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课题研究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影响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123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期间,我校积极开展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重要方面之一的信息化工作也需要认真定位,思考其在学校发展中承载的责任和需要完成的任务。我校组织信息技术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了解各学科教师对于信息化辅助教学的期望,决定以课题研究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解决学校信息化工作与教育教学严重分离的现象。基于此,我校申报了市级课题《优质校本资源网络平台开发与应用》,目的在于借此课题为学校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合理分类、优质高效的校本资源库,为学校教研工作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历经三年的课题实验,我校的信息化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且探索出一条“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题研究诊断出学校对信息化工作的需求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就掀起了围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改革的热潮。同期,建构主义、生本教育等教育理论的出现,以及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大教育思想的提出,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集中演示型、专业训练型的学习媒体已不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寻求一种资源丰富、开放友好,充分体现交互性、合作性,符合教师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教学环境。以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这些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
  正是基于这些初步的认识,我校也和许多学校一样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起了校园网络,但是其作用主要用于发布信息,并没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在建设初期没有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信息化工作游离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外。
  在课题开题之时,我们通过进入课堂听课、与学科教师交流、与学生座谈、与兄弟学校交流、上网查询等形式的调研,认真研究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发现学校资源零散、质量不高、集成度低,缺乏适应本校教学的实用且优秀的教育资源,无法为教学带来直接的服务,并且教师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缺少随时随地互动交流的空间,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没有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环境。通过深入研讨,我们认为,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集中解决当时学校存在的问题,因此拟定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课题《优质校本资源网络平台的开发及应用》,试图依据此课题突破学校在信息化工作中的“瓶颈”,探究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新形式,探索学校信息化新途径,通过课题研究积极促进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课题研究成果达成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目标
  借助课题成果整合优质校本资源。许多优秀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所教学科有着系统的研究和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课件、辅助资源等。这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在学校共享,无疑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和存储方式,学校较难将这些资源收集整理,也无法有效存储、交流和共享。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用信息技术手段建成资源平台,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合理分类,按学科、类别存储,教师在教学与教研中可以方便地查找需要的资源,从而使这些资源充分共享交流,其利用率大为提高。
  借助课题成果实现了学校的教研工作从单一传统教研走向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多元化教研模式。传统的教研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场地,科组长常常为开科组会没有地方、没有时间而头疼。同时,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内容的教研活动往往是科组长“一言堂”,难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研效果。借助于课题研究成果的教研平台——学科BBS,开拓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学校的教研活动从传统的集会研讨变为在网络平台上研讨。在各学科的BBS上,教师们找到了畅所欲言的场所,人人都能匿名在教研中表达不同观点,教研活动丰富而富有趣味性,颇受大家认可,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学校的教研工作焕发了新的生机。
  借助课题成果搭建一个协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因受限于课堂,使得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扩展,而一些学习有待提高的学生却又感觉“吃不消”,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消化。他们都需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此作为一个主要研究任务来完成。在平台结构设计中,我们分年级、学科建立BBS,由学科优秀教师担任版主,与学生交流,就学科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时间有限,需要在课外继续自主学习学科知识,并检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平台设计中搭建了一个在线测试系统,学生随时可以就某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网络测试,提交答案后系统马上反馈测试成绩及正确答案,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题研究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影响
  正是利用了课题研究这一抓手,我们积极主动地诊断到信息化工作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经过三年实验,最终形成的课题研究成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资源库建设大大减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作资源的负担;教研平台大大丰富了学校的教研活动;自主学习平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课题研究使信息化工作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课题研究要求我们能够对研究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实验解决方案。承担这个课题的信息化工作实验小组成员对课题诊断到的信息化问题多次讨论,研究解决的办法。针对我校之前存在的信息化工作缺乏超前意识,硬件建设分离零散,软件建设没有系统规划的现状,最终确定建立一个集资源整合、教师教研、学生网络学习三个方面的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应用平台,集中解决当时学校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今,共享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学生借助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已成现实。三者集成在一个网络平台上,便于师生访问和信息技术人员维护管理。这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课题研究制度保障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有序进行。每个课题的研究都要制定严格的计划和实施步骤,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工作方案及实施措施,纳入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并且由学校教科室监管落实,保证实验工作的持续进行,比如,每位教师每月向资源平台提供三个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各科组针对学科的教研问题每个月开展两次网上教研活动等。在三年课题实验过程中,伴随着我校信息化课题的进展,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并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对学校信息化的需求进行挖掘,对信息化工作思路进行梳理,有序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集中实现学校信息化工作目标,充分证明了课题研究是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科学有效开展的一条途径。今后,我们需要转变思路,主动寻找学校信息化建设课题,助力学校信息化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西乡中学)
其他文献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刚刚起步,要加强宣
呼家楼中心小学地处北京CBD中央商务区核心地带,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对于学校的信息化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了。我们紧紧围绕“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办学理念。用现代教育思想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用现代教育意识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用现代教育方法管理引领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  关注互动,引领学生全
以辽宁省双台子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8和HJ-1-A/HJ-1-B的多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根据研究区现状,将研究区分为旱地、芦苇、水田、碱蓬、混合植被、水面、滩涂、居民点、养殖塘九个类型。利用时间序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植被与非植被的分类阈值,采用粗糙集理论和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植被和非植被分别进行分类规则的获取,建立了研究区决策树分类模型。为了进行精度评价,利用相同的训练点又进行
网络应用需要多点投递和群组管理的支持。依据群组通信抽象模型,分析了多点对话的功能机制,提出了多点对话发言策略。
目的:探讨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组织因子(TF)、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用双夹心ELISA法与均相竞争法检测54例脑梗死患者血浆D-Dimer、T F及E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更注重新颖的教学方法,追求完美的细节设计,鼓励学生热烈讨论、大胆质疑、勇敢拓展。45分钟的课堂里,师生都忙得不亦乐乎。当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去修饰课堂教学,学生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时,我们不禁深思,难道新课程理念仅是让我们把课堂教学包装得更华丽吗?当下课铃响起,当喧闹过后,课堂教学“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再次摆在我们面前。  “有效教学”理论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野。有效教学指教
介绍了近年来线性DNA复制后5′端空缺填补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控制细胞的衰老、癌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5′端空缺填补的问题,认为不论何种填补方式,DNA都是通过特殊的末端
利用间接酯化方法合成对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能使酯化收率提高到80%以上,且产品外观比直接酯化合成的颜色浅,光泽好,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
学生要想学习新知、掌握新知、直至熟练地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就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传统应考式的练习方式是“教师分发试卷-学生练习-教师讲解”。学生在练习时处于被动状
以生物可降解吸收的聚己内酯作为材料基质,用紫外光氧化、溶液法化学接枝的方法在其表面接上亲水性的甲基丙烯酸,用接枝前后吸水率的变化研究了最佳的氧化接枝反应条件,并用