,而这点觉悟也总是在不青春的时候才猛然觉悟的。
  青春是个奢侈又廉价的消耗品。看看孩子的成长就知道了。但我们作为过来人也依然不要叫醒那个叫青春的梦。假如你被青春临时附了体,你可能依旧会不可救药地去吃路边摊,去刷夜,去泡女孩,去干一切令你不青春时后悔连连的事情。但青春也会在消耗中积聚起创造的激情、创业的动能、创世的惊艳!各行各业不知有多少人都曾慨叹过:我年轻那会儿……
  人因不同的人生选择而变得不同,即使相同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人生。重回青春年少,放下手中的笔,你会是一个好工人吗,放下手中的锄头,你会是一个好司机吗……驴唇不对马嘴的头脑注定着南辕北辙的人生。
  青春,一切皆未可知。一切可知了就不再青春。所以叹惋青春不再的人,希望重新表过;慨叹青春短暂的人,希望重新来过;梦想青春永恒的人,更是希望青春不醒——
  可是,青春终究还是会永不回头地逝去。召唤青春小鸟的人们,何不学那绝壁危崖上的老鹰,击打爪喙,向死而生呢。
  人生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木匠
  “假如青春可以重来,你会怎样?”这大约是20年前我曾经问过自己的一个问题,但是现在我可能不会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了,因为青春离我而去很久了,以至于我都记不清它的样子了。如果还要问的话,我应该是问自己“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你会怎样?”
  其实,我并不能清楚地回答我会怎样。但有两点我想我应该不会再和今生一样的选择。
  一是我可能不会选择上大学吧,大学生活是很美好,可你不会永远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就算你能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但当老师和当学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上了大学,就意味着你一准会走上知识分子的道路,成为一个脑力劳动者。但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脑力劳动者,如果你不是特别聪明,做不到在你的专业,登堂入室,成一家之言的话,那你就什么都不是,而且你还会因为见过“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而怀有“不得其门而入”的苦恼,实在是得不偿失。
  偏偏我就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这点我有自知之明,所以对我来说,与其当个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毋宁成为一名工匠、手艺人,比如我中学毕业后,能够进家工厂,跟个师傅,学个车工、钳工,顶不济也干个电工什么的,想来会比今天混得好些。如果不能进工厂,那就是学个木匠、玉匠、厨师什么的,也是不错的。
  二是退一步讲,我还是会上大学,但在选专业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再选中文这个专业,而是会去选一个工科的专业,比如机械、矿业、冶金、建筑、石油、电气、生化、医学什么的,最不济也学个电脑、纺织什么的。即便还是读文科,也要去学个历史、哲学、法律、外语什么的,总之就是不能学中文。
  因为在我看来,中文实在是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专业,除非你天才如李杜,否则根本学不出来。想当年,我老人家在上中学的时候,数、理、化成绩也是不错的,小学作文谈理想,也想过长大要当科学家,怎么就突然被几首唐诗宋词、几个古代才子的风流文采给迷住了?竟不顾家人、老师的劝阻,非要去学中文,简直是糊涂、幼稚!设若我当年要学了别的,何至于今日,土埋半截,仍做不出半点可以拿得出手的业绩?
  写到这里,我又开始担心了,会不会有人说我这是“天才论”、“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好吧,好吧,我承认我这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生在福中不知福”。但你们看看,我的这种担心是不是又是小知识分子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臭毛病:总在担心,话说得不周到了、不严谨了,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了,而这些话如果若是出自一个“大老粗”之口,我想他一定不会有这种担心。一辈子生活在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之下,我也真是够够的了!
其他文献
名留青史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美貌,更因为他的人品和才华。这一点鲜为人知,而了解这一点,则会让一个更加真实、饱满、多面的潘安形象呈现在你面前。  说起潘安这个西晋时期颇具传奇和悲剧色彩的人物,人们自然想到他的美貌,他有古往今来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人们常用“潘安再世”“貌若潘安”来称颂男子的美貌。其实,潘安名留青史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美貌,更因为他的人品和才华。这一点鲜为人知,而了解这一点,则会让一个更加真实
期刊
用线连接世界  基于中国书法发展空间的现状,作为一名书法人,多年来一直在思考,以怎样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来实践和彰显汉字的艺术性。从汉字发生发展的历程上看,除去笔、墨与纸张发生关系的原素之外,刻画、铸造亦是汉字传承与审美的重要环节。  刀刻给予我们的凌利、劲爽,溶铸赋予我们的深厚、凝重,使我们体会到了游离纸面书写美感之外的特殊审美特质。  此次推出的汉字饰品系列,亦是對汉字之于熔铸美感特征的继承与挖
期刊
看了四位作者关于秋天的文字,真想架个大锅,抡圆了俩小细胳膊儿,给大家炒一锅糖炒栗子,任香气随西风散去,任我们吃得眉开眼笑,任秋天里的糖分与温暖越来越浓,仿佛把秋天糖炒了一样。  周末,跟8岁的儿子交流:“世界上没有粗心这回事,所有学习上的错误,都是基本概念有缺失。比如,A当成B,说明B的概念在你的认知中更强。一旦发现粗心错误,要循规溯源,找到知识上的疏漏。”够义正辞严、逻辑清楚了吧?儿子开腔了:“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假期里,咱北京多了一处热门“景点”,这就是正在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到假期尾声时参观人次已突破30万,而承办这此次展览的展馆就是北京展览馆。  说起北京展览馆的由来和兴建,还有一段故事。1952年,当时苏方提出在中国展示苏联的建设成就,涵盖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各方面。为此,中央决定建设苏联展览馆。第一个问题便是选址。据当时北京市拟将西郊一带建成
期刊
唐代的北京城叫幽州。从幽州开始,北京这地界,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城市,而且人口一直处于流动之中。到了后晋(公元936年至947年)的开国皇帝石敬瑭这儿,北京这地界的归属才发生了变化。  石敬瑭在历史上是个不招人待见的皇上。此人有野心,也有野胆儿。为了灭掉后唐(五代时期的一个国家),这位什么都豁出去了,在向北边的契丹国求兵时,愣管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叫“亲爹”,而且“咣咣咣”磕了响头,甘当耶律德
期刊
朱军拿画笔比拿话筒时间还长!作为主持人,他能唱歌、玩乐器、说相声,还善制婚纱和家具。这些傲人才艺怎么不曾阻止他成为画家的梦想?现场他展示自己的多幅画作,用绘画表达自己对爱妻的情感,如此浪漫感动了现场的春妮、史国良!本周日《我爱书画》春妮出难题,朱军即兴演绎春晚倒计时现场。  十多年前偶然重拾画笔,“画家朱军”是他的目标?  面对好友春妮和大画家史国良,朱军似乎回归了非主持状态,言语之间特别放松:“
期刊
周末看了一场国安队的足球赛,感慨万千。  不是因为终于赢了球。今年换帅、引大牌外援后的新国安表现一直很糟,赢了球当然可喜可贺,让人惊叹一声的是这场球背后的一个数字:这是国安队在中超(之前叫甲A)的第600场比赛。还有另一个让人感叹的情节,电视直播的解说嘉宾是前国安队员邓乐军,花白头发、花白胡须,一副吴秀玻式的帅大叔样貌。  笔者曾经当过体育记者。回想起来,从1995年第一次去国安队采访至今,现场看
期刊
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在今年闰六月的大热天里,也润出来了一系列的好事儿,虽然他忙得四脖子汗流,可是他却乐在其中。在本期的采访中揭秘了刘一达传奇的经历:他年幼遭遇横祸,与亲人阴阳两隔;16岁去虐心烧炭,有心迷上京味儿;当记者冒险去卧底,道歹人报复;执着文学创作,放弃仕途和分房;为夙愿卧薪尝胆,修成正果……本期还在36版连载刘一达新出版的“非遗”大作《北京话》。在47年的创作生活中,这位高产的京味儿作
期刊
参加工作一年后的1966年12月份,我用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了一年多的65元钱,在宣武区菜市口百货商场里,买了一台上海牌的风箱式收缩型202照相机。当晚,我高高兴兴把相机拿回家,刚一进家门,就挨了妈妈一顿数落,当时妈妈看到我手里的相机,就非常不高兴地说:“你这个孩子也太不懂事了,花了两个多月的工資买了一个半年闲的玩意儿,不顶吃,也不顶喝的。”但是爸爸非常高兴,他老人家认为,照相机买的太好了,吃完了晚
期刊
第一反应:青春小鸟走了?走了还回来干吗?  一直相信:时光没有重来的可能,也没有重来的必要。  那只能“假如”了……  青春,是什么?如果是指胶原蛋白满涨的皮肤,那的确是青春小鸟决绝地一去不回头了。就算你打250针“童颜针”,那种填充胶原蛋白的僵硬,也没办法与青春相提并论。  非要说青春这事儿,全球范围内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塞缪尔·乌尔曼那首被麦克阿瑟将军、松下幸之助等大人物当成一生的座右铭的散文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