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7月26日,我应《曲艺》杂志之邀,作为全国“曲艺挚友”的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庆祝《曲艺》杂志创刊50周年座谈会”,姜昆主席为我颁发了“曲艺挚友”证书。
弹指一挥间又是10年,全国曲艺人共同迎来《曲艺》杂志60周年。
“曲艺挚友”,一个看似平常、于我却意味隽永的称呼。我自幼喜爱曲艺,追行乞者而学快板,寻收音机而习相声。数十年间或有沉浮,但对于曲艺却是痴心不改。而今,忽被心中的圣殿,须臾不可离开的学堂——《曲艺》唤作“挚友”,怎不令我喜不自禁并引为自豪呢?于是,从北京回来,暗自设定了几项任务,以为自律。这10年来我一直默默遵守。
第一项当然是继续自费订阅《曲艺》杂志。当年所以被授予“曲艺挚友”的一大条件,即是我有保存完好的曲艺杂志311册(我还写了一篇小文《自费订阅〈曲艺〉25年》,发在2007年7月号《曲艺》杂志上)。10年过去了,又增加了100多册。现在,400多册《曲艺》整整齐齐摆放在我的书架上,赫赫然一支威武雄壮的队伍,自有一种成就感在其中,看着就让人觉得那么提气!
有好文佳作不读,不啻于暴殄天物。坚持订杂志,当然是为了阅读。这便是第二项自律令:认真研读每期杂志。10年来,凡是杂志上所刊载的文章作品,我几乎是每篇必读。特别是2014年3月改版后,我格外喜欢“特别策划”。从《书会:曲艺的活态传承》,到《曲艺创作需要接地气》,从《曲艺学科建设——正在进行时》到《曲艺的媒介化生存之路》,因选题精到而引发的关注度,因文风不同而形成的多维度叙事,因文章精彩而产生的说服力,在我看来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于钟情曲艺创作又对曲艺理论颇感兴趣的我,更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其他如“人物访谈”“艺术研究”“论坛”等栏目也都是我的最爱,因为它们常常给我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和老友重逢般的阅读快乐。
“订”为了“阅”,“阅”又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获得滋养,促进创作。这第三项“律令”也是应有之义: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准。从做知青时算起,我从事曲艺创作已接近半个世纪。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出了一点成果,或者说有了一点明显的提高,还正是成了“曲艺挚友”之后这10年:2011年2月至9月,系列论文《杂谈辙韵》在《曲艺》杂志连载。2011年10月,对口快板《一诺千金公仆情》获《曲艺》杂志“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曲艺作品征文”入围奖。从2009年到2016年,中国曲协与合肥市纪委等连续举办4届“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每一届我都认真参与,有多篇作品应征,并在其中的第一、二、四届获奖(数来宝《防暑棉鞋》获三等奖,数来宝《局长的茶杯》《文明猴儿》分获一等奖)。2015年,相声《谁信哪?》获“南开杯”第三届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最佳作品奖。说所有的成绩都是因为读了《曲艺》杂志才取得的或有夸大之嫌,但如果没有对《曲艺》的认真研读学习并因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和创作框架,则想要获得成功怕也得走不少弯路。
我平生有两大爱好,除了曲艺,还喜欢杂文写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本地报刊以及《杂文报》《杂文月刊》等发表了近200篇杂文习作。2009年,我出版了兩本书,《王济忱杂文100篇》和《王济忱曲艺50篇》。然而,由于这两种文体相差太远——一个是书斋雅品,一个是舞台艺术;一个是阅读文学,一个是口头说唱。不论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诉诸对象,都难有相似之处。这也给我带来不少苦恼。几年前,我的良师益友常祥霖先生曾建议,可以把杂文放一放,集中精力搞好曲艺创作。对此,我还有点舍不得。最近,随着年龄的增长(毕竟精力有限),更是由于“曲艺挚友”的激励,我已断然决定,舍弃杂文,专攻曲艺。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不算很老,也不年轻了。做了10年“曲艺挚友”,自以为未辜负光荣称号。下一个10年呢?三条律令,继续有效。
弹指一挥间又是10年,全国曲艺人共同迎来《曲艺》杂志60周年。
“曲艺挚友”,一个看似平常、于我却意味隽永的称呼。我自幼喜爱曲艺,追行乞者而学快板,寻收音机而习相声。数十年间或有沉浮,但对于曲艺却是痴心不改。而今,忽被心中的圣殿,须臾不可离开的学堂——《曲艺》唤作“挚友”,怎不令我喜不自禁并引为自豪呢?于是,从北京回来,暗自设定了几项任务,以为自律。这10年来我一直默默遵守。
第一项当然是继续自费订阅《曲艺》杂志。当年所以被授予“曲艺挚友”的一大条件,即是我有保存完好的曲艺杂志311册(我还写了一篇小文《自费订阅〈曲艺〉25年》,发在2007年7月号《曲艺》杂志上)。10年过去了,又增加了100多册。现在,400多册《曲艺》整整齐齐摆放在我的书架上,赫赫然一支威武雄壮的队伍,自有一种成就感在其中,看着就让人觉得那么提气!
有好文佳作不读,不啻于暴殄天物。坚持订杂志,当然是为了阅读。这便是第二项自律令:认真研读每期杂志。10年来,凡是杂志上所刊载的文章作品,我几乎是每篇必读。特别是2014年3月改版后,我格外喜欢“特别策划”。从《书会:曲艺的活态传承》,到《曲艺创作需要接地气》,从《曲艺学科建设——正在进行时》到《曲艺的媒介化生存之路》,因选题精到而引发的关注度,因文风不同而形成的多维度叙事,因文章精彩而产生的说服力,在我看来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于钟情曲艺创作又对曲艺理论颇感兴趣的我,更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其他如“人物访谈”“艺术研究”“论坛”等栏目也都是我的最爱,因为它们常常给我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和老友重逢般的阅读快乐。
“订”为了“阅”,“阅”又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获得滋养,促进创作。这第三项“律令”也是应有之义: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准。从做知青时算起,我从事曲艺创作已接近半个世纪。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出了一点成果,或者说有了一点明显的提高,还正是成了“曲艺挚友”之后这10年:2011年2月至9月,系列论文《杂谈辙韵》在《曲艺》杂志连载。2011年10月,对口快板《一诺千金公仆情》获《曲艺》杂志“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曲艺作品征文”入围奖。从2009年到2016年,中国曲协与合肥市纪委等连续举办4届“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每一届我都认真参与,有多篇作品应征,并在其中的第一、二、四届获奖(数来宝《防暑棉鞋》获三等奖,数来宝《局长的茶杯》《文明猴儿》分获一等奖)。2015年,相声《谁信哪?》获“南开杯”第三届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最佳作品奖。说所有的成绩都是因为读了《曲艺》杂志才取得的或有夸大之嫌,但如果没有对《曲艺》的认真研读学习并因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和创作框架,则想要获得成功怕也得走不少弯路。
我平生有两大爱好,除了曲艺,还喜欢杂文写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本地报刊以及《杂文报》《杂文月刊》等发表了近200篇杂文习作。2009年,我出版了兩本书,《王济忱杂文100篇》和《王济忱曲艺50篇》。然而,由于这两种文体相差太远——一个是书斋雅品,一个是舞台艺术;一个是阅读文学,一个是口头说唱。不论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诉诸对象,都难有相似之处。这也给我带来不少苦恼。几年前,我的良师益友常祥霖先生曾建议,可以把杂文放一放,集中精力搞好曲艺创作。对此,我还有点舍不得。最近,随着年龄的增长(毕竟精力有限),更是由于“曲艺挚友”的激励,我已断然决定,舍弃杂文,专攻曲艺。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不算很老,也不年轻了。做了10年“曲艺挚友”,自以为未辜负光荣称号。下一个10年呢?三条律令,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