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挚友”的自律令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7月26日,我应《曲艺》杂志之邀,作为全国“曲艺挚友”的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庆祝《曲艺》杂志创刊50周年座谈会”,姜昆主席为我颁发了“曲艺挚友”证书。
  弹指一挥间又是10年,全国曲艺人共同迎来《曲艺》杂志60周年。
  “曲艺挚友”,一个看似平常、于我却意味隽永的称呼。我自幼喜爱曲艺,追行乞者而学快板,寻收音机而习相声。数十年间或有沉浮,但对于曲艺却是痴心不改。而今,忽被心中的圣殿,须臾不可离开的学堂——《曲艺》唤作“挚友”,怎不令我喜不自禁并引为自豪呢?于是,从北京回来,暗自设定了几项任务,以为自律。这10年来我一直默默遵守。
  第一项当然是继续自费订阅《曲艺》杂志。当年所以被授予“曲艺挚友”的一大条件,即是我有保存完好的曲艺杂志311册(我还写了一篇小文《自费订阅〈曲艺〉25年》,发在2007年7月号《曲艺》杂志上)。10年过去了,又增加了100多册。现在,400多册《曲艺》整整齐齐摆放在我的书架上,赫赫然一支威武雄壮的队伍,自有一种成就感在其中,看着就让人觉得那么提气!
  有好文佳作不读,不啻于暴殄天物。坚持订杂志,当然是为了阅读。这便是第二项自律令:认真研读每期杂志。10年来,凡是杂志上所刊载的文章作品,我几乎是每篇必读。特别是2014年3月改版后,我格外喜欢“特别策划”。从《书会:曲艺的活态传承》,到《曲艺创作需要接地气》,从《曲艺学科建设——正在进行时》到《曲艺的媒介化生存之路》,因选题精到而引发的关注度,因文风不同而形成的多维度叙事,因文章精彩而产生的说服力,在我看来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于钟情曲艺创作又对曲艺理论颇感兴趣的我,更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其他如“人物访谈”“艺术研究”“论坛”等栏目也都是我的最爱,因为它们常常给我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和老友重逢般的阅读快乐。
  “订”为了“阅”,“阅”又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获得滋养,促进创作。这第三项“律令”也是应有之义: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准。从做知青时算起,我从事曲艺创作已接近半个世纪。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出了一点成果,或者说有了一点明显的提高,还正是成了“曲艺挚友”之后这10年:2011年2月至9月,系列论文《杂谈辙韵》在《曲艺》杂志连载。2011年10月,对口快板《一诺千金公仆情》获《曲艺》杂志“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曲艺作品征文”入围奖。从2009年到2016年,中国曲协与合肥市纪委等连续举办4届“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每一届我都认真参与,有多篇作品应征,并在其中的第一、二、四届获奖(数来宝《防暑棉鞋》获三等奖,数来宝《局长的茶杯》《文明猴儿》分获一等奖)。2015年,相声《谁信哪?》获“南开杯”第三届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最佳作品奖。说所有的成绩都是因为读了《曲艺》杂志才取得的或有夸大之嫌,但如果没有对《曲艺》的认真研读学习并因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和创作框架,则想要获得成功怕也得走不少弯路。
  我平生有两大爱好,除了曲艺,还喜欢杂文写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本地报刊以及《杂文报》《杂文月刊》等发表了近200篇杂文习作。2009年,我出版了兩本书,《王济忱杂文100篇》和《王济忱曲艺50篇》。然而,由于这两种文体相差太远——一个是书斋雅品,一个是舞台艺术;一个是阅读文学,一个是口头说唱。不论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诉诸对象,都难有相似之处。这也给我带来不少苦恼。几年前,我的良师益友常祥霖先生曾建议,可以把杂文放一放,集中精力搞好曲艺创作。对此,我还有点舍不得。最近,随着年龄的增长(毕竟精力有限),更是由于“曲艺挚友”的激励,我已断然决定,舍弃杂文,专攻曲艺。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不算很老,也不年轻了。做了10年“曲艺挚友”,自以为未辜负光荣称号。下一个10年呢?三条律令,继续有效。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但是,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对人们
一、引言 直升机的旋翼不仅是直升机的操纵面,还是直升机的升力面。因此,直升机的性能品质及安全性等等无不与旋翼桨叶及其操纵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动力特性有关。且不难明白
白族大本曲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演唱形式简便,音乐优美朴实,内容生动感人,在白族地区有着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以老百姓自身为主体,以优秀的民间文化为素材,逐渐形成了以叙事为主,把叙事和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曲种。它演绎的是乡音乡情,表达的是白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反映的是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人际礼仪、伦理规范,连接的是深厚的民族感情。白族大本曲
期刊
作为一名曲艺工作者并能在曲艺界小有名气,我除了感谢恩师王决、冯不异二位先生,还要感谢一位良师——《曲艺》。所以把二位先生与《曲艺》联系在一起,不无原因。  我所以从事曲艺工作,源于热爱。而起因是家父非常喜爱曲艺、戏曲艺术。在我儿时,家父便经常带我去看演出。他与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相识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新中国成立后,骆先生还曾到我家做客。虽然她只是非常简单地提到几句曲艺相关内容,但这也算是对我的启
期刊
怀人对月倚南楼,触起离情泪怎收?  自记与郎分别后,好似银河隔绝女牵牛。  好花自古香唔久,只怕青春难为使君留。  他乡莫恋残花柳,但逢郎便买转归舟。  相如往事郎知否?你睇好极文君尚叹白头。  初更残报月生西,怕听林间嗰只杜鹃啼。  声声泣血榴花底,佢话胡不归来胡不归。  怎得魂归郎府第?等佢唤转郎心早日到嚟。  免令两家音信滞,好似伯劳飞燕各东西。  就系柳丝难把心悬系,总系落花无主葬在春泥。
期刊
本文介绍了亚微米电子束曝光机数控电流原系统。该系统在结构上抛弃了传统的开环控制的方式,首次将电压/频率转换器(VFC)用于连续可调的电源,实现了闭环控制。该系统集高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